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一戰雙捷
第461章 一戰雙捷
卵時,天邊已見魚肚白。
一萬宋軍渡易水,奔襲遼軍大營。
張嶸與宗澤信心十足,他們相信此戰一定能殲敵,身後的將士亦是士氣如虹。
跟隨趙孝騫不到兩年,龍衛營已習慣了勝利。
別的地方的宋軍或許仍然有這樣那樣的毛病,無法改變懦弱的本質,但跟隨趙孝騫的龍衛營這兩年可謂是脫胎換骨。
從西夏到真定府,龍衛營經歷過的戰爭基本都是勝利的結局。
每一次勝利,都是一支軍隊積贊下來的勇氣和底氣,如今的龍衛營,已有一種天下有我無敵的氣勢,他們的眼裡沒有打不敗的敵人,以往那些懦弱怯戰的毛病,仿佛已是上輩子的事了。
這支軍隊從本質上完成了轉變,就算他們手裡沒有火器,和敵人一樣只有冷兵器,遇到任何敵人也絕不畏懼,執槍而上,有死而已。
五千邊軍與五千龍衛營,組成了這次突襲的全部戰力。
黑夜裡策馬奔馳,兩支完全不同的軍隊混雜在一起,看著龍衛營將士們一邊鞭馬狂奔,臉上卻露出興高采烈的模樣,另外的五千禁軍卻頗不理解。
他們不明白,現在大家要奔赴戰場殺敵,不論勝負,肯定是會有戰死的,龍衛營這幫人為何如此高興?
「怕啥?戰死了也沒牽掛,郡王殿下會給咱們養老娘,養孩子,上次宋遼一戰,咱們戰死數千袍澤,郡王殿下安葬兄弟們後,馬上給戰死兄弟的家裡送去了銀子,每戶一百兩。」
一名禁軍將士倒吸一口涼氣:「一百兩?怎麼可能!朝廷沒這規矩。」
「這不是朝廷的規矩,是郡王殿下的規矩,懂嗎?郡王殿下還說了,兄弟們為國而戰,人命不能太賤,戰死者不僅有優恤,還給家眷發文書。」
「日後家眷若在地方受了欺負,就拿文書來找龍衛營,龍衛營幫家眷出頭,而且龍衛營發的撫恤也不止一次,以後每年都會補貼一些銀子,你說,
有這樣的主帥,咱們還怕死嗎?」
「更何況,如果能在戰場活下來,得到的好處更多,咱們龍衛營的將領可從來不敢貪軍功,誰幹了什麼,殺了多少敵人,都是有數的,戰後憑戰功領獎賞,殺敵多的直接升官,這樣的好事你干不干?」
禁軍將士若有所悟,他們隱隱明白了,為何遇到戰事,龍衛營將士會如此興奮了。
如果同樣的政策落在他們身上,他們也願意拼命。
顛簸的馬背上,龍衛營將士拍了拍他的肩,笑道:「你們如今也是龍衛營,郡王殿下把你們併入進來了,以後戰場上咱們就是生死與共的袍澤,我們有的你們也有,自己爭氣一點,莫給郡王殿下丟臉。」
禁軍點了點頭,眼神穿透前方的黑暗,瞳孔里卻多了一線光亮。
卯時,天已大亮,一萬宋軍趕到了遼軍大營。
此時的遼軍大營早已得知宋軍來襲,畢竟張嶸宗澤這一路上根本就沒打算掩藏行跡,他們打的不是突襲戰,而是殲滅戰。
距離遼軍大營兩里外,兩軍的先鋒已開始交戰。
此時的大營外,一萬餘遼軍列陣以待,每個人的臉上都布滿了緊張惶恐。
雖說耶律淳已料到宋軍可能突襲,但宋軍來得實在是太快了。
算算時間,昨夜兩萬遼軍剛出營,這支宋軍或許已開始東渡易水了。
耶律淳不知道趙孝騫是否料敵於先,但他對宋軍疾若迅雷的奔襲速度感到震驚。
這不是他印象里的宋軍。
現在耶律淳知道,就算宋軍沒有火器,也是遼軍的勁敵,因為這支宋軍從裡到外都不一樣了,他們是真正的軍人。
當一萬宋軍出現在遼軍大營兩里之外時,耶律淳已知道了這場戰事的結局。
該死心了,遼軍已敗。
坐在帥帳內一大將後,耶律淳立馬命親衛收拾行裝,叫上了耶律延禧。
百餘親衛保護耶律淳和耶律延禧,悄悄出營朝北方逃去。
沒錯,在遼軍還在大營外列陣對敵時,一軍主帥和皇太孫竟然先逃跑了耶律延禧這次很老實,跟著耶律淳乖乖地逃跑,
兩人此刻的想法都一樣,貴人先惜身,再謀事。
命都沒了,還謀個啥?
