第一百六十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
第162章 多有不法,水猿大聖(求月票)
卻說姜緣入城,教左氏老者攔路,將之請回府中。
姜緣騎白鹿行近府前,但見此府富貴,正是個『青磚砌就彩雲牆,綠瓦蓋成高樓台』。他見之心有所感,知得此老者與他有些淵源,昔日山中左氏下山,他遣白鹿跟隨護持,不想今日在此遇見其後人。
果真緣法,這些年數不曾相見,今竟能在城門將他攔下詢問。
姜緣下了白鹿,有家丁上來將白鹿帶走,去後頭吃草料。
左氏老者吩咐下人,開了中門,說道:「請先生與我入內。」
姜緣欣然應允。
左氏老者迎著姜緣與牛魔王入府中,坐入中堂,奉茶獻果,以禮相待。
禮畢,左氏老者問道:「先生乃智者,我不敢欺瞞先生,我果真覺得身中不自在,卻不知如何是好,常常夜半驚醒,有心改變,卻力不從心。」
姜緣笑道:「我見你家中富麗堂皇,料你家私無數,這等可能教你自在?」
老者搖頭道:「不能。」
姜緣問道:「為何不能?」
老者道:「不瞞先生,早些年數,我尚年幼時,亦覺世間無有金銀買不得之處,若有買不得之處,便是金銀不足。早有人勸我,若年老時,定會醒悟,然我不以為意,只消富貴一生,享盡別人不曾有的一世,足矣。」
姜緣再問:「今時如何?」
老者答道:「幡然醒悟,深知富貴得不到自在,怎奈悔之晚矣,故問先生城門所言,特來請教,如何得真自在。」
姜緣道:「自在存修行中。」
老者問道:「我若去修行,可得自在?」
姜緣搖頭道:「自在非是修行給你的,向內求己,方得自在,修行乃是路。」
老者聞聽,沉吟良久,起身朝姜緣深深一拜,說道:「先生大才。早些時日,我亦曾困擾此事,曾拜會城中扶鸞觀觀主,與之言說,我心中困擾,那觀主只言有鬼神侵擾我,須金銀若干,方才脫困,今聞先生之言,方知先生所言乃為正道也。」
姜緣道:「晚些時候,請你帶我去扶鸞觀走上一遭如何?」
左氏老者說道:「自無不可。但請先生教我,我今當如何方能得自在?」
姜緣笑道:「你一直都知道如何做才行,乃你不願去戳破罷了。」
左氏老者聞言,陷入沉思,不曾言說。
姜緣坐在中堂,張望四處,心中堪嘆,左氏一家在山中不知過去幾代,只說積攢柴薪,有朝一日回歸南瞻部洲,做個富家翁。
那時左氏下山,不曾有柴薪下山,但卻成了富家翁,時也命也。
左氏一家於他有功,曾多次助他,今既見之後人,若能相助,他定會助其一臂之力。
姜緣望見左氏老者仍在沉思,他開口道:「你且在此思量,我當去扶鸞觀中走一遭。」
牛魔王聞聲,提起混鐵棍,便要往外走。
左氏老者說道:「先生少待,我與先生同往。」
說罷。
老者使人備轎,遭姜緣婉拒,只道腳力足矣。
老者只得作罷,與姜緣一同步行要往扶彎觀走去。
姜緣笑而不語,任老者跟隨,他不曾騎白鹿,行在道上,往外便走。
扶鸞觀在城北,左氏房舍在城南,行走多時,穿街繞巷,方才抵達城北處。
待行至城北處,左氏老者顫顫巍巍,力不從心,汗流瀆背。
姜緣笑道:「若是累了,不若在此處歇息,那扶鸞觀正在前方,我去往那兒便是。」
左良搖頭道:「先生,不累。」
姜緣道:「既是不累,那且隨我一行。」
左良跟隨在姜緣身後。
姜緣行入扶彎觀前,但見觀前熱鬧,人來人往,有一道人身穿制袍,正在香爐前念念有詞,但見那青煙梟梟,道人像是在進行某種儀式。
牛魔王探頭張望,說道:「老爺,這是在作甚。」
老者說道:「先生,他們這是在請仙神,扶鸞觀最擅長的,便是請仙扶鸞,
據說其與仙神有舊。」
