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抄書雅座
破曉時分,天邊才剛泛起一絲魚肚白,陳琴便如同那被無形厄運驅趕著的可憐蟲,踏上了那條仿若惡魔詛咒過的懸崖小道。這小道,窄得好似老天爺用指尖隨意勾勒出來的劃痕,蜿蜒曲折地盤踞在峭壁之上,陳琴的身影在其襯托下,渺小得宛如一隻微不足道的蛆蟲,艱難地蠕動前行。
日光仿若被一隻無形的手緩緩拉扯,從溫柔的暖黃,漸變成熾熱的白熾,而後又慢慢柔和下來,直至被暮色徹底吞噬,陳琴依舊在那峭壁間苦苦掙扎。他的雙手早已血跡斑斑,指甲斷裂、指腹磨破,每一次摳住凸起的岩石,都好似在與命運做著最決絕的拔河,殷紅的血滴落在灰白色的山岩上,觸目驚心,猶如一朵朵慘烈綻放的「苦難之花」。身軀緊繃得好似拉滿的弓弦,肌肉因過度用力而痙攣顫抖,酸痛感如潮水般一波波襲來,可他不敢有絲毫懈怠,腳下便是萬丈深淵,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終於,歷經近一天仿若煉獄般的煎熬,當雙腳實實在在踏在地面那一刻,陳琴仿若被抽去了渾身的筋骨,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水瞬間決堤,洶湧而出,縱橫在那滿是塵土、汗水與淚痕交織的面龐上。「我愛你,大地母親!」他嘶吼著,聲音里飽含著劫後餘生的後怕、一路磨難積攢的委屈,以及長久緊繃後情緒的大爆發,那哭聲在山谷間迴蕩,驚起了幾隻棲息的飛鳥,撲稜稜地沖向天空。
待情緒稍稍平穩,陳琴抬眼望向那高聳入雲、宛如通天巨柱般刻滿戒律的懸崖峭壁,心頭恰似被酸澀的汁水灌滿。平日裡,經常被罰抄書的朋友們都知道,不過是將書本稍稍挪遠些,便能清晰辨字,輕鬆得如同閒庭信步。可如今,這「書本」搖身一變成了眼前這巍峨磅礴、氣勢駭人的絕壁,依著腦海中那遙遠又熟悉的勾股定理粗略一算,抄錄所需的距離,簡直遠到令人咋舌,仿佛是命運故意設下的無解難題,專門用來刁難他這個初來乍到的倒霉蛋。
他背起那沉重如山的背簍,好似背負著整個世界的無奈,拖著仿若灌了鉛的雙腿,沿著山間小徑緩緩挪移。每走出百米,他便像被一根無形的細線牽扯,忍不住回首凝望那峭壁,每前行千米,更是佇立原地,長久仰頭凝視,往昔的種種遭遇如同走馬燈般在腦海中飛速旋轉。
憶起往昔在寧靜海邊,吹著海風、聽著浪濤,過著悠然自得、與世無爭的小日子,那是何等愜意。卻不知從哪個犄角旮旯冒出個神秘兮兮的老頭,仿若一陣詭異的旋風,不由分說地裹挾著他踏上這條波折坎坷的求仙路。一路上,風餐露宿、披星戴月,腳底磨出無數血泡,靠著頑強的毅力才挪到神吉宗。本以為能鬆口氣,誰料碰上兩個行事莽撞、行事風格如同「深井冰」的師兄,二話不說就拉著他踏上飛劍,那風恰似惡魔的咆哮,在耳邊呼嘯肆虐,將他折騰得五臟六腑都差點翻了個個兒,難受得只想一頭栽下去。
還沒等緩過神來,又被勒令抄寫那繁雜嚴苛、如同密麻蟻群般刻於崖壁的戒律,抄錄之路更是艱難險阻,要攀爬這令人膽戰心驚的懸崖,箇中辛酸與委屈,恰似洶湧澎湃的潮水,一波接著一波,無情地衝擊著他本就脆弱不堪的內心防線。
想著想著,陳琴只覺悲從中來,眼眶瞬間泛紅,淚水恰似失控的洪流,止不住地簌簌滾落,打濕了胸襟。起初,只是雙肩微微顫抖,壓抑著小聲抽泣,猶如受傷的小獸在暗夜中低鳴。可隨著情緒的積攢,滿心的憤懣與不甘如同沉睡千年的火山驟然噴發,再也壓抑不住,索性哇哇大哭起來,哭聲驚天地泣鬼神,在山谷間久久迴蕩,驚飛了枝頭休憩的群鳥,震落了草葉上晶瑩剔透的露珠,他全然不顧形象,只想把這段日子積攢的所有委屈、恐懼與無奈,如同倒垃圾一般,通通宣洩在這片空曠寂寥的山野之中,以求得內心片刻的安寧。
「不至於不至於,師弟,不至於哭的這麼悽慘。」一道清朗且帶著幾分調侃意味的聲音,宛如一陣和煦春風,突兀地打破了山谷間瀰漫的悲傷氛圍。陳琴正哭得鼻涕眼淚糊了一臉,雙肩劇烈聳動,沉浸在自個兒那滿腹委屈的小世界裡無法自拔呢,冷不丁被這聲音驚得一哆嗦,抽抽搭搭地抬起頭,淚眼朦朧中,瞧見一位白衣男子仿若從天而降的謫仙,身姿瀟灑倜儻,衣袂飄飄,自帶一股子超凡脫俗的氣質。
