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我即是答案,又何來沒有問題
祝樂繼續說:「有些事情在旁人看來是錯誤之事,可在當事人眼中又是正確之事。我曾因為以前受傷,沒能好好割完一畝地的稻子而耿耿於懷。不久前我再次割稻,卻還受傷了。上師告訴我讓我放下手中鐮刀回去休息。
可我偏執的要割完稻子,還理直氣壯的頂撞上師,犯了寺院清規戒律。
這一切全因過往的我念縛今時之我。
過往的執念不會因為時間而消失,而會在合適的時機再一次滋生心間。
執念對於本人而言難之又難,但對外人看來又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正如一句老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就好比普願執著消除二堂僧人矛盾,二堂僧人執著與對方爭執,即使連一隻貓的生死也不在心上。
而外地歸來的從諗卻是跳出了普願與二堂僧人與貓之間聯繫,以旁觀者形式來看待爭貓一事。普願也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
在我看來,立場不同,總會讓人得到不同的回答。
我等身為當事者時,理應按捺狂心,頓歇靜心思考。事可為,當為正道。事不可為,當為正道。
我等身為旁觀者時,遵從四聖諦八正道之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帕查和玄安面帶微笑地點頭鼓掌。
玄安笑說:「圓真兄的我身縛我念,我念縛我身真是精彩。我等所身處的環境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我等思緒念頭。我等思緒念頭又能改變、影響著我等身處之所。
普願大師和二堂僧人被困在爭執之內,外地歸來的從諗大師不在其中,可從諗大師的行為卻也影響到了普願大師。
正如佛經所言。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帕查點點頭,說:「事可為,當為正道。事不可為,當為正道。這句說的真好。八正道之學理應時刻謹記,時刻體驗。」
祝樂謙虛一笑:「二位謬讚。」
......
帕查和祝樂說完,輪到了玄安。
玄安感慨說:「無人不受心識所限,然而心識本無境。普願大師與二堂僧人皆有遍計所執性。
普願大師對二堂僧人爭執消解,回答他問題抱有虛妄不實的妄境之執著。
二堂僧人虛妄分別之執著,對普願大師問題,對貓生死避而逃之。
普願大師本應不下場,他心知真正答案,本該在場時如從諗大師那般,直接道出答案,從容離去。」
帕查問:「沒有問題,哪來答案。」
玄安笑道:「從諗大師之行為即是答案,既有答案,又何來沒有問題。
二堂僧人爭執之時已是問題。普願大師已作答,二堂僧人若不明問題,那便是眾僧心鈍,迷障遮眼。」
玄安繼續道出自己以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之正依的南泉斬貓看法。祝樂和帕查兩人暗暗點頭讚許,心道唯識部派能成為一大部派,也是有它的可取之處。
三人繼續交流有關南泉斬貓這樁公案的討論。
借公案之名,交流佛法,在不同的思維碰撞中迸發出一點靈機,搏得禪悟。
......
帕查暗暗一驚,心道:「玄安身為慈恩寺的沙彌,能道出如此深妙的佛法佛理還在我意料之內。只是沒曾想我沒聽聞過的靈妙寺院,圓真所道出來的佛理也如此美妙。
我佛門弟子果真是多得不計其數,天才之輩數之不盡,即使是靈妙寺院也能出圓真這樣的佛法天才。真讓人佩服。說不定這兩人真能在佛塔林中一座佛塔里接受衣缽。」
祝樂心道:「帕查和玄安二人不愧是大寺院出身的沙彌,相較之下,我對南泉斬貓之論樸素無比。所以系統才不會給我獎勵吧。」
以往他在辯論中穩壓對方,或是一語驚人,驚艷四方時。系統往往會給些獎勵。
不過現在和他交流的帕查、玄安皆是大寺院出身的沙彌,對佛法鑽研程度完全不輸於他。
這也讓祝樂第一次沒能在同輩交流辯論中得到系統獎勵。
祝樂心想自己還是得練啊。
玄安臉色紅潤,神采奕奕。他對這次公案論非常興奮,抱有著很高的期待,而帕查和祝樂的表現也遠遠超出玄安的期待。
玄安心想:帕查兄和圓真兄的禪機真是深妙,所學佛法佛理皆融入言語當中,能以大白話的形式闡釋出來,而我一直引經據典,沒有自己的理解,比不得二位兄長啊。我得多思考,禪悟真理。
三人心念彼此,不約而同地微微抬起頭來,看向彼此。
三人視線交錯,都沒想到彼此會在此刻相視,紛紛會心一笑。
山林間的長湖中心,八角亭內,三個小沙彌談佛道禪,以茶論道,其樂融融。
三人笑聲爽朗清澈,引得心幻居士側目。
心幻居士看著三個小沙彌,他嘴角微微一撇,也不知在笑什麼。
.......
