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百濟:不投降太子,要投降大唐皇帝
第251章 百濟:不投降太子,要投降大唐皇帝
李泰也不是傻子。
父皇跟太子之間的默契,他能完全感覺不到嗎。
甚至李泰心裡很清楚,在父皇的心中,還是更加願意讓太子來繼承皇帝位。
哪怕是說太子現在,都已經有造反的嫌疑了。
只是這讓李泰怎麼能甘心。
當然,他也不是毫無準備。
對於李泰來說,只要太子起兵造反,那麼他就是板上釘釘的新太子了。
所以,必須要逼太子造反。
那麼,把太子謀反的事情,傳到天下人盡知,父皇還會一如既往的讓太子繼承皇位。
不過這裡頭風險也很大,只能算是李泰最後的殺手鐧了。
要是這樣還被太子化解的話,那他真的就沒有任何辦法了。
——
新羅。
雖說現在還是有獨立的國號,然而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大唐的一部分。
在新羅朝廷被蘇定方幾乎一網打盡的情況下。
大量的漢人官員被派遣過來,直接占據了新羅的權力中樞。
對於原本的新羅政治體系進行廢除,頒布新的六部制。
非是三省六部制,而是六部制。
沒有門下,中書,尚書省這些。
對於官員任命,李承乾這裡也留了一手。
按照大唐規制,六品往上的官員,是需要經過皇帝批准的。
所以到現在為止,李承乾所有任命的官員,全都是六品往下,最高只是正七品上,絕不會到第六品去。
六部主事,在大唐時期,都只是從九品上的官職。
所以李承乾任命了大量的各部主事,其中較好的,便為代侍郎。
有自己的地盤最為方便,想怎麼做,就能怎麼去做。
轉眼間,春暖花開。
三月末。
李承乾出神武宮,視察城外諸多工廠。
從某個方面來說,這裡集結了當今時代,最為頂尖前言的科學工藝。
成套的流水線,甚至是架起了高爐。
雕刻,拓印,水力鍛錘,軍工製作等各方面,全部聚集於此。
高質量的盔甲成批的造出,一套套明光鎧,馬甲,還有各類刀劍。
哪怕是對軍隊進行了精簡,兵力減少,可在實際上的戰力上,已經跨越了一個級別。
遼東之地,是包含了後世部分蒙古地區,適宜養馬。
新羅這邊雖說不如遼東,然駿馬也是不在少數。
曾經的兩萬府兵,到現在已經成了兩萬騎兵,只是在鐵甲上,還沒能全員配備,但包括曾經高麗庫存,現在的李承乾麾下,少說也是一萬五千鐵騎。
這個數目,已經是相當之恐怖了,甚至能跟大唐一較高下。
哪怕是說鐵騎在攻城戰上,有些難以發揮,可數量足夠多的鐵騎,能輕易斷絕某座城池的各個要道。
更別說,還有霹靂火這等攻城神器。
實際上,李承乾已經在準備打造火炮。
這才是真正的攻城神器。
終歸是要領先整個時代。
馬車晃晃悠悠地朝前駛去,車窗外的街景如一幅流動的畫,飛速向後掠去。
車內,李承乾閒適地靠在軟榻上,旁邊金勝曼捏肩。
「殿下,我聽聞消息,說是倭國那邊,出動了不少戰船,想要幫助百濟,從海上對新羅發動攻勢。」
李承乾原本半眯著的眼眸瞬間睜開,裡頭閃過一抹銳利的光,嘴角卻勾起一抹輕蔑的笑:「倭國?彈丸之地,也敢來趟這渾水。他們那幾艘戰船,能成什麼氣候。」
這個時期的倭國,還是有些自大的。
不過說起來,能夠順利發動東征,早些脫離長安那團泥沼,李承乾還得要感謝自大的倭國使者。
這次,也是要好好招待一番。
對於倭國,李承乾從來沒有打算放過。
大唐的建設,還需要倭國的大力支持呢。
就當是給他們的後嗣子孫恕罪吧。
金勝曼手上的動作沒停,輕聲說道:「殿下,不可輕敵。那倭國近年來野心勃勃,一直在擴充軍備,雖說戰船的規模與技藝比不得大唐,可若是趁咱們不備,騷擾沿海,也會讓百姓受苦。」
現在的金勝曼,已經是完全的站在大唐立場思考問題。
或者說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大唐皇妃。
