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金陵擴軍大會(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08章 金陵擴軍大會(一)

  聖武軍擴軍在即,而且這次擴軍的規模十分龐大,其實也很缺甲冑,但缺的多了,也不差那兩千副,不過是廬州鐵廠七八天的產量而已。

  更何況讓芝麻李多在徐州擋一陣子,給聖武軍的發展爭取時間,也是提前定好的計策,而且魯錦還指望等芝麻李被打崩了,吸收一波遺產呢,這個時候怎麼能夠毀棄自己的承諾。

  聽到魯錦的答覆,朱亮祖點了點頭,然後又問道。

  「之前大帥派人傳信,說讓35軍準備出征,提前籌措糧草,匯集情報,如今我們的準備已經做的差不多了,籌備了35軍兩個師三個月的糧草。

  「不知要何時出兵,都要打哪些地方,準備打多久,如果時間太長了,糧食可能會不夠吃,而且35軍兵力有限,只有六個團,其中還有一個是騎兵團,無法用來守城。

  「要是需要打的地方太多,像是這次渡江這麼大規模的戰役,我們一個軍肯定打不下來,兵力會不夠用的。」

  魯錦聞言說道,「這次叫你們過來開會,開完會,做完戰役部署,馬上回去發動江北戰役,韃子皇帝的聖旨你們也看到了,我們時間緊張,不可能給你太多準備時間。

  「還有糧食問題,這個帥府可以給你們撥發足夠的糧食!」

  朱亮祖和廖永忠對視一眼,紛紛笑著看向魯錦,「看來大帥這次渡江狠狠發了筆橫財啊?」

  「哈哈哈哈。」魯錦聞言笑著解釋道。

  「這次我們九月渡江,江南剛剛收了秋糧,漕運又被徐州芝麻李卡著,大量原本準備送去大都的糧食無法北上,囤積在各地倉庫里,這下全被我們繳獲了。

  「你們知道每年送往大都的漕糧有多少嗎?」

  魯錦也不等他們回答,而是自己比了個手勢說道,「六百萬石!!」

  看著兩人震驚的表情,魯錦又解釋道,「當然,這麼多糧食不可能全在咱們手裡,這每年六百萬石糧食,正常情況下,有一半會走漕運,另一半走海運。

  「再加上這是整個江浙行省才能籌措出來的糧食,而我們這次渡江也只拿到集慶路、鎮江路、和太平路的一部分,所以這些糧食並非全在我們手中,大概也就拿到六分之一吧。」

  廖永忠激動的一拍大腿,「六分之一那也有一百萬石啊,不少了不少了,人人都說江南富庶,我今天才知道江南竟然富庶成這樣!」

  朱亮祖也感慨道,「一百萬石糧食,應該夠咱們全軍吃上半年了。」

  魯錦點點頭,「現在是十月,已經到了農閒季節,一直到來年三月春耕之前,正好半年時間,這是我們最好的作戰時機。

  「而且我們現在的糧食也不缺,足夠我們狠狠打上半年,但到了明年春耕,大軍必須停下來休整,好好屯墾、練兵、打造兵甲,不然一直這麼打下去,再多糧食也不夠我們揮霍的。」

  兩人都點頭表示明白,連續作戰六個月,那就算士卒都是鐵人也扛不住的。

  魯錦又說道,「至於兵力問題,可以給你們擴軍,我這裡正好有一個師的新兵給你們用,你們倆既然來了,那就留下吃個飯,晚上大家一起商議一下擴軍的事,以及你那邊的安排。」

  「好。」兩人答應一聲,這才紛紛告退,被帶去吃飯休息。

  魯錦也趁著這個時間,讓人把水師的俞通淵和廖永堅找了過來。

  晚上吃完飯,新改名的順天府府衙,帥府的秘書局,武院諸司,以及統兵的將領們全部到齊,有親兵送上茶水,見眾人全都落座,魯錦這才開場發言。

  「今天開始處理政事,先處理軍務,再處理民政,那還有近十萬俘虜在城外等著呢,不能一直全扣在這裡不放,要趕緊把擴編的事情搞定,還有,今天的會議可以做筆記。」

  「是!」

  眾人齊聲應諾,紛紛掏出紙筆準備記錄。

  魯錦自己也掏出他那個將領花名冊和筆記本,翻開提前寫好的會議議程,然後才說道。

  「一件事一件事的解決,先說永堅兄的107師,107師原本下轄兩個水師團,還有張德勝的17團。

  「水師第一階段的任務,就是送大軍渡江,現在已經完成,張德勝的17團也已經編入103師序列,水師也被拆分成兩部,107師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

