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發揮小弟的優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79章 發揮小弟的優勢!

  驪山,溫泉宮。

  今日是混浴。

  除武媚娘、鄭貴妃外,李治帶著其他嬪妃來到溫泉宮,九龍湯。

  池內煙霧繚繞,李治正舒服的躺在劉充媛的大腿上,徐槿則在幫他搓背池子裡,朱貞蓮三位才人正在低聲說著話,不時發出一陣銀鈴般的笑聲。

  夏天泡溫暖並不是一件舒適的事,三女卻都很有興致。

  她們盡情的在池子裡展露自己優美的四肢,不時上皇帝一眼,希望能吸引引皇帝注意。

  只可惜李治太過舒適,已經快睡著了,沒功夫去看她們。

  這時,江尚宮從外面走了進來。

  她本想向李治匯報一件事,見皇帝半眯著眼,昏昏欲睡,一時不知該不該上前匯報。

  徐槿注意到她,起身走了過去,低聲問道:「何事?」

  江尚宮低聲道:,「回娘子,王大監命奴婢進來傳消息,說內領府的王將軍求見陛下。」

  徐槿點點頭,回到李治身邊,柔聲道:「陛下,內領衛王將軍求見。」

  李治慢慢睜開雙眼,坐起身,拍了拍臉,道:「知道了,你們繼續泡吧,朕去瞧一下。」披上浴帛,離開了湯池。

  今日氣候溫暖,李治便直接穿著浴帛,赤著雙腳,來到外面暖閣。

  屋子裡等候的不僅有王及善,還有卑路斯,目前內領府關於大食方面的情報工作,他是負責人之一。

  兩人見禮畢,李治目光先看向了卑路斯,道:「可是大食方面傳來消息?」

  卑路斯點點頭,道:,「回陛下,大食人派人傳訊息,說他們無意與大唐開戰,願退出康國,也希望我大唐遵守約定,不要插手天竺之事。」

  李治奇道:「他們真退出康國了?」

  卑路斯沉聲道:「「陛下,大食人狡猾至極,他們表面說願意退出,又找了個理由,說他們扶持的那位新國王,已脫離他們控制,不願歸還王位。」

  李治沉吟道:(「也就是說,康國要想復國,還是需要我們派軍隊幫助康國國王?」

  卑路斯道:!「正是,到時候,大食人未必不會暗中相助。」

  眼下大唐與大食已經撕破臉皮,對方暗中下絆子,並不奇怪。

  康國在昭武九姓中屬於大國,李治原本也不指望他們真的老老實實歸還康國政權。

  無論在哪片戰場,終究還是要靠武力說話,

  李治想了想,吩咐道:「傳旨兵部,讓裴行儉聯繫西域各國,做好戰爭準備。」

  域外作戰,最大的問題是後勤。

  這次攻打吐蕃能夠成功,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充分發揮了小弟的優勢。

  小弟們戰力雖然不強,但距離吐蕃很近,也能彌補兵力不足的問題,減輕大唐遠征的負擔。

  對付西域也是一樣,康國被大食滲透,其他昭武九姓的八個國家,肯定非常害怕。

  這時候大唐召集他們,共同收復康國故地,這八個小國一定會非常積極大唐只需派很少的兵力,居中組織就行。

  王伏勝聽了李治的吩咐,應諾一聲。

  李治又將目光轉向王及善,道:「王卿也有事情要上奏嗎?」

  工乃善道比同尋常,特來稟告。」

  百濟正與契丹、高句麗聯手,蠢蠢欲動,王及善也是懷疑此事與軍事有關,才來報告。

  李治想起前幾日劉仁願的話,心中一凝,問道:「可拷問出什麼消息?

  王及善道:「目前只知道他們來長安,是為了找一個人,另外百濟在長安城外,可能也有據點,臣正在儘量派人搜捕。」

  城郊不比長安城,面積太大,就算內領府派出全部人手,也難以把每一處地方搜到,所以王及善的語氣也無把握。

  李治道:「朕知道了,還有其他事嗎?