這些日子住在神武宮,時常能得太子臨幸,金勝曼心裡頭一直在算著日子,或許要不了多久,就能懷上太子的子嗣了。
如果能生下個男孩,那麼以後的日子,就算是能夠安穩下來了。
李承乾微微頷首,輕笑一聲:「這些消息,你是從你姐姐那邊聽來的吧。」
「她對於新羅,看來還很是關心吶。」
「莫不成覺得自己日後,還能繼續執掌新羅,當她的女王?」
對於金德曼,自從答應配合之後,李承乾對其也給了部分的自由。
這讓新羅的一些大臣,能夠跟金德曼有所聯繫。
金勝曼手上的勁道不自覺輕了幾分,神色微變,輕聲回應道:「姐姐她……總歸是在新羅生活多年,有些牽掛也是常理。殿下既已將新羅打理得這般井井有條,想來姐姐也只是單純憂心百姓,別無他意。」
李承乾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你倒是護著她。她若只是憂心百姓,自然是好,我也不是那等容不得人的主。可若存了不該有的心思,莫怪我不講情面。」
新羅併入大唐是趨勢,誰也可以更改。
金勝曼心中有些忐忑,知道這已經是太子最大的限度了。
——
百濟王都,泗沘城。
相比已經無力回天的金德曼,現在壓力最大的,大概就是扶餘義慈了。
高麗的情況,還有新羅的現狀。
這些情報,都完整的呈現在扶餘義慈的面前。
在外部壓力的情況下,原本不夠團結的百濟貴族們,紛紛聽從扶餘義慈的命令。
這大概是扶餘義慈一直夢寐以求的中央集權。
而現在,確實整個百濟的權力,都已經掌控在了他的手裡。
曾經他費盡心思,想要通過改革達到的目的,現在這些百濟貴族們,自己親自給送上門。
甚至在很多方面,比當初扶餘義慈改革的目的,還要更加離譜。
總之就是一句話,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什麼賦稅啊,兵權啊,只要大王想要的,都給,全都給,一點都不帶含糊的。
對此,扶餘義慈也不知道是應該高興,還是應該憂愁。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是百濟貴族傻嗎,白白的把權力都給讓出來。
不,是因為他們怕。
他們怕大唐太子真的拿下百濟。
高麗跟新羅貴族現在所過的日子,是他們一輩子都不想看到的,即便是能夠苟延殘喘的留下命,也是全部身家都要被奪走,自身被審判,最次都是貶為庶民,徒數年刑。
高麗是戰敗的,那也不多說了,可新羅呢。
新羅女王都跑到神武宮去請罪了。
但是結果呢。
結果新羅國內的貴族,依舊是跟高麗境內的一樣,被大唐太子一網打盡,難有漏網之魚。
這可謂是,連投降的機會都不給。
所以百濟的大貴族一思量,這投降可真是投不得啊。
大王要是投降了,說不定還有幾分優待,可他們這些貴族,大唐太子完全沒有可能放過。
百濟貴族們,比扶餘義慈還要更加擔心投降的事情。
已經是決定死戰到底了。
百濟王宮。
扶餘義慈臉色陰沉。
在上次的計劃里,是要拉攏一批新羅大臣為他們百濟所用。
計劃那是進行得相當順利。
聽聞消息的新羅大臣,根本不用扶餘義慈派出去的人招呼,紛紛收拾行禮,一個個全部投奔過來。
不僅是文官,甚至是包括新羅邊關的武將。
這些武將甚至帶著不少兵力直接過來投靠,僅僅月余時間,百濟憑空都了好幾座城池,包括上萬兵力。
大唐太子的審判,可不僅僅只是局限於文官,包括武將方面,尤其是將軍級別的,同樣如此。
新羅的大部分中央軍軍隊高官,一個個都被下了大牢。
所以新羅邊關的武官們,也只能是想辦法出逃。
按理來說,這應該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可扶餘義慈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大唐太子那邊,對於這等事情,好像完全不在乎。
