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3章 王命不下鄉
第3522章 王命不下鄉
崔琰躺在了棺材裡面,被一隊送葬的隊列,抬出了許縣。
為了規避檢查,棺材甚至做出了夾層,在上面躺著的是真的死人,下面才是藏著崔琰。
城門之處的校尉還真的撬開了棺材板子,然後一臉晦氣的趕走了他們。
之前許縣四門戒嚴,只是關了一天,然後就是有限度的開放了。
這種人口眾多,往來密集,物品交易流動頻繁的城池,除非是戰爭特殊情況下,才會較長時間的關閉,否則閉鎖城池帶來的負面影響實在是太大。
更何況荀彧等人還在試圖表明許縣依舊在他們的有效控制之下,就更不能四門緊鎖,否則就算是短時間內沒事情,時間一長沒事情也生出事情來了。
正是因為如此,甄氏和崔氏才有了活動的空間。
到了許縣的郊外二三十里地之外後,崔琰才從棺材下方爬了出來,被人架著到了道路的一旁。而送葬隊列則是繼續向中走去。
躺在棺材之中,隔著一層薄板和死人相互依偎,這絕對不是什麼令人愉悅的感受。而且躺在狹小空間之中,連翻身活動一下都不行,對於年齡不算小的崔琰來說,也是相當痛苦的過程。
崔琰甚至感覺自己就像是死過了一回……
在旁人的協助之下,崔琰像是殭屍一樣關節僵硬的活動了一刻鐘,才算是真切的重新掌控了自己的四肢,長長的呼出一口氣,累倒在樹下癱坐著。
前兩天,許縣城防無疑是最為嚴格的,現在因為許縣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皇宮之前的那些人身上,城門進出雖然還有限制,但是明顯已經寬鬆了不少……
丞相府內固然緊張得要死,可是每距離丞相府遠一點,這種緊張感和責任感就少一分,到了城外就幾乎是消失殆盡,就算是路人看見了從送葬隊伍棺材之中爬出了個活人來,也沒人多管閒事,而是遠遠的避開,或是乾脆扭頭裝作什麼都沒看見。
大漢,或者是前秦,曾經也不是如此的冷漠……
在前秦之時,見義勇為,抓捕賊寇,是每一個百姓的職責。
秦朝對見義勇為有著明確的法律規定,要求民眾在他人遭遇危險時必須施以援手。秦簡記載:『有賊殺傷人沖術,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當貲二甲。』
在漢前期,也還有一些前秦的遺風,可是後來習慣了前秦法規的關中人,卻在山東之處被碰得頭破血流。掌權的山東士族,利用所謂的春秋決獄,或者叫做經義決獄來肆意玩弄,解釋律法,產生出了典型的文字獄案件,也使得大漢在立國之後的政治制度上,先天性的殘缺了一部分。
綿延到了當下,在關中和在山東,就呈現出了鮮明的區別來。
在許縣紛亂攪動,掌權者曹操被辱罵被斥責被議論,大多數百姓都是視若無睹,而且漠不關心。
換了在關中,有人敢在長安大街上罵一聲驃騎試試看?
