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2章 準備一個見面禮
第3521章 準備一個見面禮
在後世米帝,別說死幾十上百學子了,就算是死個幾萬十幾萬的百姓,政客們眼皮都不會多眨一下,但是在大漢就有些不同了。
這些學子固然有不少都是屬於家族家庭的次要子弟,放養族人,也不能算是多麼聰明靈利,才氣橫溢,但是不管怎樣的愚笨,對於其父母來說,都是一塊心頭肉!
現如今孩子莫名其妙的就成為了亂黨,這問題可就大了!
之前曹操在搞天子的時候,大家站在旁邊看著。畢竟天子麼,也就是個旁人家的孩子,只要自己的家庭家族,權勢地位不受損,那麼換一個天子又有什麼關係?
之前曹操在搞百官的時候,大家也站在旁邊看著。百官搞幾個下來,不就多出了一些蘿蔔坑了,到時候是不是還有旁觀者的機會,所以袖手旁觀又有什麼不對?
可是現在曹操在搞普通家族的學子孩子的時候,這牽扯的面不僅是大了,關鍵是這些家族家庭扛不起這罪名!
就算是曹操現階段不再追究,可是將來呢?
一個亂賊的名號扣在腦袋上,什麼時候都有可能成為引爆整個家庭家族的炸彈!
因此矛盾就自然產生了。
曹操這一方必須要將這些人定義成反曹軍,反朝廷,反天下的反動叛賊,這樣才能殺得有理,殺得有功,殺得不用承擔什麼其他責任。
而對於被殺了孩子的家庭家族一方,就必須要摘掉這個扣上來的帽子,就算是曹操一方表示可以認定這些學子是被蒙蔽,是被教唆,是被拐賣的,也不行!
一方面是大漢山東傳統家族家庭的關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另外一方面是曹操在這些年裡面借著反賊叛逆的名頭,殺了太多的人,導致山東士族鄉紳對於曹操這一方的承諾根本就不相信!
許攸死了!
王桀也死了!
還有孔融同樣也是死了!
在曹操執政的這一段時間內,被曹操明里暗裡搞死的名流名人,士族家族,還少麼?
這些事情就像是一道道的隱患暗傷,平常時日並不明顯,也不會展現出來,但是到了現在,就在這一場變動之中,被誘發了!
即便是如此,荀彧和程昱等人,依舊努力的在控制局面。
荀彧約見了襄邑劉氏、睢陽戴氏等人,安撫允諾,表示這一件事情是冀州內賊搞得鬼,然後又是稱讚劉氏戴氏的文學素養,才情絕冠,表示大漢需要像是劉氏戴氏這樣的優秀人才……
當然,荀彧也並非是無的放矢。
襄邑劉氏在易經上頗有造詣,而睢陽戴氏,則是世傳大小戴禮學。
簡單來說,就是分化利誘罷了。
這兩家都算是比較注重於學術,之前在官場上也沒有多少建樹,並且在這一次的事件當中死的也是普通的族人子弟,算不上多麼大的折損……
活人可以賣,死人一樣也可以賣的。
襄邑劉氏、睢陽戴氏原本琢磨著,反正人死了不能復生,人血饅頭也是饅頭,別拿豆包不當乾糧。如果說借著這一次讓家族能夠躋身朝堂,也不算是什麼大事,就當是家族內的那傻孩子自己跳了許縣的護城河自殺了就是。
反正這年頭,死傷的多了去了。
可是誰也沒想到,弘農楊氏出手了……
嚴格來說,是出嘴……哦,發聲了。
楊彪寫了一篇哀悼自己孩子的文章,不知道為什麼忽然就傳播而開!