扶餘義慈知道,這是因為大唐太子有著足夠的自信,能夠完全覆滅百濟。
扶餘義慈看著堂下站著的幾位肱股之臣,重重地嘆了口氣,打破了屋內的沉悶:「諸位,如今這局面,你們也都清楚。本王原以為招攬了新羅那幫臣子,能多幾分勝算,沒成想,那大唐太子壓根沒把這當回事兒。廉老將軍,您征戰多年,有何高見?」
廉成皺著眉頭,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老臣以為,當下之急,是要整軍備戰。雖說多了些新羅的兵力,但他們才歸附不久,軍心不穩。當務之急,是加緊操練,把這些人真正融為咱們百濟的軍隊,讓他們能為百濟賣命。」
文臣朴順楨捻著鬍鬚,微微搖頭:「將軍所言固然有理,可光是強軍怕是不夠。大唐國力雄厚,那太子又手段狠辣,新羅、高麗皆在其手,咱們再怎麼練,兵力上怕也難與其抗衡。依臣之見,得想法子從外交上破局,看能不能拉攏幾個幫手。」
扶餘義慈面露難色:「幫手?如今周遭誰還敢與大唐為敵?新羅已降,高麗覆滅,倭國倒是有些動靜,可那也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未必真心幫咱們。」
百濟跟倭國往來很多,對於倭國的情況自然比較了解。
別看倭國有著幾百艘戰船,實際上這已經是倭國的全部了。
而且倭國士兵的戰力,更是拉胯得很。
尋常時候,也許能有些威懾,但遇到大唐太子這樣的,扶餘義慈可不覺得能有什麼大的作用。
頂多不過是搖旗吶喊罷了。
倭奴王也絕對不會捨得,把這些戰船全部投入到對大唐太子的對戰中去。
屆時大戰一起,首先跑路的,恐怕就是這些倭人。
扶餘義慈端坐在百濟王宮的王座之上,眉頭緊鎖,眼神疲憊又焦慮。堂下,老將廉成、文臣朴順楨和大臣金洪吉靜靜佇立,室內的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扶餘義慈率先打破沉默,聲音沙啞:「諸位,如今這形勢,想必不用本王多言。新羅、高麗先後折戟,咱們百濟獨木難支,再對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條。本王思來想去,唯有向大唐皇帝投降,興許還能保住百濟的宗廟百姓。」
廉成一聽,瞪大了眼睛,急切地上前一步:「大王,這萬萬不可啊!咱要是投降,將士們的血豈不是白流了?咱們還有幾座堅城,十數萬兒郎,拼上一拼,未必就毫無勝算。」
扶餘義慈苦笑一聲:「廉老將軍,您的忠心與戰意,本王明白。可您看看如今這局面,大唐太子手段凌厲,新羅、高麗的貴族們下場悽慘,咱們即便奮力一戰,能撐多久?到頭來,還不是城破人亡,百姓受苦。」
文臣朴順楨微微頷首,輕聲說道:「大王所言極是。當下,咱們已無回天之力,主動投降,向大唐皇帝表明忠心,或許還能求得幾分憐憫。只是這投降之事,需謀劃周全,不能莽撞行事。」
金洪吉也附和道:「朴大人說得對。大唐如今太子在外作為頗多,聽聞大唐朝廷里也有不同聲音。咱們此時向大唐皇帝投降,沒準兒正合了某些人的心意,能讓咱們少受些刁難。只是,該派誰去當這個使者,又拿什麼表明咱們的誠意,還得細細斟酌。」
廉成雖心有不甘,但也知道大勢已去,悶聲問道:「大王,若真要投降,咱這幾座城、這些兵,都拱手讓人?還有咱的糧草輜重,全給出去?」
扶餘義慈站起身,踱步緩緩說道:「這可不見得,大唐皇帝跟大唐太子中間的那點事,前往長安刺探情報的人也回來了。」
「有人暗中透露,太子在長安,本來就有謀反之意,而後一直鼓動東征,趁機探手兵權。」
「據說原本大唐太子手中也才五千兵馬,是在攻打高麗遼東城的時候,趁機把其他大將的兵權吞併。」
「大唐皇帝擔心發生內鬥,這才一直退讓。」
「如果我們向大唐皇帝投降,那麼大唐太子,還能有理由來攻打我們嗎?」