耶律延禧已經被俘過一次,如果再次被宋軍俘虜,臉皮再厚他恐怕也不好意思活下去了。
而此刻的遼軍大營外,宗澤已率五千禁軍左右包抄而上,張嶸則下令五千龍衛營將士正面列陣擊敵。
『殺敵,立功,領賞!」張揮舞著刀在陣前大吼。
沒什麼長篇大論提振士氣,龍衛營將士不需要提振士氣,張嶸的動員僅有六個字,卻已點燃了龍衛營將士的戰意,一個個叫,列陣朝遼軍大營逼近。
飛狐兵馬司。
天已大亮,趙孝騫仍在呼呼大睡。
很神奇的一個人,昨夜睡不著還在到處亂逛,然而一旦部署了行動,軍隊撒了出去,趙孝騫反而放下了心事,睡得無比踏實。
這就像考試一樣,考試前無比焦慮,各種志芯不安,尤其想到考砸了的後果,更是如坐針氈。
可一旦交上考卷,人從考場出來,那就沒必要擔心了。
因為擔心也沒用,結果已註定了。
不如吃好喝好,結果要麼伸頭一刀,要麼繼續吃香喝辣。
趙孝騫顯然就是這種人,不一定是學霸,但心態一定是穩如老狗。
這一覺睡得很爽,趙孝騫連夢都沒做,官署後院的臥房裡聲如雷,陳守賈實等禁軍高手默默地在門外守候。
快到中午時,兵馬司外傳來一片嘈雜的聲音,人吼馬嘶,腳步雜亂。
一陣申葉撞擊聲,種建中和一眾將領走進官署後院眾人興高采烈,神采飛揚,守在臥房門外的陳守只看眾人的表情就知道,此戰已勝,他也露出了微笑。
「郡王殿下一一」種建中剛放聲高呼,陳守卻臉色一變,急忙做了個聲的手勢。
種建中也一驚,放低了聲音然道:「還在睡?」
陳守無聲地點頭。
「昨晚睡到現在?」種建中不死心地問道。
陳守又點頭。
種建中表情複雜,他們整夜來回奔襲,累得跟狗似的,帶著勝利的消息回來,結果人家根本不擔心,睡得比誰都踏實。
該說他廟算無雙呢,還是心大呢?
種建中扭頭與眾將交換了個眼神,眾將眼中帶笑,無聲溝通。
種建中懂了,他也朝陳守點點頭:「不打擾殿下了,咱們在官署正堂等殿下醒來。」
陳守欣慰地一笑,懂事。
種建中轉身,剛邁開步,卻突然朝臥房大吼一聲:「郡王殿下,捷報至矣!」
眾將也異口同聲喝道:「捷報至矣!」
陳守大驚失色,臥房裡的鼾聲卻陡然一靜。
片刻後,一隻精緻的茶盞穿透了窗戶紙,狠狠砸在後院的空地上,裡面傳來如同猛虎咆哮般的怒吼。
「滾一一!」
種建中等眾將一驚,急忙縮頭忙不迭地退出後院,
半個時辰後,官署正堂,趙孝騫一臉不爽,冷冷地掃視堂內眾人。
目光停留在種建中臉上時,趙孝騫猶帶了幾分怒意。
感受到趙孝騫的情緒,種建中汕汕一笑,視線不敢與他接觸,飛快扭向別處。
良久,趙孝騫嘆道:「老種啊,你說說你,你都多大人了,今年高壽已四十了吧?為何如此調皮?」
種建中急忙道:「末將心中高興,忍不住皮了一下,殿下恕罪——.」
「皮一下很開心是吧?告訴你,這事兒沒完,沒有兩斤黃金怕是哄不好我.」
「兩.—兩斤——」種建中目結舌。
皮一下的代價如此慘重的嗎?