大漢舊制度的弊病,已經是根深蒂固了。
漢初為了鞏固統治,大封同姓諸侯王,形成了郡國並行制。
這一點到了東漢時期雖然有所減少,但是諸侯王在封國內擁有強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權力,他們在封地內各自為政,擁有自己的官僚機構和軍隊,對中央政權構成了嚴重威脅。
而且諸侯王中,野心大的,造成的惡果就像是七國之亂,那麼野心小的諸侯王就好麼?也未必,只是懂得吃喝玩樂造糞播種機器的,也同樣助長了其國內丞相長史的漁利機會,導致黑鍋諸侯王背,名利都是賢臣得的局面。
同時,諸侯分封制度,也使得到了當下州牧州刺史把持地方,以一州之地和中央抗衡的局面一再上演。這種政治體制的不成熟,一方面是因為劉邦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另外一方面則是在前秦的繼承之下,官員的選拔和考核機制存在缺陷,導致官場腐敗現象較為嚴重,影響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蘿蔔坑舉薦,導致官僚集團化,家族化,階級固化等等的問題,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大漢試圖用外戚來平衡,然後又是宦官……
在這種政治環境之下,鬥爭才是常見的主題,平衡只是短暫的間歇。
就像是這一次許縣之中的爭鬥之中,崔琰也不是特工008附體,可以神出鬼沒到了隱身斗篷的程度,但是依舊可以逃離出曹氏掌控的範圍,在抓捕網下逃脫。
一方面是漢代沒有監控技術,另外一方面,只要不是親曹一方的,在現在這個階段,大概率就會選擇性的失明失聰。
這就是大漢制度帶來的問題,而且這種問題普遍存在於各個方面上,從上到下都是如此。
崔琰逃出了許縣,就是這種大漢舊制度缺陷的明證。
若是山東之地真的能關注百姓,貼近民心,就自然可以用少量的官吏去管理好更大的地方,而不是大量的官吏,兵卒,校事,依舊最多只能控制城池內部,只要一離開城池,就是立刻控制力衰減得非常厲害。
王命不下鄉!
崔琰在幾人的護衛之下,慢慢的順著道路往北,並沒有前往他之前經常去的莊子,而是到了另外的一個較為偏僻的村落之中。村落路口一名漢子見到行人靠近,起初是準備喝罵驅趕的,結果見到了崔琰,便是嚇了一跳,連忙上前相迎。
『可取些吃食來……』
崔琰先是躺了大半天,又是徒步走了半天,幾乎是滴米未進,焦渴難耐。
那人連忙招呼村莊內的其他人等去取飲水吃食,等崔琰吃喝了一些,順了些氣息之後,才詢問崔琰為何來此。
崔琰沉默了片刻之後,便是問道:『村莊之內,已婚有子者幾何?』
那管事的漢子回答道,『有六人。』
崔琰點了點頭,『都叫來……』
那管事漢子有些遲疑。
崔琰看了那個管事漢子一眼,『養士千日,如今當用!事若成,便是奇功立業!』
崔琰沒有說,若是不成功就會如何,也不必說。
這個村莊裡面,看起來像是廢棄的村莊重新住了些人,連田畝都沒有開墾修復多少,但是實際上裡面住著的人,根本不靠種田為生!
在山東之地,因為戰亂的原因,這一類被廢棄的村莊有很多,大多數一旦廢棄,就沒有什麼人繼續來居住了。畢竟不管是被燒毀的房屋,還是被殺戮的屍骸,都是想要重新居住的高額前期投入,一般的難民流民什麼的根本負擔不起。
所以這個原本被廢棄的村莊裡面,現在大部分都是黑戶。
而管事的漢子,就是這個村莊裡面的頭目,也就是崔氏在山東各地,尤其是在某些重點的區域內潛藏起來的力量。
沒等多久,那些人就來了,站在了崔琰面前。
崔琰一個個的看過去,然後緩緩的說道:『此行,九死一生,可有不願者?』
這幾個人都沉默著。
崔琰點了點頭,『不論成敗,汝等妻兒,吾養之。』
亂世之中,以命換命,用自己的命來換妻子孩子的命,也不是什麼稀罕之事。這些人從到了這個村莊,開始吃崔氏供給的食物,用崔氏的錢財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這一點。他們可以拒絕,但是拒絕的代價,就是不僅是他們沒命,連帶著他們的妻子和孩子,同樣也要償還崔氏給予他們的錢糧。
崔琰看著這些人,笑了笑,『不必緊張,不是讓你們去攻打許縣……只是殺些老弱而已……汝等皆為青壯,莫不是連老弱都不敢下手?』
『老弱?』有人問道。
崔琰點了點頭,『許縣之中,皇宮之前,多有老弱……待爾等入得城中……便是如此這般……』
幾個人相互看看,稍微輕鬆了一些。
畢竟雖然同樣是要賣命,但要對付的只是老弱,危險性也就少了一些。
沒錯,崔琰就是要將許縣的水徹底攪渾!
