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窮則思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離開老婦人家後,宋和伊坎蘇繼續他們的考察之旅。

  他們走訪了更多的村落,與更多的山民交談,每一次交流都讓宋的心靈受到深深的震撼。

  在一個被群山環抱的小村落里,宋見到了一位年邁的村民,他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雙手布滿老繭,卻依然堅持在田間勞作。

  老人告訴宋,他的子女都因貧困而外出打工,留下他和老伴相依為命。

  儘管生活艱辛,但老人依然對未來充滿希望,他相信總有一天,山外的世界會注意到他們,帶來改變。

  在另一個村落,宋遇到了一群年輕的村民,他們滿懷激情地談論著對家鄉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憧憬。

  他們渴望知識,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

  宋被他們的熱情所感染,更加堅定了要為這片土地帶來改變的決心。

  每一次與山民的交談,都讓宋的心靈受到深深的震撼。

  他看到了寮國人民的堅韌與樂觀,也看到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這些經歷,如同一股股暖流,匯聚成推動他前行的力量。

  宋還發現,除了交通閉塞如同枷鎖般束縛著這片土地外,寮國上寮山區的教育、醫療、農業等基礎設施的落後狀況更是觸目驚心,宛如一道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深深阻礙了當地的發展步伐。

  在教育領域,師資力量的匱乏和教學設施的簡陋讓知識的光芒難以照亮每一個角落。

  許多學校連最基本的教學用具都難以配齊,更不用說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了。

  教師們憑藉著滿腔熱情和有限的資源,艱難地維持著教學活動的進行,而孩子們則在破舊的教室里,用渴望知識的雙眼,追尋著通往未來的道路。

  醫療方面,醫療資源的稀缺和醫療設施的落後讓許多山民在疾病面前束手無策。

  一些常見的疾病,由於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往往會演變成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危及生命。

  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差,使得許多山民只能依靠傳統的草藥和巫術來應對疾病,這無疑加劇了健康問題的嚴峻性。

  農業作為山區的支柱產業,其發展同樣面臨著諸多挑戰。

  落後的農業技術和匱乏的農業資源讓農民們在辛勤耕耘後往往只能收穫微薄的回報。

  加之缺乏有效的市場信息和銷售渠道,農產品往往難以賣出好價錢,這進一步制約了農民的收入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宋深知,只有從根本上改善這些基礎設施,才能為寮國上寮山區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一個午後,宋和伊坎蘇來到了一所簡陋的小學。

  學校由幾間茅草屋組成,教室里沒有電燈,也沒有像樣的桌椅,孩子們坐在地上,用石板當紙,樹枝當筆,認真地學習著。

  看到這一幕,宋的眼眶再一次濕潤了。

  他走進教室,與孩子們親切交流,鼓勵他們努力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

  宋淚眼婆娑著說道:「孩子們,你們是未來的希望。雖然現在條件艱苦,但只要你們不放棄,總有一天會走出大山,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回應著:「謝謝伯伯,我們一定會努力的!」

  夜幕降臨,宋和伊坎蘇坐在吉普車旁,望著滿天繁星,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感。

  他知道,這次考察之旅雖然艱辛,但卻讓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寮國這個「陸鎖國」的封閉與落後,也讓他更加堅定了為改變這一切而努力的決心。

  「宋,我們不能只是看到這些苦難就止步不前。你應該把這裡的真實情況告訴國家高層,讓政府爭取把更多的外界援助資源傾注到這裡,參與到上寮山區的改變中來。」伊坎蘇的聲音在夜色中顯得格外激昂。

  宋點了點頭,緊握住了妻子的手,回答道:「是的,伊坎蘇。我要用我們的筆,用我的眼睛,記錄下這一切。讓外界看到寮國上寮山區的真實面貌,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裡的困境。我相信,只要我們的黨和政府齊心協力,寮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結束了為期十天的深入考察,宋帶著沉甸甸的心情回到了萬象。

  會議前夕,宋獨自坐在辦公室內,窗外是萬象城的喧囂,而他的心卻異常平靜。


  宋仔細整理著考察期間的所見所聞,每一頁筆記都仿佛是一張張生動的畫卷,訴說著上寮山區的苦與樂、希望與挑戰。

  他輕輕摩挲著這些紙張,心情異常沉重。

  終於,政府高層會議的日子來臨。

  會議室里,氣氛莊重而嚴肅,各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目光聚焦於即將發言的宋。

  宋站起身,深吸一口氣,緩緩走到會議桌前,展開手中的筆記,開始了他的匯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仁,今天,我站在這裡,帶著一顆沉重而又充滿希望的心,與大家分享我近期對上寮山區的考察心得。」宋的聲音低沉,顯然他的情緒十分低落。

  宋首先展示了幾張拍攝於上寮山區的照片,照片中,孩子們在簡陋的教室里求知若渴的眼神,山民們肩扛重物行走在崎嶇山路上的身影,無一不觸動著與會者的心弦。

  宋鬱郁地道:「這是我們的同胞,他們生活在苦難的邊緣,卻同樣擁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隨後,宋話鋒一轉,提出了他的思考:「寮國,作為一個『陸鎖國』,長久以來受制於地理環境的限制,發展滯後。然而,我們卻是連接東南亞與中國的重要橋樑,這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認為,寮國要擺脫『陸鎖國』的困境,必須主動融入中南半島的發展大局,同時積極尋求與中國這一經濟巨人的合作。」

  宋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全場,繼續說道:「中國,作為我們的友好鄰邦,其經濟的高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資源。我們可以借鑑中國的成功經驗,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成就,來加速我們自身的發展。比如,我們可以考慮與中國合作,共同修建更多高質量的公路、鐵路,打破地理屏障,讓我們國家的優質農產品、礦產資源能夠順暢地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宋的一席話,讓參加會議的同仁們陷入了沉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