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長孫無忌:等太子攻下百濟
第265章 長孫無忌:等太子攻下百濟
在天竺王都那宏偉壯麗的宮殿之中,王玄策身著大唐華服,身姿挺拔,已在這宮殿中度過了數月有餘。此刻,他正與戒日王葛利沙相對而坐,言談甚歡。
戒日王面帶微笑,關切問道:「王使者,這數月於我天竺王都,起居安適否?」
葛利沙自然不懂得漢語,兩人旁邊都帶著翻譯。
王玄策拱手作揖,恭敬回應:「承蒙王上悉心照拂,王都繁華,款待更是周詳,玄策銘感五內。只是太子殿下所託之重任,玄策時刻銘記於心,不敢有絲毫懈怠。」
戒日王微微頜首,旋即話鋒一轉:「聽聞大唐太子殿下腿疾纏身,不知可有起色?本王亦一直掛念此事,這幾日已著人搜遍王都,尋得諸多珍稀藥材,望能助太子殿下緩解病痛。」
王玄策聽聞,眼中滿是感激之色:「王上這份厚意,玄策定當如實轉呈太子殿下。殿下對自身腿疾一直憂心怖,此疾不僅關乎他個人,更與大唐之未來息息相關。若此次能於天竺覓得良方,殿下定會對王上銘記於心。」
其實這段時間王玄策也一直在奮力尋找,只是那所謂的白玉斷續膏,如太子殿下所料,完全是子虛烏有之事。
治療腿疾的醫生也有,可聽說了太子殿下的情況後,卻一個個表示無能為力。
好在太子殿下似乎也沒有真的把治療腿疾的希望放在這邊,這讓王玄策少了很多壓力。
戒日王擺了擺手,說道:「太子殿下乃大唐儲君,日後大唐之主,本王能為殿下略盡綿薄之力,實乃榮幸之至。不知太子殿下此次領軍出征遼東,如今戰事進展如何?」
這番話算是明知故問了,自從大唐使團過來後,利沙就多方打探大唐的情況。
大唐東征的消息,雖說有些延遲,但大致的情況還是了解的。
王玄策神色間儘是自豪之情:「不瞞王上,太子殿下英勇非凡,謀略出眾。
此次出征遼東,一路所向披靡,現已成功攻克高麗、新羅。不日將要一統遼東之地。」
戒日王聽聞,不禁驚嘆出聲:「太子殿下如此年輕,竟有這般卓越的軍事才能,著實令人欽佩不已。」
王玄策微笑著點頭:「殿下自幼便痴迷於兵法,勤奮好學,且胸懷大志。此次出征遼東,亦是殿下向天下彰顯大唐國力之良機。如今大唐在太子殿下的統領下,軍威赫赫,四方來朝。」
戒日王眼中閃過一絲嚮往之色:「本王一直對大唐的繁榮昌盛心生傾慕,如今太子殿下在軍事上又獲此大捷,天竺更是期望能與大唐締結更為深厚的情誼。
若能與大唐攜手,互通有無,必能為兩國百姓帶來福祉。」
王玄策鄭重說道:「王上的心意,玄策定會傳達給太子殿下。大唐向來秉持友好往來之邦交理念,對於真心與大唐交好之國,必定以誠相待。此次王上對太子殿下腿疾的關懷,以及對波斯皇帝的庇佑,太子殿下皆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相信在殿下的支持下,大唐與天竺的邦交必將更進一步。」
戒日王滿意地笑了:「如此甚好。本王亦期待能與大唐展開更多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兩國的友誼。」
此時,一名侍衛匆匆步入大殿,神色慌張,單膝跪地稟報導:「王上,剛收到密報,阿拉伯帝國近日調集大批軍隊,似有進犯我天竺之意。且他們宣稱,因我等庇護波斯皇帝伊嗣埃三世,要求王上將其交出。」
王玄策身邊的翻譯,把侍衛的話進行告知。
戒日王聞言,仰頭大笑,笑聲爽朗,震得大殿嗡作響。
片刻後,猛地一拍案幾,眼中寒光一閃,朗聲道:「哈哈哈哈!這阿拉伯帝國,真是好大的膽子,竟敢來威脅我天竺!想讓本王交出波斯皇帝,簡直是撼樹,不自量力!」
他目光如炬,直視王玄策,接著說道:「王使者,我天竺歷經多年征伐,如今四海歸一,實力豈容小。那阿拉伯帝國雖看似強大,可本王又豈會懼怕於它!多年來,我南征北戰,摩下猛將如雲,士卒精銳。我天竺的象兵,更是戰場上的無敵神兵,所到之處,敵軍無不望風披靡。」
