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破清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曾立昌的魚肉也不是白吃的。

  次日,就安排吉文元北出,去偵查截斷天津北門與西北方清軍的聯繫。

  勝保部駐紮在天津西北偏西的王慶坨,與曾立昌隔三角淀相望。

  僧格林沁部與惠親王綿愉駐紮在西北偏北的楊村,扼守大運河通往京師段。

  兩部呈犄角之勢,並派兵前出,在天津通往北京的道路上,設立了工事。

  大軍則在工事後,為後援。

  工事不但挖掘了壕溝,還部署了大炮。

  第二天下午,曾立昌得知漁民們又陸續前來後,也騎馬去看看。

  看看有自己喜歡的魚獲不。

  昨天的大翹嘴味道真是好極了,不是後世吃的那種養殖魚可比。

  作為軍隊的統帥,特權還是有一些的。

  比方說,雖然都是吃魚,但想吃哪一條魚,自己還是能決定的。

  等到了軍營門前一看,曾立昌頓時警覺起來。

  今天來賣魚的漁民,明顯比昨天多了不少。

  曾立昌心裡想,都多了差不多一倍還多,怕不是清軍的奸細吧。

  正好看到昨天賣大翹嘴魚的那個漁民也在。

  曾立昌表面不動聲色,派侍衛讓他帶著魚簍過來。

  曾立昌低頭挑著魚翻看,先是說今天的魚也不錯。

  然後裝作隨意的問道,今天賣魚的人很多呀。

  這漁民眼見自己似乎又能很快全部賣完漁獲,喜悅都露在臉上。

  也是喜滋滋的回應道,有些人是在湖淀西岸的漁民。

  該死的清軍占據了西岸,吃魚不給錢。

  看到賣魚的漁民,也攔住搶奪,真是一群烏龜王八蛋。

  之前西岸的漁民可以去西邊的鎮子販賣,甚至還有京師的魚販子前來買魚。

  如今,都被清軍嚇跑了。

  今天清晨在湖面打魚,遇見之後才知道彼此的情況。

  得知將軍這裡不欺負老百姓,價格還公道。

  就跟著我們來東岸將軍這裡來賣魚了。

  雖然這麼說,曾立昌也不敢大意。

  讓侍衛們分開詢問賣魚的人情況。

  並派漕工陳富貴等人扮作漁民。

  和侍衛黃致和等人暗中探察三角淀西岸的清軍營壘。

  同時下令管糧草的聖庫總管路之諫近期將部分糧草搬到岸上。

  騰出至少一百條漕船出來備用。

  攻城方面,穴地和打造雲梯等攻城器械同時進行。

  每天從手下的五個軍中派出兩個軍進行低烈度的攻城作戰。

  算是配合城南、城西的太平軍。

  一直在曾立昌身邊擔任幕僚的馬振文,看到曾立昌最近一直在蹙緊眉頭。

  忍不住問道將軍所憂何事。

  看到軍帳中沒有多餘的人在。

  曾立昌也是說出了心中的顧慮。

  他想扣住幾個三角淀西岸的漁民,但是又怕驚動了附近的村落,讓清軍起疑。