『嗚呼哀哉!養子廿余,一日成空!』
『惟子在漢,願為梁棟,外求武功,內進文貢,匡率恩職,以盡臣忠。』
『然遇不辰,三綱道癰,否哉悖運,竊器賊凶,奮誠諫燼,危言齎用。』
『夫天地之長遠兮,嗟人生短多殃!』
『嗚呼哀哉!子不見鬼侯醢乎,子不見邢侯脯乎,子不見微子去乎,子不見箕子奴乎!』
『何輕其生兮骨肉離分!何重其忠兮朝野亡生!往者子弗及兮來者子不厥真!』
『胡契闊之屯亶兮,值昬化而永良,曷不相時以卷舒兮,徒委質而顛亡!』
『嗚呼介士,胡不臣央!痛哉惜哉,嗚呼哀哉!』
文章一出,許縣之內的風頭就是驟然一變!
若是按照歷史上的局面,當下弘農楊氏應該多數在弘農郡內,但是現在曹軍在河洛和驃騎大戰,秉承著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原則,弘農郡內的楊氏子弟族人自然而然的就來到了山東中原地區,在京都許縣周邊暫時居住下來。
其實河洛被侵占,楊氏被驅趕出了家園,倒也不算是什麼。
畢竟這年頭,能活著就不錯了,顛沛流離的家族也不僅僅只有楊氏一家。
所以如果楊修不死,楊彪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發飆!
雖然沒有一個字在罵曹操,但是鬼侯等人是誰啊?
這但凡是讀了幾天書的,大體上都是明白,然後也就明白了楊彪提及這些典故的意思!
於是乎,再怎樣要賣孩子人血饅頭的,多少也是要顧及一下顏面,至少不能像是後世米帝的那種吃法,襄邑劉氏、睢陽戴氏等人便是紛紛的改變了承諾,或是推脫,或是謝客,最多說一句『再說再說』就沒了下文……
風潮沒了鎮壓的把手,又被楊氏這文章一攪和,再加上又搜捕不到崔琰,整個事態頓時按壓不住,越來越是鬧騰起來。
曹操多年以來對於山東的強壓,就像是不斷壓縮的彈簧,現如今稍微找到了一些宣洩的出口,便是陡然爆發出來!
曹操在徐州殺人,在青州殺人,在河洛殺人,在冀州殺人,固然一時讓人畏懼,順服,可是埋下了許多的隱患,現在這些隱患就開始反噬曹操!
……
……
現如今曹操丞相府內,廳堂之中坐著的,自然都是徹頭徹尾的曹氏一派。其中大多數的人,是與曹操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但是畢竟人心隔肚皮,又有誰能清楚這裡面就全部都是忠誠於曹操的人呢?
許縣亂事從最初夜間的躁動,到了當下風潮湧動,也就是一兩天的時間,這讓習慣了緩慢節奏,事態循序漸進的山東之人多少有些不習慣。
一些年邁之士聚集到了皇宮大街上,呼號哀鳴。
這些年老長者,拄著拐棍,白髮皓首,在寒風當中悲切指控,表示要嚴懲兇手,抓捕屠夫,懲治奸妄。
就算是傻子,也是知道事情不對了。
劉協站在皇宮城門上,不僅沒有下令驅逐這些老者,反而讓宮內的黃門宦官出面,給這些老者帶去了錦墊,讓這些老者可以站累了,還可以坐下來休息。
這種曖昧的態度,使得在皇宮之前匯集的人越來越多!
這些人不拿刀槍,也不指名道姓說曹操,只是要求調查抓捕殺害學子的兇手,懲治屠戮無辜的賊人……
這就讓曹氏上下的人也不好做些什麼,總不能是明面上搞一下此地無銀三百兩吧?
認罪,絕對不可能。
道歉,那也是想都別想。
眾人坐在這裡,心中也有一些疑惑,就是這一場亂事,為什麼就這麼生發起來?
雖然說行大事必要周密,崔氏搞事情肯定也是秘不外宣,但是不可能一點跡象都沒有啊?
