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孫無忌斗祿東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57章 長孫無忌斗祿東贊

  藥膳這東西,本就帶著苦味,吃多之後,便會覺得跟吃藥差不多。

  李治以吃藥的心態,將藥膳吃完。

  武媚娘也瞧出他越來越不愛吃藥膳,所以每次都會準備一杯蜂蜜水或葡萄漿。

  李治將葡萄漿三口喝完,咂了咂嘴,朝武皇后道:」「媚娘,你已見過文成公主了吧?」

  武媚娘取出香帕,幫李治擦了擦嘴,笑道::「見過了,這位公主可了不起,

  妾身都有些佩服她呢。」

  將兩人見面的詳細情況,以及文成公主探聽到祿東贊計劃的事說了。

  李治聽完後,眉頭緊皺,半響沒有說話。

  「陛下,怎麼了?」武媚娘在他旁邊坐下,柔聲問道。

  李治沉聲道:「我剛才也見過祿東贊了」

  將剛才與祿東贊見面的情景、

  他提出的條件也都說了。

  武媚娘聽完後,沉吟道:「「如此說來,他表面歸附,實則想恢復元氣,將來再圖背叛。陛下,不可讓此人離開長安。」

  說到最後一句話時,已多了幾分殺氣李治抬了抬手,道:「不,此事只怕沒那麼簡單。」

  武媚娘奇道:「您還發現了什麼嗎?

  李治道:「朕只是覺得不對勁,具體哪裡不對勁,一時也說不上來。」

  側頭朝王伏勝吩咐道:」「你去一趟英國公府,將文成公主的話,轉告給英國公。」

  名義上轉告李,實則轉告長孫無忌。

  王伏勝應諾一聲,轉身去了。

  長孫無忌依然留在英國公府。

  他坐在李的書房中,閉目沉思,回想著祿東贊剛才的一言一行。

  李並沒有陪他,而是在湖邊釣魚,他只有在垂釣時,頭腦最為清醒。

  王伏勝來到英國公府時,已是暮色三伏,湖面昏暗,李勒也已收杆,站在湖邊吹風。

  聽王伏勝說完文成公主的事後,李當即來到書房,將此事與長孫無忌說了長孫無忌眯著眼道:!「文成公主真是這樣說的?」

  李道:「王伏勝親自來說明,料來不會有錯。」

  長孫無忌眯著眼道:「那就好,祿東贊總算露出馬腳了。」

  李眼中精光一閃:「此事有問題?」

  「當然。」

  長孫無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發現茶已經冷了,只好又放下。

  「你想,祿東贊這樣的人,會跑到大唐境內,跟手下心腹商議機密?還恰好讓文成公主聽到?」

  李道:「不錯,這事確實蹊蹺,莫非是文成公主在撒謊?」

  長孫無忌道:「不,文成公主撒謊沒有意義,應該是祿東贊故意讓她聽到這些。」

  李灰白的眉毛皺成一團。

  「他為何這麼做?」

  長孫無忌站起身,在書房了幾步,道:「李兄,吐蕃內部的情況,你應該非常清楚吧?」

  李負手道:「當初你分裂吐蕃的計劃,就是由我親自執行,你說我清不清楚?」

  「那我問你,文成公主在吐番國內威望如何?