這場公案論三人談得都很盡興,三人在離去之前,還特意向心幻居士道謝。
帕查有和祝樂、玄安說過,往日心幻居士做的茶雖然不錯,但真沒今日的新茶奇妙。而且最後算帳時還是按照原來的價錢來算。
可想而知他們占了不少便宜,因此祝樂三人還是道了一聲謝,誇了一句。
雖然心幻居士看樣子還有些嫌棄三人墨跡,影響他看書。不過祝樂看心幻居士那強壓上揚嘴角的面容,他就知道心幻居士口是心非。
離開八角亭之時,對祝樂和玄安來說也是一場奇妙的體驗。
祝樂一腳踩在八角亭外,一腳在八角亭內。
他看著自己左腳下方並沒有任何實物,可他卻能通過觸感來感覺得到自己踩到堅固的石板。
他抬起頭看向四方,山林間景色並未變化。
祝樂再將右腳邁出八角亭。
瞬息之間,景色驟然一變。
他回到了禪宗寺院的一角。
他扭過頭,看著近在咫尺的八角亭,亭中的心幻居士。
祝樂忽然一笑:「真有意思。」
玄安和帕查深有同感地點點頭。
祝樂轉回身和帕查、玄安二人同行。
祝樂笑道:「業海地獄真有意思。不知接下來我們要去哪裡呢,帕查兄,玄安兄。」
帕查說:「我等佛門弟子作為生者來到業海地獄自然是為了修行,進入佛塔林接受衣缽,接受考驗算是一種修行的方式。
但要說業海地獄當中最有名,也是最多人選擇的一種修行方式,莫過於那個了。」
帕查到此處,他停頓了一下,似笑非笑的看向玄安。
祝樂困惑地看向玄安。
玄安淺淺一笑:「我明白帕查兄之意,我若沒猜錯,帕查兄您說的是,破地獄。」
可我偏執的要割完稻子,還理直氣壯的頂撞上師,犯了寺院清規戒律。
這一切全因過往的我念縛今時之我。
過往的執念不會因為時間而消失,而會在合適的時機再一次滋生心間。
執念對於本人而言難之又難,但對外人看來又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正如一句老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就好比普願執著消除二堂僧人矛盾,二堂僧人執著與對方爭執,即使連一隻貓的生死也不在心上。
而外地歸來的從諗卻是跳出了普願與二堂僧人與貓之間聯繫,以旁觀者形式來看待爭貓一事。普願也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
在我看來,立場不同,總會讓人得到不同的回答。
我等身為當事者時,理應按捺狂心,頓歇靜心思考。事可為,當為正道。事不可為,當為正道。
我等身為旁觀者時,遵從四聖諦八正道之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帕查和玄安面帶微笑地點頭鼓掌。
玄安笑說:「圓真兄的我身縛我念,我念縛我身真是精彩。我等所身處的環境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我等思緒念頭。我等思緒念頭又能改變、影響著我等身處之所。
普願大師和二堂僧人被困在爭執之內,外地歸來的從諗大師不在其中,可從諗大師的行為卻也影響到了普願大師。
正如佛經所言。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帕查點點頭,說:「事可為,當為正道。事不可為,當為正道。這句說的真好。八正道之學理應時刻謹記,時刻體驗。」
祝樂謙虛一笑:「二位謬讚。」
......
