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她看到了……吧?
寄給李禮剛的剖析與反思的信還沒有寫完,朱盛庸的女朋友馮嫣打扮得漂漂亮亮地來找朱盛庸了。
周日是一整天不需要上班的日子。
馮嫣穿了一條印滿黃色小雛菊的到小腿肚的長裙子,挎了個單肩小包,包的顏色一反當時流行的紅色、棕色和黑色,是白色的。
她本來就是個美人,這麼一打扮,更是清新脫俗。
朱爸爸和朱媽媽去參加同事的婚禮,朱盛庸聽到敲門聲,起身去開門。因為知道父母不在家,所以沒有及時將書桌上的信收起來。
房門打開是嫵媚的女友,嘴裡說著嫌棄的朱盛庸身體很實誠,不由分說將馮嫣攬在了懷裡。馮嫣大驚失色,不敢出聲,只用眼神瘋狂提醒朱盛庸。
朱盛庸撲哧笑出聲:「我爸媽去參加同事的婚禮去了。」
年輕的女孩聽到「婚禮」二字總是充滿憧憬。她心情大好地往裡間走,朱盛庸則留在廚房間幫馮嫣倒水。
他揚聲問馮嫣:「喝蜜棗水,還是蜂蜜水?」
「蜜棗水。」
將硬硬的蜜棗放水杯里,既能喝到甜絲絲的水,還能吃到軟硬適中的蜜棗。這一度是紅糖水、麥乳精之外最受歡迎的待客之道。
朱盛庸正衝著蜜棗水——因為心中有愛,他還特意多放了一顆,忽然直覺覺得裡間安靜得有些異常。水才倒半杯,他慌忙止住:糟糕,寫給李禮剛的信還攤在桌面!
他胡亂將蜜棗盒子收起,熱水瓶塞塞上,放冷水的搪瓷缸蓋子蓋上,端著半杯水,三步並作兩步進屋裡廂。
吁。還好。馮嫣只是靜坐在床頭,並沒有站在書桌前。
將水杯遞給馮嫣,朱盛庸一邊問著馮嫣昨天下午休息得可好,一邊假裝隨意往書桌旁走。走到後,不動聲色將書信夾在一些英文書籍里,塞進小書架里。
馮嫣沒有回答朱盛庸,而是開口反問:「你看的什麼?」
「什麼?」
「你收起來的。你看的什麼書?」
「哦。那些書啊。」朱盛庸鬆弛下來,「不過是一些小說而已。」
「什么小說?」
朱盛庸哪知道剛塞進書架里的是什么小說啊。遲疑間,他往書架上瞥。這時候,馮嫣像幽靈一樣貼了過來,纖纖玉指精準地按在了夾有書信的那本書上。
「這本嗎?」她問。
朱盛庸因為心虛而不敢正面回答,他只是突然吻住了她,假裝情不自禁。兩個人站在沒有拉窗簾的窗口,接起吻來。
確切地說,是朱盛庸單方面地吻起馮嫣來。
馮嫣往日像小精靈一樣活潑的回應他,這一回,卻像枯木一樣毫無反應。朱盛庸心裡忍不住發毛。
是的,他確實向李禮剛傾訴了矛盾的內心,但那只是飄忽的、模糊的、甚至矯情的時下感受罷了。一旦回歸現實,馮嫣還是他最好的選擇。
這個吻,索然無味,朱盛庸自己訕訕地停下來。
「有人。」馮嫣目光望向隔壁。
哦,是了。隔壁是一室戶。一室戶有個外凸的陽台。站在外凸的陽台上,可以輕易瞥見朱盛庸家窗口發生的事情。
朱盛庸扭頭看隔壁。
那裡空蕩蕩,並沒有什麼人。
懷裡的美人已經自行離開。朱盛庸剛落下的心不由又提起來。他只能追蹤到她妙曼的背影,看不到她的表情。
「馮嫣?」朱盛庸有心問她是不是看到了書信,又直覺覺得她不會承認,或者,承認了他也解釋不清楚。
「你外公怎麼樣了?」馮嫣頭也不回地問。
她前面正好是個衣櫃,衣櫃中間正好有一面穿衣鏡。她雖然沒有回頭,朱盛庸卻能從穿衣鏡上看到她嘴唇緊咬。
那一瞬,朱盛庸確鑿明白了:她看到了!
「對不起。」他呢喃。
「我只是問你外公怎麼樣了。何來『對不起』?」馮嫣轉過身,仰著頭,默默笑著問朱盛庸。
朱盛庸從她的表情上,看出她現在不想深究他的小心思。他不知道他該喜該悲,該僥倖還是該後怕。
「外公肺部感染控制住了,但是因為拖太久,已經拖得身體很虛弱。現在整體免疫力低下,醫生建議額外補充人體免疫球蛋白,這個東西很奇缺,要托人到國外買。」
「你不是有個同學在美國嗎?叫李禮剛?」
朱盛庸心裡咯噔咯噔的,他幽微地嘆了一口氣:「關鍵是那東西很貴。」
「很貴?那你還不打起精神去找工作?」馮嫣的目光,有一閃而過的凌厲。
朱盛庸內心抽痛,不得不承認:「你說得對。如果我去人才市場……」他本想說,如果我去人才市場,你願意陪我一起去嗎?