事先沒有奔走聯絡,利益交換,這是極難想像的。
而且一旦牽扯的人多了,難免就會有些這樣或是那樣問題,走漏了風聲什麼的,也就自然可以讓荀彧等人知曉了。
可是一直到了現在,在座的眾人都想不太清楚,崔琰是怎麼和其他人聯絡的……
從崔琰到了許縣之中開始,就基本上是在監視之下。
雖然不至於是軟禁,也不是時時刻刻都派人貼身跟蹤,但是在宅院之外,在街道兩側,在官廨之中,都是有眼線,不管崔琰做什麼事情,見什麼人,都會記錄稟報上來。
『城外!』程昱低聲說道,『城外……我等疏忽了!』
荀彧微微點頭。
他同樣也是想到了,但是沒有辦法。
監視,是需要人手的。
而這一場戰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能保持在許縣之中的監視網,已經是盡力了,城外那些比較偏遠一點的地區,曹氏的校事郎根本無法覆蓋。
『敢問令君,如今輿論濤濤,當何以應?』任峻不關心那崔琰究竟是怎樣聯絡的,他現在最頭疼的就是這個局面要怎麼處理。
畢竟他動手殺的人!
要是荀彧扛不住壓力,那麼他就要成為大漢背鍋俠!
幸好荀彧足夠沉穩,他伸手示意,『如今賊已明,我當在暗。任中郎稍安勿躁。』
任峻吸了一口氣,讓自己情緒稍微平復一點,點了點頭,不再說話。
事到如今,他也只有信任荀彧不會賣他……
荀彧環視一周,緩緩說道:『今召諸位前來,只有一事相告……主公不日將至!』
『啊?!』
『太好了!』
『主公來了,我等就安心了!』
『哈啊,哈哈,真好!』
『放心了,這就好了!』
眾人紛紛回應,喜笑顏開。
荀彧點了點頭,然後便是安排各人事項,要求眾人在最後關鍵時刻保持對於曹操的忠誠。
眾人也是紛紛應答,拍著胸脯保證。
荀彧又是勉勵一番,就讓丞相府衙之內的這些人散去,各自做事。
眾人告退。
『仲德,留步。』
荀彧在程昱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出聲挽留。
程昱停下腳步,重新回來坐下,拱了拱手說道,『令君還有什麼吩咐?』
荀彧沉默片刻,問程昱道:『仲德,此間之議……何時會傳於府外?』
程昱低聲說道:『今晚必傳於外。』
荀彧點頭,『盯緊他們。』
程昱拱手領命,旋即退下。
……
……
黃昏。
春日之時,天黑得還是很早,加上這幾天也不是很晴朗,陰霾居多,所以在酉時就已經有些暗淡下來了。
在官廨之中,有一名小吏晃晃悠悠拐出了迴廊,到了側院之中。
因為這兩天許縣之中風暴旋起,所以在丞相府內的小吏是十二個時辰待命,不出府衙的,吃睡都在丞相府內。
小吏縮著腦袋,眼珠左瞄瞄,右看看,見四下無人,便是急急往側院圍牆而去。
到了圍牆之處,又是縮著腦袋四下亂瞄,確定沒有人影,才在圍牆下學了兩聲狗叫。
片刻之後,在圍牆外面,也是有狗叫聲傳出。
小吏連忙在地上撿了一塊小石頭,取出袖子裡面藏著的巾帛包上,然後往後退了一步,將包了石頭的巾帛丟出了圍牆之外。
聽到『啪嗒』一聲,然後又是兩聲狗吠,小吏這才呼出一口長氣,正甩著袖子往回走,拐過了迴廊,迎面就看見程昱帶著幾人將迴廊站得滿滿當當!
小吏嚇得幾乎是要原地蹦起,頓時連話都說不出來,只是下意識的往一旁讓開。
『消息……傳出去了?』
程昱微微側頭,往圍牆那邊看了一眼。
小吏頭上臉上身上漢水頓時都冒了出來,滾滾而下,『……小人,小人……不,不知道什麼……什麼消息……』
程昱也懶得廢話,『抓起來!嚴加審問!』
如狼似虎的曹府護衛撲了上來,將小吏按到,還沒等小吏呼喊,便是一塊破布堵在了小吏嘴上,上下兩下就像是捆牲口一般,手腳綑紮到一起,然後便是一抬一架,就往外走。
程昱哼了一聲,轉頭問身邊的護衛,『西苑抓到了幾個了?』
『回稟大夫,抓了兩個。』
程昱嘿了一聲,『連這個算一起,這都五個了……這丞相府啊……真是跟篩子差不多了……』
……
……
『曹賊要回來了……』甄臻低聲說道,『事急矣……』
『原本想要讓楊公出面……』崔琰也是低聲說道,『未曾想這老賊就是寫了篇文章……便是連頭都不露了……』
崔琰搞了一手燈下黑。
誰都想要當黃雀,甚至還想要當黃雀後面的獵人。
那麼,誰才是寒蟬?
