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百姓
1845年明恩普(阿瑟·亨德森·史密斯)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畢業於大學並進入神學院。
1872年來到中國,先後在天津、山東等地從事傳教、教育、救災等工作,1880年後定居山東恩縣龐家莊,投身農村傳教、醫藥、慈善、教育等事業,在中國生活五十餘年,1932年去世。
1900年經歷義和團運動,1906年回美國為教會募捐並建議羅斯福退還庚子賠款,促成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大學前身)的設立。
著作及影響:他根據在中國農村的經歷撰寫了多部書籍和文章,其中《中國人的德行》1892年出版後引起世界關注,被譯成多國語言,成為當時洋人了解中國的必讀之書~總結
明恩普對百姓特質的描述
外表相似缺乏個性:百姓外表相似,常穿著藍色衣服,雙眼呆滯無光,留統一辮子、服裝和表情。
勤勞但回報低且生活品質差:百姓非常勤勞,車夫為微薄報酬長途奔波,知識分子一生忙於考試,農民工作無休,店鋪營業時長,皇室也勤勞。然而,勞動回報低,多數人極端貧困,食物匱乏、品質低劣,廚藝精湛但對生活品質追求低,如衣服無口袋、不穿睡衣襯衫、不在意居住環境等。
民族性問題
缺乏誠信與公德心:不說真話、不相信真話,口頭答應卻不做事,生意中相互欺騙,假貨假秤現象常見。對公共財產漠不關心,常偷公共設施,城市街道因貨攤和雜物而擁擠,人們不顧公共秩序。
缺少利他思想與相互猜疑防備:陌生人難以得到幫助,如外國人善意幫助百姓老太太卻被視為羞辱。百姓之間相互猜疑防備,城市和住處多有圍牆圍欄,外地人受本地人偏見和坑騙。
愛繞彎子與漠視標準:講話委婉,真實想法難以捉摸,增加溝通成本,讓人難以實事求是看待問題。計量標準混亂,貨幣、衡器、尺度等存在雙重或隨意制定標準的情況,如鹽業買賣、土地丈量中的不精確現象,這與西方尊重標準形成對比,導致行業惡性循環。
冷漠麻木:對國家大事冷漠,如道光皇帝駕崩時百姓不理會洋人對繼位問題的詢問,英法聯軍進攻京城時百姓幫忙且官員提供物資,反映出長期強權壓制下百姓對國事的淡漠。
問題根源探討
迷信及信仰混亂:民眾迷信,融合無神論和多神論,儒教、佛教、道教混雜,普通百姓多為功利性敬神,受教育程度低,接觸的儒家思想僵化膚淺,如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原始信仰禁錮思想。同時,玄學影響深遠,易經用於占卜,雖被視為經典但原理難明,基於玄學的教育使人們行為邏輯難以解釋,導致人們道德品質受影響,與西方基督教強調自我意識和靈魂追求不同。
晚清社會現象
社會守舊與裙帶關係嚴重:社會極端守舊,人們固守老祖宗思想,對政治經濟學認知落後,不喜歡遷徙,受宗族關係影響大,裙帶關係普遍。
女性地位低下與年輕人受壓:女性地位低,婚後成為婆家奴隸,常受婆婆虐待,災荒時更被視為累贅,生兒子後境遇才稍有改善。社會對年輕人充滿惡意,將重活累活交給年輕人,儒家思想的等級觀念壓抑年輕人,使其難以發展。
1872年來到中國,先後在天津、山東等地從事傳教、教育、救災等工作,1880年後定居山東恩縣龐家莊,投身農村傳教、醫藥、慈善、教育等事業,在中國生活五十餘年,1932年去世。
1900年經歷義和團運動,1906年回美國為教會募捐並建議羅斯福退還庚子賠款,促成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大學前身)的設立。
著作及影響:他根據在中國農村的經歷撰寫了多部書籍和文章,其中《中國人的德行》1892年出版後引起世界關注,被譯成多國語言,成為當時洋人了解中國的必讀之書~總結
明恩普對百姓特質的描述
外表相似缺乏個性:百姓外表相似,常穿著藍色衣服,雙眼呆滯無光,留統一辮子、服裝和表情。
勤勞但回報低且生活品質差:百姓非常勤勞,車夫為微薄報酬長途奔波,知識分子一生忙於考試,農民工作無休,店鋪營業時長,皇室也勤勞。然而,勞動回報低,多數人極端貧困,食物匱乏、品質低劣,廚藝精湛但對生活品質追求低,如衣服無口袋、不穿睡衣襯衫、不在意居住環境等。
民族性問題
缺乏誠信與公德心:不說真話、不相信真話,口頭答應卻不做事,生意中相互欺騙,假貨假秤現象常見。對公共財產漠不關心,常偷公共設施,城市街道因貨攤和雜物而擁擠,人們不顧公共秩序。
缺少利他思想與相互猜疑防備:陌生人難以得到幫助,如外國人善意幫助百姓老太太卻被視為羞辱。百姓之間相互猜疑防備,城市和住處多有圍牆圍欄,外地人受本地人偏見和坑騙。
愛繞彎子與漠視標準:講話委婉,真實想法難以捉摸,增加溝通成本,讓人難以實事求是看待問題。計量標準混亂,貨幣、衡器、尺度等存在雙重或隨意制定標準的情況,如鹽業買賣、土地丈量中的不精確現象,這與西方尊重標準形成對比,導致行業惡性循環。
冷漠麻木:對國家大事冷漠,如道光皇帝駕崩時百姓不理會洋人對繼位問題的詢問,英法聯軍進攻京城時百姓幫忙且官員提供物資,反映出長期強權壓制下百姓對國事的淡漠。
問題根源探討
迷信及信仰混亂:民眾迷信,融合無神論和多神論,儒教、佛教、道教混雜,普通百姓多為功利性敬神,受教育程度低,接觸的儒家思想僵化膚淺,如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原始信仰禁錮思想。同時,玄學影響深遠,易經用於占卜,雖被視為經典但原理難明,基於玄學的教育使人們行為邏輯難以解釋,導致人們道德品質受影響,與西方基督教強調自我意識和靈魂追求不同。
晚清社會現象
社會守舊與裙帶關係嚴重:社會極端守舊,人們固守老祖宗思想,對政治經濟學認知落後,不喜歡遷徙,受宗族關係影響大,裙帶關係普遍。
女性地位低下與年輕人受壓:女性地位低,婚後成為婆家奴隸,常受婆婆虐待,災荒時更被視為累贅,生兒子後境遇才稍有改善。社會對年輕人充滿惡意,將重活累活交給年輕人,儒家思想的等級觀念壓抑年輕人,使其難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