馮嫣打斷他:「我正好去上海圖書館。我們可以約好晚上5點鐘在馬當路上的小麵館里見。」
朱盛庸定睛望著馮嫣。今天的馮嫣很決絕,甚至有些冷酷。
「好的。」
自認理虧的朱盛庸只有聽命的份。
收拾收拾,他去了人才市場。
哥哥朱盛中說過,人才招聘市場上,現在是賣方市場,想就業很容易的。朱盛庸天生地信以為真。
真的進了人才市場才發現,市場上的公司分層級,人才更分層級。跌跌撞撞、斷斷續續找了三個星期的工作,朱盛庸明白了一件事:只怕他沒有馮嫣在市區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命!
擠了一身臭汗,餓到兩腿發軟,朱盛庸手裡只收穫了一張面試紙條,而且這個公司遠在浦東外高橋。
腦海里搜索外高橋的信息,首先蹦入腦海的是那句在上海膾炙人口的老話: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
上海外高橋起先泛指浦東新區高橋鎮外圍的廣大農村地區,「外高橋」曾是當地村民對外介紹的口頭稱謂。
1990年,外高橋保稅區誕生,作為浦東新區的「同齡人」,蘆葦遍布的外高橋一躍成了國際貿易的風水寶地。朱盛庸就業的這一年,外高橋港區一期工程建成。這一年,上海港貨櫃吞吐量直接邁進百萬大關。
據說外高橋港區二、三、四、五、六期工程加速建成,目標是從百萬吞吐量突破到千萬。
距離與馮嫣碰面的時間還有一段時間,朱盛庸決定先回家洗個澡,換件乾爽衣服。回家換洗後,站在桌前查看上海地圖,在浦東邊邊上找到外高橋保稅區時,朱盛庸的一顆心,徹底跌到谷底。
不行,實在太遠、太遠了。
連金山縣城都不如。
朱盛庸默默地將上市公司「上海外高橋保稅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部行政幹事」的面試邀約,送進了垃圾桶。
跟馮嫣在馬當路碰面後,為了免受冷嘲熱諷,朱盛庸乾脆隱瞞了這次面試邀約。
周日是一整天不需要上班的日子。
馮嫣穿了一條印滿黃色小雛菊的到小腿肚的長裙子,挎了個單肩小包,包的顏色一反當時流行的紅色、棕色和黑色,是白色的。
她本來就是個美人,這麼一打扮,更是清新脫俗。
朱爸爸和朱媽媽去參加同事的婚禮,朱盛庸聽到敲門聲,起身去開門。因為知道父母不在家,所以沒有及時將書桌上的信收起來。
房門打開是嫵媚的女友,嘴裡說著嫌棄的朱盛庸身體很實誠,不由分說將馮嫣攬在了懷裡。馮嫣大驚失色,不敢出聲,只用眼神瘋狂提醒朱盛庸。
朱盛庸撲哧笑出聲:「我爸媽去參加同事的婚禮去了。」
年輕的女孩聽到「婚禮」二字總是充滿憧憬。她心情大好地往裡間走,朱盛庸則留在廚房間幫馮嫣倒水。
他揚聲問馮嫣:「喝蜜棗水,還是蜂蜜水?」
「蜜棗水。」
將硬硬的蜜棗放水杯里,既能喝到甜絲絲的水,還能吃到軟硬適中的蜜棗。這一度是紅糖水、麥乳精之外最受歡迎的待客之道。
朱盛庸正衝著蜜棗水——因為心中有愛,他還特意多放了一顆,忽然直覺覺得裡間安靜得有些異常。水才倒半杯,他慌忙止住:糟糕,寫給李禮剛的信還攤在桌面!