戒日王葛利沙是一位極具個性與能力的君主,對整個印度的歷史都有莫大的影響力。
通過多年南征北戰實現了天竺的統一。
繼承王位後,便以首都曲女城為中心,征伐四方,歷經六年戰爭,收復諸多領地,確立了在北印度的霸主地位,並不斷擴張,最終其勢力範圍東達布拉瑪普特拉河,西臨印度河,北到雪山,南至納巴達河,成為繼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之後又一個基本統一北印度的政權。
建設了龐大的軍隊以維繫帝國的統一,還建立一套「刑政甚肅」的等級制官僚機構來輔佐統治,重視利用宗教進行封建統治,傾向於大乘佛教,採取佛教與印度教兼容並包的政策,以此鞏固政權。
實際上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對於戒日王來說,也很是忌憚。
不過阿拉伯帝國向天竺進軍首先要面對的是興都庫什山脈。這一山脈地勢險峻,有許多高聳的山峰和陡哨的山谷。
複雜的地形使得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非常困難。軍隊要翻山越嶺,後勤補給線難以維持。輻重部隊很難通過狹窄的山路運送足夠的糧草、武器和其他物資來支持大規模的長期戰爭。
還有氣候差異,阿拉伯半島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阿拉伯軍隊適應了乾燥炎熱的環境。而天竺地區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
這樣的情況下,戒日王本土作戰,自然不懼怕如今強勢的阿拉伯帝國。
王玄策神色凝重,沉思片刻後說道:「王上,這阿拉伯帝國顯然是在藉機尋畔,庇護波斯皇帝不過是個託詞。他們對天竺已久,此次或許是想趁此機會擴充勢力。」
羅馬公主入住東宮的消息,王玄策自然已經知曉,況且太子在吐蕃的布置,
也表明了對大唐之外的野心。
阿拉伯帝國的強勢,對於大唐,尤其是太子殿下來說,都不是好事。
交好天竺共同壓制阿拉伯帝國,才符合大唐的利益。
戒日王冷哼一聲:「本王豈會不知他們的狼子野心。我天竺百姓安居樂業,
國家昌盛繁榮,豈容他們來此撒野。若他們真敢來犯,我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讓他們知曉我天竺的厲害!」
戒日王言語中滿是不屑,說道:「兵強馬壯又如何?我天竺軍隊的勇猛與堅韌,豈是他們能比的。想當初,我以一己之力,平定天竺各方勢力,歷經無數惡戰,從未有過退縮。此次面對阿拉伯帝國,本王更是毫無懼意。」
王玄策目光閃爍,說道:「王上,我等不妨聯合周邊諸國,共同抵禦阿拉伯帝國。以大唐之名,向周邊各國發出倡議,組建聯盟。相信各國亦不願見阿拉伯帝國勢力膨脹,威脅自身安全。」
戒日王雙手抱胸,傲然道:「此計雖妙,但即便周邊各國按兵不動,僅憑我天竺之力,也足以與阿拉伯帝國一戰。本王不僅要守護天竺的每一寸疆土,還要讓他們為自己的狂妄付出慘痛代價。」
葛利沙是有著屬於自己的驕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算是開國君主了。
戒日王又想到一事,神色一凜,說道:「王使者,還有一事。聽聞阿拉伯帝國近日還揚言,要挑戰大唐的威嚴。他們似對太子殿下在遼東的勝利心懷不滿想藉此機會試探大唐的實力。」