崔琰沉聲說道,『若事敗被捕……』
『小人明白!小人若是被捕,定然自盡,絕不吐露分毫!』
崔琰搖搖頭,『不,錯了,若是被捕……你們就說是曹氏所為……』
『曹氏?』那幾個人面面相覷。
崔琰點頭,『若是那些人不信,拷問爾等,便可再說是甄氏……』
『甄氏?!』
『沒錯。若是還不信,便是告知甄氏城中暗藏地窖……』
『可是……我等不知甄氏地窖何處……』
崔琰笑了笑,『某知道。』
……
……
曹操自從擔任丞相之後,就很少穿戰甲了,可是他現在重新又把戰甲穿在了身上。
雖然略有些彆扭和不合身,尤其是在肚皮上。
膀大腰圓,確實是武將的標配,但是也意味著這肚皮上的甲冑,勒得夠嗆。
曹操身邊的護衛,穿著的甲冑比曹操還要更厚重。這種厚重森寒的盔甲,便是當下大漢山東真正的軍國重器,比沒有穿甲的兵卒來說,簡直就像是多了數條的性命,血條長得離譜。
當然,這厚甲也就只能免疫物理傷害。
魔法傷害的話,再厚的甲冑也扛不住。
就像是身為曹操,也無法完全免疫這些陰謀纏身一樣。
如今局勢撲朔迷離,但是曹操卻甘之若飴。
後世常有人將曹操的屬性歸之為『混亂』一側,倒也有那麼幾分道理。
因為曹操自從起兵開始,就一直都是在亂中求生,求勝!
在十八路諸侯夾縫當中生存,在二袁男上加男之中求勝!
幾度瀕臨絕境,但是又在夾縫當中找到了生路……
這不是遊戲當中爪黃飛電所帶來的必然可以撤退的特效,而是曹操天生下來的本領,是他得以在諸侯之中脫穎而出的天賦!
局勢越亂,曹操便是越是冷靜。
現如今冀州北面,有兵馬強橫北漠的趙雲,在太行山側,居庸一帶有攪擾得冀州不得安生的魏延,在河洛函谷關之處有摩拳擦掌的驃騎主力,還有在武關,在上庸,甚至在秭歸的川蜀水軍……
一時之間,山東中原地帶,處處都要面對敵軍,處處都燃起了烽火。
若是一般的人,早在這麼龐大的壓力面前垮塌,失去了信心,徹底擺爛,陷入最後的狂歡,能醉生夢死多一天算一天。而曹操則不然,他的鬥志並沒有絲毫降低,反而更加的頑強!
他現在的每一步,都像是在在萬丈深淵上面沒有安全繩的走鋼絲,稍微錯一步,就是跌落深淵萬劫不復,可是他似乎是很享受的在一步步的走,一點點的挪,試圖從在鋼絲上找到通往成功的那一線生機!
那就是,擊敗驃騎!
看起來這似乎是個『奢望』,但是曹操之前對抗袁紹的時候,大多數的山東士族子弟,同樣也認為曹操是自尋死路!
曹操是戰術戰略兩方面都強的軍事家,他從很早的時候就察覺到了斐潛最大的薄弱環節……
斐潛的家族太小了,底蘊太薄了。
關中新制度推行的時間太短了!
如今驃騎所有的局面,都是維持在驃騎常勝不敗的光環之下!
只需要抓住一次機會!
驃騎斐潛就會像是當年袁紹一樣,偌大的基業瞬間就崩塌!
