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背水一戰(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湄公河半島的原始森林,以其獨有的方式考驗著這群建設者的意志與智慧。

  陽光透過密集的樹冠,熱辣辣地炙烤著大地,工人們汗如雨下,卻一刻也不能停下來歇息。

  「這鬼天氣,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但想到能為中老鐵路出一份力,這點苦也就不算什麼了。」一位皮膚曬得黝黑的工人邊說邊擦去脖梗上的汗水,臉頰上洋溢著質樸的笑容。

  為了修建碼頭和施工便道,工人們不得不面對更為艱巨的挑戰。

  他們需要在崎嶇不平的地形上,用雙手和簡單的工具,開闢出一條通往施工區域的道路。

  石頭、水坑、蔓藤、樹木……一切阻礙物都被他們一一清除,每一步都凝聚著工人們的汗水與毅力。

  白天明蹲下身子,與一群正奮力揮動鋤頭的工人交談:「大家辛苦了,記住,安全第一,我們不僅要建好鐵路,更要保護好自己。」

  工人們聞言,紛紛點頭。

  大家利用簡易的爆破技術,小心翼翼地炸開阻擋去路的大石,再用鐵鍬、撬棍一點點將其清理。

  「嘿,兄弟,搭把手!」一位工人喊著,試圖挪動一根粗壯的樹根,樹根似乎紮根於地,紋絲不動。

  另一位工人聞聲趕來,兩人合力,肩並肩,腳蹬地,發出低沉有力的吼聲。

  終於,樹根鬆動,被緩緩拉出地面,兩人相視一笑,滿是成就感。

  不遠處,一群工人正合力鋪設木板,以搭建臨時的施工便道。

  他們小心翼翼地將一塊塊木板拼接起來,確保每一步都穩固可靠。

  水坑被巧妙地繞過,或用沙土填平,確保重型設備能夠順利通過。

  「大家加油,這條便道是我們的生命線。」白天明站在高處,望著這片熱火朝天的景象,他疲憊的身體頓然感覺到滿血復活一樣。

  「小心,那邊有塊大石頭,大家合力推開它!」奕沙萬招呼著工人們推開了一個個巨石。

  傍晚時分,當最後一縷陽光消失在地平線上,工人們才拖著疲憊的身軀,乘坐小船返回大本營。

  夜晚,項目部燈火通明,白天明與項目組成員圍坐在會議桌前,對一天的工作進行總結與分析。

  他們討論著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分享著經驗與教訓,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奕沙萬則結合自己在原始森林中的親身經歷,為大家詳細講解了如何防範毒蟲叮咬、如何識別並避開危險區域等實用知識。

  「在這片原始叢林中作業,我們不僅要面對自然環境的考驗,還要時刻警惕那些潛在的威脅。」奕沙萬的話語中充滿了擔心。

  進入五月,寮國的天空仿佛被厚重的雲層永久占據,雨季的帷幕轟然拉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雨,不再是細密纏綿的絲線,而是化作傾盆之勢,毫無徵兆地傾瀉而下,將大地籠罩在一片朦朧的水霧之中。

  項目部所在的營地,雖然搭起了堅固的臨時工棚,但雨聲依舊如鼓點般密集,敲擊著每個人的心房。

  「這雨,比往年來得更猛些。」白天明站在工棚的門口,望著外面肆虐的風雨,眉頭緊鎖。

  他知道,這樣的天氣對施工進度是致命的打擊,但更讓他擔憂的是,那些剛剛初具雛形的施工便道,能否經受住這場自然的考驗。

  「立刻啟動應急預案,所有道路救援隊待命,一旦發現便道受損,立即搶修!」白天明通過對講機發出指令。

  隨後,白天明他轉身對身旁的奕沙萬說:「奕沙萬哥哥,你熟悉這裡的地形,帶一隊人先去巡查,特別是那些容易滑坡和積水的路段。」

  奕沙萬點頭,迅速組織起一支小隊,穿上雨衣,戴上安全帽,一頭扎進了雨幕之中。

  他們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茫茫雨水中,那串深淺不一的腳印一下子就被雨水沖刷乾淨。