『曹賊若是來此平亂,必然是從冀州扯回兵馬……』崔琰低聲說道,『如此一來,冀州之中空虛,便可北迎驃騎,直入中原!』
崔琰和甄臻兩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最終在曹操所帶來的壓力之下,媾合在了一起。
崔琰也徹底的拋棄了和曹操合作的計劃,接著甄氏的道路,倒向了驃騎方向。
許縣之亂,就是崔琰給驃騎大將軍斐潛的投名狀。
也正是崔琰做出了這樣的舉動,才讓甄臻冒著危險為崔琰遮掩。
『崔使君之意思……』甄臻不明白崔琰的意思。
『冀州空虛啊……』崔琰也不賣關子,『鄴城……若是鄴城再亂一亂,那麼……』
甄臻有些明白了,『崔使君你是說……曹氏子……』
『不僅如此……曹賊領兵平亂,』崔琰笑道,『這前線……嘿嘿!屆時驃騎若出關來……便是天下可定也!此乃某贈驃騎之賀禮也!』
輿論可以搞死普通人,但是想要單獨依靠輿論就能搞倒一個政治家,顯然就是本末倒置。
政治家不怕輿論,只怕政敵。
而且在大多數時候,是政敵要動手了,才附帶送出一個輿論的大禮包。
崔琰和甄臻也沒想著就這麼些烏合之眾就能搞死搞倒曹操,只是為了給曹操添亂,然後將曹操從外扯回來,而曹操一旦現身,冀州和前線就肯定會受到影響!
到時候,即便是曹操重新清洗許縣也好,抑或是和天子百官達成了妥協也罷,都會將曹操手腳捆綁在許縣一段時間,而這一段時間,就是崔琰陰謀的一部分,也就是他所說的給驃騎的見面禮!
甄臻眼眸頓時一亮,但是很快又皺眉說道:『然曹賊前來,你我於此便是危險了!』
崔琰笑了笑,『賢弟,莫要再藏著手段了……此時此刻,便是當全力一擊!』
甄臻皺眉不語。
他確實還有一些手段。
市井之中,尤其是商隊往來,自然會有招攬一些亡命之徒,明面上是為了保護商隊,但是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用來充當死士,但是這些人如果真的動了手,那麼就和之前不一樣了。
之前只是用言辭鼓動,就像是楊彪的那哀悼文一樣,就算是旁人『理解錯誤』,也不算是牽扯。
而如果說真的動了人手,肯定會留下痕跡,到時候如果曹操不倒,那麼甄氏在豫州潁川,甚至可能在冀州的老家都會被曹氏的報復連根拔起!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甄氏算是大漢的小資產階級。他們渴望著能躋身於政治高層,所以必然的具備一定的革命性,想要推翻在他們頭上的統治者,改變他們被更高層的統治者剝削的環境,但是同樣的,他們的革命性是不徹底的,瞻前顧後的,甚至有可能隨時會發生變化的……
崔琰也看出了甄臻的顧慮,便是笑了笑,『既然賢弟有難處……某也不強求,不過……賢弟必須送我過關……我只有過了大河,方可聯絡人手……』
崔琰的這個要求雖然也比較難,但是比起之前崔琰讓甄臻豁出去,動用全部底牌,相對來說就更容易讓甄臻接受了。
於是兩個人便是談了談具體出逃步驟,甄臻便是從崔琰的藏身之處先行離開。
畢竟現在曹軍在許縣四周都有設哨卡,想要不驚動曹軍逃離,還是需要做出一些相應的準備的……
在後世米帝,別說死幾十上百學子了,就算是死個幾萬十幾萬的百姓,政客們眼皮都不會多眨一下,但是在大漢就有些不同了。
這些學子固然有不少都是屬於家族家庭的次要子弟,放養族人,也不能算是多麼聰明靈利,才氣橫溢,但是不管怎樣的愚笨,對於其父母來說,都是一塊心頭肉!