牛魔王道:「我亦曾見過扶鸞門道,怎記得非是這般。」
老者道:「這便不知得了。」
姜緣搖頭道:「不急,且先看著,是甚門道。」
一眾不再言語,望見那扶鸞觀門前道人,左吆喝一聲,右吆喝一聲,隨即取出個瓶子,四下一擺,只見有團黑氣在瓶中現,隱約見得有個人影在瓶中。
那道人面向四方,說道:「此瓶中乃是城外牛村土地也,今教我請來,與大眾一閱,土地到底是何等模樣。」
說罷,道人取瓶子在眾等面前展示,眾等驚嘆喝彩,感嘆道人威風,竟能將土地裝入瓶中。
牛魔王見之,說道:「老爺,那瓶子中,果真是個土地,這廝有些本事,學的不是甚請仙扶鸞的本事,而是拘役鬼神的本事。」
姜緣問道:「既是捉拿鬼神,怎個土地不曾上報?」
左氏老者說道:「先生,不若我去問問。」
姜緣搖頭道:「你若問他,他肯說實?且容我將那土地喚來一問。」
說罷。
姜緣衣袖輕拂,但見瓶中小人消失不見,那小人落在他掌心間,他說道:「且回去,不需在此。」
姜緣與牛王往後離去,左氏老者望著真人掌心,大驚失色,復見二人離去,
又見觀前混亂一片,不敢聲張,緊隨二人身後。
不消多時,再回左氏府中。
姜緣將那掌心小人往院前一放,一位三尺老兒落在地上,朝上叩拜,
道:「拜謝真人相救,拜謝真人相救!牛村土地不勝感激!」
姜緣道:「你怎個教其關入瓶子,賣弄於世人?」
土地滿眼墮淚,說道:「真人,非我所願。那道人有些法力,強行拘拿,我未有法力抵抗,只能任由擺布。」
姜緣說道:「你乃一方土地,你既受拘拿,怎不上報天界,請其做主?」
土地垂淚道:「真人不知,原因有二,一來,我官小,上不達天聽。二來,
那道人與一江龍王有些姻親,有其包庇,任我如何上報,俱拿道人無法。」
牛魔王將混鐵棍放下,說道:「一江龍王,有這般能耐?」
土地道:「那龍王有些能耐,但其受水猿大聖管轄,正是借著水猿大聖的名頭,方才成勢。」
姜緣問道:「水猿大聖是何等?」
牛魔王道:「老爺,這水猿大聖,我知得一些。此妖居於淮水之中,遇水即興,常興風作浪,以成水患,乃是一大妖魔也。當年有聞禹王曾壓水猿大聖,但不知為何教其逃出,這廝神通廣大,無神可收,作亂多時。當年我喜交豪傑,曾與之相會,不料這廝看不上我,我與之賭鬥,非其對手。」
姜緣道:「此事我已知悉。你且安心,我定將這等事轉達天界,是非曲直,
定有人前來為你主持公道。」
土地再三叩拜,說道:「多謝真人,多謝真人!」
姜緣道:「你且遠去躲好,莫教那道人將你拘走,待天界知得,定有人來處理此事。」
土地道:「但請真人上達天聽時,須使來神小心,此道人有些法力,尋常鬼神若來,恐耐不得道人,這道人有時受些金銀,連地府勾死人亦敢捉拿,只道鬼神有錯,便將之捉拿回觀中,保全將死之人性命。」
牛魔王道:「地府吃乾飯不成?」
土地道:「一來有龍王庇佑,二來那怎說亦是道人,不受諸多條律所規,卻是難耐得他。」
姜緣道:「你且安心,我自耐得此人,你暫且先去。」
土地聞聽,再三拜禮,方才遁地而去,
姜緣叮囑牛王在左氏少待些日子,他去往武當山一趟。
牛王自是應下。
姜緣方才踏祥雲,往武當山而去。
左氏老者見姜緣踏雲而去,慌張拜倒,直呼仙人在前。
姜緣踏祥雲,使個慶雲法,須臾間,他便到了武當山,有祥光擁簇五百靈官而來,見了他行至,急報入太和宮中。
盪魔天尊聞聽真人到來,下殿相迎,二人在殿中相見,互是見禮。
盪魔天尊問道:「真人此來,可是有何進展不成?」
姜緣遂將前事盡述。
盪魔天尊聞聽,十分發怒,道:「早聞閻浮世界多有不法,不想猖獗至此!