  雨,持續地下著,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淹沒。

  工地上,工人們雖然暫時停止了室外作業,但他們的心卻從未停歇。

  他們圍坐在工棚內,或討論著如何改進施工方案,或檢查著設備,確保在雨停後能立即投入工作。

  然而,雨勢並未因他們的努力而減弱,反而愈演愈烈。不久,便有消息傳來,幾處關鍵路段的便道被洪水沖毀,運輸線再次陷入癱瘓。


  白天明聞訊,立即帶領救援隊前往現場。他們冒著大雨,用沙袋、木板和石塊,一點一點地加固著受損的便道,與時間賽跑,與洪水抗爭。

  在這場人與自然的較量中,每個人都展現出了驚人的毅力和團結的力量。

  他們相互扶持,共同面對困難,用汗水和智慧築起了一道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經過連續幾天幾夜的奮戰,施工便道終於再次恢復了暢通。

  雖然它們依舊顯得有些脆弱,但在工人們的心中,它們卻是通往勝利的希望之路。

  然而,新的挑戰接踵而至。琅勃拉邦的工業落後,施工材料極度匱乏,成為了制約施工進度的又一大難題。

  白天明深知,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另闢蹊徑。

  白天明親自帶隊,深入湄公河半島進行調研,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發現半島上雖然缺乏現成的砂石資源,但河流中卻蘊藏著豐富的砂石。

  於是,他提出了自建砂石生產線的思路,並立即組織人員開始籌建。

  經過緊張的籌備和施工,第一條砂石生產線終於在七月下旬投產。

  它如同一條巨龍般橫臥在湄公河畔,將源源不斷的砂石輸送到各個施工現場。

  緊接著,第二條生產線也相繼建成投產,極大地緩解了材料短缺的問題。

  砂石生產線的建成投產,不僅解決了材料供應的燃眉之急,還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工人們看著這些自己親手建起的生產線,心中充盈著滿滿的自豪感。

  隨著雨季的逐漸深入,施工難度也在不斷增加。但白天明和他的團隊卻從未放棄過努力。

  從班那漢到巴烏,中國工人硬是從湄公河一側的山體上鑿出了一條近30公里的便道,加上改擴建的公路,總長度達到了驚人的120餘公里。

  臨近十月,寮國雨季的尾聲帶著幾分不甘與纏綿,細雨如絲,輕輕拂過湄公河半島的每一寸土地。

  項目部抓住這難得的晴好間隙,全面鋪開施工大網,晝夜不息,誓將汗水與智慧鐫刻在這片熱土之上。

  清晨的陽光金黃般撒下,照耀著一派繁忙的工地。八個隧道口前,機械轟鳴,人聲鼎沸。

  工人們身著螢光背心,頭戴安全帽,穿梭於鋼筋水泥之間。

  「老李,這邊鋼筋再加固一下,雨季雖然快過去了,但安全不能放鬆!」李偉總工眼神銳利,手持圖紙,對著正在綁紮鋼筋的工人喊道。

  老李聞聲,停下手中的活計,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點頭應和,隨即又埋頭苦幹起來,手中的鐵鉗在陽光下閃爍,每一次敲擊都顯得堅定有力。

  不遠處,一座即將合龍的特大橋上,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進行著最後的焊接作業。

  火花四濺中,他們仿佛在進行一場無聲的舞蹈,每一次跳躍、每一次旋轉,都精準無誤地落在預定的位置上。

  橋面上,幾位技術人員手持測量儀器,仔細校準每一個細節,確保大橋的穩固與安全。

  「大家注意,這座橋是我們項目的關鍵節點,質量上絕對不能有絲毫馬虎!」白天明站在橋邊,目光如炬,掃視著整個施工現場。

  隨著雨季的逐漸退去,湄公河的水位也開始回落,為兩座跨越湄公河的特大橋建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河面上,幾艘大型浮吊船正忙碌地吊裝著巨大的橋樑構件,它們在空中緩緩移動,最終穩穩地落在預定的位置上。

  河岸邊,工人們則忙著清理淤泥,加固圍堰,為接下來的水下施工做好準備。

  與此同時,一個涵洞的施工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這裡空間狹小,作業難度大,但工人們憑藉著高超的技藝和頑強的毅力,硬是在這有限的空間內創造出了無限的可能。

  他們小心翼翼地挖掘著土石方,精心布置著排水系統,確保涵洞既能順利排水,又能保證結構的穩固。

  在項目部所有人的努力下,湄公河半島八個隧道口、一個涵洞、一座橋樑鑽孔共計10個作業面同時推進,跨越湄公河的兩座特大橋建設進展順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