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橫掃金陵(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06章 橫掃金陵(完)

  城南的一個炮台上,試射的命令發出,點炮手立刻用點火叉戳向火門,大炮發出轟的一聲巨響,炮彈帶著白色的煙跡飛向建康南城牆,火炮也猛地向後一退。

  不過因為提前準備了止退木,也就是三角形的長條墊木,墊在炮車的車輪後面,火炮在後坐時實際上是在進行爬坡運動,相當於用重力阻力抵消了一部分的後坐力,使得火炮的后座距離大大減少,只後退了將近兩米就止住了後坐。

  然後在墊木斜坡引導的重力勢能下,火炮自動向前復位,又被前方的限位土坎擋住車輪,讓火炮重新停在了初始的發射位置。

  這一套依靠重力設計的緩衝復進炮術,極大降低了火炮發射所需的占地面積,也為修築炮台減小了工作量,這才得以用半天的時間修築起32座炮台。

  轟隆隆如滾雷般的炮聲,也給城內外的守軍,以及帥府那些文臣官員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尤其是之前那些負責修築炮台的俘虜,此時看著大炮開火,忍不住紛紛側目,他們那天就是被這種神奇的武器給打敗的,一些人直到現在,一聽到炮聲就條件反射的開始害怕。

  不過好在,這次他們是有大炮的一方了

  還有些俘虜則是對火炮這種武器生出盲目崇拜,覺得聖武軍有此種天罰式的武器,定是上天派下來解救他們的,只要加入聖武軍,趕走了韃子,今後的日子就會越來越好過。

  魯錦也在城南雨花台附近的高地上架起望遠鏡,觀察著炮擊效果,第一輪試射,效果好的直接命中城頭女牆,頓時將一段近兩米長的夯土女牆打的垮塌崩倒,堅實如磚的土塊四處飛濺,擊倒了附近好幾個守城士卒,但傷勢並不算嚴重,只有被炮彈直接擊中的,才會造成嚴重死傷。

  一些打偏的,或是直接砸在了城牆腰部,被厚實的夯土彈開,或是打高了,炮彈直接從城頭划過,不知掉到了城裡什麼地方。

  就以目前這個技術水平的前裝滑膛炮而言,想要用實心彈或是榴彈把夯土城牆打成垮塌狀態,那簡直是天方夜譚,不知得耗費多少彈藥才能造成這個效果。

  這也是為什麼在中世紀時期,中西方的火炮技術發展方向分道揚鑣的原因,西方的火炮最初是以攻城為目的發展的,他們是用火炮直接轟擊城牆,而明朝卻搞出虎蹲炮這種主要以殺傷敵軍人員為目的的火炮。

  因為西方的城牆多為磚石結構,單層磚石牆體撐死了有一米厚,用大炮真能把城牆打塌。

  而中國的城牆多為夯土結構,即便是普通縣城的城牆,其厚度也多在六米左右,頂部稍窄,府城甚至能達到十米以上的厚度,都城的城牆甚至有十幾到二十米的厚度。

  那就是一個實心的大土堆,吸收能量的效果十分顯著,對一般的炮擊根本不敏感。

  按照一戰二戰的野戰工事修建經驗,指揮部要挖在地下,裡面用圓木做柱子和頂棚,上面再覆蓋幾米厚的土,用152榴彈炮都打不穿,更遑論中國古代十幾米厚的夯土城牆,你用實心彈砸去吧,可能炮管都打廢了,城牆也只是掉了層磚皮.

  所以用前裝滑膛炮攻打中國古代的城池,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應該以殺傷城頭守軍為主,把目標放在人身上,而不是跟夯土城牆較勁。

  於是魯錦的打法,就是在城牆的拐角處修築炮台,順著城牆的方向發射實心彈,讓炮彈順著城牆的方向打出跳彈攻擊,主要用來殺傷守軍,而垂直於城牆的那些炮位,先用實心彈破壞女牆(沒多厚的城垛),以及敵軍的守城器械,最後打開花榴彈殺傷守軍。

  轟轟轟轟轟轟————

  經過第一輪的試射調整後,第二輪炮擊的命中率明顯提高,打的城頭女牆崩裂,一些被鐵球直接命中的守軍更是直接被打成了零碎,嚇得旁邊的元軍士卒瑟瑟發抖,即便有女牆也擋不住炮彈,更別提他們手中的盾牌了。

  嘭的一聲巨響,重達23斤的炮彈直接擊垮女牆,又向著女牆後面的元軍飛去,有個舉著盾牌的元軍直接被連人帶盾牌打成了零碎,當場哼都沒哼一聲,就變成了一堆零件,撒的城牆到處都是。

  後面的倒霉蛋更慘,炮擊時正在盾牌手後面走動,被炮彈擊中髖部,一條大腿連著屁股直接不翼而飛,腰部也被炮彈打出一個巨大的豁口,軀幹里的內臟都流了出來,就這還傷而未死,撲倒在城牆上向旁邊的守軍哀嚎求救。

