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暗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92章 暗間

  浙省,寧海總兵府,清廷寧海總兵陳天寵坐於堂中

  大堂之外傳來一陣腳步聲,副將仲謨匆匆走入房中,臉上眉頭緊皺

  兩人腦後皆是留著尾辮,但兩人卻皆是不以為意,仲謨入得房中,便立時沉聲說道

  「將軍,巡撫衙門那邊傳來消息,田雄從中作梗,六月的斬首功只報得三十級,剩餘六十餘級田雄認定乃是鄉民百姓,不肯核准」

  陳天寵聞言,臉上神色不善,冷聲說道

  「又是這個田雄,巡撫衙門那邊都已經認了,老子有多少功干他田雄何事」

  「拿老子的錢砸老子的鍋,他想做什麼!」

  仲謨沉默片刻,又是開口說道

  「田雄不肯報功,恐怕還是因為田豹的關係」

  明清兩邊雖然二月時就已經議和停戰,但兩邊只是達成了初步意向,待兩方文書往來,徹底確定停戰邊界,又是耗費數月

  直到七月份,明清兩方這才正式簽下停戰文書

  但談歸談打歸打,在正式簽署文書以前,六月份時兩邊卻是不約而同,再次齊齊往對方境內踏糧

  六月份時,明廷再次踏毀清廷一方新昌,天台兩縣數十萬畝田地,而明廷境內仙居臨海等縣田地同樣被毀

  這等小規模精銳騎軍出動,燒糧就走的模式,明清無論哪邊都很難防備,只能你來我往的互相損耗

  田雄乃是浙江總兵,天台總兵卻名為田豹,單聽這兩人的名字就知道這兩人的關係,這田豹正是浙江總兵田雄之弟

  去年六月的踏糧之中,田豹所鎮守的天台損失慘重,田豹領軍出城以後不僅沒能守住田地,更是被明軍伏擊,折損了數百兵馬

  而陳天寵鎮守的寧海不僅大敗明軍,斬級近百,更是連田地也只是被毀了不到三萬畝

  清廷浙省督府未必真相信寧海能一戰斬首近百精銳明軍,但寧海一縣境內田畝未被踏毀卻是事實

  對清廷浙省督府而言,此時寧海田地比所謂的戰功更加重要

  寧海田畝得以保存,那浙省往前線轉運的糧餉就能大大減少,這一來一回,其中不知能節省多少錢糧

  陳天寵立功當然無事,但天台寧海兩地情況一對比,問題就出來了

  有賞就要有罰,天台損兵折將,田地盡毀,而此時寧海不僅保住了田地,更是上奏大捷,天台的處境就變得極為尷尬

  田豹此時連辯解都不好辯解,你說明軍邊軍精悍,來去如風,所以這才遭受失利,那別人寧海也同樣遭受明廷邊軍踏糧,怎的別人就能守住

  田雄為了保住田豹,此時只能儘量削去寧海一邊的戰功,甚至最好是能直接把寧海所謂的大捷給抹去

  一勝一敗朝廷自然要問責,但若是大家都敗了,那就是非戰之罪,大家都不用受罰了

  仲謨看著神色愈發不滿的發陳天寵,又是開口說道

  「戰功一事還是小節,還有一事將軍需立刻處理」

  「剛剛收到消息,咱們在寧波的絲貨被扣了,也是田雄做的」

  「寧波那邊的消息,田雄認為這批絲貨數額巨大,運往寧海後有走私流入明廷之嫌,所以派人扣住了這批絲貨」

  陳天寵聞言,卻是忽然拍案而起,臉上神色暴怒,開口喝道

  「我入他娘,田雄這狗賊想做什麼,我看他是找死,當真以為老子不敢動他嗎」

  如果說陳天寵先前還只是不滿,那此時就當真是怒不可遏了

  他這寧海總兵,駐守寧海還是其次,最重要的卻是採買轉運江南的絲貨布匹