  「然後我說一下水師今後第二階段的任務,也是水師未來的發展方向。


  「兩個水師團,一個面向長江上游,這一部分將來要負責協助大軍去征討江西,甚至湖廣,江西湖廣多江河湖泊,在那邊沒有水師是打不了仗的。

  「另一個要去打長江下游,先配合大軍奪下揚州路全境,然後下游這支水師,今後就要往海軍轉型,負責清剿東海的方國珍,以及渡海運兵,攻打八閩以及嶺南之地,甚至還要北上山東,乃至大都,遼東等地。」

  眾人都聽的十分認真,許多人也是第一次聽到魯錦如此直白的表露自己的野心和志向,廖永堅也認真的聽著,他畢竟還是名義上的107師督師,雖然這個師現在已經散了。

  魯錦說完未來的規劃,也沒有繞彎子,而是直接的問道,「永堅兄怎麼選,如果你要繼續統領水師,我就給你的水師擴編,今後你就負責南線的江西湖廣,如果不再統領水師,那就把水師交給別人,你轉為陸軍,我給你新編一個部隊。」

  眾人都沒說話,廖永堅也陷入沉思,廖氏和俞氏是巢湖水師最大的兩個派系,可以說巢湖水師本來就是他們兩家建立起來的,水師可以說是廖氏的基本盤。

  但是現在聖武軍四處開疆拓土,陸軍的作用和規模都已明顯超過水師,雖然魯錦說可以給他擴編水師,可水師的規模再大也不可能超過陸軍,等真到了打起仗來的時候,水師也往往是給陸軍打下手的,擴軍和升職的速度更是跟陸軍沒法比。

  看看這次渡江就知道了,陸軍規模這都翻一番了,水師也還沒啥動靜。

  廖永堅糾結了半晌,這才艱難做出決定,「大帥,要不我上岸帶陸軍吧。」

  「好。」魯錦絲毫沒有猶豫,拿起筆來在本子上劃了一道,顯然是做了兩種準備,然後才安排道。

  「那我給你重建107師,你暫時還是107師督師,你自己從水師中推薦一個團指揮使,然後從水師一團抽調人手充當軍官,我從這次的俘虜中給你補充兵力,新編一個38團,再給你新編39、40兩個團,你有合適的人選嗎?」

  廖永堅想了想,他之前已經給魯錦推薦了一個劉傳義,被叫去和俞通淵一起學習炮術,現在正帶領那三艘樓船炮艦呢,也算出息了,這次又得推薦一個才行。

  他回憶著自己手下的中層將領,想了許久才說道,「我舉薦鄒鵬,這小子是廬江人,能打仗還會辦事,也識得字,又是咱們巢湖水師出身,在起事之前,這小子就總劃著名自家的船跟我們兄弟幾個一起運貨捕魚,後來也是第一批跟著咱起事的,今年19歲,馬上二十了,現在也管著十幾條炮艦呢。」

  魯錦點點頭,從政審的角度來說,鄒鵬這個出身可算是根正苗紅了,於是就答應下來。

  「那就讓鄒鵬來做新編38團指揮使,讓他從水師抽調軍官,把營連排班的軍官湊齊,這個38團今後就是你的親兵了。

  「然後是39團指揮使,讓句容降將展超來做,把他的部隊改編為39團,40團指揮使由彭鈞來做,這小子比較機靈,讓他給你打下手。」

  廖永堅也覺得這個安排沒什麼問題,一個由自己老部下組建的團,帶兩個降將組建的團,有這一個團的親兵在,廖永堅認為壓制那兩個降將沒什麼問題,於是當即說道,「全憑大帥安排,不過我的107師今後打哪裡?」

  魯錦聞言當即道,「你們要順著長江往南打,尤其是太平路全部,以及寧國路,池州路,徽州路這些地方,寧國路有煤礦,太平路有鐵礦,徽州路有木材,池州路有銅礦,拿下這裡,我們就能開辦第二個鐵廠。」

  魯錦放下本子又說道,「現在聖武軍規模大了,只靠廬州一個鐵廠生產的兵甲,很難供應全軍,我們必須抓緊時間開設第二處鐵廠,你們的任務也不輕啊。」

  廖永堅皺眉點了點頭,也明白魯錦的意思,這一下子擴軍一二十萬人,廬州的兵甲確實難以為繼了,但是他又問道,「可我就這三個新兵團,打那麼多地方,恐怕兵力不夠啊。」

  魯錦當即道,「我會調常遇春的109師過去,他的兵基本都是老部隊,你們兩個師一起打,讓他打主攻,你跟在後面占地,先打下太平路全境再說,然後好好練兵,等著我的下一步命令。」

