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上下一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661章 上下一心

  如往常一般,中書的一眾宰執在御前領了一堆任務之後,回到了政事堂,便開始仔細的推敲起各種細節。

  與此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官家要重整軍務的消息,也漸漸的在京城當中傳開。

  巷子裡一處院落外,幾個身著官袍的年輕官員,手裡提著各種點心和肉食,

  抬手敲響了略顯破舊的院門。

  「來了..」

  院中響起一道女聲,旋即,門被打開,一個秀麗的女子面容出現在了門後。

  見狀,提著點心肉食的一干官員紛紛行禮,道。

  「見過嫂嫂。」

  那女子似乎也早已經對此司空見慣,熱情的招呼他們進門,道。

  「外間風大,快進來避避風,官人他也是的,早知道你們今日要來,還定要守著下衙的時間,我這就派人前去尋他——.—.」

  「嫂嫂客氣了。」

  領頭的是一個面容略顯蒼老的官員,只見他拱了拱手,道。

  「包兄恪盡職守,盡忠王事,正是我等應該學習的楷模,我等就在外間等候便是。」

  見此狀況,那女子也並不勉強,將眾人迎進了院中,又讓人搬了幾把椅子,

  上了些水飲,便匆匆回了屋中忙著。

  不多時,院門再次被推開,身著同樣服色的兩名官員正說著話,一邊走了進來。

  於是,院中的幾個官員紛紛起身,拱手道。

  「見過包郎中,韓郎中。」

  這二人自然便是包拯和韓琦,至於前來拜訪的這些人,領頭的是文彥博,剩下的基本上也都是一些新黨的成員。

  對,『新黨」,這是一個由自認為支持皇帝改革的官員,而組成的勢力,其中的主要成員是韓琦,文彥博這樣的首屆恩科進士,另外還有一些朝中年富力強,同時又受皇帝看重的官員。

  他們將范仲淹,包拯,韓琦當做領頭人,積極的在朝中推行皇帝的新政。

  儘管,前兩位一直反對所謂的『新黨』稱呼,但是,眾意難拂,到了最後,

  也只能默認下來。

  「讓諸位久等了,近日審官院和吏部正在合併,所以事務多了些,我和包兄回來晚了,還望諸位勿怪。」

  看著熱絡的幾人,包拯的面色不變,倒是韓琦顯得頗為熱情,仿佛這裡不是包家,而是他的韓府一般。

  「不敢不敢—.」

  眾人相互寒暄了一陣,隨後,包拯也便將人帶進了正堂當中-—--」-人都來了也不能走不是。

  在堂中坐定,很快,文彥博便提起了正事,道。

  「近日京中有傳言,說官家有意推行新軍制,廢除刑徒,流民選入軍中之制,不知二位可有聽聞?」

  這話既是起頭,也是試探。

  包拯沒有說話,倒是韓琦點了點頭,道。

  「確有此事。」

  文彥博問的是聽聞,但是,韓琦直接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單是這一點,便可看出,二人雖然是同年進士,可層次已然是不一樣了。

  事實上,這也是韓琦等三人,能夠成為「新黨』核心人物的原因所在。

  范仲淹自不必說,他背靠晏殊,又得天子寵信,如今雖不在京中,但接替了王曾坐鎮延州的差事,和蔡齊共同負責巡撫邊境。

  這般權重,距離入中書只有一步之遙。

  包拯和韓琦略遜色一些,但是,他們二人如今都是在新吏部當中任職,佐理兩位侍郎負責天下銓選之事。

  光是這一條,便可算是半隻腳踏入到中樞的圈子當中去了。

  正因如此,他二人能夠知曉的消息,也遠遠要比其他人更多,且更確實。

  聞言,在場眾人對視一眼,隨後,一同前來的右司諫王堯臣便道:「早該如此,如今邊境局勢日緊,但是,我朝中禁軍卻戰力屏弱,朝中有些大臣尸位素餐,論及賑災,便只知道將流民納入軍中,卻不知如此一來,使我大宋軍費日增,禁軍人數日長,而靡耗日重,軍力益弱。」

  「長此以往,若邊境再有戰事,自是一觸即潰,陛下雄才,洞悉明達,以大智大勇革新舊制,可恨這朝中有些遷腐之輩,不識大體,竟致陛下以自傷而震懾群臣,著實是大奸之徒!」


  和在場大多數人都沒什麼實質性的靠山不同,王堯臣的背後,是參知政事錢惟演。

  儘管這位錢參政,自打太后歸政之後,在朝中的存在感頗低,但再怎麼說,

  也是一位副相,而且,這位錢參政最出名的,就是明達時務。

  所以,王堯臣雖然拔擢的不快,但是,他的消息卻並不慢。

  此刻,聽他如此慷慨激昂的一番陳詞,眾人心中頓時更加明白了些什麼。

  於是,文彥博也接話道。

  「不錯,雖說太祖有制,重文抑武以防武人亂政,但是,亂政者皆將也,豈可使將兵同論?」

  「兵者,戰場殺伐之器,自太祖,太宗朝以來,皆重練兵備戰,可惜近年來日漸廢弛,禁軍之中魚龍混雜,長此以往,我大宋必然在邊境戰事中處於劣勢。」

  「陛下如今痛下決心,要改變此等狀況,實則是深謀遠慮,心繫社稷也。」

  聽著在場的幾人一陣吹捧官家,韓琦不由看了一眼旁邊的包拯,於是,後者目光一凜,道。

  「諸位今日前來,恐怕不是單單為了對陛下的新政表示贊同的吧?」

  包郎中向來面善心硬,說起話來,也是懶得虛以委蛇,眾人倒是並沒有在意,反而是相互看了一眼之後,道。

  「前幾日得了消息,陝西旱災,接連數府之地,災民上萬,恰逢這幾日朝中商議要罷流民入軍之制,故而,我等以為,便當從此次陝西旱災開始,只是此事重大,憑我等份量恐怕不夠,故而,特意前來與二位相商。」

  見眾人總算是表明了來意,包拯的臉上不由露出一絲沉吟之色。

  片刻之後,他看了一眼韓琦,道。

  「此時中書新制尚未定下,為言此事,是否尚早?」

  作為一向支持新制的急先鋒,不知為何,包拯這次,竟然反而有些遲疑。

  見此狀況,文彥博等人皺了皺眉,很快,便看向了韓琦,道。

  「韓郎中,包郎中,所謂上下一心,這朝中之事,向來並非是中書一言,而朝中膺服之,如今太后雖然已經下了口諭,但是朝堂上仍舊有不少遷腐之輩,我等不言,便會被他們占得先機。」

  「到時候,朝堂上下所聽見的,便只會都是反對之聲,不是嗎?」

  韓琦沒有說話,只是將木頭投向了包拯,明顯有些猶豫。

  見此狀況,王堯臣沉吟片刻,也看著包拯,道。

  「包郎中,我這些日子時常在想,那日朝會之上,如若我等能早一步站出來,駁斥張觀等人的荒謬之語,那麼,陛下是否就不必以血染袍,向文武百官明志了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