肆意拘拿土地,乃至地府勾魂者亦可拘拿!更以玄門條律護身!」
姜緣道:「但請玄帝以此為例,我料閻浮世界,多有憑此不法者。」
盪魔天尊沉吟良久,使一靈官取來一黑書來,再執一筆,在書上寫一玄字『律』,他說道:「不瞞真人,我意整修律法,上表玉帝,以此律法,約束修行之人。今聞真人所言,我摩下部將行走人間時,亦常有此類之事奏說,便亦此事為主,定律一條,是以『凡修行之人行法,於拿鬼神時,須焚香以奏北極四聖,三官大帝,鄯都大帝,奏明緣由,再者請神公檢行刑審問。若有違者,去壽三年。再犯加一等者,死入鄯都刀山地獄』。」
姜緣聞聲一拜,說道:「玄帝修律,功在萬年。」
盪魔天尊搖頭道:「非我所願修律,乃天下修行之人行法,多有不從。玉帝近前四大天師使天下修行者,多有嚮往,以法謀私,重在飛升,怎有道心不移者。」
姜緣道:「若有此律所頒布,定能震懾不法。玄帝,近來聽聞有一妖祟,乃水猿大聖,我意往擒之。」
盪魔天尊說道:「我亦曾聞此妖祟,但分身乏術,故不曾擒拿,若真人願往擒拿,亦是大功一件,我調遣兵將,隨真人前往。」
姜緣說道:「無須這般,且看我拿他。若我拿不得他,那時玄帝再調兵遣將不遲。」
盪魔天尊自是應允。
姜緣不再殿中逗留,駕雲返回。
話表寶梁國中,取經人一眾將王后乃妖祟之事點出,使得國王悲痛欲絕,只道害了孩兒性命。
國王悲痛之餘,奉取經人四位為上賓,以宴席相待,禮儀俱全。
席間,國王出面以拜行者與唐僧。
唐僧起身將國王扶起,說道:「陛下,當不得,當不得!」
國王道:「我卻是糊塗,錯將妖精當賢后,以至國將不存,幸是長老一眾解救,方有我醒悟。但我孩兒因我過錯而死,我知長老有神通本事,乃是個真神仙,但請長老能救我兒,我願以我性命換我兒性命。」
豬八戒道:「你那一條命教妖精拿走半條,怎個還要換個新的,果是國主,會打算盤。」
沙悟淨拉住豬八戒,不使胡說。
行者說道:「你那兒叫什麼名字?今肉身可還在?若肉身還在,老孫可去地府替你一尋,不瞞你說,我與閻王有些交情。」
國王聞聽,垂淚說道:「我兒肉身不在矣,教人一把火燒去。」
行者聞聽,十分發怒,說道:「有你這般為人父者?論國,你今後繼無人,
國之將傾,全在你一人之過,論家,你以父使子亡,燒毀屍身,教人死不安寧,
何曾盡一父之責,有道是『入土為安』,你燒子屍身是何理。」
國王跪地痛哭。
唐僧嘆道:「徒弟,今國王知錯,不若徒弟使個神通,教他一家團聚,亦不失為一樁美談。」
行者道:「師傅,非老孫不願,他兒屍身教一把火燒成灰,老孫上那去尋屍身,便是找到他兒,如何復生?」
唐僧問道:「果是無法?」
行者眨了眨眼,說道:「若他將此身讓給他子,或是可行,但他則當身亡。
國王道:「長老,我願以我性命換我兒性命,但求長老成全我,了此悔恨。」
行者道:「既如此,你在此處少待,老孫去往地府一遭,問問閻王,能否通融,將你子魂魄帶來。」
說罷。
行者又問許多關於太子的信息,如姓名,相貌,生辰八字,死去時期。
行者聞聽後,說道:「你這太子九月九日生?果是個修行命,有趣。且容老孫去地府一看。」
行者不再多慮,拜別唐僧,使豬八戒與沙悟淨護持,教國王好生安頓唐僧,
不教唐僧餓著悶著,便是一駕筋斗雲,直奔地府而去。
卻說姜緣入城,教左氏老者攔路,將之請回府中。