  今年他們在江南採買的絲貨總額不下五萬兩,雖然他們為了分散風險,也分了幾條道路轉運,但寧波卻仍是最重要的一條通道

  今年絲轉運剛剛開始,田雄扣下的這批絲貨只是今年的第二批,後續還會有大量絲貨綢緞,源源不斷運抵寧波

  五萬兩什麼概念,明廷一朝一年的海貿牌照收入也不過七八萬兩,這麼大一筆銀子如果折在他手裡,後果不堪設想

  陳天寵神色憤怒,正要與仲謨商議如何奪回絲貨,但此時一名親衛卻是匆匆走入房中,沉聲說道

  「將軍,老家來人,是南直隸的張先生,張先生如今已經到了府中,請將軍過去一見」


  陳天寵兩人聞言,臉色也是驟然一變

  田雄的猜測的確不錯,這批絲貨確實就是要運往大明境內的,而現在貨主卻是來了

  陳府偏院,陳天寵令仲謨領著親衛守住院門,而後這才走入院中

  陳天寵腦後留著尾辮,但此時入得房門,卻是立時對著房中一名身著道袍的男子躬身行禮

  「末將寧海總兵陳天寵,參見撫台大人」

  「陳將軍不必多禮,請坐吧」

  書桌後方,一個中年男子忽然抬起頭,中年男子頭戴網巾,面容英挺,此人正是大明南直隸巡撫張家玉

  陳天寵本是史可法麾下稗將,揚州失陷後,陳天寵雖也跟隨一眾敗軍降於清廷,但卻暗中藏匿了史可法所給的告身書札

  閩省明軍攻入浙省時,陳天寵本在浙省健跳所任守備,陳天寵眼見明軍攻入浙省,卻是立時起兵反正,投歸明軍

  只是錦衣府知得此事後,卻並沒有將陳天寵留下,而是趁著浙省亂局未定,又將其派回了清廷一邊

  彼時浙省之中一片大亂,在明軍的暗中協助下,原本只是一介守備的陳天寵,一舉占據天台,寧海,昌國等數縣

  在江南清廷援軍趕至浙省之時,陳天寵靠著明廷的暗中支持,已經收攏了三四千兵卒,一舉成為浙省之中實力雄厚的一方軍頭

  清廷事後論功行賞,陳天寵以收復五縣之功,先被任命為寧海參將,其後不久又直升為寧海總兵,成為清廷在浙省前線的實權軍將之一

  明軍這幾年頻頻踏糧,浙省前線天台等各縣皆損失慘重,寧海雖也有所損失,但每一年寧海遭受的損失都是最小的

  寧海甚至時不時還能斬殺幾隊明軍,向朝中報捷,這也讓清廷浙省督府越發認為陳天寵勇武可用

  田雄之所以頻頻針對陳天寵,也未嘗不是察覺到了自身的地位不穩,欲圖打壓手下的這個驕兵悍將

  清廷認為陳天寵勇武敢戰,但實際上陳天寵心思根本就沒放在守城上,陳天寵出任寧海總兵後,精力幾乎全放在了轉運江南絲貨之上

  鄭泰這些年在江南採買的絲貨,幾乎都是打著寧海總兵府的牌子,通過寧波轉運至寧海,又經寧海運入大明境內

  田雄自以為自己發現了陳天寵的什麼把柄,但其實這根本算不得什麼大事

  陳天寵轉賣絲貨之事幾乎是半公開的,至少寧海城中的清廷清海道孫枝秀就知道此事,而且孫枝秀每年還都從這般轉手貿易中,拿走了相當一部分的利潤

  把江南的絲貨運至大明乃是通敵,官面上自然是禁止的,但那又怎麼樣,明廷那邊肯花高價買絲,有買就有賣,利益當前,你不賣有的是人賣

  如今浙省之中走私盛行,清廷邊境各府縣中,哪一家不在往南邊賣貨,陳天寵不過只是其中較大的一家而已

  孫枝秀自然知道陳天寵的絲貨最後會賣到哪裡,但孫枝秀卻根本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只覺得陳天寵此人實在是心思活絡,生財有道

