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收不行
「不老實的,我好像給你添麻煩了.......」
在終於搞清楚「貼身丫鬟」到底是要幹些什麼事兒後,漁娘完全沒了當初綁人時的彪悍勁,小臉通紅的,但還是不忘給顧深道歉。
可見,大當家的雖然沒啥文化水平,但家教上,似乎還行......沒真把女兒教成一個不講理的悍匪。
顧深也是無奈啊,只能是嘆口氣,對漁娘說道,「也不算什麼大事兒......我會讓王單吩咐下人,這事兒不要外傳,你呢,也早點回家去,不要再到處亂跑了。」
顧深這話說的,漁娘聽完了,就是低頭,也不搭話。
很顯然,小姑娘不想就這麼回去。
漁娘從小就生活在湖心島上,因為湖心島四面環水的特殊地理環境,導致漁娘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漁娘一直對此非常的好奇。
再加上吧,湖心島上的李叔,也就是那個穿著儒衫青袍,說話文縐縐的老者......其實嚴格說起來,他也不算是個讀書人,他以前是在茶館當說書先生的。
閒著沒事兒了,就跟島上的孩子們講一些評話故事之類的......導致漁娘從小就很嚮往那些來去自如的遊俠,嚮往外面的世界。
嗯,漁娘外出綁人,至少有一半的鍋,得扣在那個糟老頭子身上。
而如今,漁娘十三歲了,又不知道是吃了什麼東西,長的那叫一個人高馬大的,就比他爹矮小半個頭......至少從外表看,漁娘已經是個大姑娘了。
大當家的這才允許漁娘在水哥兒的陪同下,離開湖心島,到附近的城鎮去轉轉。
然後這一轉吧,不僅綁回來三個書生,順帶的,把心也轉野了。
其實漁娘來找顧深,真沒啥特殊的原因,她就是想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而已。
在湖心島呆著無聊了好幾天,漁娘終於是找到機會,躲開了大當家和水哥兒的視線,簡單收拾了一個小包袱,劃著名一條烏篷船,一路順著崑山縣到蘇州府的官道,找來了。
漁娘就是想在外面玩一段時間,不想呆在那個無聊的湖心島上......真沒有別的意思。
至於怎麼找到王家的,這個很簡單......以王家的家大業大,進了蘇州城隨便問問,就能找上門來。
而貼身丫鬟是幹什麼的,漁娘確實不清楚,她只知道在崑山縣的時候,顧深跟驛站的驛卒這麼介紹自己的,到了王家,她自然也就這麼說了。
可如今,搞清楚了這個貼身丫鬟到底是什麼,漁娘也後悔了......她沒想那麼早的嫁人。
當然,妻和妾的區別,小漁娘自然也不可能懂,甚至夫妻間的事情,小漁娘也只是單純的理解為兩人要睡在一起。
但,即使如此,跟一個陌生男人睡在一張床上,已經足夠超出漁娘的心理承受範圍了。
所以......一邊是不想給跟顧深睡在一起,一邊是不想放棄外出探險的心情。
小漁娘來回猶豫了很久,這才悄悄抬頭,小聲的問道,「不老實的,你可不可以收留我一段時間......但不要跟我睡在一起啊?!」
差點給顧深整笑了......這時候的漁娘,倒是跟外表不一樣,充滿了一個十三歲少女的童真。
但這事兒吧,顧深還真的有點不太好跟漁娘直說,嫂子又不肯幫忙......顧深也為難吶。
只能是先安排漁娘在王家住下來,然後自己再去找王單和程玉,跟這倆好好的說說,看看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這事兒,在顧深看來,真的很麻煩的。
收做丫鬟是不可能的,正常能活的下去的人,也不會給人做丫鬟。
宋代的僕役制度,基本承襲了唐代的僕役制度,僕役基本是沒啥人權的,不僅一切財產歸主人家所有,甚至於子孫後代,也有可能繼續為主人家服務。
宋代只是在唐代僕役制度的基礎上,完善了主人虐待僕役致死的懲罰措施而已......總體來說,奴僕還是屬於主人私有物的一種,沒啥權利的。
因此,如果不是不得已,實在活不下去,一般有家有田的人家,是不太願意賣身為奴的。
至少,顧深知道漁娘的家世情況,他可不覺得那個湖心島的大當家,會允許自己的女兒賣身為奴。
所以,收漁娘為貼身丫鬟這事兒,其實並不靠譜......大當家的恐怕會拎著魚叉殺上門來的。
至於納妾......先不說顧深願不願意的問題,顧深的身份,就不符合納妾的基本情況。
中國古代從來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納妾,也不是你想納就能納的。
首先你得有官身,其次你的官位或者爵位決定了,你可以納幾個妾,第三,正經的妾室,在家裡的地位雖然低於正妻,但也不是什麼權利都沒有的,她也有自己的權利和地位保障的。
至少,目前來說,顧深根本不符合任何納妾的標準。
雖然說吧,這年月,講究一個民不舉,官不究,只要沒人去告發你,官府也懶得來查......蘇州城內,那些富戶和豪門子弟,誰家沒養著幾個妾室?!