現如今孩子莫名其妙的就成為了亂黨,這問題可就大了!
之前曹操在搞天子的時候,大家站在旁邊看著。畢竟天子麼,也就是個旁人家的孩子,只要自己的家庭家族,權勢地位不受損,那麼換一個天子又有什麼關係?
之前曹操在搞百官的時候,大家也站在旁邊看著。百官搞幾個下來,不就多出了一些蘿蔔坑了,到時候是不是還有旁觀者的機會,所以袖手旁觀又有什麼不對?
可是現在曹操在搞普通家族的學子孩子的時候,這牽扯的面不僅是大了,關鍵是這些家族家庭扛不起這罪名!
就算是曹操現階段不再追究,可是將來呢?
一個亂賊的名號扣在腦袋上,什麼時候都有可能成為引爆整個家庭家族的炸彈!
因此矛盾就自然產生了。
曹操這一方必須要將這些人定義成反曹軍,反朝廷,反天下的反動叛賊,這樣才能殺得有理,殺得有功,殺得不用承擔什麼其他責任。
而對於被殺了孩子的家庭家族一方,就必須要摘掉這個扣上來的帽子,就算是曹操一方表示可以認定這些學子是被蒙蔽,是被教唆,是被拐賣的,也不行!
一方面是大漢山東傳統家族家庭的關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另外一方面是曹操在這些年裡面借著反賊叛逆的名頭,殺了太多的人,導致山東士族鄉紳對於曹操這一方的承諾根本就不相信!
許攸死了!
王桀也死了!
還有孔融同樣也是死了!
在曹操執政的這一段時間內,被曹操明里暗裡搞死的名流名人,士族家族,還少麼?
這些事情就像是一道道的隱患暗傷,平常時日並不明顯,也不會展現出來,但是到了現在,就在這一場變動之中,被誘發了!
即便是如此,荀彧和程昱等人,依舊努力的在控制局面。
荀彧約見了襄邑劉氏、睢陽戴氏等人,安撫允諾,表示這一件事情是冀州內賊搞得鬼,然後又是稱讚劉氏戴氏的文學素養,才情絕冠,表示大漢需要像是劉氏戴氏這樣的優秀人才……
當然,荀彧也並非是無的放矢。
襄邑劉氏在易經上頗有造詣,而睢陽戴氏,則是世傳大小戴禮學。
簡單來說,就是分化利誘罷了。
這兩家都算是比較注重於學術,之前在官場上也沒有多少建樹,並且在這一次的事件當中死的也是普通的族人子弟,算不上多麼大的折損……
活人可以賣,死人一樣也可以賣的。
襄邑劉氏、睢陽戴氏原本琢磨著,反正人死了不能復生,人血饅頭也是饅頭,別拿豆包不當乾糧。如果說借著這一次讓家族能夠躋身朝堂,也不算是什麼大事,就當是家族內的那傻孩子自己跳了許縣的護城河自殺了就是。
反正這年頭,死傷的多了去了。
可是誰也沒想到,弘農楊氏出手了……
嚴格來說,是出嘴……哦,發聲了。
楊彪寫了一篇哀悼自己孩子的文章,不知道為什麼忽然就傳播而開!