  眾人都說沒有,李治便讓他們退下了。

  李治又返回湯池去了,王伏勝則挑出一名機靈的內侍,讓他去兵部傳旨。

  那內侍策馬回到長安城時,已到了下午。

  來到兵部時,卻得知蕭嗣業已經下衙了。


  前陣子兵部因為吐蕃戰事忙壞了,最近官員們鬆了一口氣,下衙早了些,就連蕭嗣業也提早下班。

  那內侍是個辦事得力的,也不讓別人轉達,親自朝看蕭府而去。

  蕭府書房之中,蕭嗣業卻正在接待另一位客人。

  周道務並非第一次來拜訪蕭嗣業,兩人表面上關係一般,其實私交極好,省去了寒暄客套的功夫。

  「蕭兄,我遇到麻煩了。」周道務開門見山。

  他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雖領軍職,卻帶著儒雅氣質,更像一名文人。

  蕭嗣業給他斟了杯茶,關切道:「出了何事,有什麼我能幫忙的地方嗎?」

  周道務沉著臉,道:「我被一個女人算計了。』

  「女人?」

  周道務微微低頭,道:「你也知道,公主管的太嚴,我有時候會出去偷食,只是沒想到,因此壞了大事!」

  蕭嗣業沉聲道:「到底怎麼了,公主知道了嗎?

  周道務苦笑道:「她若是知道了,頂多將那女子出長安,也算不上大事,我——.哎————」嘆了口氣,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蕭嗣業皺眉道:「到底怎麼了?」

  周道務黑著臉,道:(「那女人偷了我的魚符和印信!」

  蕭嗣業失聲道:「什麼?你也太不小心了吧!」

  魚符是官員憑證,丟了魚符,很容易被人利用,干出違法之事。

  朝廷有嚴令,遺失魚符,輕則扣除俸祿,重則降級。

  故而官員們為了防止魚符遺失,都會隨身攜帶魚袋,不讓魚符外露。

  印信同樣如此。

  某種意義來說,丟印信更為嚴重,因為官員印信並不必經常攜帶,這種情況下都弄丟了,可見其粗心大意。

  朝廷自然不會重用這種官員。

  蕭嗣業沉聲道:「她的目的是什麼?想要錢,還是逼迫你娶她?」

  周道務額頭露出一絲青筋,咬牙道:「她盜取之後,就沒有再來找過我,我派人去找她,結果她和她丈夫都失蹤了!」

  蕭嗣業心中一沉。

  搞的清對方目的還好,就怕目的不明,那就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了。

  周道務接著道:「昨天狄仁傑來找過我了,說那賤人已經死了。」

  蕭嗣業越聽越驚奇,道:「死了?

  1

  周道務道:「是的,聽狄仁傑說,好像是被鄭玄楷所殺。」

  蕭嗣業搓了搓下巴上刺蝟般的鬍鬚,自光閃動:「我記得你跟鄭玄楷關係不錯吧?」

  周道務沉聲道:「算得上同道中人吧,就是他將金燕那賤人,介紹給我認識的,我原本還有幾分懷疑他,哪知他竟然把金燕給殺了!」

  蕭嗣業道:「狄仁傑為何找你?」

  周道務看了他一眼,道:「你放心,他並非發現魚符和印信的事。只因我在派人找金燕和她夫郎,他才來向我問幾句話。」

  蕭嗣業點點頭,道:(「那你需要我為你做什麼?」

  周道務沉聲道:「金燕家中已經被大理寺衙役給守住了。我無法進去取回東西。我知道你與刑部尚書竇德玄關係不錯,能否拜託他幫我取回魚符和印信?」

  刑部也有查案權,況且並不是跟大理寺搶案子,只是去一趟金燕家中,

  取一樣東西罷了,難度不大。

  蕭嗣業想了想,道:「這件事倒是好辦,只是有點奇怪,狄仁傑既然接手案子,難道沒有派人搜過金燕家中?」

  周道務道:「他應該把注意力都放在鄭氏身上了吧,反正他並未和我提過魚符之事。」

  蕭嗣業點點頭,正要開口時,門衛來報,有內侍求見,似乎是皇帝所派周道務感嘆道:「你都回家了,陛下還派人傳旨,可見陛下對蕭兄的器重。」

  蕭嗣業笑道:!「估計是前線又出事了,我去接個旨。」邁步離開書房。

  一盞茶時間後,蕭嗣業回到書房,周道務忙問:,「陛下傳了什麼旨意?