  李緩緩道:「吐蕃人最尊崇松贊干布,將他當做神明,因松贊干布原因,

  再加上文成公主性格溫婉,她在吐蕃地位非常高,僅次於贊普!」

  長孫無忌臉上多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道:「好一個祿東贊,原來是在打這主意。」

  李上前一步,道:「你已經猜到他的目的了?」

  長孫無忌笑道:「現在也不過是猜測,要想驗證的話——.—唔——.—讓我想想,

  有了,你立刻入宮面聖,請一道旨意。」

  李道:「什麼旨意?」

  長孫無忌一字字道:「將文成公主送回吐蕃的旨意!」

  次日天還未亮,祿東贊便早早起來了。

  唐朝和吐蕃氣候不同,白晝時間太短,祿東贊非常不習慣,故而每天都起的極早。

  他先去文成公主的屋外看了一眼,見侍衛們好好守在屋外,並無異常情況,

  這才回到屋中,坐在案後看書。

  一直臨近辰時,天才終於亮了。

  祿東贊離開屋子,先去文成公主屋外請了安,這才離開客舍,朝西邊的膳堂而去。

  膳堂內人不少,都是各國使節。

  眼下雖已到四月,鴻臚寺中卻依然還有不少外國使節。

  他們會長駐長安,一直待到歲末,新使節到來,才會返回本國。

  祿東贊並不與別國使節交流,過去打了兩大碗羊肉粥,命隨從將一碗送去給文成公主,便坐在角落,默默吃粥。

  只聽腳步聲響,一人在他對面坐下,朝他笑道:,「祿大相,不介意本人坐在旁邊吧?」

  祿東贊抬頭看了一眼。

  在他對面的是一個穿著白色長袍的男子,深棕色皮膚,目光深邃,捲曲的頭髮上戴著一個尖頂虛帽,同樣也是白色。

  祿東贊淡淡道:「伊本閣下,你不用枉費心機了,我來長安是為歸附大唐,

  大食如今與大唐是敵人,你我還是保持距離吧。」

  白袍男子正是大食使節伊本,他微笑道:「只怕你們吐蕃有心歸附,唐朝末必肯收容。」

  祿東贊道:「那是我們的事,與貴使無干。你有空與我說話,不如想個法子,讓大唐皇帝見你吧。」

  伊本笑道:「我本不打算再來擾你,只是剛才聽到一個有趣的消息,瞧祿使反應,似乎不知。」

  「我不感興趣。」祿東贊站起身,便要離開。

  伊本朝著他背影說道:「與貴國的前王后有關,你也不感興趣嗎?」

  祿東贊猛地轉過身,凝視著他:「你說什麼?」

  伊本雙手交叉,放在桌子上,微笑道:「聽說貴國的前王后,也就是那位文成公主,已被送回吐蕃了。」

  祿東贊眼角直跳,道:「一派胡言,公主殿下就在屋中,我剛才還與她說過話。」

  伊本歪了歪頭,道:「那就奇怪了,此事已在長安城傳開,不少民眾親眼瞧見,開遠門剛開,便有一支隊伍出城,說是護送文成公主的隊伍,還有大唐軍土保護!」

  祿東贊臉色數變,急步朝著文成公主所在的屋樓奔去。

  上到二樓,朝門外侍衛問道:「甲木薩在裡面嗎?」

  四名侍衛齊聲道:「在。」

  祿東贊不放心,敲了敲門,道:「甲木薩,祿東贊求見。」

  隔了一會,屋中才傳出一道聲音。

  「進來吧。

  祿東贊推門而入,只見文成公主在桌邊端坐,桌子上放著羊肉粥,已少了一些,顯然她剛才正在用膳。

  「大相有什麼事嗎?」

  祿東贊沉默了一會,說道:「我就是想問問甲木薩,羊肉粥是否吃得慣?」

  文成公主奇怪道:「我本就是唐人,自小吃這些,當然吃的慣了。」

  祿東贊點頭道:「那是本人多慮了,祿東贊告退。」轉身離開了屋子。

  回到屋中後,祿東贊在屋中來回走動,喃喃自語道:「甲木薩明明在這裡,

  為何有另一支隊伍出城?難道——」

  他一顆心不斷下沉,仰天嘆了口氣,朝著西南方向跪下,雙手交叉在胸前。

  「老贊普,祿東贊無能,雖已竭盡全力,只怕依然保不住吐蕃,愧對您的託付!」

  良久之後,他站起身,眼中已多了一絲殺機,走到床邊,拿起彎刀,心道:「就算計劃失敗,也絕不能讓她活著回到吐蕃!」

  他再次回到文成公主的屋外,這次並未詢問,直接推門進去了。

  文成公主正在低頭喝粥,見他擅自闖入,吃了一驚,問道:「大相何以去而復返?」

  祿東贊拔出彎刀,森然道:「祿東贊想請甲木薩歸天,與老贊普團聚!」

  不等文成公主回答,縱身撲了上去,一刀朝她咽喉劃了過去。

  「砰」的一聲巨響!