曹操相信這一點,所以他到現在還在努力堅持。
他就像是藏在草叢裡面的角色,等待著對方沒插眼就撞進來……
『河洛急報!』
帳外有兵卒喊道。
『傳!』
曹操沉聲說道。
兵卒很快進來了,將滿寵從雒陽送來的軍報遞送上來。
曹操接過,看了幾眼之後,便是眉頭皺起。
『主公,可是驃騎有所異動?』在一旁的劉馥問道。
郭嘉死了,董昭亡了,現如今原來不算是大瓣蒜的劉馥,也稱為了經常在曹操身邊的近臣了。
曹操微微點頭,『函谷關有異動。』
劉馥低聲說道:『主公,這是驃騎軍準備出擊河洛了?』
曹操沉默了片刻,『元穎你以為如何?』
你個謀臣,事事都來問我意見?
劉馥之前一直都是屬於次等謀士,算是副官的副官,主要工作就是替那些大頭軍師查缺補漏,所以一般都是習慣問軍師,或是軍師祭酒的主要方略,然後再根據這些方略,補充一些細節什麼的,現如今變成了主要謀士,一時之間還沒有適應過來。
劉馥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便是努力思考著,然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某以為……驃騎河洛異動,應是試探!』
『詳細說來。』曹操點頭。
劉馥一邊思索著,一邊說道:『大河尚未冰消,北地依舊嚴寒……關中地廣人稀,如果要供養武關函谷兩路兵馬,就必須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轉運糧草……而如今春耕忙碌,若是抽調人手,豈不是宛如殺雞取卵?故而,某以為,驃騎如今此舉,當屬偵測佯動,以刺探我軍河洛虛實為主……驃騎大舉出兵,最早也要到三月,大河冰雪消融,方可有運糧便利……』
曹操聽了,微微點頭,但是並沒有表示讚許。
因為劉馥分析得有道理,但是並不算太完備。這也是大多數中下層謀士的一個短板,並不是劉馥能力差,而是類似於劉馥這樣的人還不習慣站在更高的層面去考慮問題。
劉馥光分析驃騎那一方的優劣利弊,但是實際上戰爭是雙方的較量,只考慮一方,就難免失之偏頗。
驃騎的舉動,並不是單純想要試探河洛……
曹操聽聞了驃騎那一邊有飛鴿傳書之秘法,一直都不知道究竟是如何運作,不過這並不影響曹操會將這一點也考慮進去,也就是說,在許縣的動盪,必然有驃騎探子將消息送到了關中!
而且這一次和往常都不太相同,曹操並沒有下令嚴密封鎖消息。
一方面是許縣人口太多,就算是想要封也封不住,另外一方面麼……
就是眼前的這個軍報了。
驃騎軍就快出動了!
曹操將自己換成是驃騎,會等待自己將許縣亂事處理完了再進軍麼?
顯然不可能!
所以曹操笑了笑,『元穎所言不錯……不過,元穎有一點疏忽了……』
『請主公指點。』劉馥拱手問道。
曹操微微抬頭,向河內的方向一指,『大河雖然冰消,難以度越……不過若是走山道,就不必越過大河了!某以為,驃騎佯動河洛是真!出兵河內,也是真!』
『河內?可是河內多是山路……』劉馥說了半句,便是反應過來,驃騎軍確實以騎兵為重,但是驃騎軍的山地兵同樣也不弱!
『主公!如此一來……我們豈不是……』
劉馥想要說他們腹背受敵,但是說到一半才想到,現如今何止是腹背受敵,簡直就是四面楚歌!
