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三家會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78章 三家會盟

  臨湖殿,觀湖台。

  李吉默默站在一旁,正在聽營州都督府劉仁願向李治匯報情況。

  劉仁願出身雕陰劉氏,祖上是匈奴右賢王劉豹,太宗時期憑門蔭入仕,

  年輕時就能徒手與猛獸搏鬥。

  如今他四十多歲,正值壯年,在營州軍中任職,整個人像一頭直立的黑熊,又高又壯,充滿懾人的威勢。

  劉仁軌剛到營州時,考察軍中將領,一眼便看中了他,還舉薦他回長安,參加禁苑狩獵。

  所以李治對他的能力,也還算了解,知道他是一員猛將。

  劉仁軌與一般的武將不同,剛到營州,便開始派遣細作,往高句麗和百濟滲透。

  而且他派的細作不是普通人,而是大營州都督府的官員,錄事孫寶祥潛入高句麗,主簿辛文陵潛入百濟。

  這兩個文官潛入兩地後,竟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果,成功打入兩國官僚體系,探聽到許多機密消息。

  劉仁願便是受劉仁軌派遣,從營州回來長安,向李治匯報情況。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消息,是契丹與、高句麗、百濟曾暗中會盟,似乎商定好一個對付大唐的作戰計劃。

  具體計劃不得而知,不過劉仁軌為謹慎起見,派劉仁願回長安,先將情況跟皇帝說明。

  李治聽完後,沉吟了一會,道:「三家若是聯軍攻打營州,劉都督可有應對之策?」

  劉仁願拱了拱手,瞪大了眼晴,道:「回陛下,我軍已做好萬全準備,

  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李治道:「可探知他們進攻的時間?」

  劉仁願道:「具體時間並未探知,不過根據辛主簿傳回的消息,他們似乎在等待百濟。」

  李治奇道:「等百濟?」

  劉仁願道:「是的,高句麗和契丹已經派了好幾撥人前往百濟,似乎是在催促他們。」

  李治皺眉想了一會,道:「百濟並不與我們接壤,只能從高句麗過境,

  他們催促百濟做什麼,莫非他們的作戰計劃,是以百濟為主?」

  劉仁願低頭道:「詳細情況臣就不清楚了,等辛主簿探聽之後,臣一定快馬告訴陛下。」

  李治道:「你們為何不主動出擊呢?」

  劉仁願道:,「劉都督的意思是,主動進軍的話,會增加後勤負擔,故而選擇以逸待勞。」

  李治點點頭。

  文官出身的將領,通常會考慮的更仔細一些,若是武將,就會直接張嘴找朝廷要糧草,要民力,不會想那麼多。

  眼下河北情況,李治確實不願再勞民傷財,劉仁軌這種做法,更合他的心意。

  「好,朕都知道了,你回去告訴劉都督,朕等著他的捷報!」

  劉仁願拱手道:「是!」告退離開。

  李治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側頭看向李吉,道:「小吉,你是來匯報鄭氏的案子嗎?」

  李吉拱手道:「回陛下,臣已經去過雍州府,那案子鄭氏已經插手..

  將自己在雍州府聽到的一切,如實上報。

  平日在朝堂上,在李治的面前,每個官員都是一副剛正不阿、公私分明的模樣,然而背地裡,他們卻又是另一副面孔。

  李治原本對鄭仁泰印象並不差,他也曾參加禁苑狩獵,為國爭光。

  然而涉及到白家地現L元台深為失望慶幸的是,鄭貴妃並未涉入太深,否則李治就更加為難了。

  話又說回來,鄭氏雖令人失望,長孫詮這次的態度,令李治感到欣慰。

  眼下長孫詮既然還在調查,李治便不打算插手,且瞧事態變化。

  「小吉,你繼續幫朕盯著,隨時來報。」他揮了揮手。

  小吉道:「臣領旨。」告退離開。

  萬年縣公又是空的,長孫詮並不在衙署,向衙役詢問,也無人知道縣令去了何處。

  小吉無奈,只好派人盯著萬年縣,自己先返回家中。

  他卻不知,長孫詮此時正坐在大理寺衙署內,向狄仁傑和李元芳二人匯報常樂坊案件。


  狄仁傑也沒有二話,聽完之後,直接表示願意接手此案。

  大理寺的辦案權限是高於雍州府的,故而大理寺要插手,許昂也無可奈何,只能暗罵長孫詮越級、越部門行事。

  若是個普通縣令,他一定狠狠參一本,奈何人家是駙馬,他還能怎麼辦呢?

  鄭氏也拿狄仁傑沒辦法,好在證據已經都銷毀,縱然是狄仁傑,也沒辦法查下去吧?