趙孝騫環視眾將,欲言又止。
眾將一驚,一齊起身躬身:「末將知錯,請殿下恕罪。」
「你們·——
折可適苦笑道:「末將的心思放在戰事上,平日沒怎麼在乎搜刮,都便宜了下面的小崽子,實在拿不出那麼多黃金。」
其餘的將領也紛紛附和,正堂內成了哭窮現場。
趙孝騫嘆了口氣,道:「罷了,下不為例,你們記住,我的睡眠最重要,天大的事也不准吵醒我,因為我—.」
種建中立馬接口:」「末將知道,殿下正在長身體。」
「沒錯。」
頓了頓,趙孝騫又道:「不是說捷報嗎?仔細說說。」
說到捷報,眾人又興奮了。
種建中欣喜地道:「殿下妙算,今晨接連兩戰,我軍皆大獲全勝。」
「折可適所部截擊兩萬遼軍,此戰殲敵一萬四千餘,其中兩千三百餘遼國重甲騎兵被全殲,一個都沒跑,今晨一戰,兩萬遼軍逃竄者只有五千餘。」
張宗澤所部奉命突襲對岸的遼軍大營,此戰殲敵萬餘,遼軍大營被焚毀,余者皆逃——..
趙孝騫突然道:「耶律淳和耶律延禧呢?他倆被抓住了嗎?」
種建中還沒回答,張嶸站了出來,一臉慚愧地低頭道:「末將該死,耶律淳和耶律延禧已逃往北方,咱們並未抓住他倆。
趙孝騫卻不悲不喜,淡定地點頭:「無妨,丟下將士逃命是耶律淳的正常操作,這事兒他幹了不止一次了。」
卵時,天邊已見魚肚白。
一萬宋軍渡易水,奔襲遼軍大營。
張嶸與宗澤信心十足,他們相信此戰一定能殲敵,身後的將士亦是士氣如虹。
跟隨趙孝騫不到兩年,龍衛營已習慣了勝利。
別的地方的宋軍或許仍然有這樣那樣的毛病,無法改變懦弱的本質,但跟隨趙孝騫的龍衛營這兩年可謂是脫胎換骨。
從西夏到真定府,龍衛營經歷過的戰爭基本都是勝利的結局。
每一次勝利,都是一支軍隊積贊下來的勇氣和底氣,如今的龍衛營,已有一種天下有我無敵的氣勢,他們的眼裡沒有打不敗的敵人,以往那些懦弱怯戰的毛病,仿佛已是上輩子的事了。
這支軍隊從本質上完成了轉變,就算他們手裡沒有火器,和敵人一樣只有冷兵器,遇到任何敵人也絕不畏懼,執槍而上,有死而已。
五千邊軍與五千龍衛營,組成了這次突襲的全部戰力。
黑夜裡策馬奔馳,兩支完全不同的軍隊混雜在一起,看著龍衛營將士們一邊鞭馬狂奔,臉上卻露出興高采烈的模樣,另外的五千禁軍卻頗不理解。
他們不明白,現在大家要奔赴戰場殺敵,不論勝負,肯定是會有戰死的,龍衛營這幫人為何如此高興?
