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江東來』火了
第291章 『江東來』火了
一九八零年的國慶節,深圳的『江東來』火了。
開業就是巔峰,迎合了天時地利人和。
本來深圳還是一個破落的城市,是一個縣城改為市區來試點的。因為改革開放之前,這邊的很多人去的香江,下面很多鄉村是十村九空。
所以深圳在開放之前人口總人口也就三十萬,除去老人和小孩,還有農村人口,在城市的勞動力其實不多的。
一個縣城有幾個供銷社就不錯了,也有國營商店。但絕對沒有百貨大樓之類的,更別說綜合體的商場。
而深圳開放初期吸引了不少海外商人過來,還有本地一些人也開始大膽的自己經營一些營生。
因為在兩年前,深圳這邊就接收了上萬海外華僑回歸。雖然大多都是在越南混的不好的華僑,在越南目前還不如國內的生活條件。
可人雖然混的不好,思想卻是比國人開放一些。這些人當中有人看到國內開放的政策,不甘心回國後就只是在農場當一個農民。
像余雪萍一家就是越南回歸的華僑,在上個月她和她弟弟就開了一家餐飲店,叫『余記』早餐店。
這開早餐的和飯店,是可以申請購買平價糧,當有關部門去購買,不需要糧票,算是政策扶持。不過所謂的平價也是高於市場價格的,畢竟不要糧票。
『江東來』的出現,首先是被來這邊的一批香江商人追捧,在他們看來這是香江同胞開的商場,可以不用票證在這邊也買到很多商品了。
雖然在生活區域出現很多東西的限購,但香江商人也理解。畢竟他們有錢,可在國內這邊有錢還買不到東西呢,限購無所謂,安排工人去排隊就可以了。
因此『江東來』根本就不用去宣傳,開業當天就有香江老闆帶著工人來這邊購買物品。都是奔著生活區域去的,買一些在國內需要票證的東西。
對於那些電子產品,電視,冰箱,收音機,錄音機,手錶之類的。香江的老闆是看都沒興趣看,因為這些東西在香江太便宜了,沒必要購買。
但是這卻成了國內人搶購的地方,甚至還驚動了廣州這邊的一些報社記者來報導。要不了多少天,『江東來』這邊能購買到的東西,就能傳到國內多個城市了。
而在滬城那邊,正在出現出國潮高峰,除了錄音機之外,跟英語沾邊的東西,都有人購買。倒賣錄音機的人也跟江成最初預計的那樣,很快就出現了。
江成早就看到滬城那邊出國潮的商機了,錄音機,磁帶,外匯,甚至是英語教學之類的。他不需要把利益做到極致,那樣就太費精力了。
有些錢也的確是該讓一些人掙的,但光從香江把一些電子產品弄過來出售,價格就能翻五倍不止,就跟在撿錢一樣,江成都覺得這錢掙的有點不好意思了。
就像普通的黑白電視機,在香江才賣四百多香江幣。要是按照國內目前的比例,才八十塊錢人民幣。而且這還是在香江的零售價格,江成那貨,那等於是友商價格,因為量大,甚至能低於批發的價格。
因為香江的製造業多,長期大量要貨,價格貴了的話。江成都可以直接找一個廠家代加工了,所以能拿到比批發還低的價格很正常。
而在國內,一些國營商店要工業卷或者電視機票,也要花四百多才能買到的電視機。現在不要票證就可以購買了。
賣出一台電視機,江成能掙八倍以上的利潤。賣一台電冰箱,也有五倍以上的利潤。手錶更是十倍以上的利潤,錄音機跟電視機的利潤一樣,買錄音機還送一盒英文磁帶。
錄音機是直接賣斷了貨,其他的很多產品,因為實行的是限量銷售,每天賣掉多少就不賣了。
江成真的沒打算完全學後世的『胖東來』,經營理念是差不多,但對待職工,他沒那麼大度。
可才開始經營,因為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沒有競爭者。又被香江商人追捧,又有大量來深圳的消費群體,還有大家需要的商品。
貨架上的東西,除了第一天支撐住了,第二天就補貨都補的來不急,後面更是到了哄搶的地步了。