「想必大唐皇帝,也不會願意大唐太子這般坐大吧。」
李泰也不是傻子。
父皇跟太子之間的默契,他能完全感覺不到嗎。
甚至李泰心裡很清楚,在父皇的心中,還是更加願意讓太子來繼承皇帝位。
哪怕是說太子現在,都已經有造反的嫌疑了。
只是這讓李泰怎麼能甘心。
當然,他也不是毫無準備。
對於李泰來說,只要太子起兵造反,那麼他就是板上釘釘的新太子了。
所以,必須要逼太子造反。
那麼,把太子謀反的事情,傳到天下人盡知,父皇還會一如既往的讓太子繼承皇位。
不過這裡頭風險也很大,只能算是李泰最後的殺手鐧了。
要是這樣還被太子化解的話,那他真的就沒有任何辦法了。
——
新羅。
雖說現在還是有獨立的國號,然而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大唐的一部分。
在新羅朝廷被蘇定方幾乎一網打盡的情況下。
大量的漢人官員被派遣過來,直接占據了新羅的權力中樞。
對於原本的新羅政治體系進行廢除,頒布新的六部制。
非是三省六部制,而是六部制。
沒有門下,中書,尚書省這些。
對於官員任命,李承乾這裡也留了一手。
按照大唐規制,六品往上的官員,是需要經過皇帝批准的。
所以到現在為止,李承乾所有任命的官員,全都是六品往下,最高只是正七品上,絕不會到第六品去。
六部主事,在大唐時期,都只是從九品上的官職。
所以李承乾任命了大量的各部主事,其中較好的,便為代侍郎。
有自己的地盤最為方便,想怎麼做,就能怎麼去做。
轉眼間,春暖花開。
三月末。
李承乾出神武宮,視察城外諸多工廠。
從某個方面來說,這裡集結了當今時代,最為頂尖前言的科學工藝。
成套的流水線,甚至是架起了高爐。
雕刻,拓印,水力鍛錘,軍工製作等各方面,全部聚集於此。
高質量的盔甲成批的造出,一套套明光鎧,馬甲,還有各類刀劍。
哪怕是對軍隊進行了精簡,兵力減少,可在實際上的戰力上,已經跨越了一個級別。
遼東之地,是包含了後世部分蒙古地區,適宜養馬。
新羅這邊雖說不如遼東,然駿馬也是不在少數。
曾經的兩萬府兵,到現在已經成了兩萬騎兵,只是在鐵甲上,還沒能全員配備,但包括曾經高麗庫存,現在的李承乾麾下,少說也是一萬五千鐵騎。
這個數目,已經是相當之恐怖了,甚至能跟大唐一較高下。
哪怕是說鐵騎在攻城戰上,有些難以發揮,可數量足夠多的鐵騎,能輕易斷絕某座城池的各個要道。
更別說,還有霹靂火這等攻城神器。
實際上,李承乾已經在準備打造火炮。
這才是真正的攻城神器。
終歸是要領先整個時代。
馬車晃晃悠悠地朝前駛去,車窗外的街景如一幅流動的畫,飛速向後掠去。
車內,李承乾閒適地靠在軟榻上,旁邊金勝曼捏肩。
「殿下,我聽聞消息,說是倭國那邊,出動了不少戰船,想要幫助百濟,從海上對新羅發動攻勢。」
李承乾原本半眯著的眼眸瞬間睜開,裡頭閃過一抹銳利的光,嘴角卻勾起一抹輕蔑的笑:「倭國?彈丸之地,也敢來趟這渾水。他們那幾艘戰船,能成什麼氣候。」
這個時期的倭國,還是有些自大的。
不過說起來,能夠順利發動東征,早些脫離長安那團泥沼,李承乾還得要感謝自大的倭國使者。
這次,也是要好好招待一番。
對於倭國,李承乾從來沒有打算放過。
大唐的建設,還需要倭國的大力支持呢。
就當是給他們的後嗣子孫恕罪吧。
金勝曼手上的動作沒停,輕聲說道:「殿下,不可輕敵。那倭國近年來野心勃勃,一直在擴充軍備,雖說戰船的規模與技藝比不得大唐,可若是趁咱們不備,騷擾沿海,也會讓百姓受苦。」
現在的金勝曼,已經是完全的站在大唐立場思考問題。
或者說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大唐皇妃。
這些日子住在神武宮,時常能得太子臨幸,金勝曼心裡頭一直在算著日子,或許要不了多久,就能懷上太子的子嗣了。