姜緣騎白鹿行近府前,但見此府富貴,正是個『青磚砌就彩雲牆,綠瓦蓋成高樓台』。他見之心有所感,知得此老者與他有些淵源,昔日山中左氏下山,他遣白鹿跟隨護持,不想今日在此遇見其後人。
果真緣法,這些年數不曾相見,今竟能在城門將他攔下詢問。
姜緣下了白鹿,有家丁上來將白鹿帶走,去後頭吃草料。
左氏老者吩咐下人,開了中門,說道:「請先生與我入內。」
姜緣欣然應允。
左氏老者迎著姜緣與牛魔王入府中,坐入中堂,奉茶獻果,以禮相待。
禮畢,左氏老者問道:「先生乃智者,我不敢欺瞞先生,我果真覺得身中不自在,卻不知如何是好,常常夜半驚醒,有心改變,卻力不從心。」
姜緣笑道:「我見你家中富麗堂皇,料你家私無數,這等可能教你自在?」
老者搖頭道:「不能。」
姜緣問道:「為何不能?」
老者道:「不瞞先生,早些年數,我尚年幼時,亦覺世間無有金銀買不得之處,若有買不得之處,便是金銀不足。早有人勸我,若年老時,定會醒悟,然我不以為意,只消富貴一生,享盡別人不曾有的一世,足矣。」
姜緣再問:「今時如何?」
老者答道:「幡然醒悟,深知富貴得不到自在,怎奈悔之晚矣,故問先生城門所言,特來請教,如何得真自在。」
姜緣道:「自在存修行中。」
老者問道:「我若去修行,可得自在?」
姜緣搖頭道:「自在非是修行給你的,向內求己,方得自在,修行乃是路。」
老者聞聽,沉吟良久,起身朝姜緣深深一拜,說道:「先生大才。早些時日,我亦曾困擾此事,曾拜會城中扶鸞觀觀主,與之言說,我心中困擾,那觀主只言有鬼神侵擾我,須金銀若干,方才脫困,今聞先生之言,方知先生所言乃為正道也。」
姜緣道:「晚些時候,請你帶我去扶鸞觀走上一遭如何?」
左氏老者說道:「自無不可。但請先生教我,我今當如何方能得自在?」
姜緣笑道:「你一直都知道如何做才行,乃你不願去戳破罷了。」
左氏老者聞言,陷入沉思,不曾言說。
姜緣坐在中堂,張望四處,心中堪嘆,左氏一家在山中不知過去幾代,只說積攢柴薪,有朝一日回歸南瞻部洲,做個富家翁。
那時左氏下山,不曾有柴薪下山,但卻成了富家翁,時也命也。
左氏一家於他有功,曾多次助他,今既見之後人,若能相助,他定會助其一臂之力。
姜緣望見左氏老者仍在沉思,他開口道:「你且在此思量,我當去扶鸞觀中走一遭。」
牛魔王聞聲,提起混鐵棍,便要往外走。
左氏老者說道:「先生少待,我與先生同往。」
說罷。
老者使人備轎,遭姜緣婉拒,只道腳力足矣。
老者只得作罷,與姜緣一同步行要往扶彎觀走去。
姜緣笑而不語,任老者跟隨,他不曾騎白鹿,行在道上,往外便走。
扶鸞觀在城北,左氏房舍在城南,行走多時,穿街繞巷,方才抵達城北處。
待行至城北處,左氏老者顫顫巍巍,力不從心,汗流瀆背。
姜緣笑道:「若是累了,不若在此處歇息,那扶鸞觀正在前方,我去往那兒便是。」
左良搖頭道:「先生,不累。」
姜緣道:「既是不累,那且隨我一行。」
左良跟隨在姜緣身後。
姜緣行入扶彎觀前,但見觀前熱鬧,人來人往,有一道人身穿制袍,正在香爐前念念有詞,但見那青煙梟梟,道人像是在進行某種儀式。
牛魔王探頭張望,說道:「老爺,這是在作甚。」
老者說道:「先生,他們這是在請仙神,扶鸞觀最擅長的,便是請仙扶鸞,
據說其與仙神有舊。」
牛魔王道:「我亦曾見過扶鸞門道,怎記得非是這般。」
老者道:「這便不知得了。」
姜緣搖頭道:「不急,且先看著,是甚門道。」