他胡亂將蜜棗盒子收起,熱水瓶塞塞上,放冷水的搪瓷缸蓋子蓋上,端著半杯水,三步並作兩步進屋裡廂。
吁。還好。馮嫣只是靜坐在床頭,並沒有站在書桌前。
將水杯遞給馮嫣,朱盛庸一邊問著馮嫣昨天下午休息得可好,一邊假裝隨意往書桌旁走。走到後,不動聲色將書信夾在一些英文書籍里,塞進小書架里。
馮嫣沒有回答朱盛庸,而是開口反問:「你看的什麼?」
「什麼?」
「你收起來的。你看的什麼書?」
「哦。那些書啊。」朱盛庸鬆弛下來,「不過是一些小說而已。」
「什么小說?」
朱盛庸哪知道剛塞進書架里的是什么小說啊。遲疑間,他往書架上瞥。這時候,馮嫣像幽靈一樣貼了過來,纖纖玉指精準地按在了夾有書信的那本書上。
「這本嗎?」她問。
朱盛庸因為心虛而不敢正面回答,他只是突然吻住了她,假裝情不自禁。兩個人站在沒有拉窗簾的窗口,接起吻來。
確切地說,是朱盛庸單方面地吻起馮嫣來。
馮嫣往日像小精靈一樣活潑的回應他,這一回,卻像枯木一樣毫無反應。朱盛庸心裡忍不住發毛。
是的,他確實向李禮剛傾訴了矛盾的內心,但那只是飄忽的、模糊的、甚至矯情的時下感受罷了。一旦回歸現實,馮嫣還是他最好的選擇。
這個吻,索然無味,朱盛庸自己訕訕地停下來。
「有人。」馮嫣目光望向隔壁。
哦,是了。隔壁是一室戶。一室戶有個外凸的陽台。站在外凸的陽台上,可以輕易瞥見朱盛庸家窗口發生的事情。
朱盛庸扭頭看隔壁。
那裡空蕩蕩,並沒有什麼人。
懷裡的美人已經自行離開。朱盛庸剛落下的心不由又提起來。他只能追蹤到她妙曼的背影,看不到她的表情。
「馮嫣?」朱盛庸有心問她是不是看到了書信,又直覺覺得她不會承認,或者,承認了他也解釋不清楚。
「你外公怎麼樣了?」馮嫣頭也不回地問。
她前面正好是個衣櫃,衣櫃中間正好有一面穿衣鏡。她雖然沒有回頭,朱盛庸卻能從穿衣鏡上看到她嘴唇緊咬。
那一瞬,朱盛庸確鑿明白了:她看到了!
「對不起。」他呢喃。
「我只是問你外公怎麼樣了。何來『對不起』?」馮嫣轉過身,仰著頭,默默笑著問朱盛庸。
朱盛庸從她的表情上,看出她現在不想深究他的小心思。他不知道他該喜該悲,該僥倖還是該後怕。
「外公肺部感染控制住了,但是因為拖太久,已經拖得身體很虛弱。現在整體免疫力低下,醫生建議額外補充人體免疫球蛋白,這個東西很奇缺,要托人到國外買。」
「你不是有個同學在美國嗎?叫李禮剛?」
朱盛庸心裡咯噔咯噔的,他幽微地嘆了一口氣:「關鍵是那東西很貴。」
「很貴?那你還不打起精神去找工作?」馮嫣的目光,有一閃而過的凌厲。
朱盛庸內心抽痛,不得不承認:「你說得對。如果我去人才市場……」他本想說,如果我去人才市場,你願意陪我一起去嗎?
馮嫣打斷他:「我正好去上海圖書館。我們可以約好晚上5點鐘在馬當路上的小麵館里見。」
朱盛庸定睛望著馮嫣。今天的馮嫣很決絕,甚至有些冷酷。
「好的。」
自認理虧的朱盛庸只有聽命的份。
收拾收拾,他去了人才市場。
哥哥朱盛中說過,人才招聘市場上,現在是賣方市場,想就業很容易的。朱盛庸天生地信以為真。
真的進了人才市場才發現,市場上的公司分層級,人才更分層級。跌跌撞撞、斷斷續續找了三個星期的工作,朱盛庸明白了一件事:只怕他沒有馮嫣在市區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命!
擠了一身臭汗,餓到兩腿發軟,朱盛庸手裡只收穫了一張面試紙條,而且這個公司遠在浦東外高橋。
腦海里搜索外高橋的信息,首先蹦入腦海的是那句在上海膾炙人口的老話: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
上海外高橋起先泛指浦東新區高橋鎮外圍的廣大農村地區,「外高橋」曾是當地村民對外介紹的口頭稱謂。
1990年,外高橋保稅區誕生,作為浦東新區的「同齡人」,蘆葦遍布的外高橋一躍成了國際貿易的風水寶地。朱盛庸就業的這一年,外高橋港區一期工程建成。這一年,上海港貨櫃吞吐量直接邁進百萬大關。
據說外高橋港區二、三、四、五、六期工程加速建成,目標是從百萬吞吐量突破到千萬。
距離與馮嫣碰面的時間還有一段時間,朱盛庸決定先回家洗個澡,換件乾爽衣服。回家換洗後,站在桌前查看上海地圖,在浦東邊邊上找到外高橋保稅區時,朱盛庸的一顆心,徹底跌到谷底。
不行,實在太遠、太遠了。
連金山縣城都不如。
朱盛庸默默地將上市公司「上海外高橋保稅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部行政幹事」的面試邀約,送進了垃圾桶。
跟馮嫣在馬當路碰面後,為了免受冷嘲熱諷,朱盛庸乾脆隱瞞了這次面試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