上午十點就停業休息,不停業休息也沒辦法,大部分貨架是空的,中午開放到三點又空了。好在目前國內沒什麼夜生活,傍晚再五點經營到七點,貨架沒空也開始清場收攤。
為了少賣點貨,很多貨都得依靠江成去『進貨』,周末商場直接休息。在香江的商場,可是沒有一天停業的。
甚至江成巴不得誰來抗議一下,比如國營商店和供銷社,抗議他搶了顧客。他也可以周二關門休息,因為不要票證,別說黃牛了。附近城市條件好的人,也可能坐車來這邊購買電子產品。
一天實際營業時間也就八個小時,有人肯定要說了,這工作時間也不短。但江成是按照香江那邊商場的形式招的員工,是兩班倒的。
現在深圳的『江東來』職工只需要工作六個小時就夠了,很多職工是交替有重合的時間。然後除了每周日固定放假休息外,讓他們周末在家陪孩子和老人。平時還再放兩天可以調休的假日。
並且江成開始繼續大量拿地建設貨倉,為半年後其他三個經濟特區的『江東來』商場超市做準備。
江成可以給深圳這邊的商超補貨,但他就算有空間,也不可能一個月跑五六個地方。要是以後其他城市也開放了,難得江成還要給其他城市也去補貨嘛。
「瑩瑩,給我一個。」
「給你一個什麼?」
「就那個。」
江成指了指老五喝的旁邊的那個說道,哺乳期是真的又白又大。
「你能不能有一個正形,被女兒看見了,笑話死你。」周靈瑩餵著奶說道。
「她們不是被娟子帶出去玩了嘛,給我來兩口。」江成坐到周靈瑩身邊抱著她,逗弄著在進餐的老五說道。
「你真要呀。」周靈瑩詢問道。
「呵呵~~。」
江成抓了一把,然後笑著走開了。不好喝的,很腥,也沒啥味,他只是無聊的逗弄周靈瑩玩而已。
江成現在也步入三十歲了,周靈瑩別看是六個孩子的媽,也不過是二十六歲。漂亮的小少婦一個,越來越有女人味了。
周靈瑩就知道江成沒個正形,以前就餵過他喝,喝一次就厭煩了的人。但她知道自己男人有一個不好的癖好,喜歡在那事的時候去把奶弄出來。
江娟此時是帶著幾個妹妹在小巷子裡跳繩玩,女孩子在這個年代除了跳繩,就是踢毽子。也玩丟沙包,但丟沙包男孩子玩的多,女孩子玩的少。
「娟子,你在跟妹妹玩呀,師傅在家不。」
「馮哥,我叔叔在家呢。國慶節沒出去。」
「那行,我找師傅有點事,你跟妹妹們玩。」
在江娟帶妹妹們玩的時候,江成曾經的徒弟馮華出現了。馮華是看著師傅的幾個女兒,長的真是一個個都跟瓷娃娃一樣,他是真想捏一捏,就沒有見過多少這樣白淨好看的娃子。
但馮華今天是來找師傅江成有事情的,想找師傅給點意見,聽到師傅在家,就提著一點酥餅往院子裡走了。
這些年馮華跟江成每年都有點來往,就是不頻繁。主要是江成當年真心帶過他,雖然帶的時間不長。一點點酥餅,知道江成不缺這個,帶就是一點心意。
酥餅是馮華開車在外地買的,普通人還不容易買到。
馮華進到院子裡,走到師傅家門口,看見門竟然是虛關著的,剛想開口喊師傅,就見師傅正好開門出來了。
「馮華,你怎麼來了。你師娘在餵奶呢,就不進屋了。」江成看見馮華來了,隨手又把門給虛掩上了。
「師傅,有點事情想讓你幫忙出點主意。」馮華笑著說道。
「那我們到偏房去說,這是高安那邊的酥餅吧。」江成看著馮華提的酥餅,看著樣式和聞著味猜測著說道。
「對,師傅是真厲害。」馮華奉承的說道。
江成也是得意的笑了一下,這些年其他本事沒有,但每到一個城市就去買特產。又在供銷總社幹了這樣多年,很多地方的吃食東西一看就能看出是哪裡的。
這本事也算是練出來的,就跟二百五的電工,用手一摸電線,就能知道有沒有電一樣。
「你小子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來吃點瓜子。」
兩人進入房間後,江成直接拿了一糖果盒子放桌子上招待著馮華。