帕查和祝樂說完,輪到了玄安。
玄安感慨說:「無人不受心識所限,然而心識本無境。普願大師與二堂僧人皆有遍計所執性。
普願大師對二堂僧人爭執消解,回答他問題抱有虛妄不實的妄境之執著。
二堂僧人虛妄分別之執著,對普願大師問題,對貓生死避而逃之。
普願大師本應不下場,他心知真正答案,本該在場時如從諗大師那般,直接道出答案,從容離去。」
帕查問:「沒有問題,哪來答案。」
玄安笑道:「從諗大師之行為即是答案,既有答案,又何來沒有問題。
二堂僧人爭執之時已是問題。普願大師已作答,二堂僧人若不明問題,那便是眾僧心鈍,迷障遮眼。」
玄安繼續道出自己以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之正依的南泉斬貓看法。祝樂和帕查兩人暗暗點頭讚許,心道唯識部派能成為一大部派,也是有它的可取之處。
三人繼續交流有關南泉斬貓這樁公案的討論。
借公案之名,交流佛法,在不同的思維碰撞中迸發出一點靈機,搏得禪悟。
......
帕查暗暗一驚,心道:「玄安身為慈恩寺的沙彌,能道出如此深妙的佛法佛理還在我意料之內。只是沒曾想我沒聽聞過的靈妙寺院,圓真所道出來的佛理也如此美妙。
我佛門弟子果真是多得不計其數,天才之輩數之不盡,即使是靈妙寺院也能出圓真這樣的佛法天才。真讓人佩服。說不定這兩人真能在佛塔林中一座佛塔里接受衣缽。」
祝樂心道:「帕查和玄安二人不愧是大寺院出身的沙彌,相較之下,我對南泉斬貓之論樸素無比。所以系統才不會給我獎勵吧。」
以往他在辯論中穩壓對方,或是一語驚人,驚艷四方時。系統往往會給些獎勵。
不過現在和他交流的帕查、玄安皆是大寺院出身的沙彌,對佛法鑽研程度完全不輸於他。
這也讓祝樂第一次沒能在同輩交流辯論中得到系統獎勵。
祝樂心想自己還是得練啊。
玄安臉色紅潤,神采奕奕。他對這次公案論非常興奮,抱有著很高的期待,而帕查和祝樂的表現也遠遠超出玄安的期待。
玄安心想:帕查兄和圓真兄的禪機真是深妙,所學佛法佛理皆融入言語當中,能以大白話的形式闡釋出來,而我一直引經據典,沒有自己的理解,比不得二位兄長啊。我得多思考,禪悟真理。
三人心念彼此,不約而同地微微抬起頭來,看向彼此。
三人視線交錯,都沒想到彼此會在此刻相視,紛紛會心一笑。
山林間的長湖中心,八角亭內,三個小沙彌談佛道禪,以茶論道,其樂融融。
三人笑聲爽朗清澈,引得心幻居士側目。
心幻居士看著三個小沙彌,他嘴角微微一撇,也不知在笑什麼。
.......
這場公案論三人談得都很盡興,三人在離去之前,還特意向心幻居士道謝。
帕查有和祝樂、玄安說過,往日心幻居士做的茶雖然不錯,但真沒今日的新茶奇妙。而且最後算帳時還是按照原來的價錢來算。
可想而知他們占了不少便宜,因此祝樂三人還是道了一聲謝,誇了一句。
雖然心幻居士看樣子還有些嫌棄三人墨跡,影響他看書。不過祝樂看心幻居士那強壓上揚嘴角的面容,他就知道心幻居士口是心非。
離開八角亭之時,對祝樂和玄安來說也是一場奇妙的體驗。
祝樂一腳踩在八角亭外,一腳在八角亭內。
他看著自己左腳下方並沒有任何實物,可他卻能通過觸感來感覺得到自己踩到堅固的石板。
他抬起頭看向四方,山林間景色並未變化。
祝樂再將右腳邁出八角亭。
瞬息之間,景色驟然一變。
他回到了禪宗寺院的一角。
他扭過頭,看著近在咫尺的八角亭,亭中的心幻居士。
祝樂忽然一笑:「真有意思。」
玄安和帕查深有同感地點點頭。
祝樂轉回身和帕查、玄安二人同行。
祝樂笑道:「業海地獄真有意思。不知接下來我們要去哪裡呢,帕查兄,玄安兄。」
帕查說:「我等佛門弟子作為生者來到業海地獄自然是為了修行,進入佛塔林接受衣缽,接受考驗算是一種修行的方式。
但要說業海地獄當中最有名,也是最多人選擇的一種修行方式,莫過於那個了。」
帕查到此處,他停頓了一下,似笑非笑的看向玄安。
祝樂困惑地看向玄安。
玄安淺淺一笑:「我明白帕查兄之意,我若沒猜錯,帕查兄您說的是,破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