  「啊!救救我,救救我,我不想死.」

  「啊啊啊啊~~」旁邊的士卒見到這恐怖的一幕,好似嚇瘋了一般,大叫著向後面的樓梯跑去,結果被趕上來的督戰隊一刀劈死。


  隨即達魯花赤達尼達思也出現在城頭,從樓梯處探著個腦袋招呼道,「趴低身子躲避銃彈,等賊兵靠近城牆再起來禦敵,弓箭手做好準備,敵軍一旦靠近,就上去射箭!」

  「是!」匯集在城牆後面樓梯處的弓箭手紛紛應諾,反正他們在這裡不會被炮彈打到,所以上面死的多慘烈都不關他們的事。

  只是達尼達思沒想到的是,聖武軍的重炮很快就更換了彈種,趴在城牆上確實可以有效躲避炮擊,但聖武軍從第三輪就開始打開花榴彈。

  這些榴彈裝有最原始的時間引信,在鐵殼炮彈與下面的木製彈托連接處,有三圈像是蚊香一樣螺旋盤繞的導火索,炮手可以根據不同的射程,選擇合適的點火位置。

  比如四百米爆炸,就把引線留短一些,八百米就把引線留長一些。

  雖然十分原始,但以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這個設計卻十分有效,放到元末的戰場,簡直是降維打擊。

  和之前的炮擊不一樣,這次的炸彈沒有以動能直接擊殺敵軍或破壞女牆,而是從之前炮擊打出的缺口處,冒著一串白煙就飛了過來,到了城頭上空發生凌空爆炸,裝了好幾斤火藥的鐵殼炸彈劇烈爆炸開來,炸的城頭彈片橫飛,城頭那些元軍不管是趴著還是站著,都免不了受到這樣的彈片攻擊。

  「啊!我的後背!」

  一名趴在城頭地上的元軍感到背部一痛,伸手一摸,立刻看到滿手鮮血,彈片直接把他的後背打穿了,耳朵也被炮彈爆炸的巨響震得發懵,只看到身旁一名戰友張著嘴沖他聲嘶力竭的喊著什麼,可他卻什麼都聽不到。

  有人朝他的耳朵指了指,那名元軍伸手往臉上一摸,發現耳朵里流出兩行血跡.

  這一輪榴彈發射之後,城頭的元軍再也不敢留在炮擊的位置,紛紛向未遭到炮擊的城段躲避。

  參加炮擊的只有32門重榴彈炮,還要分東南北三個方向,每面城牆只分到十門,還有兩門專門用來轟擊城牆拐角,這樣轟擊城牆正面的就只有八門炮了,而建康城那麼大,每面城牆都有好幾里長,八門炮顯然無法覆蓋所有城牆,只能挑一些重點位置照顧,比如樓梯口的位置,或者部署有守城器械的位置。

  其他大部分沒有遭到炮擊的城牆段落,就成了元軍暫時躲避的好地方。

  但好景不長,沒過一會,位於城牆拐角處的重炮也開火了,他們打的是實心鐵彈,這些炮彈劃著名一道弧線飛到城頭的守軍人群中,立刻造成守軍的重大傷亡,然後一路去勢不停,又在城頭彈跳起來,接連跳起四五次,將城頭上聚集躲避炮擊的元軍打的哭爹喊娘。

  完者不花和伯家奴,看到聖武軍的炮擊如此有效,心中干著急但是也沒有辦法,這個時候往城頭增兵就是送死,可他們又不敢把城頭守軍全撤下來,生怕聖武軍趁著炮擊發動攻城。

  在第五輪炮擊過後,各個炮位都逐漸打出了手感,炮彈越打越准,已經對城頭守軍形成了有效壓制,魯錦在望遠鏡中見到後,立刻下令,「開始攻城!」

  城南這邊,徐達領著一個車營的火槍兵率先沖了上去,隔著護城河在城下列陣,一邊帶著士卒往前跑,一邊大聲喊著命令。

  「快,快!不要列陣,三人一組盯著城頭垛口,有人露頭就打,不用等著齊射,露頭就打,三人輪射,壓制城頭守軍!」

  火槍兵們迅速在護城河邊展開,舉槍瞄準女牆的垛口,元軍發現聖武軍靠近城牆,立刻有弓手露出半個身子想要射箭,結果這一箭還沒放出去,護城河對面的火槍就響了。

  嘭的一聲,五六顆霰彈打過來,當場讓那名弓手一命歸西,後面的其他元軍弓手見狀把那人的屍體拉了過去,發現那人臉上、頸部和胸口被打出好幾個血洞,立刻嚇得跟孫子似的,打死都不敢從再女牆缺口處露頭。