「怕啥?戰死了也沒牽掛,郡王殿下會給咱們養老娘,養孩子,上次宋遼一戰,咱們戰死數千袍澤,郡王殿下安葬兄弟們後,馬上給戰死兄弟的家裡送去了銀子,每戶一百兩。」
一名禁軍將士倒吸一口涼氣:「一百兩?怎麼可能!朝廷沒這規矩。」
「這不是朝廷的規矩,是郡王殿下的規矩,懂嗎?郡王殿下還說了,兄弟們為國而戰,人命不能太賤,戰死者不僅有優恤,還給家眷發文書。」
「日後家眷若在地方受了欺負,就拿文書來找龍衛營,龍衛營幫家眷出頭,而且龍衛營發的撫恤也不止一次,以後每年都會補貼一些銀子,你說,
有這樣的主帥,咱們還怕死嗎?」
「更何況,如果能在戰場活下來,得到的好處更多,咱們龍衛營的將領可從來不敢貪軍功,誰幹了什麼,殺了多少敵人,都是有數的,戰後憑戰功領獎賞,殺敵多的直接升官,這樣的好事你干不干?」
禁軍將士若有所悟,他們隱隱明白了,為何遇到戰事,龍衛營將士會如此興奮了。
如果同樣的政策落在他們身上,他們也願意拼命。
顛簸的馬背上,龍衛營將士拍了拍他的肩,笑道:「你們如今也是龍衛營,郡王殿下把你們併入進來了,以後戰場上咱們就是生死與共的袍澤,我們有的你們也有,自己爭氣一點,莫給郡王殿下丟臉。」
禁軍點了點頭,眼神穿透前方的黑暗,瞳孔里卻多了一線光亮。
卯時,天已大亮,一萬宋軍趕到了遼軍大營。
此時的遼軍大營早已得知宋軍來襲,畢竟張嶸宗澤這一路上根本就沒打算掩藏行跡,他們打的不是突襲戰,而是殲滅戰。
距離遼軍大營兩里外,兩軍的先鋒已開始交戰。
此時的大營外,一萬餘遼軍列陣以待,每個人的臉上都布滿了緊張惶恐。
雖說耶律淳已料到宋軍可能突襲,但宋軍來得實在是太快了。
算算時間,昨夜兩萬遼軍剛出營,這支宋軍或許已開始東渡易水了。
耶律淳不知道趙孝騫是否料敵於先,但他對宋軍疾若迅雷的奔襲速度感到震驚。
這不是他印象里的宋軍。
現在耶律淳知道,就算宋軍沒有火器,也是遼軍的勁敵,因為這支宋軍從裡到外都不一樣了,他們是真正的軍人。
當一萬宋軍出現在遼軍大營兩里之外時,耶律淳已知道了這場戰事的結局。
該死心了,遼軍已敗。
坐在帥帳內一大將後,耶律淳立馬命親衛收拾行裝,叫上了耶律延禧。
百餘親衛保護耶律淳和耶律延禧,悄悄出營朝北方逃去。
沒錯,在遼軍還在大營外列陣對敵時,一軍主帥和皇太孫竟然先逃跑了耶律延禧這次很老實,跟著耶律淳乖乖地逃跑,
兩人此刻的想法都一樣,貴人先惜身,再謀事。
命都沒了,還謀個啥?
耶律延禧已經被俘過一次,如果再次被宋軍俘虜,臉皮再厚他恐怕也不好意思活下去了。
而此刻的遼軍大營外,宗澤已率五千禁軍左右包抄而上,張嶸則下令五千龍衛營將士正面列陣擊敵。
『殺敵,立功,領賞!」張揮舞著刀在陣前大吼。
沒什麼長篇大論提振士氣,龍衛營將士不需要提振士氣,張嶸的動員僅有六個字,卻已點燃了龍衛營將士的戰意,一個個叫,列陣朝遼軍大營逼近。
飛狐兵馬司。
天已大亮,趙孝騫仍在呼呼大睡。
很神奇的一個人,昨夜睡不著還在到處亂逛,然而一旦部署了行動,軍隊撒了出去,趙孝騫反而放下了心事,睡得無比踏實。
這就像考試一樣,考試前無比焦慮,各種志芯不安,尤其想到考砸了的後果,更是如坐針氈。
可一旦交上考卷,人從考場出來,那就沒必要擔心了。
因為擔心也沒用,結果已註定了。
不如吃好喝好,結果要麼伸頭一刀,要麼繼續吃香喝辣。
趙孝騫顯然就是這種人,不一定是學霸,但心態一定是穩如老狗。
這一覺睡得很爽,趙孝騫連夢都沒做,官署後院的臥房裡聲如雷,陳守賈實等禁軍高手默默地在門外守候。
快到中午時,兵馬司外傳來一片嘈雜的聲音,人吼馬嘶,腳步雜亂。
一陣申葉撞擊聲,種建中和一眾將領走進官署後院眾人興高采烈,神采飛揚,守在臥房門外的陳守只看眾人的表情就知道,此戰已勝,他也露出了微笑。
「郡王殿下一一」種建中剛放聲高呼,陳守卻臉色一變,急忙做了個聲的手勢。
種建中也一驚,放低了聲音然道:「還在睡?」
陳守無聲地點頭。
「昨晚睡到現在?」種建中不死心地問道。
陳守又點頭。
種建中表情複雜,他們整夜來回奔襲,累得跟狗似的,帶著勝利的消息回來,結果人家根本不擔心,睡得比誰都踏實。
該說他廟算無雙呢,還是心大呢?