『嗚呼哀哉!養子廿余,一日成空!』
『惟子在漢,願為梁棟,外求武功,內進文貢,匡率恩職,以盡臣忠。』
『然遇不辰,三綱道癰,否哉悖運,竊器賊凶,奮誠諫燼,危言齎用。』
『夫天地之長遠兮,嗟人生短多殃!』
『嗚呼哀哉!子不見鬼侯醢乎,子不見邢侯脯乎,子不見微子去乎,子不見箕子奴乎!』
『何輕其生兮骨肉離分!何重其忠兮朝野亡生!往者子弗及兮來者子不厥真!』
『胡契闊之屯亶兮,值昬化而永良,曷不相時以卷舒兮,徒委質而顛亡!』
『嗚呼介士,胡不臣央!痛哉惜哉,嗚呼哀哉!』
文章一出,許縣之內的風頭就是驟然一變!
若是按照歷史上的局面,當下弘農楊氏應該多數在弘農郡內,但是現在曹軍在河洛和驃騎大戰,秉承著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原則,弘農郡內的楊氏子弟族人自然而然的就來到了山東中原地區,在京都許縣周邊暫時居住下來。
其實河洛被侵占,楊氏被驅趕出了家園,倒也不算是什麼。
畢竟這年頭,能活著就不錯了,顛沛流離的家族也不僅僅只有楊氏一家。
所以如果楊修不死,楊彪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發飆!
雖然沒有一個字在罵曹操,但是鬼侯等人是誰啊?
這但凡是讀了幾天書的,大體上都是明白,然後也就明白了楊彪提及這些典故的意思!
於是乎,再怎樣要賣孩子人血饅頭的,多少也是要顧及一下顏面,至少不能像是後世米帝的那種吃法,襄邑劉氏、睢陽戴氏等人便是紛紛的改變了承諾,或是推脫,或是謝客,最多說一句『再說再說』就沒了下文……
風潮沒了鎮壓的把手,又被楊氏這文章一攪和,再加上又搜捕不到崔琰,整個事態頓時按壓不住,越來越是鬧騰起來。
曹操多年以來對於山東的強壓,就像是不斷壓縮的彈簧,現如今稍微找到了一些宣洩的出口,便是陡然爆發出來!
曹操在徐州殺人,在青州殺人,在河洛殺人,在冀州殺人,固然一時讓人畏懼,順服,可是埋下了許多的隱患,現在這些隱患就開始反噬曹操!
……
……
現如今曹操丞相府內,廳堂之中坐著的,自然都是徹頭徹尾的曹氏一派。其中大多數的人,是與曹操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但是畢竟人心隔肚皮,又有誰能清楚這裡面就全部都是忠誠於曹操的人呢?
許縣亂事從最初夜間的躁動,到了當下風潮湧動,也就是一兩天的時間,這讓習慣了緩慢節奏,事態循序漸進的山東之人多少有些不習慣。
一些年邁之士聚集到了皇宮大街上,呼號哀鳴。
這些年老長者,拄著拐棍,白髮皓首,在寒風當中悲切指控,表示要嚴懲兇手,抓捕屠夫,懲治奸妄。
就算是傻子,也是知道事情不對了。
劉協站在皇宮城門上,不僅沒有下令驅逐這些老者,反而讓宮內的黃門宦官出面,給這些老者帶去了錦墊,讓這些老者可以站累了,還可以坐下來休息。
這種曖昧的態度,使得在皇宮之前匯集的人越來越多!
這些人不拿刀槍,也不指名道姓說曹操,只是要求調查抓捕殺害學子的兇手,懲治屠戮無辜的賊人……
這就讓曹氏上下的人也不好做些什麼,總不能是明面上搞一下此地無銀三百兩吧?
認罪,絕對不可能。
道歉,那也是想都別想。
眾人坐在這裡,心中也有一些疑惑,就是這一場亂事,為什麼就這麼生發起來?
雖然說行大事必要周密,崔氏搞事情肯定也是秘不外宣,但是不可能一點跡象都沒有啊?
