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賓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婚禮,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

  再加上顧深和蘇錦兒情況特殊......兩家的長輩,都已經不在人世了。

  因此,顧深和蘇錦兒也商量過,對於一些婚禮的流程,是不是精簡一點。

  比如說迎親和入門時,需要家中長輩參與的環節,要不就省了吧。

  此事,遭到了包括王單和程玉在內的,所有人的反對。

  大婚豈同兒戲?!

  蘇錦兒家不是沒有長輩了麼,沒關係,王單的老爹王升表示,自己還缺一個乾女兒。

  自己兒子跟顧深是兄弟,如果自己再成了蘇錦兒的義父,顧深成了自己的乾女婿,這不是親上加親的好事兒麼?!

  然後程玉的老爹程顙表示,你個老皮頭,想什麼美事兒呢你。

  你王家什麼時候跟蘇家有交情了?!

  倒是我們老程家,早年間跟蘇家有舊,程顙和蘇錦兒的父母,也是兄弟相稱的,不然兩家女兒,怎麼能是手帕交呢?!

  要認乾爹,那也得是我老程來。

  給蘇錦兒整無語了。

  我怎麼不知道,當年蘇,程兩家,還是至交?!

  當年蘇家那麼困難,那麼落魄的時候,也沒見有誰出手拉自己一把,是自己一個人撐著蘇氏布莊走到今天的......好嘛,自己結個婚,突然冒出來兩個乾爹?!

  還是蘇州城內的首富和二富?!

  其實蘇錦兒懂,這兩人都不是衝著自己來的。

  之所以蘇州城的首富和二富要搶著成為自己的乾爹,義父,純粹是因為啊,顧深那邊,不知道是怎麼搞的,居然找了范仲淹來當他的主婚人。

  范仲淹是什麼人?!

  他不僅僅是蘇州知州,更是天下讀書人的代表,身負天下人望......這樣的人,平日裡王升和程顙兩人,連見一面都難。

  如今有機會跟范仲淹攀上交情,他們作為一介商賈,能放過這樣的機會?!

  就是單純的在一個桌上吃過一頓飯,都夠這倆人回去吹一輩子牛的。

  而顧深吧,本來也沒打算請范仲淹來給自己當主婚人。

  顧深的第一人選,是周溫。

  顧深的父母早逝,家中就剩下他一個獨苗......哦,對了,如今多了一個叫漁娘的丫鬟,但這個丫鬟吧,根本不頂事兒。

  所以啊,顧深在自己的長輩裡面劃拉了一遍,發現就只有周溫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畢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嘛。

  周溫作為顧深正經拜過師的啟蒙恩師,他就是如今顧深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長輩。

  但是吧......周溫在五年前,離任睦州通判後,直接被調去益州當官了,以益州到蘇州之間的路程距離,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趕回蘇州來參加顧深的婚禮。

  顧深正為這事兒發愁呢,結果范仲淹不知道怎麼的,就聽說了這個事兒。

  周學弟來不了,我不是就在蘇州城內嘛。

  顧小子你是幾個意思?!還拿不拿我當師伯了?!

  顧深當時就傻眼了......他真沒想過要請范仲淹做自己的主婚人啊。

  顧深的婚禮,當然不可能不請范仲淹,但請范仲淹當自己的長輩,成為自己婚禮的主婚人,顧深不是不想,是不敢想。

  范仲淹是什麼名望的人物,請他當自己婚禮的主婚人......顧深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大的臉面啊。

  結果范仲淹自己就找上門來了。

  而范仲淹的理由也很直接。

  顧深父母早逝,唯一的長輩,就是安定學派的學生,周溫。

  周學弟如果能來,那自然最好,他范仲淹也不會那麼不自覺地,去跟周學弟搶這個主婚人的位置。

  但周學弟既然來不了,而胡瑗這個師公呢,說是要九月下旬才能抵達蘇州,必然也趕不上顧深的婚禮......那作為安定學派在蘇州唯一的長輩,他范仲淹不當這個主婚人,誰來當?!

  所以這事兒就這麼定了......顧深有這個患得患失的功夫,還不如想想,到底應該請哪些賓客為好。


  結果,就因為范仲淹這麼一摻和,顧深的大婚,瞬間從兩個大齡未婚青年抱團取暖,變成了整個蘇州府的大事。

  給顧深鬱悶的......請誰呢?!