一眾不再言語,望見那扶鸞觀門前道人,左吆喝一聲,右吆喝一聲,隨即取出個瓶子,四下一擺,只見有團黑氣在瓶中現,隱約見得有個人影在瓶中。
那道人面向四方,說道:「此瓶中乃是城外牛村土地也,今教我請來,與大眾一閱,土地到底是何等模樣。」
說罷,道人取瓶子在眾等面前展示,眾等驚嘆喝彩,感嘆道人威風,竟能將土地裝入瓶中。
牛魔王見之,說道:「老爺,那瓶子中,果真是個土地,這廝有些本事,學的不是甚請仙扶鸞的本事,而是拘役鬼神的本事。」
姜緣問道:「既是捉拿鬼神,怎個土地不曾上報?」
左氏老者說道:「先生,不若我去問問。」
姜緣搖頭道:「你若問他,他肯說實?且容我將那土地喚來一問。」
說罷。
姜緣衣袖輕拂,但見瓶中小人消失不見,那小人落在他掌心間,他說道:「且回去,不需在此。」
姜緣與牛王往後離去,左氏老者望著真人掌心,大驚失色,復見二人離去,
又見觀前混亂一片,不敢聲張,緊隨二人身後。
不消多時,再回左氏府中。
姜緣將那掌心小人往院前一放,一位三尺老兒落在地上,朝上叩拜,
道:「拜謝真人相救,拜謝真人相救!牛村土地不勝感激!」
姜緣道:「你怎個教其關入瓶子,賣弄於世人?」
土地滿眼墮淚,說道:「真人,非我所願。那道人有些法力,強行拘拿,我未有法力抵抗,只能任由擺布。」
姜緣說道:「你乃一方土地,你既受拘拿,怎不上報天界,請其做主?」
土地垂淚道:「真人不知,原因有二,一來,我官小,上不達天聽。二來,
那道人與一江龍王有些姻親,有其包庇,任我如何上報,俱拿道人無法。」
牛魔王將混鐵棍放下,說道:「一江龍王,有這般能耐?」
土地道:「那龍王有些能耐,但其受水猿大聖管轄,正是借著水猿大聖的名頭,方才成勢。」
姜緣問道:「水猿大聖是何等?」
牛魔王道:「老爺,這水猿大聖,我知得一些。此妖居於淮水之中,遇水即興,常興風作浪,以成水患,乃是一大妖魔也。當年有聞禹王曾壓水猿大聖,但不知為何教其逃出,這廝神通廣大,無神可收,作亂多時。當年我喜交豪傑,曾與之相會,不料這廝看不上我,我與之賭鬥,非其對手。」
姜緣道:「此事我已知悉。你且安心,我定將這等事轉達天界,是非曲直,
定有人前來為你主持公道。」
土地再三叩拜,說道:「多謝真人,多謝真人!」
姜緣道:「你且遠去躲好,莫教那道人將你拘走,待天界知得,定有人來處理此事。」
土地道:「但請真人上達天聽時,須使來神小心,此道人有些法力,尋常鬼神若來,恐耐不得道人,這道人有時受些金銀,連地府勾死人亦敢捉拿,只道鬼神有錯,便將之捉拿回觀中,保全將死之人性命。」
牛魔王道:「地府吃乾飯不成?」
土地道:「一來有龍王庇佑,二來那怎說亦是道人,不受諸多條律所規,卻是難耐得他。」
姜緣道:「你且安心,我自耐得此人,你暫且先去。」
土地聞聽,再三拜禮,方才遁地而去,
姜緣叮囑牛王在左氏少待些日子,他去往武當山一趟。
牛王自是應下。
姜緣方才踏祥雲,往武當山而去。
左氏老者見姜緣踏雲而去,慌張拜倒,直呼仙人在前。
姜緣踏祥雲,使個慶雲法,須臾間,他便到了武當山,有祥光擁簇五百靈官而來,見了他行至,急報入太和宮中。
盪魔天尊聞聽真人到來,下殿相迎,二人在殿中相見,互是見禮。
盪魔天尊問道:「真人此來,可是有何進展不成?」
姜緣遂將前事盡述。
盪魔天尊聞聽,十分發怒,道:「早聞閻浮世界多有不法,不想猖獗至此!