曹操依舊笑著,就像是絲毫沒有感覺到當下局面帶給他的壓力,『現如今就看許縣之處,何時……』
曹操說話之間,就聽到帳外忽然有兵卒急步而來,『丞相!許縣急報!』
曹操眉毛微動,但是很快就大笑起來,『好好!真是讓某等得好久!』
接過兵卒急報之後,曹操上下看了兩眼,便是昂然起身,『傳令!拔營,進軍許縣,平定賊亂!』
崔琰躺在了棺材裡面,被一隊送葬的隊列,抬出了許縣。
為了規避檢查,棺材甚至做出了夾層,在上面躺著的是真的死人,下面才是藏著崔琰。
城門之處的校尉還真的撬開了棺材板子,然後一臉晦氣的趕走了他們。
之前許縣四門戒嚴,只是關了一天,然後就是有限度的開放了。
這種人口眾多,往來密集,物品交易流動頻繁的城池,除非是戰爭特殊情況下,才會較長時間的關閉,否則閉鎖城池帶來的負面影響實在是太大。
更何況荀彧等人還在試圖表明許縣依舊在他們的有效控制之下,就更不能四門緊鎖,否則就算是短時間內沒事情,時間一長沒事情也生出事情來了。
正是因為如此,甄氏和崔氏才有了活動的空間。
到了許縣的郊外二三十里地之外後,崔琰才從棺材下方爬了出來,被人架著到了道路的一旁。而送葬隊列則是繼續向中走去。
躺在棺材之中,隔著一層薄板和死人相互依偎,這絕對不是什麼令人愉悅的感受。而且躺在狹小空間之中,連翻身活動一下都不行,對於年齡不算小的崔琰來說,也是相當痛苦的過程。
崔琰甚至感覺自己就像是死過了一回……
在旁人的協助之下,崔琰像是殭屍一樣關節僵硬的活動了一刻鐘,才算是真切的重新掌控了自己的四肢,長長的呼出一口氣,累倒在樹下癱坐著。
前兩天,許縣城防無疑是最為嚴格的,現在因為許縣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皇宮之前的那些人身上,城門進出雖然還有限制,但是明顯已經寬鬆了不少……
丞相府內固然緊張得要死,可是每距離丞相府遠一點,這種緊張感和責任感就少一分,到了城外就幾乎是消失殆盡,就算是路人看見了從送葬隊伍棺材之中爬出了個活人來,也沒人多管閒事,而是遠遠的避開,或是乾脆扭頭裝作什麼都沒看見。
大漢,或者是前秦,曾經也不是如此的冷漠……
在前秦之時,見義勇為,抓捕賊寇,是每一個百姓的職責。
秦朝對見義勇為有著明確的法律規定,要求民眾在他人遭遇危險時必須施以援手。秦簡記載:『有賊殺傷人沖術,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當貲二甲。』
在漢前期,也還有一些前秦的遺風,可是後來習慣了前秦法規的關中人,卻在山東之處被碰得頭破血流。掌權的山東士族,利用所謂的春秋決獄,或者叫做經義決獄來肆意玩弄,解釋律法,產生出了典型的文字獄案件,也使得大漢在立國之後的政治制度上,先天性的殘缺了一部分。
綿延到了當下,在關中和在山東,就呈現出了鮮明的區別來。
在許縣紛亂攪動,掌權者曹操被辱罵被斥責被議論,大多數百姓都是視若無睹,而且漠不關心。
換了在關中,有人敢在長安大街上罵一聲驃騎試試看?