  范仲淹一旦摻和進來了,少不了的一些官面上的官吏,地面上的富戶豪強,都想要摻和進來。

  這樣可不行。

  一來,顧深自問沒那麼大的面子,二來,顧深也不想把事情搞的那麼大。

  在跟蘇錦兒再次商議後,顧深得知了蘇錦兒有同樣的顧慮後,最後決定,還是把婚禮控制在小範圍之內更好。

  蘇錦兒那邊,請的也大多是平日裡交好的姐妹,以及一些生意上比較合得來的合作夥伴。

  而顧深這邊,就更簡單了。

  他就請了王單一家,張岊,以及......張方平。

  是的,顧深還是給張方平發去了婚禮的請柬。

  雖然公廩案一事上,顧深和張方平有分歧,但兩人在崑山縣彼此配合的交情還是結下了的,自己大婚,沒道理不給張方平發請柬。

  不管張方平有沒有時間來,願不願意來,那都是他的事情,顧深該給的請柬還是要給的。

  事實上,張方平倒不是不想來參加顧深的大婚,他是確實沒有時間過來參加。

  崑山縣是蘇州水患受災最嚴重的地方,如今張方平正忙於賑災安撫百姓,安撫完了百姓後,還得儘快的組織百姓,響應蘇州知州范仲淹的號召,疏浚五河,引流太湖水。

  事情太多了。

  再加上如今崑山縣的縣丞,縣尉,典史集體請辭,歸鄉養老去了,整個崑山縣,就張方平一個人頂著,上報請求調撥官吏的文書甚至都不一定能到江南東路轉運使那邊,張方平一個人當四個人用,根本走不開。

  所以,張方平只能是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回信給顧深,再三告知了自己的難處,請求顧深的理解。

  並且,張方平還是派人專門來了一趟蘇州,奉上了自己的賀儀,表達了祝福......來個禮到人不到了。

  該做的準備做完了,該請的人也請的差不多了,而九月初三,也快到了。

  九月初二,一早,蘇家就來人了。

  明天是婚禮,按照習俗,蘇家的人要提前一天過來布置新房。

  蘇錦兒當然是不可能親自前來的,這種事,一般都是蘇家的姑婆長輩出面來做......因此,這事兒,是程玉出面來的。

  老王家終究沒有爭過老程家,程顙成了蘇錦兒的義父,而程玉自然是蘇錦兒的義妹。

  但其實仔細想想,王升根本不吃虧......顧深和王單是兄弟,他王升就算不是蘇錦兒的義父,一樣能坐在主桌上。

  想明白這點後,王升就不跟程顙爭了......你是女方代表,但老子也是男方代表。

  因此,這次的催妝禮,鋪房等流程,是程玉帶人來的。

  而跟著程玉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叫「月兒」的小丫鬟,十四五歲左右,被程玉領著,正式的跟顧深打了招呼。

  顧深一開始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一直等到月兒紅著臉跑開了,程玉偷偷的跟顧深「科普」,顧深才明白,這個月兒,是蘇錦兒的貼身侍女,同時也是蘇錦兒的陪嫁丫鬟。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程玉要單獨帶著月兒來見顧深了......畢竟未來可能會睡在一張床上的,當然要提前得來認一下主君。

  當時就給顧深鬧了一個大紅臉。

  然後......顧深就在月兒的服侍下,開始試了婚服。

  這事兒,程玉是不方便來的,而漁娘,她大概也是這輩子第一次見到這麼漂亮的婚服......湖心島上的婚禮特別簡單,就是兩家人一起吃頓飯,然後就算是完成了婚禮。

  漁娘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正式的婚禮流程,她根本不懂這個漂亮的婚服到底是怎麼穿的。

  所以,只能是月兒來。

  月兒雖然也有點小害羞吧,但作為陪嫁丫鬟,她可不像漁娘,她很清楚自己的職責,所以,她一邊服侍顧深穿衣,一邊交代漁娘穿婚服的注意事項。

  婚禮當天,月兒要在娘家伺候蘇錦兒,不可能再跑來給顧深穿婚服的,所以她得先教會漁娘才行。

  漁娘其實不想學這個麻煩事兒,她那個性格,也做不來這個麻煩事兒......但是吧,終究是被顧深好心收留了嘛,出於感恩,漁娘還是很認真的在學。

  但,效果有限。

  顧深都已經自己學會了怎麼穿,怎麼拖,漁娘的小腦袋瓜,依然沒轉過彎來。

  不管如何,這個環節,就算是過去了。

  接下來的環節......也麻煩。

  程玉專門找人寫了一個本子,給顧深講解迎親時候的各種禮儀規制,一直從上午講解到中午,都沒有徹底講完。

  講到最後,程玉自己都覺得太麻煩了,索性把本子往顧深懷裡一丟,讓顧深趕緊背下來了事兒。

  至於明天實操,反正有自家那口子全程陪同,他都是結過婚的人了,只要按照當年的流程提醒顧深,應該出不了什麼問題。

  今天主要的目的已經完成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讓顧深早點休息。

  結婚這事兒,以程玉過來人的體驗來說......那可是體力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