肆意拘拿土地,乃至地府勾魂者亦可拘拿!更以玄門條律護身!」
姜緣道:「但請玄帝以此為例,我料閻浮世界,多有憑此不法者。」
盪魔天尊沉吟良久,使一靈官取來一黑書來,再執一筆,在書上寫一玄字『律』,他說道:「不瞞真人,我意整修律法,上表玉帝,以此律法,約束修行之人。今聞真人所言,我摩下部將行走人間時,亦常有此類之事奏說,便亦此事為主,定律一條,是以『凡修行之人行法,於拿鬼神時,須焚香以奏北極四聖,三官大帝,鄯都大帝,奏明緣由,再者請神公檢行刑審問。若有違者,去壽三年。再犯加一等者,死入鄯都刀山地獄』。」
姜緣聞聲一拜,說道:「玄帝修律,功在萬年。」
盪魔天尊搖頭道:「非我所願修律,乃天下修行之人行法,多有不從。玉帝近前四大天師使天下修行者,多有嚮往,以法謀私,重在飛升,怎有道心不移者。」
姜緣道:「若有此律所頒布,定能震懾不法。玄帝,近來聽聞有一妖祟,乃水猿大聖,我意往擒之。」
盪魔天尊說道:「我亦曾聞此妖祟,但分身乏術,故不曾擒拿,若真人願往擒拿,亦是大功一件,我調遣兵將,隨真人前往。」
姜緣說道:「無須這般,且看我拿他。若我拿不得他,那時玄帝再調兵遣將不遲。」
盪魔天尊自是應允。
姜緣不再殿中逗留,駕雲返回。
話表寶梁國中,取經人一眾將王后乃妖祟之事點出,使得國王悲痛欲絕,只道害了孩兒性命。
國王悲痛之餘,奉取經人四位為上賓,以宴席相待,禮儀俱全。
席間,國王出面以拜行者與唐僧。
唐僧起身將國王扶起,說道:「陛下,當不得,當不得!」
國王道:「我卻是糊塗,錯將妖精當賢后,以至國將不存,幸是長老一眾解救,方有我醒悟。但我孩兒因我過錯而死,我知長老有神通本事,乃是個真神仙,但請長老能救我兒,我願以我性命換我兒性命。」
豬八戒道:「你那一條命教妖精拿走半條,怎個還要換個新的,果是國主,會打算盤。」
沙悟淨拉住豬八戒,不使胡說。
行者說道:「你那兒叫什麼名字?今肉身可還在?若肉身還在,老孫可去地府替你一尋,不瞞你說,我與閻王有些交情。」
國王聞聽,垂淚說道:「我兒肉身不在矣,教人一把火燒去。」
行者聞聽,十分發怒,說道:「有你這般為人父者?論國,你今後繼無人,
國之將傾,全在你一人之過,論家,你以父使子亡,燒毀屍身,教人死不安寧,
何曾盡一父之責,有道是『入土為安』,你燒子屍身是何理。」
國王跪地痛哭。
唐僧嘆道:「徒弟,今國王知錯,不若徒弟使個神通,教他一家團聚,亦不失為一樁美談。」
行者道:「師傅,非老孫不願,他兒屍身教一把火燒成灰,老孫上那去尋屍身,便是找到他兒,如何復生?」
唐僧問道:「果是無法?」
行者眨了眨眼,說道:「若他將此身讓給他子,或是可行,但他則當身亡。
國王道:「長老,我願以我性命換我兒性命,但求長老成全我,了此悔恨。」
行者道:「既如此,你在此處少待,老孫去往地府一遭,問問閻王,能否通融,將你子魂魄帶來。」
說罷。
行者又問許多關於太子的信息,如姓名,相貌,生辰八字,死去時期。
行者聞聽後,說道:「你這太子九月九日生?果是個修行命,有趣。且容老孫去地府一看。」
行者不再多慮,拜別唐僧,使豬八戒與沙悟淨護持,教國王好生安頓唐僧,
不教唐僧餓著悶著,便是一駕筋斗雲,直奔地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