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灑酒祭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然帶領著僅有的五百破風營兄弟,如一把銳利的尖刀直插宛城。那一戰,可謂驚心動魄,身後仿佛還能聽見敵軍的喊殺聲,眾人皆是疲憊不堪,身上帶傷的兄弟傷口處血跡還未乾涸,可眼神里卻依舊透著堅毅和對再戰的渴望。蘇然看著兄弟們這副模樣,心中滿是愧疚與疼惜,大聲說道:「兄弟們,今日雖未能拿下宛城,可大家都已拼盡全力,咱們先回營休整,他日定要再踏宛城,一雪前恥!」眾人紛紛應和,隨後朝著後軍的方向緩緩行去。

  此時,曹操正率領著大軍加急趕路,馬蹄揚起的塵土在身後形成了滾滾黃龍,眾人一心想著儘快趕到宛城與蘇然他們會合,再做攻城打算。兩萬大軍浩浩蕩蕩,軍容整肅,各營將士都嚴陣以待,只等一聲令下,便能再次投入戰鬥。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正快馬加鞭地朝著曹操大軍所在的方向趕來,他心急如焚,深知自己所探得的消息至關重要。這名斥候一路馬不停蹄,不斷催促著馬兒加快速度,那馬兒也似通人意,撒開蹄子在官道上飛馳,濺起一路塵土。

  曹操這邊,大軍正行進間,身旁的謀士郭嘉開口道:「主公,也不知靖遠那邊情況如何了,那宛城著實難攻,此次未能得手,著實可惜啊。」

  曹操微微皺眉,目光堅定地說道:「靖遠有勇有謀,此次雖遇敵軍援軍未能成功,但想必也讓那宛城敵軍吃了不少苦頭,待會合之後,咱們再從長計議,定要拿下宛城。」

  正說著,前方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眾人抬眼望去,只見一騎飛奔而來,待近了一看,正是那趕來的斥候。斥候老遠就大聲呼喊:「將軍,將軍,我有重要軍情稟報!」

  待到了曹操跟前,斥候趕忙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氣喘吁吁地說道:「將軍,蘇軍侯此次在宛城之戰里那可是戰功赫赫啊!蘇軍侯僅率五百破風營兄弟,就敢對宛城發起攻勢,那真是有萬夫不當之勇啊!

  蘇軍侯先是精心謀劃,安排王虎將軍等人分別前往西門、南門、北門佯裝攻城,王虎將軍那邊把鑼鼓敲得震天響,雲梯架了又放,放了又架,佯裝出一副要全力強攻的架勢,唬得城牆上的敵軍緊張兮兮,不斷調派人手去應對,南門的趙大力將軍指揮士卒們箭如雨下,喊殺聲不斷,北門的孫猴子將軍也帶著兄弟們又是放箭又是製造各種動靜,成功把敵軍的注意力全分散開了,讓他們在那幾處城牆上慌亂得不行,根本無暇顧及東門這邊。

  而蘇軍侯自己則率領破風營,借著城外複雜地形的掩護,悄無聲息地摸到了東門附近。待時機一到,蘇軍侯一聲令下,投石車便朝著東門城牆發起了猛烈攻擊,那巨大的石塊呼嘯著砸過去,『轟!轟!』巨響不斷,城牆上的防禦設施瞬間就被砸得七零八落,敵軍也被打得暈頭轉向,好多人連站都站不穩,慘叫連連。

  緊接著,蘇軍侯一馬當先,扛起雲梯就朝著城牆衝去呀,在敵軍如雨點般的箭矢下,蘇軍侯毫無畏懼,身形靈活地躲避著,速度絲毫不減,眨眼間就到了城牆根下,順著雲梯攀爬而上。蘇軍侯登上城牆的那一刻,可真是宛如戰神降臨凡間啊,手中長槍如龍出海,上下翻飛,所到之處,敵軍根本近不了身,不是兵器被擊飛,就是直接被刺倒,瞬間就殺開了一條血路。蘇軍侯還大聲呼喊鼓舞破風營的兄弟們,兄弟們士氣大振,紛紛奮勇攀爬,跟著蘇軍侯與敵軍在城牆上展開了激烈的近身搏鬥。