  另外,這案子有些詭異,鄭玄楷明明殺的是個女人,挖出來的卻是一具男屍。

  鄭氏隱隱覺得不對勁,也在暗中調查此事。

  三日很快過去。

  這天清晨,狄仁傑剛來到辦公房,一口熱茶都來不及喝,長孫詮便找了過來。

  「狄寺卿,您若不想查這案子,直接說清楚就是,何必浪費時間,莫不是故意幫鄭氏打掩護?」長孫詮沉著臉道。

  狄仁傑斟了兩杯茶,遞給長孫詮一杯,微笑道:「駙馬為何認為我沒有查這案子?」

  長孫詮道:「這三日以來,你根本沒有提審過鄭玄楷一次,這是審案子的樣子嗎?」

  狄仁傑緩緩道:「駙馬,偵破案子需要靈活多變,一條線索斷了,就必須轉換思維,從另一個方向調查,否則只會陷入困境。」

  長孫詮皺眉道:「你的意思是說,鄭玄楷那條線索已經斷了?」

  狄仁傑喝了口茶,點頭道:「不錯,線索都被人毀了,如果一直盯著鄭氏不放,反而會陷入死胡同。」

  「那你找到其他方向了嗎?

  狄仁傑伸手請長孫詮坐了下來,然後也走到案後坐下,坐直身體,

  說:「這幾日,我已調查清楚,鄭玄楷在外面有不少女人,其中一個名叫金燕,是長安城名媛,幾日前突然失蹤了。」

  長孫詮心中一動,道:「被鄭玄楷殺死的女子,一定是她!」

  狄仁傑接著道:「金燕的夫君是一名馬商,名叫安烈,是一個粟特人,

  在漠北經營馬場,金燕失蹤的第二天,他也失蹤了。」

  長孫詮愣道:「莫非又是鄭氏所為?」

  狄仁傑正要開口,李元芳忽然從門外推門進來了,欣喜道:「狄寺卿,

  被你猜對了,安烈躲在朋友家中,他說有人要殺他。」

  狄仁傑目光一閃,道:「誰要殺他?」

  李元芳道:「就是咱們之前查到過的右驍衛將軍,周道務!」

  長孫詮一臉困惑,道:「狄寺卿,怎麼又扯到周道務身上去了,案子重心是不是偏了?」

  李元芳看了他一眼,道:「這案子重心,原本就不在鄭氏身上,你知道周道務與金燕什麼關係嗎?」

  長孫詮眼中一閃,似乎想到了什麼,卻沒有說出口。

  李元芳抱著胳膊,笑道:「你看來已經猜到了,這周道務與金燕的關係,就和鄭玄楷與金燕的關係一樣!」

  長孫詮變色道:「周道務可是駙馬啊!」

  李元芳笑道:「駙馬就不能找女人了嗎?」

  長孫詮忽然想起妻子跟他說的一個八卦。

  聽說臨川公主霸道的很,不准周道務納妾,也許就是這個原因,周道務才忍不住找別的女人。

  身為駙馬,找女人自然不能被發現,

  也許正是金燕的丈夫發現兩人之事,周道務怕他告訴臨川公主,才想殺他滅口。

  長孫詮沉聲道:「我還是不明白,周道務與鄭玄楷殺人有什麼關係!」

  狄仁傑緩緩道:!「你知道金燕一共有幾個男人嗎?」

  長孫詮搖頭。

  狄仁傑伸出一隻手掌,道:「一共五個。」

  長孫詮皺了皺眉,道:,「聽說有些長安名媛,放蕩不堪,不知羞恥,看來說的就是金燕這種女人了。」

  狄仁傑又道:「有趣的是,這五個男人相互間認識,準確來說,金燕是通過其中一人,認識另一人。」

  長孫詮道:「何意?」

  狄仁傑打著手勢,道:「比如金燕能認識周道務,便是通過鄭玄楷,她認識鄭玄楷,又是通過另一名男人。」

  長孫詮露出思索之色。

  這就不僅僅是放蕩的問題了,更像是有目的的接觸,環環相扣,從而接近某人。

  那麼周道務要殺安烈,很可能是另有緣故。

  狄仁傑站起身,微笑道:「長孫駙馬,我們現在可以去見一下周駙馬了長孫詮點點頭,他心中已經隱隱產生一個猜測,只是還需要證實。

  臨川公主是一個很不受待見的公主,她當初隨周道務離開長安時,公主府就被收回了。

  如今周道務調回長安,她的公主府卻沒有再賜下來,而且還被禁止入宮有消息說,她得罪了武皇后。

  故而她如今只能和一般的女子一樣,住在丈夫的府邸。

  三人出了屋子,正要前往周府時,一名寺正來報,小吳王來了。

  長孫詮微微一愣,心想小吳王對這案子興趣可真夠大的,竟然都追到了這裡。

  狄仁傑卻不敢大意,上次查蕭氏案子時,小吳王便一直游離在他身邊,

  後來才知道,他背後竟是皇帝。

  搞不好這次也是奉皇帝之命,暗中調查此事。

  他當即帶著長孫詮和李元芳,前往迎接小吳王。

  李吉見到三人後,隨口問起案情,狄仁傑毫無保留,將情況都跟他說明了。

  李吉聽說三人要去周府,便提出跟隨,狄仁傑也沒有拒絕。

  四人一起坐著馬車,朝周府而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