那白衣男子幾步上前,俯身扶起癱坐在地上的陳琴,嘴角噙著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眼裡滿是促狹與關切,嘴上還不忘打趣道:「抄個戒律而已,不至於哭的這麼悽慘。」說著,抬手輕輕拍了拍陳琴的後背,那動作熟稔又隨意,像是在安撫一隻受驚的雛鳥,「來,師兄帶你去抄書雅座,保准比你在這兒乾嚎強多了。」言罷,不由分說地攬過陳琴的肩膀,半扶半拽地帶著他往前走去。
陳琴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弄得有點懵圈,腳下磕磕絆絆,像個剛學走路的孩童,只能任由師兄帶著,腦袋裡還嗡嗡響著,滿心疑惑:「這又是哪路神仙?咋憑空冒出來的?不過,有個援手總比自個兒瞎折騰強。」這麼想著,情緒也稍稍平復了些,抹了把臉上殘留的淚痕,跟著師兄的步子。
兩人沿著曲折小徑一路前行,起初陳琴還腳步虛浮,沒什麼力氣,漸漸地,在師兄時不時拋出的幾句玩笑話的逗弄下,也找回了幾分精氣神。這一路,陽光透過枝葉縫隙灑下,光斑在地上跳躍,像一群靈動的小精靈,路邊草叢裡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綻放,散發出淡淡芬芳,仿佛大自然也在努力驅散陳琴心頭的陰霾。
就這般走了大半天,眼前豁然開朗,只見在一片廣袤無垠、綠意盎然的原野之上,一座座造型精巧、古色古香的涼亭錯落有致地散落其間。那些涼亭,有的宛如倒扣的蓮花,飛檐恰似靈動的花瓣翹向天際,在日光下閃爍著琉璃瓦的光澤;有的仿若展翅欲飛的仙鶴,亭柱上雕刻著栩栩如生的仙禽瑞獸,似在低鳴咆哮、振翅翱翔,仿佛下一刻便能馱著亭子沖入雲霄;還有的似是從仙境搬來的寶葫蘆,圓潤可愛又透著神秘,周邊雲霧繚繞,如夢似幻,當真是抄書的「雅座」,陳琴看得眼睛都直了,一時忘了先前的委屈與煩惱。
日光仿若被一隻無形的手緩緩拉扯,從溫柔的暖黃,漸變成熾熱的白熾,而後又慢慢柔和下來,直至被暮色徹底吞噬,陳琴依舊在那峭壁間苦苦掙扎。他的雙手早已血跡斑斑,指甲斷裂、指腹磨破,每一次摳住凸起的岩石,都好似在與命運做著最決絕的拔河,殷紅的血滴落在灰白色的山岩上,觸目驚心,猶如一朵朵慘烈綻放的「苦難之花」。身軀緊繃得好似拉滿的弓弦,肌肉因過度用力而痙攣顫抖,酸痛感如潮水般一波波襲來,可他不敢有絲毫懈怠,腳下便是萬丈深淵,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終於,歷經近一天仿若煉獄般的煎熬,當雙腳實實在在踏在地面那一刻,陳琴仿若被抽去了渾身的筋骨,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水瞬間決堤,洶湧而出,縱橫在那滿是塵土、汗水與淚痕交織的面龐上。「我愛你,大地母親!」他嘶吼著,聲音里飽含著劫後餘生的後怕、一路磨難積攢的委屈,以及長久緊繃後情緒的大爆發,那哭聲在山谷間迴蕩,驚起了幾隻棲息的飛鳥,撲稜稜地沖向天空。
待情緒稍稍平穩,陳琴抬眼望向那高聳入雲、宛如通天巨柱般刻滿戒律的懸崖峭壁,心頭恰似被酸澀的汁水灌滿。平日裡,經常被罰抄書的朋友們都知道,不過是將書本稍稍挪遠些,便能清晰辨字,輕鬆得如同閒庭信步。可如今,這「書本」搖身一變成了眼前這巍峨磅礴、氣勢駭人的絕壁,依著腦海中那遙遠又熟悉的勾股定理粗略一算,抄錄所需的距離,簡直遠到令人咋舌,仿佛是命運故意設下的無解難題,專門用來刁難他這個初來乍到的倒霉蛋。
他背起那沉重如山的背簍,好似背負著整個世界的無奈,拖著仿若灌了鉛的雙腿,沿著山間小徑緩緩挪移。每走出百米,他便像被一根無形的細線牽扯,忍不住回首凝望那峭壁,每前行千米,更是佇立原地,長久仰頭凝視,往昔的種種遭遇如同走馬燈般在腦海中飛速旋轉。