王玄策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怒火:「這阿拉伯帝國實在是狂妄自大!太子殿下的軍事才能豈是他們能挑的。他們若敢輕舉妄動,大唐必定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
戒日王點頭贊同:「不錯,大唐國力強盛,太子殿下英勇神武,豈是他們能輕易招惹的。而我天竺,也定會與大唐並肩而立,讓這阿拉伯帝國明白,挑畔我們的後果是他們無法承受的。」
王玄策分析道:「王上所言極有可能。所以我等必須儘快行動,加強天竺的防禦。同時,派遣使者前往周邊各國,商議聯盟之事。此外,我也會修書一封給太子殿下,將此處情形詳細稟明,懇請殿下指示。」
戒日王滿意的點點頭:「若有大唐相助,阿拉伯帝國定然不敢來犯。」
彼時,長孫無忌正率領著隊伍,在通往遼東的大道上悠悠前行。這日,他們抵達了一處名為清平鎮的地方,此地市井繁華,熱鬧非凡。長孫無忌瞧著眼前景象,突然下令:「就在此處安營紮寨,咱們多留些時日。」
隨行的參軍趙平滿臉驚愣,趕忙上前勸阻:「長孫司徒,陛下嚴令咱們速速趕赴遼東,時間緊迫,耽誤不得呀。咱們在此滯留,要是延誤了大事,陛下怪罪下來,咱們可擔待不起啊!」
長孫無忌抬手輕撫鬍鬚,目光深邃,悠悠說道:「趙參軍,莫要操之過急。
你看這一路奔波,弟兄們疲憊不堪,馬匹也都瘦得沒了精神。」
「在此好好休整一番,既能讓大夥養精蓄銳,也能讓馬匹恢復體力。況且,
我聽聞前方道路近日因大雨有些泥濘難行,咱們等路況好些再出發,也能走得更順暢,豈不是一舉兩得?」
趙平眉頭緊燮,內心仍覺不妥,可又不敢違抗長孫無忌的命令,只能無奈退下。
幾日後,趙平實在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趁著夜色,來到長孫無忌的營帳外。
「長孫司徒,末將趙平,有事求見。」趙平聲音雖輕,卻透著股急切。
帳內傳出長孫無忌沉穩的回應:「進來吧。」
趙平撩開帳簾,大步走進帳內,單膝跪地,憂心道:「長孫司徒,末將實在寢食難安。咱們已經在此耽擱多日,遼東那邊局勢瞬息萬變,太子行事果敢,咱們若不能及時趕到,萬一出了岔子,這責任誰能扛得住啊?」
長孫無忌放下手中書卷,起身走到趙平身旁,將他扶起,長嘆一聲:「趙參軍,你這份擔憂我完全理解。但你有所不知,我之所以放慢行程,實則另有深意。」
趙平滿臉疑惑,抬頭望向長孫無忌:「長孫司徒,還請明示。」
長孫無忌微微步,神色凝重地說:「太子此番攻打百濟,志在必得。我聽聞前方戰事正膠著,太子正全力進攻百濟王都。我在等,等太子攻破百濟王都的消息。」
「等這個消息?這是為何啊,長孫司徒?」趙平更加困惑了。
長孫無忌目光堅定,解釋道:「一旦太子攻破百濟王都,這場戰事便大局已定。屆時,我再前往遼東,一方面,能以祝賀之名,緩和與太子的初次見面氛圍;另一方面,也能更清晰地了解當下局勢,清楚太子在百濟的實際掌控情況。」
「如此一來,我與太子交談時,便能有的放矢,更妥善地傳達陛下的意思,
也能更好地協調各方關係,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趙平這才恍然大悟,可仍有些擔憂:「長孫司徒深謀遠慮,末將佩服。只是咱們這樣等,會不會等太久,錯過最佳時機呢?
長孫無忌拍了拍趙平的肩膀,寬慰道:「放心,我已安排了眼線密切關注遼東戰事,一旦有確切消息,咱們即刻啟程。」
「這幾日,你也督促弟兄們好好休整,同時整理好此次攜帶的物資名冊,到了遼東,咱們可有不少事要做。」
趙平心中的疑慮徹底消散,拱手應道:「謹遵長孫司徒令,末將一定照辦!」
長孫無忌微微點頭。
他已經得知,去往神武宮的御史一直沒能見到太子殿下,這已經表明了太子的態度。
難道他去就能見了?