「師傅,最近在汽車站車子不好開呀,客運部和貨運部矛盾很大。我爸以前是在貨運部的,我也是從貨運部出來的,現在夾在中間有點難。」馮華也不客氣,是直接磕著瓜子就把話說出來了。
江成沒想到馮華來找自己是說這個事情的,司機這行業雖然吃香,但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汽車站的汽車就那麼多,想開車學車的人多了去了。
因為馮華算是頂替父親的崗位,這學徒學了四年。換成別人,汽車站沒有增加新車,或者誰退下來了。很難有自己的車開,也轉不了正式的司機。
但馮華是接替崗位的,會優先安排轉為正式司機。雖然汽車站分客運和貨運,但還是一個整體,當時貨運部沒有多的汽車,客運站又正好在增加各地的班次。
客運部增加很多輛客車,主要是上面的政策原因,汽車客運也要逐漸開通省內直通。那時候正好是貨運部沒車輛多,客運部又增加了好多輛車,需要七八個司機。
客運部的司機學徒全部安排上了也不夠,自然是優先從貨運部調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總比從外面招司機要強。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馮華就是那時候從貨運部學徒調到客運部當客運班車司機的,跑九江短途路線。
而這兩年公路貨車運輸又得到了交通部的支持,要大力發展汽車運輸。客運的班車主要目的還是為人民服務,跟目前的醫院一樣,屬於服務行業。那點車票錢除去開銷,沒多少利潤。
貨運部目前就不一樣了,吃香的很,很多單位的貨物都等著貨車來運輸。利潤差距大,但上面不看部門盈利狀況,只看整個汽車站。
所以一個汽車站兩個部門,幾乎是在全國大部分城市都在鬧矛盾。
現在貨運部的人讓馮華調回來,而客運部說馮華當年可是一個學徒,因為來了客運部才當上了正式司機的,別他娘的當叛徒。
馮華他爸當年是貨運部的,貨運部跑長途也的確撈的多點,希望馮華調回去。
可馮華是覺得客運部的確對他也有恩,當年他在貨運部當學徒,想轉正其實是有機會的。但被人給頂了,就因為人家在單位里有關係。
調到客運部,同事和站長對他挺好的。別看馮華年輕,但調過來是正式司機,大家也都是喊他一句師傅的。
江成沒想到貨運部和客運部現在鬧的這樣厲害,他雖然知道歷史上兩個部門早晚會分開。而貨運部在這個年代很吃香,但早晚也會被個體戶給卷死。
國內開放後,當汽車也能買到,哪怕是二手的。一些司機就看不上幾十塊的死工資了,很多司機都是跑南闖北的,路子野的很,膽子也大。
江成開車這樣多年,也沒少擺威風,刁難人的事情也做過。心情不好的時候,在一些地方裝貨或者卸貨,人家弄慢了一點,江成也有開口罵人的時候。
反正司機比普通人見識的多了,也比普通人更敢單幹,而且也有本錢。
馮華如果調到貨運部,也可以逍遙一陣子。而在客運站,其實能幹幾十年一直到退休。
「你是怎麼想的。」江成詢問道,其實他做什麼決定,江成感覺都不錯。但是如果選擇回貨運站,江成就得點撥一下了。
「師傅,聽說你在深圳那邊有路子,給外企開車,工資可以給到六百。」馮華開口詢問道。
「你想去深圳給外企開車,真要去的話,工資肯定沒有問題。甚至過一兩年還能漲到上千呢。」江成沒有想到馮華竟然會想去深圳開車,真要是這樣的話,倒是可以讓他負責一條線路了。
在深圳那邊,江成又把阿力喊過去了。阿力的能力有限,因為是最早跟著江成的,現在他在香江負責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每個月光工資就給他一萬多香江幣,節假日都有紅包,過年也是給不少錢。
可以這樣說,阿力的能力其實對不住給的這些錢。但就憑藉他願意一直跟著江成,江成哪怕白養他也無所謂了。