憶起往昔在寧靜海邊,吹著海風、聽著浪濤,過著悠然自得、與世無爭的小日子,那是何等愜意。卻不知從哪個犄角旮旯冒出個神秘兮兮的老頭,仿若一陣詭異的旋風,不由分說地裹挾著他踏上這條波折坎坷的求仙路。一路上,風餐露宿、披星戴月,腳底磨出無數血泡,靠著頑強的毅力才挪到神吉宗。本以為能鬆口氣,誰料碰上兩個行事莽撞、行事風格如同「深井冰」的師兄,二話不說就拉著他踏上飛劍,那風恰似惡魔的咆哮,在耳邊呼嘯肆虐,將他折騰得五臟六腑都差點翻了個個兒,難受得只想一頭栽下去。
還沒等緩過神來,又被勒令抄寫那繁雜嚴苛、如同密麻蟻群般刻於崖壁的戒律,抄錄之路更是艱難險阻,要攀爬這令人膽戰心驚的懸崖,箇中辛酸與委屈,恰似洶湧澎湃的潮水,一波接著一波,無情地衝擊著他本就脆弱不堪的內心防線。
想著想著,陳琴只覺悲從中來,眼眶瞬間泛紅,淚水恰似失控的洪流,止不住地簌簌滾落,打濕了胸襟。起初,只是雙肩微微顫抖,壓抑著小聲抽泣,猶如受傷的小獸在暗夜中低鳴。可隨著情緒的積攢,滿心的憤懣與不甘如同沉睡千年的火山驟然噴發,再也壓抑不住,索性哇哇大哭起來,哭聲驚天地泣鬼神,在山谷間久久迴蕩,驚飛了枝頭休憩的群鳥,震落了草葉上晶瑩剔透的露珠,他全然不顧形象,只想把這段日子積攢的所有委屈、恐懼與無奈,如同倒垃圾一般,通通宣洩在這片空曠寂寥的山野之中,以求得內心片刻的安寧。
「不至於不至於,師弟,不至於哭的這麼悽慘。」一道清朗且帶著幾分調侃意味的聲音,宛如一陣和煦春風,突兀地打破了山谷間瀰漫的悲傷氛圍。陳琴正哭得鼻涕眼淚糊了一臉,雙肩劇烈聳動,沉浸在自個兒那滿腹委屈的小世界裡無法自拔呢,冷不丁被這聲音驚得一哆嗦,抽抽搭搭地抬起頭,淚眼朦朧中,瞧見一位白衣男子仿若從天而降的謫仙,身姿瀟灑倜儻,衣袂飄飄,自帶一股子超凡脫俗的氣質。
那白衣男子幾步上前,俯身扶起癱坐在地上的陳琴,嘴角噙著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眼裡滿是促狹與關切,嘴上還不忘打趣道:「抄個戒律而已,不至於哭的這麼悽慘。」說著,抬手輕輕拍了拍陳琴的後背,那動作熟稔又隨意,像是在安撫一隻受驚的雛鳥,「來,師兄帶你去抄書雅座,保准比你在這兒乾嚎強多了。」言罷,不由分說地攬過陳琴的肩膀,半扶半拽地帶著他往前走去。
陳琴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弄得有點懵圈,腳下磕磕絆絆,像個剛學走路的孩童,只能任由師兄帶著,腦袋裡還嗡嗡響著,滿心疑惑:「這又是哪路神仙?咋憑空冒出來的?不過,有個援手總比自個兒瞎折騰強。」這麼想著,情緒也稍稍平復了些,抹了把臉上殘留的淚痕,跟著師兄的步子。
兩人沿著曲折小徑一路前行,起初陳琴還腳步虛浮,沒什麼力氣,漸漸地,在師兄時不時拋出的幾句玩笑話的逗弄下,也找回了幾分精氣神。這一路,陽光透過枝葉縫隙灑下,光斑在地上跳躍,像一群靈動的小精靈,路邊草叢裡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綻放,散發出淡淡芬芳,仿佛大自然也在努力驅散陳琴心頭的陰霾。
就這般走了大半天,眼前豁然開朗,只見在一片廣袤無垠、綠意盎然的原野之上,一座座造型精巧、古色古香的涼亭錯落有致地散落其間。那些涼亭,有的宛如倒扣的蓮花,飛檐恰似靈動的花瓣翹向天際,在日光下閃爍著琉璃瓦的光澤;有的仿若展翅欲飛的仙鶴,亭柱上雕刻著栩栩如生的仙禽瑞獸,似在低鳴咆哮、振翅翱翔,仿佛下一刻便能馱著亭子沖入雲霄;還有的似是從仙境搬來的寶葫蘆,圓潤可愛又透著神秘,周邊雲霧繚繞,如夢似幻,當真是抄書的「雅座」,陳琴看得眼睛都直了,一時忘了先前的委屈與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