  2州蕭嗣業笑道:「周兄,這涉及到機密之事,實在抱,不能告訴你。」


  周道務點點頭,道:「既是軍務,理該如此。那我告辭了,魚符印信之事,拜託了。」

  當天晚上,蕭嗣業就去拜訪竇德玄,將情況跟他說明。

  次日清晨,便有一名刑部官員帶著人前往金燕家中,詢問案情。

  大理寺官員本以為刑部是來搶案子,頗為敵視。

  後來交談中,得知他們只是聽說案子牽扯到鄭氏,所以過來瞧瞧,並不插手,也就放下戒心。

  然而刑部官員在金燕家中翻找了一遍,卻並未發現魚符和印信。

  蕭嗣業來到周府,將情況告訴周道務後,後者喃嘀道:「難道東西在屍體身上?」

  蕭嗣業皺眉道:「若是在屍體身上,狄仁傑怎麼可能沒發現?」

  周道務苦笑道:「聽狄仁傑說,屍體不翼而飛,可能是被鄭氏的人提前處理了。」

  蕭嗣業沉聲道:,「也罷,我再幫你去找鄭氏,問問東西在不在他們手上。」

  周道務凝望著蕭嗣業,道:「蕭兄,你若是能幫我挺過這一次,大恩永不相忘!」

  蕭嗣業笑道:「你我之間,還用得著說這些?」

  告別周道務,朝鄭府而去。

  然而到了鄭府後,鄭玄果卻顧左右而言他,不肯交代戶體的事。

  後來蕭嗣業問的急了,又把周道務的情況說明,鄭玄果才老實交代,他們挖到的屍體,並非金燕的屍體,而是一具男屍!

  蕭嗣業回去與周道務一番商議後,兩人都開始派人尋找金燕的屍體。

  就在鄭氏、蕭氏、周氏都在找屍體的時候,狄仁傑卻忽然來到鄭府拜訪鄭氏家丁引他來到鄭府外堂,鄭仁泰親自招待他。

  鄭仁泰沉聲道:「狄寺卿,你有什麼話就問吧,不必用這種審問犯人的眼光看著我。」

  狄仁傑緩緩道:「我並未將鄭公當做犯人,也未將令郎當做犯人,可惜的是,鄭公為何要將令郎當做犯人呢?」

  鄭仁泰愣道:!「你這話什麼意思?」

  狄仁傑道:,「您若不是把令郎當做犯人,為何要替他諸多遮掩,銷毀證據呢?」

  鄭仁泰冷冷道:「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狄仁傑道:「我剛才那句話,您可能還沒聽明白,我說並未將令郎當做犯人,你知道為什麼嗎?」

  鄭仁泰道:「為何?」

  「因為金燕沒有死,令郎自然不是犯人了。

  鄭仁泰霍然起身,失聲道:「她沒死?」

  狄仁傑淡淡道:「您其實應該清楚才對吧,難道說,你們挖出了金燕的屍體?」

  鄭仁泰深吸一口氣,語氣變得緩和了幾分,勉強笑道:「狄寺卿,您能詳細和我說一下,到底怎麼回事嗎?」

  狄仁傑道:,「金燕一開始的目的,是為盜取周道務身上某樣東西,她通過令郎,認識周道務,成功盜取了東西。」

  「盜取之後,周道務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所以她想了一個假死脫身的法子。」

  「令郎確實沒有撒謊,是金燕想要殺他,他在與金燕扭打的過程中,剪刀無意中刺中金燕。」

  「然而這一切都是金燕的計劃,剪刀插中的只是金燕提前準備好的血包。令郎誤以為她死了,才把帶到城外掩埋。」

  鄭仁泰又驚又喜,道:「竟是這樣,我就說玄楷怎會殺人!」

  狄仁傑緩緩道:「這目前只是我的推測,還希望您不要隱瞞,如實相告,我的推測才能得到印證。」

  鄭仁泰忙道:「那是自然,我們並未挖到金燕屍體,而是一具男屍。」

  狄仁傑動容道:「男屍?」

  鄭仁泰又道:「狄少卿,為了感謝你查出真相,我可以再告訴你一個秘密,周道務被盜的東西,是他的魚符和印信!」

  狄仁傑目光閃動,道:「能否先帶我去瞧瞧屍體。」

  鄭仁泰伸手道:「當然,請隨我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