  陳天寵是在賣絲綢布匹,又不是賣刀槍火炮,就是被朝廷發現,最多也不過是自罰三杯,下不為例罷了,這又算得了什麼大事

  張家玉見得陳天寵坐下,便開口說道

  「本官新任南直隸巡撫,今後諸事還多需仰仗將軍」

  「本官今日前來,一是為與將軍親自見上一面,另外則是有一事要請陳將軍協助」

  「但在此以前,本官還另有一事要代朝中詢問」

  「此時已是十月,閩省之中商賈齊聚,皆在等著採買江南綢布,運往南洋興販,閩省海貿司日前發函入浙省,催問為何江南貨品遲遲不至」

  陳天寵聞言,心中也是一沉,他就知道此事定然會生出亂子

  陳天寵臉上神色難看,猶豫片刻,便沉聲開口

  「撫台容稟,末將剛剛接得消息,清虜浙省總兵田雄以通明為由,在寧波扣住了海貿司採買的絲貨,末將正在想辦法解決此事」

  張家玉聞言,眉頭卻是立時一皺,他此次來尋陳天寵,正是要借陳天寵之力,將他們今後在江南採購的貨品運回大明

  海貿司在江南採購,走的是鄭家的渠道,而張家玉等人走的卻是江南士人的路子

  海貿司如今在江南一年能夠購得的絲貨,總額不過五萬兩,而張家玉等人的渠道建立以後,每年能採買到的絲貨十萬兩都不止


  絲貨好買,但轉運不易,如今明廷掌握的渠道中,能轉運如此巨量貨物的,只有身為清廷寧海總兵的陳天寵一人

  張家玉眉頭緊皺,沉聲說道

  「這田雄是怎麼回事,可曾打點過此人了,他想要多少銀子」

  張家玉下意識以為田雄是想要從中分一杯羹,但陳天寵聞言,卻是微微搖頭,開口說道

  「田雄此人身犯大逆,對清廷極為忠心,恐怕非是銀子所能買通」

  田雄原先乃是四鎮之一黃得功麾下軍將,清廷攻破南京後,弘光帝棄城逃往黃得功軍中

  黃得功與清廷在蕪湖大戰,中箭殉國,黃得功死後,明軍一片大亂

  弘光帝原本欲繼續出逃,但田雄卻是趁機抓捕弘光帝及其後宮妃嬪,欲往清軍投誠

  在前往清營的過程中,弘光帝苦苦哀求,希望田雄能放其脫逃

  但田雄卻言,我之功名在此,不能放你,最終仍是將弘光帝押至清軍之中

  田雄獻上弘光帝以後,果然也是得償所願,田雄隨清軍攻入浙省後,便被封為杭州總兵

  隨著明清兩邊對峙,田雄又再次升任浙省總兵,駐於寧波,統管前線戰事

  田雄抓捕弘光帝獻給清廷,在明廷一邊早已沒有退路,江南諸將誰都能降明,但唯獨田雄不能,這也是清廷用田雄做浙省總兵的原因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田雄此賊罪孽深重,此時縱是一時以銀錢買通,日後亦不安全」

