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困守一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那個被時光溫柔以待的上世紀九十年代,寮國的天空尚未被繁忙的航班軌跡交織,飛機場的輪廓尚隱於未來的藍圖之中。

  然而,渴望知識火種的奕沙萬,懷揣著對遙遠東方古國的無限憧憬,踏上了前往中國求學的漫漫征途。

  沒有直飛的航班,奕沙萬便選擇了一條蜿蜒曲折的路線。

  他先搭乘斑駁的巴士,穿越寮國蔥鬱的山林,乘坐渡船越過湍急的湄公河,抵達鄰國泰國的邊境小鎮廊開。

  在那裡,奕沙萬稍作停留,品嘗了一碗地道的泰式綠咖喱,感受到了異國風情的溫馨擁抱。

  隨後,他還是乘坐巴士匆匆踏上前往曼谷的旅程。

  曼谷,這座繁華的都市,成了奕沙萬前往中國留學之路上的一個中轉站。

  在曼谷國際機場,奕沙萬帶著些許忐忑,登上了飛往中國上海的航班。

  飛機穿雲破霧,當舷窗外漸漸顯現出中國大地的輪廓時,奕沙萬心中那份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嚮往達到了頂峰。

  送別奕沙萬,宋駕乘著老舊的吉普車載著伊坎蘇並沒有返回他們在萬象的家。

  只見他輕車熟路地開著車駛出萬象郊區,拐上了駛向萬榮的簡易公路。

  伊坎蘇有些詫異地問丈夫:「宋,你被連日的奔波勞累暈了頭腦嗎,咋又要開車回上寮啦?」

  宋狡黠地笑笑,逗伊坎蘇道:「伊坎蘇,你不是總怨我是個十足的工作狂麼,這次我可是請了足足半個月的假,陪陪我親愛的老婆大人。」

  伊坎蘇知道宋這次返回上寮肯定和他的工作有關,只不過說成陪老婆大人是讓她高興罷了。

  不過,對丈夫說出這樣的玩笑話,伊坎蘇卻非常受用,不管怎麼講,她這次得以全程陪同丈夫,比什麼都強。

  這次宋其實是想駕駛著吉普車,想利用難得的半個月假期,走一走上寮山區當年中國援助寮國修築的幾條簡易公路,深入體驗一下上寮山區各族民眾的生活生產狀況,找出封閉落後的寮國如何對接世界的路徑。

  吉普車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緩緩前行,車輪碾過坑窪不平的路面,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伊坎蘇,你看這山,多像咱們阿卡山寨的後山,只是更加雄偉壯觀。」

  宋一邊駕駛,一邊指著窗外連綿不絕的山脈,眼中充滿了對這片土地的好奇。

  伊坎蘇依偎在丈夫身旁,望著窗外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風景,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愫:「是啊,宋,這裡的山山水水都讓人心生敬畏。只是,相比起阿卡山寨,這裡的山地民族生活似乎更加艱難。」

  宋輕輕嘆了口氣,轉頭看向妻子,愁容頓時密集在臉上:「伊坎蘇,這正是我們要來的原因。

  寮國要想擺脫『陸鎖國』的困境,就必須從基礎設施入手,改善這些偏遠山區的交通條件,讓外面的人走進來,也讓山裡的人和物走出去。」

  隨著吉普車逐漸深入上寮山區,沿途的景象讓兩人感慨萬千。

  村落稀疏,房屋簡陋,孩子們光著腳丫在塵土飛揚的路上追逐嬉戲,偶爾能見到幾位山民肩扛鋤頭,從田間歸來,臉上寫滿了疲憊和愁容。

  「宋,我記得你說過,中國援助修建的公路就在這一帶,我們能找到它們嗎?」伊坎蘇的目光中閃爍著好奇。

  「放心,我早有準備。」宋從副駕駛座下抽出一份泛黃的地圖,仔細研究起來。

  不久,他指了指前方一條隱約可見的土路:「看,應該就是那裡了。雖然年久失修,但還能辨認出是中國援建的痕跡。」

  吉普車緩緩駛上那條簡易公路,路面雖不平整,但比起之前的山路已好了許多。

  沿途,宋不時停車,與路過的山民交談,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農作物收成以及對外界的了解程度。

  每一次交談,都讓他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改變這裡的交通條件,對於提升民眾生活水平的重要性。

  「這位大叔,您家種的香蕉品質真好,可惜這路太難走了,運不出去吧?」宋微笑著與一位正在路邊休息的山民攀談起來。

  山民苦笑,搖了搖頭:「是啊,路不好走,再好的東西也賣不上好價錢。有時候還得靠人背馬馱,辛苦得很。」

  宋拍了拍村民的肩膀,對他鼓勵道:「放心,情況會慢慢好起來的。政府正在努力改善這裡的交通條件,讓外面的世界看到你們的努力與成果。」


  隨著吉普車繼續在蜿蜒曲折的簡易公路上緩緩前行,宋與伊坎蘇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每一個轉彎都揭開了一幕幕寮國上寮山區的真實生活畫卷。

  兩人駕車來到了一個坐落在山谷間的小村落,幾間竹木結構的房屋依山而建,炊煙裊裊升起,與遠處的山嵐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寧靜而又略帶淒涼的畫面。

  宋停下了車,決定深入探訪這個村落,了解更多關於上寮民眾的生活細節。

  「您好,我們是來自首都萬象的旅行者,想了解一下這裡的生活情況。」宋用略帶琅勃拉邦方言的寮語向一位正在門口編織竹籃的老婦人打招呼。

  老婦人抬頭,臉上露出淳樸的笑容,她放下手中的活計,熱情地邀請宋和伊坎蘇進屋。

  屋內光線昏暗,僅有幾束光影透過屋頂的縫隙灑進來。

  牆上掛著幾件簡陋的農具和幾幅手工編織的掛飾,透露著山民們樸素的生活智慧。

  宋環顧四周,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酸楚。

  他注意到,儘管條件艱苦,但屋內收拾得井井有條,每一處都透露著家的溫馨。

  「這裡的生活確實不易啊。」老婦人嘆了口氣,開始講述她的境況,「我們靠天吃飯,雨水多了怕洪水,雨水少了又怕乾旱。路不好走,孩子上學要走很遠的路,大人看病也是個大問題。有時候,收成好了,卻因為運不出去,只能眼睜睜看著東西爛在地里。」

  宋聽著,眼眶漸漸濕潤了,他緊緊握住老婦人的手,用溫柔的語氣說:「您放心,政府和社會各界都在努力幫助你們改善生活。路會修好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的。」

  老婦人聞言,臉上泛起一抹苦笑,不過她還是堅強地點了點頭,仿佛是在給自己打氣,也仿佛是對宋的話表示信任:「是啊,我們相信會有那麼一天的。謝謝你們,遠道而來的客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