大漢舊制度的弊病,已經是根深蒂固了。
漢初為了鞏固統治,大封同姓諸侯王,形成了郡國並行制。
這一點到了東漢時期雖然有所減少,但是諸侯王在封國內擁有強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權力,他們在封地內各自為政,擁有自己的官僚機構和軍隊,對中央政權構成了嚴重威脅。
而且諸侯王中,野心大的,造成的惡果就像是七國之亂,那麼野心小的諸侯王就好麼?也未必,只是懂得吃喝玩樂造糞播種機器的,也同樣助長了其國內丞相長史的漁利機會,導致黑鍋諸侯王背,名利都是賢臣得的局面。
同時,諸侯分封制度,也使得到了當下州牧州刺史把持地方,以一州之地和中央抗衡的局面一再上演。這種政治體制的不成熟,一方面是因為劉邦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另外一方面則是在前秦的繼承之下,官員的選拔和考核機制存在缺陷,導致官場腐敗現象較為嚴重,影響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蘿蔔坑舉薦,導致官僚集團化,家族化,階級固化等等的問題,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大漢試圖用外戚來平衡,然後又是宦官……
在這種政治環境之下,鬥爭才是常見的主題,平衡只是短暫的間歇。
就像是這一次許縣之中的爭鬥之中,崔琰也不是特工008附體,可以神出鬼沒到了隱身斗篷的程度,但是依舊可以逃離出曹氏掌控的範圍,在抓捕網下逃脫。
一方面是漢代沒有監控技術,另外一方面,只要不是親曹一方的,在現在這個階段,大概率就會選擇性的失明失聰。
這就是大漢制度帶來的問題,而且這種問題普遍存在於各個方面上,從上到下都是如此。
崔琰逃出了許縣,就是這種大漢舊制度缺陷的明證。
若是山東之地真的能關注百姓,貼近民心,就自然可以用少量的官吏去管理好更大的地方,而不是大量的官吏,兵卒,校事,依舊最多只能控制城池內部,只要一離開城池,就是立刻控制力衰減得非常厲害。
王命不下鄉!
崔琰在幾人的護衛之下,慢慢的順著道路往北,並沒有前往他之前經常去的莊子,而是到了另外的一個較為偏僻的村落之中。村落路口一名漢子見到行人靠近,起初是準備喝罵驅趕的,結果見到了崔琰,便是嚇了一跳,連忙上前相迎。
『可取些吃食來……』
崔琰先是躺了大半天,又是徒步走了半天,幾乎是滴米未進,焦渴難耐。
那人連忙招呼村莊內的其他人等去取飲水吃食,等崔琰吃喝了一些,順了些氣息之後,才詢問崔琰為何來此。
崔琰沉默了片刻之後,便是問道:『村莊之內,已婚有子者幾何?』
那管事的漢子回答道,『有六人。』
崔琰點了點頭,『都叫來……』
那管事漢子有些遲疑。
崔琰看了那個管事漢子一眼,『養士千日,如今當用!事若成,便是奇功立業!』
崔琰沒有說,若是不成功就會如何,也不必說。
這個村莊裡面,看起來像是廢棄的村莊重新住了些人,連田畝都沒有開墾修復多少,但是實際上裡面住著的人,根本不靠種田為生!
在山東之地,因為戰亂的原因,這一類被廢棄的村莊有很多,大多數一旦廢棄,就沒有什麼人繼續來居住了。畢竟不管是被燒毀的房屋,還是被殺戮的屍骸,都是想要重新居住的高額前期投入,一般的難民流民什麼的根本負擔不起。
所以這個原本被廢棄的村莊裡面,現在大部分都是黑戶。
而管事的漢子,就是這個村莊裡面的頭目,也就是崔氏在山東各地,尤其是在某些重點的區域內潛藏起來的力量。
沒等多久,那些人就來了,站在了崔琰面前。
崔琰一個個的看過去,然後緩緩的說道:『此行,九死一生,可有不願者?』
這幾個人都沉默著。
崔琰點了點頭,『不論成敗,汝等妻兒,吾養之。』
亂世之中,以命換命,用自己的命來換妻子孩子的命,也不是什麼稀罕之事。這些人從到了這個村莊,開始吃崔氏供給的食物,用崔氏的錢財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這一點。他們可以拒絕,但是拒絕的代價,就是不僅是他們沒命,連帶著他們的妻子和孩子,同樣也要償還崔氏給予他們的錢糧。
崔琰看著這些人,笑了笑,『不必緊張,不是讓你們去攻打許縣……只是殺些老弱而已……汝等皆為青壯,莫不是連老弱都不敢下手?』
『老弱?』有人問道。
崔琰點了點頭,『許縣之中,皇宮之前,多有老弱……待爾等入得城中……便是如此這般……』
幾個人相互看看,稍微輕鬆了一些。
畢竟雖然同樣是要賣命,但要對付的只是老弱,危險性也就少了一些。
沒錯,崔琰就是要將許縣的水徹底攪渾!