  可就在這時,那敵軍的援軍大批湧來,局勢一下子變得危急萬分啊。蘇軍侯見勢不妙,當機立斷,一邊繼續揮舞長槍,奮力抵擋著不斷圍上來的敵軍,一邊指揮兄弟們有序撤退,用自己的身軀為兄弟們擋住敵人的攻擊,掩護著大家往回撤。

  但敵軍有個叫張先的將領,極為勇猛,帶著一隊人馬就衝過來,妄圖阻攔咱們的退路,那氣勢洶洶的樣子,可太囂張了。蘇軍侯見狀,二話不說,轉身就朝著那張先迎了上去,兩人瞬間戰在一處,一時間刀光槍影,火星四濺吶!那張先揮舞著手中的鑌鐵大刀,朝著蘇軍侯狠狠砍來,每一刀都帶著呼呼風聲,威力十足。蘇軍侯卻毫不畏懼,手中長槍如靈蛇般靈活應對,與那張先打得難解難分。

  兩人你來我往,大戰了數十回合,那張先一心想儘快擊退蘇軍侯,便使出了全力,瞅准一個機會,他高高舉起大刀,朝著蘇軍侯狠狠劈下,這一刀勢大力沉,仿佛帶著千鈞之力。可蘇軍侯看準時機,不退反進,大喝一聲,手中長槍猛地刺出,徑直朝著張先的咽喉而去。張先趕忙用大刀去抵擋,只聽『咔嚓』一聲巨響,蘇軍侯這一槍蘊含的勁道太過強大,竟直接將張先的鑌鐵大刀給捅碎了,斷成兩截,長槍余勢未減,精準無誤地刺穿了張先的咽喉,張先瞪大了雙眼,滿臉的難以置信,緊接著便當場斃命了。敵軍見自己的主將被殺,一下子都被嚇得不敢再貿然追擊了,蘇軍侯這才得以帶著兄弟們順利撤離呀。

  現在蘇軍侯他們正朝著後軍的方向緩緩行去呢,敵軍經此一役,慌亂不已,軍心也不穩了。不過,此次交戰,破風營亦是損失慘重,足足有一百多位兄弟永遠地倒在了那片戰場上,那片土地都被兄弟們的鮮血染紅了啊。」

  曹操聽完,不禁瞪大了雙眼,臉上先是露出震驚之色,隨後滿是讚嘆與欣賞,大聲說道:「靖遠真乃吾軍之良將啊!僅率五百人就敢衝擊宛城,還能把敵軍攪得大亂,立下如此赫赫戰功,這等膽識與謀略,這等勇猛與果敢,絲毫不遜色於吾那五子良將啊!」

  身旁的眾將領聽聞,也皆是面露驚嘆之色,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對蘇然越發欽佩。

  曹操聽完斥候的稟報,心中對蘇然的讚賞又多了幾分,當下便下令大軍加快速度,朝著蘇然他們所在的方向趕去,務必要儘快會合。

  沒過多久,大軍便瞧見了蘇然帶領的破風營的身影,曹操趕忙帶著眾將士迎了上去。蘇然遠遠看到曹操,也是急忙上前,單膝跪地行禮道:「末將蘇然,拜見主公,讓主公久等了。」

  曹操笑著扶起蘇然,目光中滿是期許與欣賞,說道:「靖遠啊,你們這一路辛苦了,本公都知曉你們在宛城之戰的英勇事跡了,實乃我軍之榮耀啊。你以區區五百之眾,竟能在宛城攪出這般風雲,這般壯舉,本公都要對你們刮目相看吶!」

  蘇然卻一臉落寞,低聲回應道:「主公,榮耀又何用,此次一戰,破風營折損了一百多位兄弟啊,他們跟著我出生入死,我卻沒能把他們都安全帶回來,這封賞,末將受之有愧啊。」說著,蘇然的眼眶泛紅,滿是自責與悲傷。