事先沒有奔走聯絡,利益交換,這是極難想像的。
而且一旦牽扯的人多了,難免就會有些這樣或是那樣問題,走漏了風聲什麼的,也就自然可以讓荀彧等人知曉了。
可是一直到了現在,在座的眾人都想不太清楚,崔琰是怎麼和其他人聯絡的……
從崔琰到了許縣之中開始,就基本上是在監視之下。
雖然不至於是軟禁,也不是時時刻刻都派人貼身跟蹤,但是在宅院之外,在街道兩側,在官廨之中,都是有眼線,不管崔琰做什麼事情,見什麼人,都會記錄稟報上來。
『城外!』程昱低聲說道,『城外……我等疏忽了!』
荀彧微微點頭。
他同樣也是想到了,但是沒有辦法。
監視,是需要人手的。
而這一場戰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能保持在許縣之中的監視網,已經是盡力了,城外那些比較偏遠一點的地區,曹氏的校事郎根本無法覆蓋。
『敢問令君,如今輿論濤濤,當何以應?』任峻不關心那崔琰究竟是怎樣聯絡的,他現在最頭疼的就是這個局面要怎麼處理。
畢竟他動手殺的人!
要是荀彧扛不住壓力,那麼他就要成為大漢背鍋俠!
幸好荀彧足夠沉穩,他伸手示意,『如今賊已明,我當在暗。任中郎稍安勿躁。』
任峻吸了一口氣,讓自己情緒稍微平復一點,點了點頭,不再說話。
事到如今,他也只有信任荀彧不會賣他……
荀彧環視一周,緩緩說道:『今召諸位前來,只有一事相告……主公不日將至!』
『啊?!』
『太好了!』
『主公來了,我等就安心了!』
『哈啊,哈哈,真好!』
『放心了,這就好了!』
眾人紛紛回應,喜笑顏開。
荀彧點了點頭,然後便是安排各人事項,要求眾人在最後關鍵時刻保持對於曹操的忠誠。
眾人也是紛紛應答,拍著胸脯保證。
荀彧又是勉勵一番,就讓丞相府衙之內的這些人散去,各自做事。
眾人告退。
『仲德,留步。』
荀彧在程昱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出聲挽留。
程昱停下腳步,重新回來坐下,拱了拱手說道,『令君還有什麼吩咐?』
荀彧沉默片刻,問程昱道:『仲德,此間之議……何時會傳於府外?』
程昱低聲說道:『今晚必傳於外。』
荀彧點頭,『盯緊他們。』
程昱拱手領命,旋即退下。
……
……
黃昏。
春日之時,天黑得還是很早,加上這幾天也不是很晴朗,陰霾居多,所以在酉時就已經有些暗淡下來了。
在官廨之中,有一名小吏晃晃悠悠拐出了迴廊,到了側院之中。
因為這兩天許縣之中風暴旋起,所以在丞相府內的小吏是十二個時辰待命,不出府衙的,吃睡都在丞相府內。
小吏縮著腦袋,眼珠左瞄瞄,右看看,見四下無人,便是急急往側院圍牆而去。
到了圍牆之處,又是縮著腦袋四下亂瞄,確定沒有人影,才在圍牆下學了兩聲狗叫。
片刻之後,在圍牆外面,也是有狗叫聲傳出。
小吏連忙在地上撿了一塊小石頭,取出袖子裡面藏著的巾帛包上,然後往後退了一步,將包了石頭的巾帛丟出了圍牆之外。
聽到『啪嗒』一聲,然後又是兩聲狗吠,小吏這才呼出一口長氣,正甩著袖子往回走,拐過了迴廊,迎面就看見程昱帶著幾人將迴廊站得滿滿當當!
小吏嚇得幾乎是要原地蹦起,頓時連話都說不出來,只是下意識的往一旁讓開。
『消息……傳出去了?』
程昱微微側頭,往圍牆那邊看了一眼。
小吏頭上臉上身上漢水頓時都冒了出來,滾滾而下,『……小人,小人……不,不知道什麼……什麼消息……』
程昱也懶得廢話,『抓起來!嚴加審問!』
如狼似虎的曹府護衛撲了上來,將小吏按到,還沒等小吏呼喊,便是一塊破布堵在了小吏嘴上,上下兩下就像是捆牲口一般,手腳綑紮到一起,然後便是一抬一架,就往外走。
程昱哼了一聲,轉頭問身邊的護衛,『西苑抓到了幾個了?』
『回稟大夫,抓了兩個。』
程昱嘿了一聲,『連這個算一起,這都五個了……這丞相府啊……真是跟篩子差不多了……』
……
……
『曹賊要回來了……』甄臻低聲說道,『事急矣……』
『原本想要讓楊公出面……』崔琰也是低聲說道,『未曾想這老賊就是寫了篇文章……便是連頭都不露了……』
崔琰搞了一手燈下黑。
誰都想要當黃雀,甚至還想要當黃雀後面的獵人。
那麼,誰才是寒蟬?