其實江成也思考過,是不是自己太有私心了。要是帶著阿力隨便搞點事業,幫襯一下。一年在香江可能還不只是掙二三十萬,但現在工資加福利和獎金也就這樣多。
這樣的收入在香江其實也算很風光了,畢竟普通工人才三千,高層才一萬左右。而且阿力也滿足這樣的收入,但江成白手起家,收入都以億來計量單位了,給最早跟著自己的人也就幾十萬香江幣。
而讓阿力來深圳,江成還覺得在深圳給他發這樣高的工資更不值得了,因為他的真實能力在國內一千塊可能都掙不到,何況是上萬的工資了。
但深圳那邊在建設大量的貨倉,需要組建一個規模不小的運輸隊。現在就是派阿力在負責招收貨運司機,司機一個月的工資是三百,比在地方單位只拿五十六塊來說翻了五倍了。
在『江東來』當司機,福利可不差,很多緊俏貨品能優先供應給內部職工。單位里吃飯免費,還有獎金什麼的。
而且在『江東來』這邊當貨車司機,有本事的人,一樣能幫人稍微帶點貨,撈點外快的。
江成是打算讓阿力招一些司機後,培訓一個隊長出來,讓後讓他回香江去。江成明明很富有,哪怕捐款捐掉一個億都可能願意。但明顯能力不符合工資的事情,江成覺得讓阿力在國內幫忙就是虧。
就像是香江那邊『江東來』公司派過來的管理層,江成也都是讓他們前期幫忙培訓人員。差不多後就讓他們回香江的,在國內就算是管理層人員,江成也不願意開高工資。
這主要還是江成沒有完全把自己當成香江人,如果是香江的商人,反而會刻意請幾個『自己人』到國內來進行管理。
就跟在灣島的業務那樣,江成在那邊直營店的總店長卻是香江人。哪怕多支付很多出差費用,江成也覺得值得。
也就是灣島那邊的工資水平也不低,要是跟國內一樣的話,江成也是會請香江人去管理。在灣島那邊,香江人對江成來說算是自己人。
但在國內,花高工資請香江人來這邊管理。給江成的感覺就是不自在,跟短劇里在八十年代一些工廠花高價請沒有真才實學的留學生來管理廠子一樣。
不是說『江東來』從香江派過來的人沒有才華,而是在香江『江東來』的管理人員本身就不算是頂尖的。
『江東來』是傳統行業,江成又不追求上市,也不追求海外業務。管理層的工資本身就開的不算有多高,在業內只能算是中等。
好的管理精英工資低了招不到,招到了也留不住。既然本身沒有很強的管理人才,還不如在國內培養一些便宜的管理人員就行了。
而且工資開的太高,就像後世曹旺說的那樣,得考慮身邊的同行能不能承受的了。
江成沒打算去對比那些收入低的企業,但現在都是同一起跑線上,香江商人過來,也不會自己主動去給職工漲工資。
只是後來招工開始困難後,才開始以漲工資的形式競爭招工的。
目前江成在深圳的工廠和商超,職工工資不算高,但福利卻是很不錯的那種。漲工資也是遲早的時候,他不會用低工資去壓榨員工,但也不會刻意去抬高工資。
馮華聽到去深圳真的有六百的工資,還能漲到上千塊。他也早就結婚了,有子女了。家裡的條件跟其他人比的確是不錯,但跟師傅家比,電視,冰箱,彩電他是一樣都沒有。
而且江成竟然還有私人的邊三輪,家具和吃喝方面也不用說了。
關鍵是江成在深圳跟人家領導開車,他要是過去,還能受江成的照顧。並且還有一點,他的工作也算是財產了,是可以轉讓給其他人的,只不過不會開車的只能又從學徒開始,或者轉其他崗位倒是可以直接成為正式工。
馮華想把自己的工作轉給他媳婦,就當車站當一個售票員。然後他跟著師傅江成去深圳闖蕩,他不相信師傅江成會把他給賣了。
所以馮華就告訴了江成他的打算,深圳那邊真有那麼高的工資的話,去外企參加工作不算調崗。他明天就回單位申請崗位轉讓,轉給自己媳婦,然後讓江成帶他去深圳發展。
江成自然是立刻答應了,不管馮華能力如何,在深圳那邊,他又算是自己人了。哪怕能力比其他人差一點,江成也最少會讓他當一個隊長,負責一條運輸路線。