崔琰沉聲說道,『若事敗被捕……』
『小人明白!小人若是被捕,定然自盡,絕不吐露分毫!』
崔琰搖搖頭,『不,錯了,若是被捕……你們就說是曹氏所為……』
『曹氏?』那幾個人面面相覷。
崔琰點頭,『若是那些人不信,拷問爾等,便可再說是甄氏……』
『甄氏?!』
『沒錯。若是還不信,便是告知甄氏城中暗藏地窖……』
『可是……我等不知甄氏地窖何處……』
崔琰笑了笑,『某知道。』
……
……
曹操自從擔任丞相之後,就很少穿戰甲了,可是他現在重新又把戰甲穿在了身上。
雖然略有些彆扭和不合身,尤其是在肚皮上。
膀大腰圓,確實是武將的標配,但是也意味著這肚皮上的甲冑,勒得夠嗆。
曹操身邊的護衛,穿著的甲冑比曹操還要更厚重。這種厚重森寒的盔甲,便是當下大漢山東真正的軍國重器,比沒有穿甲的兵卒來說,簡直就像是多了數條的性命,血條長得離譜。
當然,這厚甲也就只能免疫物理傷害。
魔法傷害的話,再厚的甲冑也扛不住。
就像是身為曹操,也無法完全免疫這些陰謀纏身一樣。
如今局勢撲朔迷離,但是曹操卻甘之若飴。
後世常有人將曹操的屬性歸之為『混亂』一側,倒也有那麼幾分道理。
因為曹操自從起兵開始,就一直都是在亂中求生,求勝!
在十八路諸侯夾縫當中生存,在二袁男上加男之中求勝!
幾度瀕臨絕境,但是又在夾縫當中找到了生路……
這不是遊戲當中爪黃飛電所帶來的必然可以撤退的特效,而是曹操天生下來的本領,是他得以在諸侯之中脫穎而出的天賦!
局勢越亂,曹操便是越是冷靜。
現如今冀州北面,有兵馬強橫北漠的趙雲,在太行山側,居庸一帶有攪擾得冀州不得安生的魏延,在河洛函谷關之處有摩拳擦掌的驃騎主力,還有在武關,在上庸,甚至在秭歸的川蜀水軍……
一時之間,山東中原地帶,處處都要面對敵軍,處處都燃起了烽火。
若是一般的人,早在這麼龐大的壓力面前垮塌,失去了信心,徹底擺爛,陷入最後的狂歡,能醉生夢死多一天算一天。而曹操則不然,他的鬥志並沒有絲毫降低,反而更加的頑強!
他現在的每一步,都像是在在萬丈深淵上面沒有安全繩的走鋼絲,稍微錯一步,就是跌落深淵萬劫不復,可是他似乎是很享受的在一步步的走,一點點的挪,試圖從在鋼絲上找到通往成功的那一線生機!
那就是,擊敗驃騎!
看起來這似乎是個『奢望』,但是曹操之前對抗袁紹的時候,大多數的山東士族子弟,同樣也認為曹操是自尋死路!
曹操是戰術戰略兩方面都強的軍事家,他從很早的時候就察覺到了斐潛最大的薄弱環節……
斐潛的家族太小了,底蘊太薄了。
關中新制度推行的時間太短了!
如今驃騎所有的局面,都是維持在驃騎常勝不敗的光環之下!
只需要抓住一次機會!
驃騎斐潛就會像是當年袁紹一樣,偌大的基業瞬間就崩塌!