  曹操看著蘇然這副模樣,心中也是一陣酸楚,他拍了拍蘇然的肩膀,安慰道:「靖遠啊,本公明白你此刻的心情,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這是這亂世中的無奈啊。可兄弟們的犧牲並非毫無意義,他們是為了咱們共同的大業,為了早日平定這亂世,讓天下百姓能過上安穩日子。他們雖已逝去,但他們的英勇事跡、他們的奉獻精神,會永遠留在咱們軍中,激勵著每一位將士奮勇向前。你也莫要太過自責,當下更應振作起來,帶著兄弟們未竟的心愿,繼續征戰,如此才不辜負他們的犧牲啊。」

  蘇然聽聞,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卻強忍著不讓它落下,抱拳說道:「主公所言極是,末將定當銘記主公教誨,只是每每想起那些死去的兄弟,心中實在難受。」

  曹操微微點頭,神色凝重地說道:「本公又何嘗不痛心呢,所以咱們更要珍惜還活著的將士,讓他們的付出都能換來應有的成果。今日設此酒宴,一是為靖遠和破風營的兄弟們接風洗塵,二是要好好犒賞此次參戰的所有將士們的戰功。靖遠,你戰功卓然,本公決定封你為『驍銳校尉』(在三國時期,這『驍銳校尉』可不是普通的校尉稱號,它代表著一種極高的榮譽。與那些雜牌校尉不同,有此稱號的將領往往是主公極為信賴之人,意味著主公看好其能力,有意著重培養,期望其能在軍中發揮更大作用,為軍隊的發展和壯大貢獻更多力量),賞黃金千兩,白銀五千兩,綢緞五百匹,還有這軍中的上等兵器一百件,供你和破風營的兄弟們使用。這封賞,你且收下,它不僅是對你的嘉獎,更是承載著兄弟們用鮮血換來的榮耀,往後你便用它繼續壯大咱們的力量,為死去的兄弟們報仇雪恨。」

  然後,曹操目光環視營帳,看向各營將領,接著說道:「王虎將軍、李鐵山將軍、趙大力將軍、孫猴子將軍等諸位將領,你們聽從靖遠調遣,在佯攻各門時各司其職,把敵軍攪得大亂,此功亦不可沒,每人賞黃金百兩,綢緞五十匹,兵器二十件,待回營後,各營士卒的月俸皆增加兩成,以犒勞大家此戰之辛勞。」

  說到此處,曹操神色變得更加肅穆,語氣沉重地說道:「而那些在戰場上英勇捐軀的兄弟們,他們為了咱們的大業,拋頭顱、灑熱血,雖已逝去,但英魂不朽。本公決定,從軍中撥出專款,厚葬他們,讓他們入土為安,其家人往後皆由軍中撫恤,確保衣食無憂,子女若有意入軍,可優先錄用,讓他們的親人能繼續為咱們這軍中榮耀貢獻力量,也算是告慰英靈。」

  蘇然聽聞,再次抱拳,哽咽著說道:「主公大義,末將代兄弟們謝過主公厚恩,定當加倍努力,不負主公期望,更不負死去兄弟們的犧牲。」

  其他將領也紛紛抱拳行禮,齊聲道:「多謝主公!」

  曹操微微點頭,繼續說道:「靖遠,你麾下的破風營,本公准許擴充兵力,可再招募八百精壯之士,你要用心挑選,把破風營打造得更為精銳,往後征戰,破風營就是本公手中的一把利刃,要直插敵軍要害啊。同時,本公也希望各營能以破風營為榜樣,勤加操練,提升戰力,待下次再戰宛城,定要一舉拿下!」

  蘇然面露振奮之色,儘管眼中仍有悲傷,但語氣堅定地高聲回應:「主公放心,末將定將破風營好生錘鍊,讓其成為咱們大軍中最勇猛無畏的一支隊伍,隨主公征戰四方,揚我軍威!」


  眾將士聽聞,紛紛舉杯歡呼,營帳內一時間熱鬧非凡,大家都為蘇然感到高興,也對未來的征戰充滿了信心,同時也對那些犧牲的同袍心懷敬意,暗暗發誓要在後續的戰事中奮勇殺敵,為死去的兄弟報仇,為軍中榮耀添磚加瓦。

  酒宴之上,眾人推杯換盞,談論著之前的戰事,分享著各自的見解,同時也謀劃著名再次攻打宛城的計策。蘇然心中滿是豪情壯志,有了曹操這般信任與厚賞,他下定決心,定要帶著破風營在這亂世之中,跟隨曹老闆闖出一番大事業。