但是吧,這種事兒,到底不合法度,現在不查,就怕將來有人找事兒。
而那種名義上是妾室,但戶籍冊上依然是奴婢的倒灶事兒,顧深又干不出來......人姑娘都給你當妾了,你連個戶籍名分都給不了,憑啥讓人家跟你吶。
所以嘛,顧深覺得,如果自己真的要收留漁娘的話,多少是沒有正當理由的。
但這事兒吧......在王單和程玉這邊看來,純粹是顧深想多了。
這年月,不就講究一個民不舉,官不究的麼.......你就對外說,漁娘是你的侍女,別人也不會讓你立馬掏出賣身契來證明吧?!
再說了,如果非要搞個賣身契,其實也不是沒有應對的手段嘛......一文錢的賣身契見過沒?!
湖心島的大當家要是真的拎著魚叉打上門來,你就給漁娘一文錢,讓她當場贖身不就好了?!
官府規矩是嚴格,但問題是,下面的應對方式也多的是......何必給自己找那麼多的麻煩呢?!
至於顧深最擔心,關於漁娘的名節問題......程玉直接嗤之以鼻。
就今天這事兒,就算王家下了全家封口令,也難保傳不出去。
好,退一步講,就算王家不傳出去,人家小姑娘一路從太湖追到蘇州城內,路上又有多少人看見了?!
甚至對於她家來說,她如此偷跑的出來找你,你卻就這麼讓人家小姑娘回去,以後人家小姑娘在鄰里鄉間,那才是會被人指指點點議論的對象呢。
從她跑出來找你的那一刻,她就沒有啥名節可言了。
倒不如顧深給她一個丫鬟的身份,這樣至少將來她贖身了,也算是有個說法,願意娶她的人也不會在少數......總比這麼不明不白的被顧深趕回去來的好。
給顧深說的,直接啞口無言。
這年月的觀念,還真的是......怎麼說著說著,就變成了自己不收留漁娘,反而是在害了她呢?!
但是吧,王單兩口子說的話,顧深還是相信的。
所以,顧深只能是耷拉著腦袋,厚著臉皮,再次去找剛剛被安排住下的漁娘。
把具體情況跟她一說,漁娘也有些沉默了。
漁娘是真的不知道,自己這麼一次偷跑,居然會給自己,給不老實的,帶來這麼多的麻煩。
外面的世界,真的好複雜啊。
而且,現在已經不是漁娘想不想見識一下外面世界的問題了,而是她自己的身份存在的問題了。
想了很久,漁娘才抬頭,對顧深說道,「不老實的......要實在不行,我就當你丫鬟好了......不跟你一起睡的那種。」
小姑娘說這話的時候,挺委屈的,鬧得顧深也有點小內疚了。
但......