太子如今,已經是堅定了心思要一統遼東之地,這不是他能左右的。
與其如此,不如等到百濟被破後再去。
在天竺王都那宏偉壯麗的宮殿之中,王玄策身著大唐華服,身姿挺拔,已在這宮殿中度過了數月有餘。此刻,他正與戒日王葛利沙相對而坐,言談甚歡。
戒日王面帶微笑,關切問道:「王使者,這數月於我天竺王都,起居安適否?」
葛利沙自然不懂得漢語,兩人旁邊都帶著翻譯。
王玄策拱手作揖,恭敬回應:「承蒙王上悉心照拂,王都繁華,款待更是周詳,玄策銘感五內。只是太子殿下所託之重任,玄策時刻銘記於心,不敢有絲毫懈怠。」
戒日王微微頜首,旋即話鋒一轉:「聽聞大唐太子殿下腿疾纏身,不知可有起色?本王亦一直掛念此事,這幾日已著人搜遍王都,尋得諸多珍稀藥材,望能助太子殿下緩解病痛。」
王玄策聽聞,眼中滿是感激之色:「王上這份厚意,玄策定當如實轉呈太子殿下。殿下對自身腿疾一直憂心怖,此疾不僅關乎他個人,更與大唐之未來息息相關。若此次能於天竺覓得良方,殿下定會對王上銘記於心。」
其實這段時間王玄策也一直在奮力尋找,只是那所謂的白玉斷續膏,如太子殿下所料,完全是子虛烏有之事。
治療腿疾的醫生也有,可聽說了太子殿下的情況後,卻一個個表示無能為力。
好在太子殿下似乎也沒有真的把治療腿疾的希望放在這邊,這讓王玄策少了很多壓力。
戒日王擺了擺手,說道:「太子殿下乃大唐儲君,日後大唐之主,本王能為殿下略盡綿薄之力,實乃榮幸之至。不知太子殿下此次領軍出征遼東,如今戰事進展如何?」
這番話算是明知故問了,自從大唐使團過來後,利沙就多方打探大唐的情況。
大唐東征的消息,雖說有些延遲,但大致的情況還是了解的。
王玄策神色間儘是自豪之情:「不瞞王上,太子殿下英勇非凡,謀略出眾。
此次出征遼東,一路所向披靡,現已成功攻克高麗、新羅。不日將要一統遼東之地。」
戒日王聽聞,不禁驚嘆出聲:「太子殿下如此年輕,竟有這般卓越的軍事才能,著實令人欽佩不已。」
王玄策微笑著點頭:「殿下自幼便痴迷於兵法,勤奮好學,且胸懷大志。此次出征遼東,亦是殿下向天下彰顯大唐國力之良機。如今大唐在太子殿下的統領下,軍威赫赫,四方來朝。」
戒日王眼中閃過一絲嚮往之色:「本王一直對大唐的繁榮昌盛心生傾慕,如今太子殿下在軍事上又獲此大捷,天竺更是期望能與大唐締結更為深厚的情誼。
若能與大唐攜手,互通有無,必能為兩國百姓帶來福祉。」
王玄策鄭重說道:「王上的心意,玄策定會傳達給太子殿下。大唐向來秉持友好往來之邦交理念,對於真心與大唐交好之國,必定以誠相待。此次王上對太子殿下腿疾的關懷,以及對波斯皇帝的庇佑,太子殿下皆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相信在殿下的支持下,大唐與天竺的邦交必將更進一步。」
戒日王滿意地笑了:「如此甚好。本王亦期待能與大唐展開更多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兩國的友誼。」
此時,一名侍衛匆匆步入大殿,神色慌張,單膝跪地稟報導:「王上,剛收到密報,阿拉伯帝國近日調集大批軍隊,似有進犯我天竺之意。且他們宣稱,因我等庇護波斯皇帝伊嗣埃三世,要求王上將其交出。」
王玄策身邊的翻譯,把侍衛的話進行告知。
戒日王聞言,仰頭大笑,笑聲爽朗,震得大殿嗡作響。
片刻後,猛地一拍案幾,眼中寒光一閃,朗聲道:「哈哈哈哈!這阿拉伯帝國,真是好大的膽子,竟敢來威脅我天竺!想讓本王交出波斯皇帝,簡直是撼樹,不自量力!」
他目光如炬,直視王玄策,接著說道:「王使者,我天竺歷經多年征伐,如今四海歸一,實力豈容小。那阿拉伯帝國雖看似強大,可本王又豈會懼怕於它!多年來,我南征北戰,摩下猛將如雲,士卒精銳。我天竺的象兵,更是戰場上的無敵神兵,所到之處,敵軍無不望風披靡。」