  馬振文多少也預料到曾立昌打西岸清軍的主意。

  思索片刻後,也計上心來。

  於是,曾立昌就安排馬振文去做這件事。

  第二日,馬振文在營門口賣魚的漁民中遴選人手。

  表示軍中的受傷將士需要晚上吃鮮魚湯補身體。

  加價二百文一個時辰,在落日後隨太平軍捕魚。

  一聽有工錢拿,出價還很高,不少漁民意動。

  馬振文表示,為了公平照顧周圍漁民,東西兩岸各挑二十人。

  眾人雖然感覺有一些奇怪,但是這理由也沒讓人起疑多少。

  當日夜晚,晚回的漁民到家後,本來擔心的家人一聽拿到了工錢。

  且這幾日都指定他們去夜晚隨太平軍捕魚。

  一連兩日平安回家,也算是放下心來。


  所以,當這一日天色黑暗後,這二十名漁民正在營中等太平軍監督他們捉鮮魚。

  當這二十名漁民看到整整齊齊的太平軍後,驚得說不出話來。

  曾立昌已經通知吉文元今晚看守大營。

  自己領軍準備偷襲西岸的清軍。

  原身的曾立昌北上前作為揚州的守將。

  以數千人對付數萬人的清江北大營,就不是只知防守的人。

  久守必失,既然上次太平軍來天津時,沒有攻打城西北湖淀後的清軍。

  這次,大家基本都以為太平軍在沒打下天津前,不會向西進攻。

  更不會想到,曾立昌會在夜晚從湖淀划船過去。

  在多年生活在湖淀上漁民的引領下,船上的太平軍緩慢劃向西岸登陸。

  並且,遠遠的在陸地上繞了個圈,從清軍的背後偷襲。

  一條漕船可運糧四百石,大約五百多斤。

  理論上可以運一兩百人,但曾立昌擔心不安全,也為了快捷。

  一百多條船隻運了三個軍,八千多人。

  即使這樣,也在湖面足足劃了三個多小時。

  好在,登岸之後,速度快了不少。

  坐船出發前,曾立昌讓營中的一個軍,在晚上凌晨兩時,前進到城西北通往北京大路上的清軍工事前。

  一旦這個工事背後被太平軍進攻,這個軍將上前前後夾擊。

  當三個軍的大多數人都登岸,完成整隊後,曾立昌感覺這波基本穩了。

  隱約的月光上,從天空看去,三角淀西岸是清軍數十座營帳。

  清營東邊不遠處是三角淀的湖泊水窪。

  而一隊隊的太平軍則是在清營南邊登岸,並沒有直接進攻清軍。

  而是先向西行軍,再折向東北沖向清軍營壘。

  清軍勝保、善祿等人駐紮在這裡。

  在清軍面向湖淀方向,還有兩三層高的瞭望塔。

  面向天津到北京的道路方向,挖有深深的壕溝,還有密集的鹿角。

  而西南方向,壕溝和鹿角則是隨便裝了裝樣子。

  而夜晚這裡清軍的崗哨,更是沉沉睡去。

  看到清軍如此大意,曾立昌笑了。

  本來準備填壕溝的幾十捆蘆葦捆基本也沒用上。

  在令張非等人搬開鹿角,曾立昌示意準備沖營的先鋒與自己都準備引燃火毬。

  點燃之後,曾立昌挺身跳起,邊向前沖,邊大喊:

  「拿首級!領軍功!」

  這次作戰,除了曾立昌身邊兩千人的預備隊,其餘軍隊按首級論功。

  曾立昌帶領著太平軍吶喊著沖入清軍營中。

  手中已經點燃的火毬,旋轉幾圈,用力甩向前方的一個清軍營帳。

  幾乎是剛沒入帳中,就爆燃起了一股火焰。

  曾立昌不作停留,繼續率領殺入前方的營壘中。

  將手中的三個火毬陸續拋出,點燃清軍軍帳。

  跟著的太平軍吶喊著揮刀沖入營帳,想要斬首立功。

  這三個軍,分別由三個軍帥帶領從左、中、右三方向向前突進。

  儘量在清軍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攪亂清軍各部。

  這幾日,太平軍從未向西北方的清軍進攻。

  加上在工事的後方,勝保、善祿等將早已酣睡入夢。

  聽到太平軍喊殺聲後,有的清軍衣衫不整的衝出營帳查看。

  頓時嚇的魂飛魄散。

  不少太平軍手中長刀滴著些,還有的腰間綁著人頭。

  正兇狠的揮刀向他們殺來。

  勝保部也多次與太平軍交手過,其中不乏有悍勇的軍官。

  清軍軍官大聲吶喊喝罵,讓士兵集結應戰。

  後方整隊好的清軍也衝上去與太平軍近戰。

  得到傳令兵的指示後,曾立昌從後備隊中分別派出數百人不等的火槍手,前去支援。


  結陣聚集的清軍,看到一隊的火槍兵本已驚懼。

  往往一輪火槍的齊射過後,就一鬨而散,各自逃命去了。

  一品綏遠將軍善祿,被侍衛叫醒後,見到西邊的軍營已經火光沖天。

  長毛的喊殺聲在空曠的夜空聽著很是滲人。

  驚得善祿以為是太平軍主力已經殺了過來。

  也根本來不及細想細節,直接讓自己手下軍兵撤往北方楊村的僧格林沁大營。

  自己更是騎上戰馬,在親兵們的掩護下先行撤退。

  只是這善祿和勝保兩人,都是貪生怕死之輩。

  離東北方的京津大路遠,隔著眾多的清軍營帳,並不是完全的營帳中心。

  從背後西方偷襲的太平軍,三路進攻之下,西北方的清軍有的已經開始潰逃。

  善祿想北逃時,有不少亂竄的清軍遮擋了奔跑的戰馬。

  記得親兵們紛紛用手中的馬鞭揮打。

  而大將勝保,也是久經戰陣之輩。

  起初聽到動靜後,並不慌張。

  只是讓人去西邊各營,斥責其敢夜晚炸營、胡亂奔走者,軍法從事。

  而不是第一時間整頓兵馬前去救援。

  等到西邊軍營的火勢滔天,太平軍的喊殺聲都清晰可見。

  還有逃來的沒頭蒼蠅一樣的清軍說長毛來了。

  勝保等人想不到太平軍為何從西邊殺來,而不是東南方的天津方向。

  從基層的舉人出身的統帥勝保,還是有幾分膽色的。

  沒如那一品將軍善祿一樣落荒而逃。

  而是組織周圍的清軍就地防禦,自己則抽身向後退去。

  太平軍這邊,左邊的中一軍都快要徹底包抄清軍了。

  右邊的右三軍也是進展順利。

  中間的中一軍在曾立昌的約束下,則是速度稍慢。

  儘量給兩翼包抄清軍的機會。

  但也打到了清軍的中心,正在穩步突進。

  曾立昌則領後備隊的火槍兵居中策應。

  退到後方的勝保,見到自己留守的軍隊在太平軍一排排鳥槍手的齊射下崩潰。

  也是徹底死了心。

  剛準備和親衛們一起逃到北方的僧格林沁大營。

  走到半路,看著前方的清軍潰兵。

  心頭一顫,急令親兵們停下,將頭上的頂戴花翎和身上的官服取下。

  調轉馬頭,跟著一些清軍潰兵往東逃去湖淀方向。

  去湖盪周圍成片的、高高的蘆葦盪躲避去了。

  如果曾立昌知道這勝保的行蹤,怕是也得夸上一句心思巧妙!

  如果他向北逃的話,怕是真的就落入自己手裡了。

  只是一個多時辰,清軍的勝保、善祿部的兩萬多人就崩潰了。

  太平軍在基層軍官的帶領下,砍殺混亂的清兵。

  實在逃不掉的清軍則是跪在地上求饒。

  俘虜這次與斬首同功。

  見不用廝殺就捉住清軍,太平軍也樂得省勁。

  給俘虜綁上繩子,接著尋找落單的清軍。

  見大局已定,曾立昌讓中一軍留下打掃戰場,捉拿潰兵。

  分出千人,從背後進攻京師到天津大路上的工事。

  又讓漕船劃到近處,準備清營中搶運一些物資。

  讓中一軍在掃清亂兵後,優先搶運火藥,次之大炮糧草,然後是其他。

  在天亮前一個時辰,搶運不走的物資統統燒毀。

  其餘兩個軍,和曾立昌一起北上追殺逃跑的清軍。

  這次出擊的太平軍基本都是步卒,出了師帥張樂行手下的五百騎兵。

  先前的進攻,並沒有讓張樂行出擊。

  現在追殺潰兵,騎兵就很有用了。

  曾立昌暗忖,這次斬首級算軍功。

  後續出擊的張樂行反而是軍功最大的了。


  張樂行大聲應下,縱馬追擊清軍。

  逃跑的清軍差不多已經失去了抵抗意志,北逃的路上紛紛被太平軍騎士砍倒在地。

  追了一陣過後,竟然看到前面有一支太平軍在大路道旁。

  把正在逃命的清軍打的鬼哭狼嚎。

  後面的清軍紛紛繞到路旁的田地,罵罵咧咧的繼續逃命。

  曾立昌預想張樂行部斬獲最多,最後也確實如此。

  北方的平原之上,騎兵確實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尤其是追殺一群潰散的逃兵,幾乎是白送的功勞。

  不過,也不盡如曾立昌預想的準確。

  張樂行雖然斬獲最多,但最後敘功,卻不是功勞最大的那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