  「是!」廖永堅點點頭答應下來。

  魯錦翻了一頁筆記本,然後又說道,「第二件事,關於江北戰役的部署和兵力問題。」

  此言一出,朱亮祖、廖永忠,卞元亨,呂珍,閆都憲等人紛紛抬起了頭,這個就是跟他們有關的內容了。

  卞元亨、呂珍、閆都憲這些人,都是李華甫推薦,或者李華甫推薦後,他們自己又找的千戶,被魯錦從揚州路和高郵府叫來,塞到各個部隊當實習軍官的,這次他們也全程跟著魯錦打完了渡江戰役,也算是積累了一些經驗,起碼知道了聖武軍的運作模式,以及作戰風格。


  魯錦看著他們問道,「如果我現在就要你們回到江北作戰,你們都有地方募兵嗎?」

  閆都憲當即說道,「李華甫李兄現在是泰州判官,面張四兄弟又是泰州千戶,他們手裡本來就有一千官軍,而且還都在泰州城中,只要聖武軍這邊的大部隊打過去,我們立刻就能在城中起事策應,直接拿下泰州城。

  「泰州人口不少,到時候只要豎起聖武軍的大旗,招募三五千兵卒應該不成問題。」

  「不錯,計劃的很好。」魯錦點點頭,又看向呂珍,「你呢?」

  呂珍當即拍著胸脯說道,「大帥也是認識我的,我是泰興人,販鹽出身,手下販鹽的兄弟不少,也認識許多鹽丁,我可以直接在鹽丁中招募士卒,還可以派人混進泰興縣城,到時候和泰州的李大判一起起事。」

  啪——

  魯錦頓時擊掌贊道,「很好,這樣就能連下兩城了,除去西面的全椒、滁州、來安三城,再加上中間的泰州和泰興,揚州路已經有一半在我們手中!」

  魯錦又看向卞元亨,「你呢,你有地方募兵嗎?」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卞元亨皺了皺眉,有些為難起來,李華甫是個遊俠兒,好結交江湖好漢,認識的人多,他號召力不小,現在又有元廷的官身,到時候直接泰州城裡起兵造反,肯定能一呼百應,招兵不算難。

  呂珍販私鹽的出身,手下都是亡命徒,鹽丁一大堆,他想招兵也不難,只有卞元亨自己。

  他和表哥施耐庵都是正經儒生出身,平時吟詩作對,也不認識什麼江湖好漢,現在讓他自己募兵,還真有些難辦。

  卞元亨找來的幾個千戶將領,也多是他家的親戚,比如他堂弟卞元貞,表哥家的施秉章,還有表哥以前認識的學生,也算是卞元亨的朋友,孫懷安,邢良輔。

  這一個團的軍官大概是聖武軍里最有文化的一個團了,但現在讓他們去招兵.

  卞元亨實話實說道,「如果是像泰州和泰興那樣,召集人手突然起事,我恐怕招不來那麼多能打的士卒。」

  魯錦點點頭表示了解,然後才道,「我就猜你沒辦法,正好,我還藏了八千多新兵。」

  呂珍和卞元亨一聽,頓時瞪大了眼睛,「藏了八千多新兵?在哪?」

  朱亮祖則是和廖永忠對視一眼,兩人突然反應過來。

  果然,就聽魯錦說道,「在定遠,就是今年七八月份的時候,董摶霄那廝帶兵去打來安,結果被永忠的106師擊敗,還俘虜了他的八千多人。

  「這些兵許多都是江北的鹽丁出身,被俘虜後就先放在定遠看押,定遠的馮勝正在訓練他們,如今已經訓練了一個月有餘。

  「你要是不好招兵,就直接去定遠領人吧,告訴那些兵,這次帶著他們打回江北去,等打回他們老家,就給他們分田,他們一定會賣力打回去的。」

  卞元亨聞言頓時高興道,「如果有現成的兵那就太好了。」

  呂珍一聽也說道,「既然有八千新兵,分走四千五,那也還有三千多人呢,大帥能不能給我分一千,這些既然是江北來的鹽丁,那說不定還有認識我的,我拿去當正副班長和組長,再從泰興招一些人填進去,這樣戰力很快就能起來。」

  魯錦點點頭說道,「可以,這些兵剛抓到的時候,我就讓他們去定遠訓練,本來就是為這次江北之戰準備的。」

  閆都憲一聽也說道,「大帥,那我們團也要一千吧。」

  開玩笑,放著現成有一定訓練度的兵不用,誰傻的非要自己去招兵啊,新招一堆新兵蛋子,估計連排隊都不會,得什麼時候練成精兵.