「事已至此,也只能這樣了......回頭我會給大當家的寫信說明情況,你只是以一文錢的價格賣身於我家為奴,若要贖身,隨時可以......」顧深只能是這麼說道。
漁娘一邊聽著,一邊點頭,最後,說道。
「我覺得......還是先不要告訴阿爹了,我怕他知道了,會來揍你......」
「......」
在終於搞清楚「貼身丫鬟」到底是要幹些什麼事兒後,漁娘完全沒了當初綁人時的彪悍勁,小臉通紅的,但還是不忘給顧深道歉。
可見,大當家的雖然沒啥文化水平,但家教上,似乎還行......沒真把女兒教成一個不講理的悍匪。
顧深也是無奈啊,只能是嘆口氣,對漁娘說道,「也不算什麼大事兒......我會讓王單吩咐下人,這事兒不要外傳,你呢,也早點回家去,不要再到處亂跑了。」
顧深這話說的,漁娘聽完了,就是低頭,也不搭話。
很顯然,小姑娘不想就這麼回去。
漁娘從小就生活在湖心島上,因為湖心島四面環水的特殊地理環境,導致漁娘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漁娘一直對此非常的好奇。
再加上吧,湖心島上的李叔,也就是那個穿著儒衫青袍,說話文縐縐的老者......其實嚴格說起來,他也不算是個讀書人,他以前是在茶館當說書先生的。
閒著沒事兒了,就跟島上的孩子們講一些評話故事之類的......導致漁娘從小就很嚮往那些來去自如的遊俠,嚮往外面的世界。
嗯,漁娘外出綁人,至少有一半的鍋,得扣在那個糟老頭子身上。
而如今,漁娘十三歲了,又不知道是吃了什麼東西,長的那叫一個人高馬大的,就比他爹矮小半個頭......至少從外表看,漁娘已經是個大姑娘了。
大當家的這才允許漁娘在水哥兒的陪同下,離開湖心島,到附近的城鎮去轉轉。
然後這一轉吧,不僅綁回來三個書生,順帶的,把心也轉野了。
其實漁娘來找顧深,真沒啥特殊的原因,她就是想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而已。
在湖心島呆著無聊了好幾天,漁娘終於是找到機會,躲開了大當家和水哥兒的視線,簡單收拾了一個小包袱,劃著名一條烏篷船,一路順著崑山縣到蘇州府的官道,找來了。
漁娘就是想在外面玩一段時間,不想呆在那個無聊的湖心島上......真沒有別的意思。
至於怎麼找到王家的,這個很簡單......以王家的家大業大,進了蘇州城隨便問問,就能找上門來。
而貼身丫鬟是幹什麼的,漁娘確實不清楚,她只知道在崑山縣的時候,顧深跟驛站的驛卒這麼介紹自己的,到了王家,她自然也就這麼說了。
可如今,搞清楚了這個貼身丫鬟到底是什麼,漁娘也後悔了......她沒想那麼早的嫁人。
當然,妻和妾的區別,小漁娘自然也不可能懂,甚至夫妻間的事情,小漁娘也只是單純的理解為兩人要睡在一起。
但,即使如此,跟一個陌生男人睡在一張床上,已經足夠超出漁娘的心理承受範圍了。
所以......一邊是不想給跟顧深睡在一起,一邊是不想放棄外出探險的心情。
小漁娘來回猶豫了很久,這才悄悄抬頭,小聲的問道,「不老實的,你可不可以收留我一段時間......但不要跟我睡在一起啊?!」
差點給顧深整笑了......這時候的漁娘,倒是跟外表不一樣,充滿了一個十三歲少女的童真。
但這事兒吧,顧深還真的有點不太好跟漁娘直說,嫂子又不肯幫忙......顧深也為難吶。
只能是先安排漁娘在王家住下來,然後自己再去找王單和程玉,跟這倆好好的說說,看看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這事兒,在顧深看來,真的很麻煩的。
收做丫鬟是不可能的,正常能活的下去的人,也不會給人做丫鬟。
宋代的僕役制度,基本承襲了唐代的僕役制度,僕役基本是沒啥人權的,不僅一切財產歸主人家所有,甚至於子孫後代,也有可能繼續為主人家服務。
宋代只是在唐代僕役制度的基礎上,完善了主人虐待僕役致死的懲罰措施而已......總體來說,奴僕還是屬於主人私有物的一種,沒啥權利的。
因此,如果不是不得已,實在活不下去,一般有家有田的人家,是不太願意賣身為奴的。
至少,顧深知道漁娘的家世情況,他可不覺得那個湖心島的大當家,會允許自己的女兒賣身為奴。
所以,收漁娘為貼身丫鬟這事兒,其實並不靠譜......大當家的恐怕會拎著魚叉殺上門來的。
至於納妾......先不說顧深願不願意的問題,顧深的身份,就不符合納妾的基本情況。
中國古代從來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納妾,也不是你想納就能納的。
首先你得有官身,其次你的官位或者爵位決定了,你可以納幾個妾,第三,正經的妾室,在家裡的地位雖然低於正妻,但也不是什麼權利都沒有的,她也有自己的權利和地位保障的。
至少,目前來說,顧深根本不符合任何納妾的標準。
雖然說吧,這年月,講究一個民不舉,官不究,只要沒人去告發你,官府也懶得來查......蘇州城內,那些富戶和豪門子弟,誰家沒養著幾個妾室?!