(本章完)
一九八零年的國慶節,深圳的『江東來』火了。
開業就是巔峰,迎合了天時地利人和。
本來深圳還是一個破落的城市,是一個縣城改為市區來試點的。因為改革開放之前,這邊的很多人去的香江,下面很多鄉村是十村九空。
所以深圳在開放之前人口總人口也就三十萬,除去老人和小孩,還有農村人口,在城市的勞動力其實不多的。
一個縣城有幾個供銷社就不錯了,也有國營商店。但絕對沒有百貨大樓之類的,更別說綜合體的商場。
而深圳開放初期吸引了不少海外商人過來,還有本地一些人也開始大膽的自己經營一些營生。
因為在兩年前,深圳這邊就接收了上萬海外華僑回歸。雖然大多都是在越南混的不好的華僑,在越南目前還不如國內的生活條件。
可人雖然混的不好,思想卻是比國人開放一些。這些人當中有人看到國內開放的政策,不甘心回國後就只是在農場當一個農民。
像余雪萍一家就是越南回歸的華僑,在上個月她和她弟弟就開了一家餐飲店,叫『余記』早餐店。
這開早餐的和飯店,是可以申請購買平價糧,當有關部門去購買,不需要糧票,算是政策扶持。不過所謂的平價也是高於市場價格的,畢竟不要糧票。
『江東來』的出現,首先是被來這邊的一批香江商人追捧,在他們看來這是香江同胞開的商場,可以不用票證在這邊也買到很多商品了。
雖然在生活區域出現很多東西的限購,但香江商人也理解。畢竟他們有錢,可在國內這邊有錢還買不到東西呢,限購無所謂,安排工人去排隊就可以了。
因此『江東來』根本就不用去宣傳,開業當天就有香江老闆帶著工人來這邊購買物品。都是奔著生活區域去的,買一些在國內需要票證的東西。
對於那些電子產品,電視,冰箱,收音機,錄音機,手錶之類的。香江的老闆是看都沒興趣看,因為這些東西在香江太便宜了,沒必要購買。
但是這卻成了國內人搶購的地方,甚至還驚動了廣州這邊的一些報社記者來報導。要不了多少天,『江東來』這邊能購買到的東西,就能傳到國內多個城市了。
而在滬城那邊,正在出現出國潮高峰,除了錄音機之外,跟英語沾邊的東西,都有人購買。倒賣錄音機的人也跟江成最初預計的那樣,很快就出現了。
江成早就看到滬城那邊出國潮的商機了,錄音機,磁帶,外匯,甚至是英語教學之類的。他不需要把利益做到極致,那樣就太費精力了。
有些錢也的確是該讓一些人掙的,但光從香江把一些電子產品弄過來出售,價格就能翻五倍不止,就跟在撿錢一樣,江成都覺得這錢掙的有點不好意思了。
就像普通的黑白電視機,在香江才賣四百多香江幣。要是按照國內目前的比例,才八十塊錢人民幣。而且這還是在香江的零售價格,江成那貨,那等於是友商價格,因為量大,甚至能低於批發的價格。
因為香江的製造業多,長期大量要貨,價格貴了的話。江成都可以直接找一個廠家代加工了,所以能拿到比批發還低的價格很正常。
而在國內,一些國營商店要工業卷或者電視機票,也要花四百多才能買到的電視機。現在不要票證就可以購買了。
賣出一台電視機,江成能掙八倍以上的利潤。賣一台電冰箱,也有五倍以上的利潤。手錶更是十倍以上的利潤,錄音機跟電視機的利潤一樣,買錄音機還送一盒英文磁帶。
錄音機是直接賣斷了貨,其他的很多產品,因為實行的是限量銷售,每天賣掉多少就不賣了。
江成真的沒打算完全學後世的『胖東來』,經營理念是差不多,但對待職工,他沒那麼大度。
可才開始經營,因為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沒有競爭者。又被香江商人追捧,又有大量來深圳的消費群體,還有大家需要的商品。
貨架上的東西,除了第一天支撐住了,第二天就補貨都補的來不急,後面更是到了哄搶的地步了。
上午十點就停業休息,不停業休息也沒辦法,大部分貨架是空的,中午開放到三點又空了。好在目前國內沒什麼夜生活,傍晚再五點經營到七點,貨架沒空也開始清場收攤。