  「末將在清虜巡撫衙門中有些關係,末將剛剛與軍中商議,欲借清虜巡撫之力,將這田雄調走」

  「只是這田雄畢竟乃是一省總兵,末將對此事亦無太大把握」

  張家玉聽得田雄來歷,臉色也是冷了下來,張家玉凝眉思索片刻,臉上卻是閃過一絲厲色,冷聲說道

  「不用調了,既然這田雄冥頑不靈,那便除了此人,日後便由你來做這浙省總兵」

  下方的陳天寵聞言,臉上卻是神色驚愕

  陳天寵剛才雖是怒極,但所能想到的辦法也不過是調走田雄,至於斬殺田雄的想法卻是從來都沒有過,這田雄可是一省總兵,豈是說殺就能殺的

  張家玉此時卻是神色平靜,陳天寵如今不過轉運五萬兩絲貨,就已經被人盯上,等江南商號成立以後,陳天寵要負責轉運的絲貨恐怕還要翻上幾倍

  這般大的體量,一個寧海總兵已經有些壓不住了

  既然這田雄不識時務,那便乾脆除了這田雄,讓陳天寵接任浙省總兵

  若陳天寵能夠掌握住寧百城,那今後明廷無論採買多少貨品,應該都能順利轉運回閩省了

  台州府臨海城,官衙之中,張家玉與施琅坐在堂中,宣教副使林興珠站在堂下,正在稟報江南情況

  「江南剛剛傳回消息,徐巡撫已與南直隸士紳取得聯繫,組建日興,日盛兩家商號」

  「兩家商號已在蘇州開設門面,只要朝中有令,隨時可以開始採買江南貨品」

  張家玉聞言也是微微點頭,徐孚遠不愧能得張肯堂看重,入南直隸不過月余,竟就已經理順了江南士紳的關係網絡

  張家玉擺手令林興珠坐下,又是看向一旁的施琅,開口說道

  「施將軍,浙省之中義軍情況如何」

  「浙省情形不錯,省中仍存大量義軍,這些人皆可為我大明助力」

  南直隸與浙省雖然皆有清廷大軍屯駐,但此時浙省之中的義軍狀況,卻遠比南直隸義軍處境更好

  浙省之中,一方面有明軍在前線牽制住清軍,另一方面浙省之中山嶺眾多,也更適合義軍藏身

  南直隸義軍在清廷的圍剿下損失慘重,但浙省之中卻仍存在著大量義軍

  施琅簡單介紹了一番浙省義軍的情況,又是開口說道

  「浙省雖然義軍眾多,但按密衛司所報,這些義軍皆尊奉魯王旗號,這些人恐怕不會就此聽令」

  張家玉聞言,臉上卻是不以為意,開口說道

  「這可由不得他們,魯王乃朝廷宗王,連魯王都需聽朝廷之令,更何況這些義軍」

  「既然這些浙省義軍用了魯王的旗號,那自也該聽朝廷之令」


  張家玉了解過兩地情況,也沒多管這些義軍,思索片刻,便沉聲說道

  「朝廷要取江南絲貨,寧波便是最為重要的轉運之地」

  「清虜浙江總兵田雄屢屢阻撓朝廷大計,實是罪大惡極,朝廷已決定除去田雄此賊」

  施琅聞言,臉上只是微微一愣,卻並沒有多少懼意,有陳天寵在,朝廷早已大致掌握了浙省邊境清軍的情況

  田雄雖然是浙省總兵,但麾下兵馬也不過三四千人,對於普通人來說田雄自是一地總兵威風無兩,但對明廷來說也不過就是一個普通軍頭罷了

  但施琅此時卻是眉頭微皺,開口說道

  「要除此人不難,但此人身出前線後方,要除此人恐怕要出動大軍」

  「但朝中剛剛才與清虜停戰,難道朝廷準備立刻北伐嗎」

  張家玉聞言,卻是搖了搖頭,輕聲笑道

  「自然不是,我大明可不是清虜那些蠻夷,既然與清虜定了邪異,自不會無故開戰」

  「只是我大明朝廷雖然已與清虜停戰,但魯王可沒和清虜停戰」

  施琅聽完張家玉計劃,臉上亦是閃過一絲興奮,自兩年前朝廷班師以後,朝中便已久無戰事,相比於枯坐臨海城中,施琅卻是更願意去清廷境內大殺一番

  張家玉兩人在房中籌劃半日,兩日後,臨海城外三艘海船揚帆而起,施琅領著人手登上海船,而後便悄然向著浙北行去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