  屋中衣櫃大門被踢開,竄出兩道人影,一人擋在文成公主身前,將刀擊飛,


  另一人撲在祿東贊身上,將他制服。

  文成公主驚呆了,她也沒想到,屋中衣櫃內,竟然藏了兩人。

  門外傳來幾道慘叫聲,只聽腳步聲響,一群人進入屋中,為首之人是個青年,左右跟著長孫無忌和李。

  「祿東贊,老夫既已識破你計謀,怎麼還會讓你殺死公主?」長孫無忌眯著眼道。

  祿東贊被摁在地板上,掙扎著側過頭,目光死死盯著那青年。

  「你不是鴻臚寺官員!」

  青年並不理他,走到文成公主身邊,朝她笑道:「公主受驚了。」

  文成公主愜愜望著他,道:「您、您是—-當今天子?」

  李治微笑點點頭,道:「公主,朕早就想見你一面了。」

  側頭看了祿東贊一眼,朝壓住他的侍衛道:「讓他起來吧,此人雖是敵人卻也值得敬佩。」

  祿東贊很快站起身,臉色陣青陣白,沒有說話。

  李治走到一張椅子上坐下,又伸手請文成公主也坐下。

  文成公主小心翼翼的看了李治一眼,很快又低下頭,道:「陛下,您能告訴我到底是怎麼回事嗎?」

  李治側頭道:「舅舅,還是您跟公主解釋一下吧。」

  長孫無忌道:「是。公主殿下,其實祿東贊這次來長安,目的並非臣服大唐,而是為了殺你!」

  文成公主錯愣道:「殺我?他要殺我,何需如此麻煩?」

  長孫無忌道:(「殺你容易,但不能讓你死在吐蕃或天竺,必須讓你死在長安。」

  文成公主看了祿東贊一眼,眉道:「我還是不明白。」

  長孫無忌道:「原因很簡單,你是吐蕃現在最大的威脅,大唐憑藉武力,也許無法征服吐蕃,但靠你的話,可以做到這一點!」

  文成公主眼中閃過一道陰影,隱隱明白了幾分。

  長孫無忌續道:「你在吐蕃的威望,僅次於贊普,如果陛下讓你擔任吐蕃首領,吐蕃百姓很可能會接受。所以你必須死。

  「然而你不能死在天竺,否則吐蕃子民會認為是贊普殺了你,因此對贊普不滿,歸心大唐。」

  文成公主道:「那他前幾日為何沒有下手呢?」

  長孫無忌道:「因為時機不對,他想利用你的死,再達成一個目的。」

  「吐蕃軍隊戰敗逃往天竺,已經失去了戰心,這種情況下,只有鼓舞士氣,

  才有機會殺回吐蕃。」

  「祿東贊想先和我大唐簽訂議和條約,再殺了你,隨後自殺。在吐蕃人看來,大唐背信棄義,不肯接納吐番,還殺死他們敬愛的甲木薩和大相。憤怒之下,必將群情激奮,鬥志高昂!」

  文成公主吃驚道:「他還準備自殺嗎?」

  李治接口道:「那是當然,他既然選擇在長安殺你,便不可能活著回到吐番。況且他的死,也能激起吐番人的憤怒。」

  其實祿東贊完全可以派別人來執行這個任務,然而他卻選擇親自過來。

  這種不懼生死的行為,也讓李治對他多了幾分敬意。

  「祿兄,我沒說錯吧?」長孫無忌望著祿東贊。

  祿東贊低沉著嗓音,道:「你是如何瞧出來的?」

  長孫無忌道:「你最大的破綻,是不該故意讓公主聽到你要叛唐的計劃。」

  文成公主驚道:「他是故意讓我聽到的嗎?

  「正是。」長孫無忌點頭道:「他知道自己答應歸附大唐,不容易取信陛下,所以故意拋出一個假計劃,吸引陛下注意,他真正的目的,才不會被人發現。」

  祿東贊沉聲道:「所以你故意讓人假扮申未薩,離開長安,就是為了引我動手?」

  長孫無忌道:「不錯,我剛才那些話都只是推測,要想論證,只有引你動手。」

  祿東贊深吸一口氣,閉上雙目,不再多言。

  李治目視著他,道:「祿東贊,朕不明白,你為何寧願行如此極端之事,也不願歸附大唐?」

  祿東贊修地睜眼,緊緊盯著他。

  「皇帝陛下,你一直在改革羈摩政策,是想將各族所有部落,最終都歸入大唐吧?我吐蕃若歸附大唐,將來還有吐蕃嗎?」

  李治了愜,沒有做聲。

  在他的構想中,確實想要讓各族之人,不分彼此,都成為唐人,吐蕃自然不復存在。

  長孫無忌哼了一聲,道:「祿東贊,你們當初吞併蘇毗、象雄,不也是同樣的做法嗎?」

  祿東讚嘆了口氣,道:「不錯,我並不是指責大唐的行為,也沒有資格指責。只不過,祿東贊受先贊普所託,不能眼睜睜瞧著吐蕃滅亡。」

  在長孫無忌的提議下,李治下旨將祿東贊軟禁,並未殺他。

  又派了幾名祿東贊隨從,返回吐蕃,讓吐蕃人明白計劃已失敗,只剩下歸附大唐一條路。

  無論吐番如何選擇,他們已失去了復國的可能。

  歷史的車輪繼續轉動,強大的吐蕃,也即將淹沒在歷史洪流之中。

  三國格局土崩瓦解,眼下只剩下大唐與大食爭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