為了少賣點貨,很多貨都得依靠江成去『進貨』,周末商場直接休息。在香江的商場,可是沒有一天停業的。
甚至江成巴不得誰來抗議一下,比如國營商店和供銷社,抗議他搶了顧客。他也可以周二關門休息,因為不要票證,別說黃牛了。附近城市條件好的人,也可能坐車來這邊購買電子產品。
一天實際營業時間也就八個小時,有人肯定要說了,這工作時間也不短。但江成是按照香江那邊商場的形式招的員工,是兩班倒的。
現在深圳的『江東來』職工只需要工作六個小時就夠了,很多職工是交替有重合的時間。然後除了每周日固定放假休息外,讓他們周末在家陪孩子和老人。平時還再放兩天可以調休的假日。
並且江成開始繼續大量拿地建設貨倉,為半年後其他三個經濟特區的『江東來』商場超市做準備。
江成可以給深圳這邊的商超補貨,但他就算有空間,也不可能一個月跑五六個地方。要是以後其他城市也開放了,難得江成還要給其他城市也去補貨嘛。
「瑩瑩,給我一個。」
「給你一個什麼?」
「就那個。」
江成指了指老五喝的旁邊的那個說道,哺乳期是真的又白又大。
「你能不能有一個正形,被女兒看見了,笑話死你。」周靈瑩餵著奶說道。
「她們不是被娟子帶出去玩了嘛,給我來兩口。」江成坐到周靈瑩身邊抱著她,逗弄著在進餐的老五說道。
「你真要呀。」周靈瑩詢問道。
「呵呵~~。」
江成抓了一把,然後笑著走開了。不好喝的,很腥,也沒啥味,他只是無聊的逗弄周靈瑩玩而已。
江成現在也步入三十歲了,周靈瑩別看是六個孩子的媽,也不過是二十六歲。漂亮的小少婦一個,越來越有女人味了。
周靈瑩就知道江成沒個正形,以前就餵過他喝,喝一次就厭煩了的人。但她知道自己男人有一個不好的癖好,喜歡在那事的時候去把奶弄出來。
江娟此時是帶著幾個妹妹在小巷子裡跳繩玩,女孩子在這個年代除了跳繩,就是踢毽子。也玩丟沙包,但丟沙包男孩子玩的多,女孩子玩的少。
「娟子,你在跟妹妹玩呀,師傅在家不。」
「馮哥,我叔叔在家呢。國慶節沒出去。」
「那行,我找師傅有點事,你跟妹妹們玩。」
在江娟帶妹妹們玩的時候,江成曾經的徒弟馮華出現了。馮華是看著師傅的幾個女兒,長的真是一個個都跟瓷娃娃一樣,他是真想捏一捏,就沒有見過多少這樣白淨好看的娃子。
但馮華今天是來找師傅江成有事情的,想找師傅給點意見,聽到師傅在家,就提著一點酥餅往院子裡走了。
這些年馮華跟江成每年都有點來往,就是不頻繁。主要是江成當年真心帶過他,雖然帶的時間不長。一點點酥餅,知道江成不缺這個,帶就是一點心意。
酥餅是馮華開車在外地買的,普通人還不容易買到。
馮華進到院子裡,走到師傅家門口,看見門竟然是虛關著的,剛想開口喊師傅,就見師傅正好開門出來了。
「馮華,你怎麼來了。你師娘在餵奶呢,就不進屋了。」江成看見馮華來了,隨手又把門給虛掩上了。
「師傅,有點事情想讓你幫忙出點主意。」馮華笑著說道。
「那我們到偏房去說,這是高安那邊的酥餅吧。」江成看著馮華提的酥餅,看著樣式和聞著味猜測著說道。
「對,師傅是真厲害。」馮華奉承的說道。
江成也是得意的笑了一下,這些年其他本事沒有,但每到一個城市就去買特產。又在供銷總社幹了這樣多年,很多地方的吃食東西一看就能看出是哪裡的。
這本事也算是練出來的,就跟二百五的電工,用手一摸電線,就能知道有沒有電一樣。
「你小子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來吃點瓜子。」
兩人進入房間後,江成直接拿了一糖果盒子放桌子上招待著馮華。
「師傅,最近在汽車站車子不好開呀,客運部和貨運部矛盾很大。我爸以前是在貨運部的,我也是從貨運部出來的,現在夾在中間有點難。」馮華也不客氣,是直接磕著瓜子就把話說出來了。