戒日王葛利沙是一位極具個性與能力的君主,對整個印度的歷史都有莫大的影響力。
通過多年南征北戰實現了天竺的統一。
繼承王位後,便以首都曲女城為中心,征伐四方,歷經六年戰爭,收復諸多領地,確立了在北印度的霸主地位,並不斷擴張,最終其勢力範圍東達布拉瑪普特拉河,西臨印度河,北到雪山,南至納巴達河,成為繼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之後又一個基本統一北印度的政權。
建設了龐大的軍隊以維繫帝國的統一,還建立一套「刑政甚肅」的等級制官僚機構來輔佐統治,重視利用宗教進行封建統治,傾向於大乘佛教,採取佛教與印度教兼容並包的政策,以此鞏固政權。
實際上阿拉伯帝國的崛起,對於戒日王來說,也很是忌憚。
不過阿拉伯帝國向天竺進軍首先要面對的是興都庫什山脈。這一山脈地勢險峻,有許多高聳的山峰和陡哨的山谷。
複雜的地形使得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非常困難。軍隊要翻山越嶺,後勤補給線難以維持。輻重部隊很難通過狹窄的山路運送足夠的糧草、武器和其他物資來支持大規模的長期戰爭。
還有氣候差異,阿拉伯半島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阿拉伯軍隊適應了乾燥炎熱的環境。而天竺地區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
這樣的情況下,戒日王本土作戰,自然不懼怕如今強勢的阿拉伯帝國。
王玄策神色凝重,沉思片刻後說道:「王上,這阿拉伯帝國顯然是在藉機尋畔,庇護波斯皇帝不過是個託詞。他們對天竺已久,此次或許是想趁此機會擴充勢力。」
羅馬公主入住東宮的消息,王玄策自然已經知曉,況且太子在吐蕃的布置,
也表明了對大唐之外的野心。
阿拉伯帝國的強勢,對於大唐,尤其是太子殿下來說,都不是好事。
交好天竺共同壓制阿拉伯帝國,才符合大唐的利益。
戒日王冷哼一聲:「本王豈會不知他們的狼子野心。我天竺百姓安居樂業,
國家昌盛繁榮,豈容他們來此撒野。若他們真敢來犯,我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讓他們知曉我天竺的厲害!」
戒日王言語中滿是不屑,說道:「兵強馬壯又如何?我天竺軍隊的勇猛與堅韌,豈是他們能比的。想當初,我以一己之力,平定天竺各方勢力,歷經無數惡戰,從未有過退縮。此次面對阿拉伯帝國,本王更是毫無懼意。」
王玄策目光閃爍,說道:「王上,我等不妨聯合周邊諸國,共同抵禦阿拉伯帝國。以大唐之名,向周邊各國發出倡議,組建聯盟。相信各國亦不願見阿拉伯帝國勢力膨脹,威脅自身安全。」
戒日王雙手抱胸,傲然道:「此計雖妙,但即便周邊各國按兵不動,僅憑我天竺之力,也足以與阿拉伯帝國一戰。本王不僅要守護天竺的每一寸疆土,還要讓他們為自己的狂妄付出慘痛代價。」
葛利沙是有著屬於自己的驕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算是開國君主了。
戒日王又想到一事,神色一凜,說道:「王使者,還有一事。聽聞阿拉伯帝國近日還揚言,要挑戰大唐的威嚴。他們似對太子殿下在遼東的勝利心懷不滿想藉此機會試探大唐的實力。」
王玄策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怒火:「這阿拉伯帝國實在是狂妄自大!太子殿下的軍事才能豈是他們能挑的。他們若敢輕舉妄動,大唐必定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