曹操相信這一點,所以他到現在還在努力堅持。
他就像是藏在草叢裡面的角色,等待著對方沒插眼就撞進來……
『河洛急報!』
帳外有兵卒喊道。
『傳!』
曹操沉聲說道。
兵卒很快進來了,將滿寵從雒陽送來的軍報遞送上來。
曹操接過,看了幾眼之後,便是眉頭皺起。
『主公,可是驃騎有所異動?』在一旁的劉馥問道。
郭嘉死了,董昭亡了,現如今原來不算是大瓣蒜的劉馥,也稱為了經常在曹操身邊的近臣了。
曹操微微點頭,『函谷關有異動。』
劉馥低聲說道:『主公,這是驃騎軍準備出擊河洛了?』
曹操沉默了片刻,『元穎你以為如何?』
你個謀臣,事事都來問我意見?
劉馥之前一直都是屬於次等謀士,算是副官的副官,主要工作就是替那些大頭軍師查缺補漏,所以一般都是習慣問軍師,或是軍師祭酒的主要方略,然後再根據這些方略,補充一些細節什麼的,現如今變成了主要謀士,一時之間還沒有適應過來。
劉馥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便是努力思考著,然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某以為……驃騎河洛異動,應是試探!』
『詳細說來。』曹操點頭。
劉馥一邊思索著,一邊說道:『大河尚未冰消,北地依舊嚴寒……關中地廣人稀,如果要供養武關函谷兩路兵馬,就必須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轉運糧草……而如今春耕忙碌,若是抽調人手,豈不是宛如殺雞取卵?故而,某以為,驃騎如今此舉,當屬偵測佯動,以刺探我軍河洛虛實為主……驃騎大舉出兵,最早也要到三月,大河冰雪消融,方可有運糧便利……』
曹操聽了,微微點頭,但是並沒有表示讚許。
因為劉馥分析得有道理,但是並不算太完備。這也是大多數中下層謀士的一個短板,並不是劉馥能力差,而是類似於劉馥這樣的人還不習慣站在更高的層面去考慮問題。
劉馥光分析驃騎那一方的優劣利弊,但是實際上戰爭是雙方的較量,只考慮一方,就難免失之偏頗。
驃騎的舉動,並不是單純想要試探河洛……
曹操聽聞了驃騎那一邊有飛鴿傳書之秘法,一直都不知道究竟是如何運作,不過這並不影響曹操會將這一點也考慮進去,也就是說,在許縣的動盪,必然有驃騎探子將消息送到了關中!
而且這一次和往常都不太相同,曹操並沒有下令嚴密封鎖消息。
一方面是許縣人口太多,就算是想要封也封不住,另外一方面麼……
就是眼前的這個軍報了。
驃騎軍就快出動了!
曹操將自己換成是驃騎,會等待自己將許縣亂事處理完了再進軍麼?
顯然不可能!
所以曹操笑了笑,『元穎所言不錯……不過,元穎有一點疏忽了……』
『請主公指點。』劉馥拱手問道。
曹操微微抬頭,向河內的方向一指,『大河雖然冰消,難以度越……不過若是走山道,就不必越過大河了!某以為,驃騎佯動河洛是真!出兵河內,也是真!』
『河內?可是河內多是山路……』劉馥說了半句,便是反應過來,驃騎軍確實以騎兵為重,但是驃騎軍的山地兵同樣也不弱!
『主公!如此一來……我們豈不是……』
劉馥想要說他們腹背受敵,但是說到一半才想到,現如今何止是腹背受敵,簡直就是四面楚歌!
曹操依舊笑著,就像是絲毫沒有感覺到當下局面帶給他的壓力,『現如今就看許縣之處,何時……』
曹操說話之間,就聽到帳外忽然有兵卒急步而來,『丞相!許縣急報!』
曹操眉毛微動,但是很快就大笑起來,『好好!真是讓某等得好久!』
接過兵卒急報之後,曹操上下看了兩眼,便是昂然起身,『傳令!拔營,進軍許縣,平定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