如果能生下個男孩,那麼以後的日子,就算是能夠安穩下來了。
李承乾微微頷首,輕笑一聲:「這些消息,你是從你姐姐那邊聽來的吧。」
「她對於新羅,看來還很是關心吶。」
「莫不成覺得自己日後,還能繼續執掌新羅,當她的女王?」
對於金德曼,自從答應配合之後,李承乾對其也給了部分的自由。
這讓新羅的一些大臣,能夠跟金德曼有所聯繫。
金勝曼手上的勁道不自覺輕了幾分,神色微變,輕聲回應道:「姐姐她……總歸是在新羅生活多年,有些牽掛也是常理。殿下既已將新羅打理得這般井井有條,想來姐姐也只是單純憂心百姓,別無他意。」
李承乾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你倒是護著她。她若只是憂心百姓,自然是好,我也不是那等容不得人的主。可若存了不該有的心思,莫怪我不講情面。」
新羅併入大唐是趨勢,誰也可以更改。
金勝曼心中有些忐忑,知道這已經是太子最大的限度了。
——
百濟王都,泗沘城。
相比已經無力回天的金德曼,現在壓力最大的,大概就是扶餘義慈了。
高麗的情況,還有新羅的現狀。
這些情報,都完整的呈現在扶餘義慈的面前。
在外部壓力的情況下,原本不夠團結的百濟貴族們,紛紛聽從扶餘義慈的命令。
這大概是扶餘義慈一直夢寐以求的中央集權。
而現在,確實整個百濟的權力,都已經掌控在了他的手裡。
曾經他費盡心思,想要通過改革達到的目的,現在這些百濟貴族們,自己親自給送上門。
甚至在很多方面,比當初扶餘義慈改革的目的,還要更加離譜。
總之就是一句話,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什麼賦稅啊,兵權啊,只要大王想要的,都給,全都給,一點都不帶含糊的。
對此,扶餘義慈也不知道是應該高興,還是應該憂愁。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是百濟貴族傻嗎,白白的把權力都給讓出來。
不,是因為他們怕。
他們怕大唐太子真的拿下百濟。
高麗跟新羅貴族現在所過的日子,是他們一輩子都不想看到的,即便是能夠苟延殘喘的留下命,也是全部身家都要被奪走,自身被審判,最次都是貶為庶民,徒數年刑。
高麗是戰敗的,那也不多說了,可新羅呢。
新羅女王都跑到神武宮去請罪了。
但是結果呢。
結果新羅國內的貴族,依舊是跟高麗境內的一樣,被大唐太子一網打盡,難有漏網之魚。
這可謂是,連投降的機會都不給。
所以百濟的大貴族一思量,這投降可真是投不得啊。
大王要是投降了,說不定還有幾分優待,可他們這些貴族,大唐太子完全沒有可能放過。
百濟貴族們,比扶餘義慈還要更加擔心投降的事情。
已經是決定死戰到底了。
百濟王宮。
扶餘義慈臉色陰沉。
在上次的計劃里,是要拉攏一批新羅大臣為他們百濟所用。
計劃那是進行得相當順利。
聽聞消息的新羅大臣,根本不用扶餘義慈派出去的人招呼,紛紛收拾行禮,一個個全部投奔過來。
不僅是文官,甚至是包括新羅邊關的武將。
這些武將甚至帶著不少兵力直接過來投靠,僅僅月余時間,百濟憑空都了好幾座城池,包括上萬兵力。
大唐太子的審判,可不僅僅只是局限於文官,包括武將方面,尤其是將軍級別的,同樣如此。
新羅的大部分中央軍軍隊高官,一個個都被下了大牢。
所以新羅邊關的武官們,也只能是想辦法出逃。
按理來說,這應該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可扶餘義慈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大唐太子那邊,對於這等事情,好像完全不在乎。
扶餘義慈知道,這是因為大唐太子有著足夠的自信,能夠完全覆滅百濟。