戒日王點頭贊同:「不錯,大唐國力強盛,太子殿下英勇神武,豈是他們能輕易招惹的。而我天竺,也定會與大唐並肩而立,讓這阿拉伯帝國明白,挑畔我們的後果是他們無法承受的。」
王玄策分析道:「王上所言極有可能。所以我等必須儘快行動,加強天竺的防禦。同時,派遣使者前往周邊各國,商議聯盟之事。此外,我也會修書一封給太子殿下,將此處情形詳細稟明,懇請殿下指示。」
戒日王滿意的點點頭:「若有大唐相助,阿拉伯帝國定然不敢來犯。」
彼時,長孫無忌正率領著隊伍,在通往遼東的大道上悠悠前行。這日,他們抵達了一處名為清平鎮的地方,此地市井繁華,熱鬧非凡。長孫無忌瞧著眼前景象,突然下令:「就在此處安營紮寨,咱們多留些時日。」
隨行的參軍趙平滿臉驚愣,趕忙上前勸阻:「長孫司徒,陛下嚴令咱們速速趕赴遼東,時間緊迫,耽誤不得呀。咱們在此滯留,要是延誤了大事,陛下怪罪下來,咱們可擔待不起啊!」
長孫無忌抬手輕撫鬍鬚,目光深邃,悠悠說道:「趙參軍,莫要操之過急。
你看這一路奔波,弟兄們疲憊不堪,馬匹也都瘦得沒了精神。」
「在此好好休整一番,既能讓大夥養精蓄銳,也能讓馬匹恢復體力。況且,
我聽聞前方道路近日因大雨有些泥濘難行,咱們等路況好些再出發,也能走得更順暢,豈不是一舉兩得?」
趙平眉頭緊燮,內心仍覺不妥,可又不敢違抗長孫無忌的命令,只能無奈退下。
幾日後,趙平實在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趁著夜色,來到長孫無忌的營帳外。
「長孫司徒,末將趙平,有事求見。」趙平聲音雖輕,卻透著股急切。
帳內傳出長孫無忌沉穩的回應:「進來吧。」
趙平撩開帳簾,大步走進帳內,單膝跪地,憂心道:「長孫司徒,末將實在寢食難安。咱們已經在此耽擱多日,遼東那邊局勢瞬息萬變,太子行事果敢,咱們若不能及時趕到,萬一出了岔子,這責任誰能扛得住啊?」
長孫無忌放下手中書卷,起身走到趙平身旁,將他扶起,長嘆一聲:「趙參軍,你這份擔憂我完全理解。但你有所不知,我之所以放慢行程,實則另有深意。」
趙平滿臉疑惑,抬頭望向長孫無忌:「長孫司徒,還請明示。」
長孫無忌微微步,神色凝重地說:「太子此番攻打百濟,志在必得。我聽聞前方戰事正膠著,太子正全力進攻百濟王都。我在等,等太子攻破百濟王都的消息。」
「等這個消息?這是為何啊,長孫司徒?」趙平更加困惑了。
長孫無忌目光堅定,解釋道:「一旦太子攻破百濟王都,這場戰事便大局已定。屆時,我再前往遼東,一方面,能以祝賀之名,緩和與太子的初次見面氛圍;另一方面,也能更清晰地了解當下局勢,清楚太子在百濟的實際掌控情況。」
「如此一來,我與太子交談時,便能有的放矢,更妥善地傳達陛下的意思,
也能更好地協調各方關係,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趙平這才恍然大悟,可仍有些擔憂:「長孫司徒深謀遠慮,末將佩服。只是咱們這樣等,會不會等太久,錯過最佳時機呢?
長孫無忌拍了拍趙平的肩膀,寬慰道:「放心,我已安排了眼線密切關注遼東戰事,一旦有確切消息,咱們即刻啟程。」
「這幾日,你也督促弟兄們好好休整,同時整理好此次攜帶的物資名冊,到了遼東,咱們可有不少事要做。」
趙平心中的疑慮徹底消散,拱手應道:「謹遵長孫司徒令,末將一定照辦!」
長孫無忌微微點頭。
他已經得知,去往神武宮的御史一直沒能見到太子殿下,這已經表明了太子的態度。
難道他去就能見了?
太子如今,已經是堅定了心思要一統遼東之地,這不是他能左右的。
與其如此,不如等到百濟被破後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