江成沒想到馮華來找自己是說這個事情的,司機這行業雖然吃香,但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汽車站的汽車就那麼多,想開車學車的人多了去了。
因為馮華算是頂替父親的崗位,這學徒學了四年。換成別人,汽車站沒有增加新車,或者誰退下來了。很難有自己的車開,也轉不了正式的司機。
但馮華是接替崗位的,會優先安排轉為正式司機。雖然汽車站分客運和貨運,但還是一個整體,當時貨運部沒有多的汽車,客運站又正好在增加各地的班次。
客運部增加很多輛客車,主要是上面的政策原因,汽車客運也要逐漸開通省內直通。那時候正好是貨運部沒車輛多,客運部又增加了好多輛車,需要七八個司機。
客運部的司機學徒全部安排上了也不夠,自然是優先從貨運部調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總比從外面招司機要強。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馮華就是那時候從貨運部學徒調到客運部當客運班車司機的,跑九江短途路線。
而這兩年公路貨車運輸又得到了交通部的支持,要大力發展汽車運輸。客運的班車主要目的還是為人民服務,跟目前的醫院一樣,屬於服務行業。那點車票錢除去開銷,沒多少利潤。
貨運部目前就不一樣了,吃香的很,很多單位的貨物都等著貨車來運輸。利潤差距大,但上面不看部門盈利狀況,只看整個汽車站。
所以一個汽車站兩個部門,幾乎是在全國大部分城市都在鬧矛盾。
現在貨運部的人讓馮華調回來,而客運部說馮華當年可是一個學徒,因為來了客運部才當上了正式司機的,別他娘的當叛徒。
馮華他爸當年是貨運部的,貨運部跑長途也的確撈的多點,希望馮華調回去。
可馮華是覺得客運部的確對他也有恩,當年他在貨運部當學徒,想轉正其實是有機會的。但被人給頂了,就因為人家在單位里有關係。
調到客運部,同事和站長對他挺好的。別看馮華年輕,但調過來是正式司機,大家也都是喊他一句師傅的。
江成沒想到貨運部和客運部現在鬧的這樣厲害,他雖然知道歷史上兩個部門早晚會分開。而貨運部在這個年代很吃香,但早晚也會被個體戶給卷死。
國內開放後,當汽車也能買到,哪怕是二手的。一些司機就看不上幾十塊的死工資了,很多司機都是跑南闖北的,路子野的很,膽子也大。
江成開車這樣多年,也沒少擺威風,刁難人的事情也做過。心情不好的時候,在一些地方裝貨或者卸貨,人家弄慢了一點,江成也有開口罵人的時候。
反正司機比普通人見識的多了,也比普通人更敢單幹,而且也有本錢。
馮華如果調到貨運部,也可以逍遙一陣子。而在客運站,其實能幹幾十年一直到退休。
「你是怎麼想的。」江成詢問道,其實他做什麼決定,江成感覺都不錯。但是如果選擇回貨運站,江成就得點撥一下了。
「師傅,聽說你在深圳那邊有路子,給外企開車,工資可以給到六百。」馮華開口詢問道。
「你想去深圳給外企開車,真要去的話,工資肯定沒有問題。甚至過一兩年還能漲到上千呢。」江成沒有想到馮華竟然會想去深圳開車,真要是這樣的話,倒是可以讓他負責一條線路了。
在深圳那邊,江成又把阿力喊過去了。阿力的能力有限,因為是最早跟著江成的,現在他在香江負責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每個月光工資就給他一萬多香江幣,節假日都有紅包,過年也是給不少錢。
可以這樣說,阿力的能力其實對不住給的這些錢。但就憑藉他願意一直跟著江成,江成哪怕白養他也無所謂了。
其實江成也思考過,是不是自己太有私心了。要是帶著阿力隨便搞點事業,幫襯一下。一年在香江可能還不只是掙二三十萬,但現在工資加福利和獎金也就這樣多。
