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章:如何應對

  洪六奇信中所言。少年名喚朱壽,是遼王庶子,有意投身軍伍。

  「不錯!小侯自幼便喜好武藝,時常熬煉身體。平生之志,便是做一個·威武大將軍,轉戰萬里,掃平金國!不知李管帶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少年將一杯琥珀色的葡萄酒一飲而盡,腳在在椅子上打著節拍。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李牧大笑道。

  那個面白無須的中年終於說話了。「李管帶,小侯爺不會幹預你的措置。但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他有完全的自由。「

  「成交!「李牧笑道。

  大梁的軍隊,大致分為兩種,駐紮在京城的禁軍和駐紮各省的廂軍。

  開國之初,一向有揀選精銳入禁軍的傳統,故而,禁軍以精銳著稱。

  如今,開國將近三百年,禁軍早已成為京中權貴的最佳養老院。

  小侯爺朱壽前來陝甘,洪六奇又特意強調了他的安全。那麼,他的安全又由誰來保障呢?

  想到這裡,李牧有些頭大了。萬一小侯爺受了傷,京中權貴豈能饒他?

  「小侯爺,陝甘與金國接壤,不時有大小衝突。不知小侯爺隨從有幾人?」

  一聽這話,那中年太監微微一笑。

  「李管帶的顧慮,咱家曉得。李管帶大可放心!此次出京,咱家帶了一十八個好手。都是禁軍中高手,還有十八個隨從。便是遇上小股敵寇,也能保得小侯爺萬無一失!咱家是京師延慶宮宮監高明一,手底下也有幾分功夫。」

  「好!」李牧一拍大腿。「只要高公公保證小侯爺的安全。在我的營中,小侯爺享有絕對的自由。」

  高明一也不廢話,低語幾句,片刻後,三十六個隨從入帳,一起見禮。

  李牧打眼看去,這三十六人兩側太陽穴高高鼓起,定是內家高手無疑。

  「來人,喚幾位睄官前來,與小侯爺見禮!」李牧道。

  片刻之後,李牧部下的四位睄官大步走進。

  高大魁梧,虎背熊腰的是許還山,部下有四百陌刀兵。

  風流瀟灑,文採風流的是步非煙,統帶四百斥候。

  竹竿一樣,高高瘦瘦的是趙無極,部下有六百火銃兵。

  鐵塔一般的是宋虎臣,帶四百重甲騎兵。

  雙方互相見過,寒暄幾句,在軍帳中坐下。

  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伴隨著鸞鈴亂響。

  片刻之,後一個紅翎急使跌跌撞撞闖進帳中。

  他汗透重衣,臉上汗跡混著泥土,好似二花臉一般。

  「緊急軍令!」那使者只說了四個字,就軟倒在地了。

  這是力竭脫力,軍官們早就見怪不怪了。

  許還山從懷中摸出一小瓶諸葛行軍散,擰開蓋子,咕咚咚一口氣給他灌了下去。

  「來人!抬下去好生將息!"

  他這才伸手取下紅翎急使的背囊,撕開被雨布和麻紙包裹的文書。

  「好傢夥,八百里加緊!」許還山笑道。將文書遞給了李牧。

  李牧伸手接過,雙目如電,在文書上掃了幾眼。

  「丘總督的軍令。命令我部七日內收復延安府!他已經調了幾支軍隊,歸我指揮。同時,任命我為陝西布政使右參議。」

  布政使右參議是從四品,僅僅比正五品千戶提了一級。

  可是,大梁的規制是以文制武,武官賤如草,文官貴如龍。由武轉文更是異數。

  「恭喜大人!」步非煙第一個抱拳道賀了。他出身京中世家。自然知道其中份量。

  「恭喜大人!」

  頓時,帳中一片道賀之聲。

  「恭喜李大人!真是官符如火呀!」小侯爺朱壽皮笑肉不笑道。就連高明一也是一臉玩味之色。

  李牧不由得心中一動。

  丘逢甲吐血一事他是知道的,大人物的秘聞總是最好的下酒菜。

  可是,看這兩位的架勢,是早就明白了其中關竅。

  「小侯爺謬讚了!」李牧笑道。「丘總督如此措置,不過是想保全下項上人頭而已!」


  「哈哈哈哈!」小侯爺和高太監相視一笑。

  大梁寬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未時。延安府東南五十里,野豬峽。

  野豬峽是一條洪水衝擊而成的峽谷,因野豬出沒而聞名。

  峽谷中林木茂盛,即便在三丈內都看不清對面情況。

  峽谷內,是一片片整齊的軍帳。軍帳周圍,帶著嚼子的戰馬正在啃食加了豆餅和雞蛋的草料。

  幾丈高的溝壑上面,幾個斥候正悠閒地觀察周圍的動靜。

  因為是白天,又在曠野上,極目遠望,可以看得很遠。斥候們很是從容。

  一座寬大的軍帳內,李牧和小侯爺朱壽,高明一正躺在涼蓆上聊天。

  小侯爺不過十六七,正是好動年紀。他嘴裡叼著一根青草。

  「李大人,丘逢甲叫你打延安府,你就去打?也不看你攏共有多少兵?」

  李牧咧咧嘴。「此言差矣!大梁軍隊最重軍紀。為將者豈能不尊將令?若是我不立即出發,我的首級早就被人割下來當尿壺嘍。"

  小侯爺點點頭。「可是,你的兵不過一千八百。金國人雖然遠道來襲,總有兩三萬吧。你怎麼對付?「

  「小侯爺說的是!金國之兵,舉國不過六萬,即便是傾巢來犯,不過五萬多。攻陷延安府的是一隻偏師,不會超過六七千。但是金國的附庸眾多,突厥是他們用熟的。我估計,這一支偏師中,總有兩三萬突厥人。」

  一聽自己竟然料敵準確,小侯爺的臉上都笑開了花兒。

  「即便如此,仍有兩三萬,你這點人,怎麼辦?」

  「侯爺,不是還有幾支援軍嗎?」高明一插言道。

  「援軍?」李牧笑了。「洪撫台會派一支援軍來,但不會太多。畢竟他得擋住金國人的主力。至於丘總督嘛,他手裡只有甘軍隊的殘兵敗將,派過來幾千人,也沒啥用處。」

  小侯爺咂了咂嘴。「李大人。這下你慘嘍。不但要規復延安府,還得守住。可謂難上加難呀。「

  「其實也不難。「李牧又笑了。」金國人分兵突襲延安府,一來是要調動陝軍,減輕金國主力的壓力。二來是相機進攻西安,即便不能攻陷西安,也能在西安城下和金軍主力會師。那麼,我的機會就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