  趁著火槍和火炮壓制城頭守軍的機會,其他攻城部隊也沒閒著,有架橋隊抬著一艘艘小漁船扔進護城河,再往漁船上搭起板子,漁船兩邊用繩索拉住,拴在剛剛在岸邊打下的木樁上,幾條浮橋很快就搭建完畢。

  見浮橋搭好,南邊的總指揮俞通海一聲令下,立刻有身披重甲,手持短兵的攻堅隊抬著梯子上前,渡過浮橋,在城下搭起梯子,開始蟻附攻城。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最前方的是九團一個搶下先登任務的連長,名叫李煦,也是當初巢湖邊八個營中的班長出身。

  自渡江以來,聖武軍打的十分順利,接連抓獲數萬俘虜,還擴軍了十五個團,許多軍官都升了職,尤其是常遇春的13團,直接被擴編成了師,原本手下的連長直接升到營官,營官當了團指揮,這些都被大家看在眼裡。


  13團在渡江時立下先登之功,那他們想要升官,自然也要立下同等的功勞才行,因此這一戰的先登任務,大家都踴躍報名,甚至為了先登名額差點打起來,李煦就是那個搶到任務的幸運兒。

  李煦身披兩層重甲,左手持一面繳獲的小圓盾,右手拿著已經撕開防潮紙的手榴彈,嘴裡叼著陰燃的火繩,腰裡掛著飛斧和腰刀,手榴彈和一柄鐵鐧,一副重裝刀盾兵的打扮。

  這傢伙爬起梯子來飛快,幾步就要爬到城頭,就在他馬上要爬到頂的時候,上面的元軍也不是傻的,見到這邊有梯子搭在城頭,立刻就舉起一塊石頭跑了過來,想要把爬上來的賊兵砸下去。

  然而那元軍才剛露出半個身子,城下的護城河邊,就響起嘭的一聲槍響,那名元軍直接被打的後退兩步,仰躺著倒在城頭。

  李煦趁著這個機會,用嘴裡叼著的火繩點燃手榴彈,預熱兩秒直接甩上城牆,只聽上面轟隆一聲爆響,接著又響起一群人的慘叫聲,他趁著這個機會立刻往上爬,幾步竄上城頭,拔出鋼刀和盾牌,就朝那些元軍殺了過去,給後方登城的士兵搶出一塊落腳點。

  隨著第二第三個聖武軍士卒登上城頭,再加上下面手榴彈和火槍的支援,九團很快就搶下一段城牆,朝著兩邊的元軍殺了過去,一隊去搶奪樓梯口的控制權,一隊去攻占南城門。

  南城門這裡,炮營的其他炮連也沒閒著,輕炮用來跟著主攻部隊進城支援,重炮用於壓制城頭,那剩餘的所有野戰炮,就全都堆到了城門這裡,用實心彈朝著城門瘋狂開火,一顆顆鐵彈將木頭城門打的千瘡百孔,嚇得城內的元軍根本就不敢在門洞裡待著。

  張德勝趁機讓人搭好浮橋,然後派人把破爛的城門直接推開,一隊身披重甲的槍盾兵就衝進了門洞,後面緊跟著一門裝填了霰彈的輕型榴彈炮。

  元軍發現城門已經失守,聖武軍已經進了門洞,立刻就有軍官帶人想要反撲,把聖武軍從門洞中攆出去。

  然而這些人才剛出現,隊伍前方的槍盾兵就自動讓向門洞兩側,為身後的火炮讓開射界。

  轟隆一聲炮響,數百顆葡萄大的霰彈鐵珠子被噴了出去,把整個門洞的空間全部塞滿,那些剛剛衝進來想要奪回城門的元軍,頓時被這一發霰彈打成了碎肉,七零八落的粘在門洞的牆壁上,城門洞也被白色的硝煙填滿。

  「殺呀!」

  就在這時,17團的重步兵們從硝煙中衝出,趁機攻入城池,拿著手榴彈見人就甩,張德勝率領的那個車營的火槍兵也跟了進去,推著五門榴彈炮,在嚮導的帶領下,朝著鎮淮橋殺了過去。

  與此同時,東門的主攻方向,在火槍火炮的壓制下,朱重八和張良的兩個陷陣營率先登上城頭,城門也被野戰炮炸開,兩個禁衛旅的主力,八個火槍營加兩個陷陣營一股腦的涌了進去,還有12門榴彈炮助陣,東路突擊集團也在嚮導的帶領下,朝著西門迅猛攻擊,沿途所過之處,遇到的元軍立刻被火槍齊射打倒。

  照這個趨勢打下去,建康城被南北切斷只是時間問題。

  雨花台處,馮國勝從望遠鏡看到這一幕,還有遠遠從城中心位置傳來的炮響和白煙,頓時興奮道。

  「大帥,三路大軍皆已攻入城中,此戰勝矣!」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