但是吧,這種事兒,到底不合法度,現在不查,就怕將來有人找事兒。
而那種名義上是妾室,但戶籍冊上依然是奴婢的倒灶事兒,顧深又干不出來......人姑娘都給你當妾了,你連個戶籍名分都給不了,憑啥讓人家跟你吶。
所以嘛,顧深覺得,如果自己真的要收留漁娘的話,多少是沒有正當理由的。
但這事兒吧......在王單和程玉這邊看來,純粹是顧深想多了。
這年月,不就講究一個民不舉,官不究的麼.......你就對外說,漁娘是你的侍女,別人也不會讓你立馬掏出賣身契來證明吧?!
再說了,如果非要搞個賣身契,其實也不是沒有應對的手段嘛......一文錢的賣身契見過沒?!
湖心島的大當家要是真的拎著魚叉打上門來,你就給漁娘一文錢,讓她當場贖身不就好了?!
官府規矩是嚴格,但問題是,下面的應對方式也多的是......何必給自己找那麼多的麻煩呢?!
至於顧深最擔心,關於漁娘的名節問題......程玉直接嗤之以鼻。
就今天這事兒,就算王家下了全家封口令,也難保傳不出去。
好,退一步講,就算王家不傳出去,人家小姑娘一路從太湖追到蘇州城內,路上又有多少人看見了?!
甚至對於她家來說,她如此偷跑的出來找你,你卻就這麼讓人家小姑娘回去,以後人家小姑娘在鄰里鄉間,那才是會被人指指點點議論的對象呢。
從她跑出來找你的那一刻,她就沒有啥名節可言了。
倒不如顧深給她一個丫鬟的身份,這樣至少將來她贖身了,也算是有個說法,願意娶她的人也不會在少數......總比這麼不明不白的被顧深趕回去來的好。
給顧深說的,直接啞口無言。
這年月的觀念,還真的是......怎麼說著說著,就變成了自己不收留漁娘,反而是在害了她呢?!
但是吧,王單兩口子說的話,顧深還是相信的。
所以,顧深只能是耷拉著腦袋,厚著臉皮,再次去找剛剛被安排住下的漁娘。
把具體情況跟她一說,漁娘也有些沉默了。
漁娘是真的不知道,自己這麼一次偷跑,居然會給自己,給不老實的,帶來這麼多的麻煩。
外面的世界,真的好複雜啊。
而且,現在已經不是漁娘想不想見識一下外面世界的問題了,而是她自己的身份存在的問題了。
想了很久,漁娘才抬頭,對顧深說道,「不老實的......要實在不行,我就當你丫鬟好了......不跟你一起睡的那種。」
小姑娘說這話的時候,挺委屈的,鬧得顧深也有點小內疚了。
但......
「事已至此,也只能這樣了......回頭我會給大當家的寫信說明情況,你只是以一文錢的價格賣身於我家為奴,若要贖身,隨時可以......」顧深只能是這麼說道。
漁娘一邊聽著,一邊點頭,最後,說道。
「我覺得......還是先不要告訴阿爹了,我怕他知道了,會來揍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