  酒過三巡,蘇然起身,手捧酒盞,環顧營帳內諸位將士,神色凝重又滿含深情,開口吟道:

  豈曰無儔?與子同往。

  宛城烽火,挺戟齊闖。

  袍澤並肩,血濺何妨,

  此心烈烈,戰歌嘹亮。

  豈曰無恃?與子同防。

  敵潮洶洶,吾陣如鋼。

  矢石紛墜,生死共扛,

  英魂不朽,青史昭彰。

  豈曰無懷?與子同傷。

  同袍長別,淚灑沙場。

  明主知遇,刻腑銘腸,

  再礪霜鋒,續寫輝煌,

  詩罷,蘇然將酒灑於地,以祭逝去的兄弟。營帳內先是一片寂靜,眾人皆沉浸在詩中那真摯的兄弟情義、對逝者的緬懷以及對未來的壯志豪情之中。片刻的靜謐里,唯有點點燭火在微風中搖曳,光影斑駁地映照著每一位將士凝重且滿含深情的面龐。

  這時,李鐵山率先打破沉默,這個平日裡總是滿臉憨笑的漢子,此刻眼眶泛紅,雙手顫抖著捧起酒盞,一步一步緩緩走向營帳中央,每一步都似承載著千般沉重。來到空地,他微微仰頭,望著營帳頂,像是在透過那帳頂望向曾經與兄弟們一同浴血的天空,隨後決然地將酒灑向地面,酒水落下,砸在地上發出的聲響,宛如他此刻沉重的心跳,一下一下,皆是對逝去兄弟的不舍與懷念。

  王虎緊接著站起身來,他虎目含淚,緊咬著牙關,手中緊握著酒盞,那凸起的青筋仿佛在訴說著他內心壓抑的悲痛。他大步流星地走到李鐵山身旁,和李鐵山並肩而立,沒有絲毫猶豫,將酒傾灑而出,酒水在地上濺起小小的水花,恰似他們往昔在戰場上一同濺起的熱血,那些與兄弟們並肩作戰的畫面在他眼前不斷閃過,讓他的神情愈發哀傷。

  「兄弟們啊……」孫猴子忍不住低聲呢喃著,聲音帶著一絲哽咽,這個戰場上向來機靈果敢的人,此刻卻像是丟了魂一般。他緩緩起身,腳步略顯蹣跚地走向前,手裡的酒盞仿佛有千斤重。待走到合適位置,他閉了閉眼,再睜開時,眼中滿是決絕,將酒灑下,酒水落地的瞬間,仿佛也帶走了他心中那無法言說的傷痛,只留下對兄弟們深深的緬懷之情縈繞心頭。

  趙大力則早已是淚流滿面,他用粗糙的大手抹了一把臉,試圖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失態,可那止不住的淚水還是出賣了他內心的悲慟。他捧著酒盞,慢慢走到眾人身邊,站定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而後將酒灑在地上,酒水融入那一片濕潤之中,就如同他對兄弟們的思念,早已融入了自己的骨血,刻骨銘心,永世難忘。

  隨後,夏侯惇、張遼等軍中將領,以及荀彧、郭嘉等謀士也紛紛離座,他們或神情肅穆,或面露悲戚,手捧酒盞,默默灑酒,以各自的方式寄託著對往昔一同出謀劃策、共赴艱難的袍澤們的追思。其餘的士卒們見狀,亦整齊劃一地起身,一時間,酒水紛紛揚揚地灑落在地,匯聚成一片濕潤,仿佛是眾人那止不住的哀傷凝聚而成。

  沒有多餘的言語,整個營帳都被一種莊嚴肅穆又飽含深情的氛圍籠罩著。風似乎也感知到了這份悲戚,輕輕吹過營帳,帶起眾人的衣角,仿佛是那些逝去的兄弟的魂靈在回應著此刻的悼念。眾人靜靜地佇立著,眼神中滿是對往昔並肩作戰歲月的回憶,以及對未來帶著兄弟們未竟之志繼續前行的堅定決心,那是一種無聲卻勝過千言萬語的默契,一種只屬於軍中同袍的深厚羈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