『曹賊若是來此平亂,必然是從冀州扯回兵馬……』崔琰低聲說道,『如此一來,冀州之中空虛,便可北迎驃騎,直入中原!』
崔琰和甄臻兩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最終在曹操所帶來的壓力之下,媾合在了一起。
崔琰也徹底的拋棄了和曹操合作的計劃,接著甄氏的道路,倒向了驃騎方向。
許縣之亂,就是崔琰給驃騎大將軍斐潛的投名狀。
也正是崔琰做出了這樣的舉動,才讓甄臻冒著危險為崔琰遮掩。
『崔使君之意思……』甄臻不明白崔琰的意思。
『冀州空虛啊……』崔琰也不賣關子,『鄴城……若是鄴城再亂一亂,那麼……』
甄臻有些明白了,『崔使君你是說……曹氏子……』
『不僅如此……曹賊領兵平亂,』崔琰笑道,『這前線……嘿嘿!屆時驃騎若出關來……便是天下可定也!此乃某贈驃騎之賀禮也!』
輿論可以搞死普通人,但是想要單獨依靠輿論就能搞倒一個政治家,顯然就是本末倒置。
政治家不怕輿論,只怕政敵。
而且在大多數時候,是政敵要動手了,才附帶送出一個輿論的大禮包。
崔琰和甄臻也沒想著就這麼些烏合之眾就能搞死搞倒曹操,只是為了給曹操添亂,然後將曹操從外扯回來,而曹操一旦現身,冀州和前線就肯定會受到影響!
到時候,即便是曹操重新清洗許縣也好,抑或是和天子百官達成了妥協也罷,都會將曹操手腳捆綁在許縣一段時間,而這一段時間,就是崔琰陰謀的一部分,也就是他所說的給驃騎的見面禮!
甄臻眼眸頓時一亮,但是很快又皺眉說道:『然曹賊前來,你我於此便是危險了!』
崔琰笑了笑,『賢弟,莫要再藏著手段了……此時此刻,便是當全力一擊!』
甄臻皺眉不語。
他確實還有一些手段。
市井之中,尤其是商隊往來,自然會有招攬一些亡命之徒,明面上是為了保護商隊,但是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用來充當死士,但是這些人如果真的動了手,那麼就和之前不一樣了。
之前只是用言辭鼓動,就像是楊彪的那哀悼文一樣,就算是旁人『理解錯誤』,也不算是牽扯。
而如果說真的動了人手,肯定會留下痕跡,到時候如果曹操不倒,那麼甄氏在豫州潁川,甚至可能在冀州的老家都會被曹氏的報復連根拔起!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甄氏算是大漢的小資產階級。他們渴望著能躋身於政治高層,所以必然的具備一定的革命性,想要推翻在他們頭上的統治者,改變他們被更高層的統治者剝削的環境,但是同樣的,他們的革命性是不徹底的,瞻前顧後的,甚至有可能隨時會發生變化的……
崔琰也看出了甄臻的顧慮,便是笑了笑,『既然賢弟有難處……某也不強求,不過……賢弟必須送我過關……我只有過了大河,方可聯絡人手……』
崔琰的這個要求雖然也比較難,但是比起之前崔琰讓甄臻豁出去,動用全部底牌,相對來說就更容易讓甄臻接受了。
於是兩個人便是談了談具體出逃步驟,甄臻便是從崔琰的藏身之處先行離開。
畢竟現在曹軍在許縣四周都有設哨卡,想要不驚動曹軍逃離,還是需要做出一些相應的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