扶餘義慈看著堂下站著的幾位肱股之臣,重重地嘆了口氣,打破了屋內的沉悶:「諸位,如今這局面,你們也都清楚。本王原以為招攬了新羅那幫臣子,能多幾分勝算,沒成想,那大唐太子壓根沒把這當回事兒。廉老將軍,您征戰多年,有何高見?」
廉成皺著眉頭,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老臣以為,當下之急,是要整軍備戰。雖說多了些新羅的兵力,但他們才歸附不久,軍心不穩。當務之急,是加緊操練,把這些人真正融為咱們百濟的軍隊,讓他們能為百濟賣命。」
文臣朴順楨捻著鬍鬚,微微搖頭:「將軍所言固然有理,可光是強軍怕是不夠。大唐國力雄厚,那太子又手段狠辣,新羅、高麗皆在其手,咱們再怎麼練,兵力上怕也難與其抗衡。依臣之見,得想法子從外交上破局,看能不能拉攏幾個幫手。」
扶餘義慈面露難色:「幫手?如今周遭誰還敢與大唐為敵?新羅已降,高麗覆滅,倭國倒是有些動靜,可那也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未必真心幫咱們。」
百濟跟倭國往來很多,對於倭國的情況自然比較了解。
別看倭國有著幾百艘戰船,實際上這已經是倭國的全部了。
而且倭國士兵的戰力,更是拉胯得很。
尋常時候,也許能有些威懾,但遇到大唐太子這樣的,扶餘義慈可不覺得能有什麼大的作用。
頂多不過是搖旗吶喊罷了。
倭奴王也絕對不會捨得,把這些戰船全部投入到對大唐太子的對戰中去。
屆時大戰一起,首先跑路的,恐怕就是這些倭人。
扶餘義慈端坐在百濟王宮的王座之上,眉頭緊鎖,眼神疲憊又焦慮。堂下,老將廉成、文臣朴順楨和大臣金洪吉靜靜佇立,室內的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扶餘義慈率先打破沉默,聲音沙啞:「諸位,如今這形勢,想必不用本王多言。新羅、高麗先後折戟,咱們百濟獨木難支,再對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條。本王思來想去,唯有向大唐皇帝投降,興許還能保住百濟的宗廟百姓。」
廉成一聽,瞪大了眼睛,急切地上前一步:「大王,這萬萬不可啊!咱要是投降,將士們的血豈不是白流了?咱們還有幾座堅城,十數萬兒郎,拼上一拼,未必就毫無勝算。」
扶餘義慈苦笑一聲:「廉老將軍,您的忠心與戰意,本王明白。可您看看如今這局面,大唐太子手段凌厲,新羅、高麗的貴族們下場悽慘,咱們即便奮力一戰,能撐多久?到頭來,還不是城破人亡,百姓受苦。」
文臣朴順楨微微頷首,輕聲說道:「大王所言極是。當下,咱們已無回天之力,主動投降,向大唐皇帝表明忠心,或許還能求得幾分憐憫。只是這投降之事,需謀劃周全,不能莽撞行事。」
金洪吉也附和道:「朴大人說得對。大唐如今太子在外作為頗多,聽聞大唐朝廷里也有不同聲音。咱們此時向大唐皇帝投降,沒準兒正合了某些人的心意,能讓咱們少受些刁難。只是,該派誰去當這個使者,又拿什麼表明咱們的誠意,還得細細斟酌。」
廉成雖心有不甘,但也知道大勢已去,悶聲問道:「大王,若真要投降,咱這幾座城、這些兵,都拱手讓人?還有咱的糧草輜重,全給出去?」
扶餘義慈站起身,踱步緩緩說道:「這可不見得,大唐皇帝跟大唐太子中間的那點事,前往長安刺探情報的人也回來了。」
「有人暗中透露,太子在長安,本來就有謀反之意,而後一直鼓動東征,趁機探手兵權。」
「據說原本大唐太子手中也才五千兵馬,是在攻打高麗遼東城的時候,趁機把其他大將的兵權吞併。」
「大唐皇帝擔心發生內鬥,這才一直退讓。」
「如果我們向大唐皇帝投降,那麼大唐太子,還能有理由來攻打我們嗎?」
「想必大唐皇帝,也不會願意大唐太子這般坐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