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聖彼得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俄羅斯帝國首都聖彼得堡,自從彼得大帝遷都這裡後,就成為俄國重要的港口城市。但因為聖彼得堡有結冰期,有幾個月時間不能用,而摩爾曼斯克這個北方不凍港還沒有開發,所以南下獲得不凍港就成為了俄國的既定目標。

  奧斯曼,波斯,不管是哪個國家,都是俄國的,偉大的俄羅斯是戰無不勝的。

  作為俄國外交大臣,卡爾·羅伯特·涅謝爾羅迭為沙皇尼古拉一世制定外交政策。他推崇梅特涅的歐洲協調,仇恨一切革命,所以當1848年革命在全歐洲爆發後,他就勸說沙皇出兵鎮壓。

  「陛下,我們必須出兵幫助奧地利,這不僅是因為兩國之間的同盟,如果這個風氣一旦進入我國,那後果不堪設想。」

  尼古拉當然知道這麼做的後果,就在22年前,一群去法國學習的年輕貴族軍官打算抓住他,廢除農奴制,有的還提出建立共和國。這群十二月黨人真的是大逆不道,為了防止這種思潮蔓延,他專門設立了辦公廳,其中第三廳專門負責這個方面。

  「現在匈牙利已經開始暴亂,他們還說要獨立,我們需要出兵幫助盟友鎮壓。」

  此時的匈牙利已經開始暴亂,布達和佩斯兩座姊妹城市燈火通明,一群熱情的人們在街上咆哮,高呼「自由萬歲!」窗戶上掛著繡有自由名字的國旗。到了晚上,秩序和寧靜守衛著這座城市,突襲的國民警衛隊逮捕了藏匿在幾個地方的通緝犯、流浪者和搶劫犯,他們都想利用這幾天的局勢出來犯罪。

  匈牙利提出的十二點法案由立法機構通過,並獲得王室批准。匈牙利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與奧地利的關係僅限於奧地利大公作為皇室成員。

  這樣的情況下,奧地利只能尋求盟友俄國的幫助。只要俄國出兵,管他什麼革命者都會被粉碎。

  「話是這麼說,但我們也不該只看外交吧。現在國內的事情也一樣重要,城市中的市民要求發展貿易,學生和藝術家要求我們廢除農奴制度,但貴族又不允許這樣做。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財政大臣路德維希站出來說道,作為財政大臣,他必須要對俄國接下來的情況提出自己的建議。

  拿破崙戰爭後,俄國在經濟和技術方面正在驚人的衰落下去,至少與英法相比的確是這樣。許多官員對於自由貿易和發展工業的跡象抱有敵對態度,在兩代人的時間裡,俄國已從最大的鐵生產國和出口國變成日益依賴進口西方製成品的國家。

  在俄國出現的一切新發展往往掌握在外國商人和企業家手中,這使俄國越來越成為經濟發達國家的原料供應國,大部分新式工廠和工業企業僱傭的人都不足16個,而且都是手工作坊形式。資本的普遍缺乏,消費者的低需求,弱小的中產階級,遙遠的距離和嚴酷的氣候,以及政府的高壓手段,使俄國工業起飛的前景比歐洲任何地方都難以實現。

  不過這樣不祥的經濟趨勢並沒有轉變為顯著的俄國軍事弱點。相反,1815年以後大國普遍表現出的對舊制度結構的偏愛。在他們軍隊的社會成分、武器和戰術中看得更為清楚。

  各國仍處於法國大革命的陰影之中,關心他們軍隊的政治和社會的可靠性更甚於軍事改革。不再面臨大戰爭考驗的將軍們自己很注意等級,服從和謹慎。這些特徵更因尼古拉一世迷戀講究形式簡約和大型軍而突出。

  還有一個比較不顯眼的事實,俄國的大部分軍隊總是受制於國內的駐防任務比如在波蘭和芬蘭地區的「警察」行動以及邊境巡邏和軍事殖民等其他活動而不能動彈。而剩下能夠移動的部隊並不是特別有戰鬥力的。陸軍的領導階層很差,充滿了個人傾軋,始終未能產生有一個有凝聚力的宏偉戰略。

  這完全反映了沙皇政府的無能,受過訓練的中級軍官很少,同時在全國性的緊急狀態下可以徵召的後備軍卻很少,因為短期服役制大規模採用可能將會導致農奴制的垮台。其結果就是俄國長期服役的軍隊包括許多超齡的士兵,戰鬥力實在是不行。

  「這些事情我們以後再說,現在要說的是鎮壓的事情。如果放任匈牙利和德意志地區那些叛亂分子發展,那麼總有一天他們的烈火會燒向莫斯科,來到聖彼得堡。」

  「這也是我關心的,但是現在我國國內也要進行一定的改變。不然未來發生大型戰爭,再想改變就難了。」

  這樣的話讓尼古拉很是不爽,在他的統治下,農奴獲得了從事商業,和從一個地主的屬地遷徙到另一個地主屬地的自由。農奴比例降到了歷史最低點。他本人其實也不贊同農奴制:無論是在軍隊還是在整個國家,他看到的農奴制帶來的悲慘境況也夠多的了,他也始終擔憂人民起義的危險性。而且,當貴族特權與國家利益衝突時,他考慮更多的還是國家利益。

  儘管政府對農奴問題始終非常關心,最終幾乎什麼也沒有做。新法律或者規定由地主決定是否改變農奴的地位,這只是延續了前任沙皇亞歷山大時期的政策,雖然意願良好但是根本不可能奏效。

  在外交上,尼古拉致力於維持舊秩序。在1830年革命中也是如此,通過鎮壓波蘭地區的起義來改變當地法律,並且強推俄羅斯化政策,使得各地少數民族起來反抗。

  「現在最要緊的就是繼續觀察奧地利的情況,如果斐迪南皇帝能夠維持現狀,那俄羅斯就不用出手。華沙還有些暴亂,讓總督趕緊鎮壓不管用什麼辦法,不管殺多少人,一定要鎮壓下去。」

  尼古拉最擔心就是統治不穩定的波蘭再次發生起義,所以對於這裡集結大軍隨時準備鎮壓。

  「陛下,最近波斯有些不穩定,他們開始效仿奧斯曼進行改革,我們需要隨時關注。」

  關於這個,尼古拉不關心。「波斯,一個手下敗將而已,只要偉大的俄羅斯軍隊進攻,他們就會像上次那樣向我們投降。現在還是看看奧斯曼吧。」

  沙皇對奧斯曼帝國的態度很久以來就深受他對於合法性的基本信念的影響。他最終決定瓜分土耳其帝國,是因為他堅信奧斯曼政府在現代社會中不能生存,所以歐洲大國有必要對其在巴爾幹和近東的財產和權力進行重新分配,這樣才能避免混亂、革命和戰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