  魯錦再次點頭答應道,「可以。」

  朱亮祖和廖永忠又對視一眼,這就湊出一個師的兵力了?還直接拿下兩座城池?那好像也不是太難打的樣子。

  現在廖永忠的106師占據揚州路西端的全椒、滁州、來安三城,一路往東打過去,一直打到海邊,依次還有六合、真州(儀征)、楊子、揚州、泰州、泰興、如皋、通州(南通)、海門(啟東),一共九座城池。

  而只要李華甫和呂珍能直接拿下泰州和泰興,就等於從中間將揚州路截斷,使其東西不能互相支援,如此一來,肯定會對聖武軍的戰局造成極大的有利局面,再打起來也就不難了。

  於是朱亮祖當即問道,「大帥,那我們這次江北戰役,要打到哪裡為止?」


  魯錦讓人拿來地圖,指著沿江地區說道。

  「這次江北戰役,最少也要拿下江北沿江地區所有的地盤,也就是揚州路全境,這是保底,必須完成的任務。

  「除此之外,應該積極往北打,最好能把江北防線推到黃河南岸去才好。

  「古語有云,守江必守淮,如果只靠長江天險,是很難擋住北邊的元廷的,能把兵力推到淮河邊最好,當然,現在因為黃河奪淮入海的原因,現在那條河叫黃河了」

  魯錦頓了下又說道,「現在芝麻李的地盤,北抵黃河北岸的沛縣,南抵濠州,東及洪澤湖,而你們的作戰區域,就是長江以北,黃河以南,洪澤湖以東的這片區域。

  「先拿下揚州路全境,確保江北的沿江地區牢牢掌握在我們的手中,但是僅僅拿下揚州路也是不夠的,揚州路東西方向太長,南北方向沒有縱深,城池一字排列,就像一條一字長蛇陣,尤其是泰州到如皋之間的大片空地,一座城池沒有。

  「而且揚州路的地形十分平坦,根本無險可守,很容易被北面的元軍突破,所以想要守住這條沿江防線,就只能把防線往北移。」

  魯錦又指了指北面說道,「打下揚州路,然後再拿下高郵、興化、鹽城、寶應、再之後是淮安、清河(清江市)。

  「這一片城池雖然也沒什麼險地可守,但好歹城池眾多,我們可以用這些城池拖慢敵軍進攻的腳步,適當時候也可以用彈性防禦戰術。

  「先堅守城池,消耗敵軍的糧草,兵力和士氣,等敵軍露出疲態後,再放棄北線的幾座城池,誘敵深入,拖長敵軍的糧道,然後找准機會打幾次短促反擊,吃掉敵軍深入的兵力,用這一片的城池,和敵軍打拉鋸戰,犧牲北部,保全揚州。」

  朱亮祖和廖永忠,還有卞元亨和呂珍幾人,都認真聽著魯錦的講解,蹙眉琢磨著這個戰術的可能性。

  朱亮祖想了想說道,「這麼多地方,起碼有15座城池,恐怕不好打啊,而且還有一半都是新兵,兵甲也不足,打起來很難的。

  「當然,如果只有地方元軍,那即便打的慢一點,也能慢慢啃下來,但現在最重要的是,脫脫馬上就要帶兵南下了,我軍這個時候進攻高郵,難免會引來脫脫的元軍主力,這不是主動給芝麻李分擔壓力嗎?

  「如果按照對我軍最有利的部署,不如我們先在後面練兵,補充兵甲,讓脫脫先去和芝麻李打著,等他們打成兩敗俱傷的時候,我們再率軍北上,將脫脫和芝麻李一併拿下!」

  眾人聞言紛紛看了朱亮祖一眼,然後又轉頭看向魯錦,如果從利己角度來說,朱亮祖說的這個方案確實更好,他們總覺得魯錦打的太著急了。

  魯錦卻搖頭說道,「貪多嚼不爛,現在讓你打揚州,你就說兵力不夠,那到時候直接讓你一口氣打到徐州,你有那個兵力嗎?

  「別總想著在後面撿便宜,就算將來徐州被脫脫打崩了,你想撿漏,可自己一點力不出,他們也不會服咱們聖武軍的,說不準直接就去投奔劉福通了,投奔劉福通還是小事,地盤也被劉福通接管才是麻煩。

  「短時間內,我們應該避免和其他義軍起衝突。

  「而且具體到這次江北戰役,我們應該儘量去『敵人的地盤』里去打,如果讓元軍打到我們現在的城池之下,那就已經算是我們輸了。

  「你們以為元軍是什麼好東西,會跟咱們聖武軍一樣?他們搶掠百姓,殺良冒功的事情可沒少做,要是讓元軍打到咱們現在的地盤裡,就算你能守住城池不失,那城外的大片鄉土也會被他們殺成一片白地。」

  朱亮祖和廖永忠、卞元亨都是聽的連連皺眉,魯錦是從政治和軍事角度雙重分析,而朱亮祖卻只想在後面撿便宜,不能說不對,但也只能說他政治頭腦一般。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