這樣的收入在香江其實也算很風光了,畢竟普通工人才三千,高層才一萬左右。而且阿力也滿足這樣的收入,但江成白手起家,收入都以億來計量單位了,給最早跟著自己的人也就幾十萬香江幣。
而讓阿力來深圳,江成還覺得在深圳給他發這樣高的工資更不值得了,因為他的真實能力在國內一千塊可能都掙不到,何況是上萬的工資了。
但深圳那邊在建設大量的貨倉,需要組建一個規模不小的運輸隊。現在就是派阿力在負責招收貨運司機,司機一個月的工資是三百,比在地方單位只拿五十六塊來說翻了五倍了。
在『江東來』當司機,福利可不差,很多緊俏貨品能優先供應給內部職工。單位里吃飯免費,還有獎金什麼的。
而且在『江東來』這邊當貨車司機,有本事的人,一樣能幫人稍微帶點貨,撈點外快的。
江成是打算讓阿力招一些司機後,培訓一個隊長出來,讓後讓他回香江去。江成明明很富有,哪怕捐款捐掉一個億都可能願意。但明顯能力不符合工資的事情,江成覺得讓阿力在國內幫忙就是虧。
就像是香江那邊『江東來』公司派過來的管理層,江成也都是讓他們前期幫忙培訓人員。差不多後就讓他們回香江的,在國內就算是管理層人員,江成也不願意開高工資。
這主要還是江成沒有完全把自己當成香江人,如果是香江的商人,反而會刻意請幾個『自己人』到國內來進行管理。
就跟在灣島的業務那樣,江成在那邊直營店的總店長卻是香江人。哪怕多支付很多出差費用,江成也覺得值得。
也就是灣島那邊的工資水平也不低,要是跟國內一樣的話,江成也是會請香江人去管理。在灣島那邊,香江人對江成來說算是自己人。
但在國內,花高工資請香江人來這邊管理。給江成的感覺就是不自在,跟短劇里在八十年代一些工廠花高價請沒有真才實學的留學生來管理廠子一樣。
不是說『江東來』從香江派過來的人沒有才華,而是在香江『江東來』的管理人員本身就不算是頂尖的。
『江東來』是傳統行業,江成又不追求上市,也不追求海外業務。管理層的工資本身就開的不算有多高,在業內只能算是中等。
好的管理精英工資低了招不到,招到了也留不住。既然本身沒有很強的管理人才,還不如在國內培養一些便宜的管理人員就行了。
而且工資開的太高,就像後世曹旺說的那樣,得考慮身邊的同行能不能承受的了。
江成沒打算去對比那些收入低的企業,但現在都是同一起跑線上,香江商人過來,也不會自己主動去給職工漲工資。
只是後來招工開始困難後,才開始以漲工資的形式競爭招工的。
目前江成在深圳的工廠和商超,職工工資不算高,但福利卻是很不錯的那種。漲工資也是遲早的時候,他不會用低工資去壓榨員工,但也不會刻意去抬高工資。
馮華聽到去深圳真的有六百的工資,還能漲到上千塊。他也早就結婚了,有子女了。家裡的條件跟其他人比的確是不錯,但跟師傅家比,電視,冰箱,彩電他是一樣都沒有。
而且江成竟然還有私人的邊三輪,家具和吃喝方面也不用說了。
關鍵是江成在深圳跟人家領導開車,他要是過去,還能受江成的照顧。並且還有一點,他的工作也算是財產了,是可以轉讓給其他人的,只不過不會開車的只能又從學徒開始,或者轉其他崗位倒是可以直接成為正式工。
馮華想把自己的工作轉給他媳婦,就當車站當一個售票員。然後他跟著師傅江成去深圳闖蕩,他不相信師傅江成會把他給賣了。
所以馮華就告訴了江成他的打算,深圳那邊真有那麼高的工資的話,去外企參加工作不算調崗。他明天就回單位申請崗位轉讓,轉給自己媳婦,然後讓江成帶他去深圳發展。
江成自然是立刻答應了,不管馮華能力如何,在深圳那邊,他又算是自己人了。哪怕能力比其他人差一點,江成也最少會讓他當一個隊長,負責一條運輸路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