種建中扭頭與眾將交換了個眼神,眾將眼中帶笑,無聲溝通。
種建中懂了,他也朝陳守點點頭:「不打擾殿下了,咱們在官署正堂等殿下醒來。」
陳守欣慰地一笑,懂事。
種建中轉身,剛邁開步,卻突然朝臥房大吼一聲:「郡王殿下,捷報至矣!」
眾將也異口同聲喝道:「捷報至矣!」
陳守大驚失色,臥房裡的鼾聲卻陡然一靜。
片刻後,一隻精緻的茶盞穿透了窗戶紙,狠狠砸在後院的空地上,裡面傳來如同猛虎咆哮般的怒吼。
「滾一一!」
種建中等眾將一驚,急忙縮頭忙不迭地退出後院,
半個時辰後,官署正堂,趙孝騫一臉不爽,冷冷地掃視堂內眾人。
目光停留在種建中臉上時,趙孝騫猶帶了幾分怒意。
感受到趙孝騫的情緒,種建中汕汕一笑,視線不敢與他接觸,飛快扭向別處。
良久,趙孝騫嘆道:「老種啊,你說說你,你都多大人了,今年高壽已四十了吧?為何如此調皮?」
種建中急忙道:「末將心中高興,忍不住皮了一下,殿下恕罪——.」
「皮一下很開心是吧?告訴你,這事兒沒完,沒有兩斤黃金怕是哄不好我.」
「兩.—兩斤——」種建中目結舌。
皮一下的代價如此慘重的嗎?
趙孝騫環視眾將,欲言又止。
眾將一驚,一齊起身躬身:「末將知錯,請殿下恕罪。」
「你們·——
折可適苦笑道:「末將的心思放在戰事上,平日沒怎麼在乎搜刮,都便宜了下面的小崽子,實在拿不出那麼多黃金。」
其餘的將領也紛紛附和,正堂內成了哭窮現場。
趙孝騫嘆了口氣,道:「罷了,下不為例,你們記住,我的睡眠最重要,天大的事也不准吵醒我,因為我—.」
種建中立馬接口:」「末將知道,殿下正在長身體。」
「沒錯。」
頓了頓,趙孝騫又道:「不是說捷報嗎?仔細說說。」
說到捷報,眾人又興奮了。
種建中欣喜地道:「殿下妙算,今晨接連兩戰,我軍皆大獲全勝。」
「折可適所部截擊兩萬遼軍,此戰殲敵一萬四千餘,其中兩千三百餘遼國重甲騎兵被全殲,一個都沒跑,今晨一戰,兩萬遼軍逃竄者只有五千餘。」
張宗澤所部奉命突襲對岸的遼軍大營,此戰殲敵萬餘,遼軍大營被焚毀,余者皆逃——..
趙孝騫突然道:「耶律淳和耶律延禧呢?他倆被抓住了嗎?」
種建中還沒回答,張嶸站了出來,一臉慚愧地低頭道:「末將該死,耶律淳和耶律延禧已逃往北方,咱們並未抓住他倆。
趙孝騫卻不悲不喜,淡定地點頭:「無妨,丟下將士逃命是耶律淳的正常操作,這事兒他幹了不止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