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江南
第386章 江南
廣州皇宮,瞿式耜焦璉等一眾軍機府臣齊聚殿中
朱朗身著明黃龍袍,坐在御座之上,朱朗雖然稱帝,但實際上朝中卻頗為平靜
朱朗在領軍連續大勝清虜以後,早就是天下人眼中的明廷正統,此時所缺的不過是一道手續而已
如果硬要說朱朗登基以後,與先前有什麼不同,大概就是朱朗身上的龍袍,團龍數量增加到了九條
朱朗掃了一眼下方眾臣,直接開口說道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朕既已登基繼統,那朝中便該籌備北伐之事了」
下方瞿式耜等人聞言,臉上卻也頗為平靜,粵省朝廷承繼大明法統,只要接過了這面旗幟,無論朝中能與不能,願與不願,都必須要打出北伐恢復的名號
這乃是大義所在,誰若是敢棄掉這個名號,那立時就要被打為亂臣賊子
當初弘光繼統之時,哪怕早就打著送幣議和,偏安南方的心思,但卻同樣要告知天下之人,朝廷暫時議和乃是為了先平定流寇,再圖北伐恢復社稷
清廷此次前來議和停戰,是因為多爾袞要抽出兵力重新掌控朝堂,解決豪格這個叛逆
而朱朗同意停戰,則是因為大明此時同樣需要一段安穩的時間,來積蓄實力
多爾袞也好朱朗也罷,其實兩邊都很清楚兩朝絕不可能和平共處,雙方遲早要有一場大戰
兩邊之所以同意議和,不過是兩人都堅信自己能比對方,更快的完成自己要做的準備
朱朗此時議和一方面是為了獲得一個安穩的外部環境,推行七斗糧制,另一個原因便是為了籌備北伐
明廷如今已經掌控住大江以南的大部分區域,大江上游的川蜀荊襄已為明廷徹底占據,大江中游清廷只剩一個孤零零的武昌與贛省,清廷如今唯一占有優勢的便是大江下游的南直隸等地
兩朝若是再次開戰,明廷必定要打到長江邊上,南直隸也將直接變為戰場
明廷若想將戰線推至大江一線,無論從那個方向進攻,都必須要增強水師打造戰船
明廷水師如今真正可用的大型福船戰艦不過十條,每艘戰船最多不過能運兩百人
若是算上戰馬鎧甲兵械,明廷水師此時的投送能力,恐怕連兩千人都不到,因此此時必須開始興建戰船
陳子壯主管兵部,此時聽得朱朗所言,卻是眉頭微皺,開口說道
「據兵部稟報,水師如今的主力福船,單艘造價最低也需萬兩銀子,稍小一些的近海戰船也需四五千兩銀子一艘,朝中如今財用緊張,恐怕一時間難以擴大水師」
「南船北馬,清虜所利在騎兵,而我大明所利則在水師大艦,朝廷要攻江南必要倚仗水師,戰船再貴也必須要造」
明廷想要攻取南直隸,無非便是兩個方向,一個是從大江上游出發,順江而下經武昌贛州安慶等地,一路南下南京
另一個便是從浙省出發,水陸並進,步騎陸師攻入浙省蘇松等地,水師則從海上運兵,沿長江口逆流而上,直抵南京城下
明廷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攻,水師都必不可少
朱朗如今的計劃是在鄂省洞庭湖打造內陸江船,然後在福州打造海船
待真正開戰時,明廷便可東西兩線齊齊用兵,讓清廷首尾受敵
不過陳子壯說的也的確不錯,建造戰船確實成本太高,明廷如今確實拿不出太多銀兩用來造船
朱朗先前為了減輕官吏盤剝,已經在田稅一項上施行以糧代銀
明廷休戰兩年,如今各地米糧倒還算充裕,但在稅銀一項上卻仍是入不敷出
建造戰艦是必須用銀子的,造船所需的木料,大漆等材料只能用銀兩從民間購買
明廷民間的大額交易已經完成了貨幣化,朝廷很難直接拿著米糧,去買來造船所需的材料
但朱朗卻並沒有打算放棄造船的計劃,朝廷短時間內很難從民間獲取大量稅銀,那這些造船的銀兩,便只能落在海貿鑄錢這一項上
朱朗想到此處,也是令李國用將海貿司大使鄭泰喚來,李國用下去不久,鄭泰便被領入殿中
朱朗看著低頭站在殿中的鄭泰,也是直接開口問道
「去年朝廷購銅情況如何」
鄭泰聞言,也是立時恭聲答道
「朝廷打通琉球以後,朝廷不僅購銅成本大減,購回的銅料也大幅增長,去年從倭國運回的銅料相比前年大大增加」
江戶幕府為了保證倭國國內的穩定,最終決定放棄千里之外的琉球,勒令薩摩藩退兵回國
倭國退兵以後,朱之瑜等海外明軍也正式掌握琉球
在朱之瑜等人的努力之下,如今朱之瑜已經與薩摩,平戶兩藩建立起了隱秘的走私渠道
朱之瑜等人日夜不停從兩藩購銅,然後貯存在琉球國中,大明官船隻需航行至琉球,便可將銅料裝船運走,路程比先前足足少了一半
朱之瑜等人前年剛剛抵達琉球時,明廷運回的銅料只有二百萬斤,而朱之瑜等人正式掌握琉球以後,去年運回朝廷的銅料便飆升至三百萬斤
在建立起銅料走私渠道以後,大明購銅成本也大大降低
先前明廷官船從長崎購銅,鑄錢成本是百斤十二兩,而現在明廷用走私銅料鑄成銅錢以後,總成本卻只有九兩
大明鑄錢百斤銅錢可鑄錢二十貫,明廷在將新錢與米糧綁定以後,新錢幣值已經穩定在一貫一兩的比率上
明廷如今每用銅百斤鑄錢,便可盈利十一兩銀子,明廷去年單從鑄錢一項,便憑空盈利三十三萬兩
如今鑄錢已經成了明廷收入的一大支柱,幾乎已經要趕超朝廷去年所收得的商稅
朱朗聽到此處,又是開口問道
「朝廷欲擴大鑄錢規模,海貿司今年可能提高購銅量」
鄭泰聞言卻是沒有立即回應,思索片刻,這才開口回道
「朝廷官船數量有限,三百萬斤銅料基本已是運力極限,但除官船外,朝廷卻可動員民間商船,在返程時經停琉球,協助朝廷運銅」
「若是加上民間運力,朝廷每年運回六百萬斤銅料應不成問題」
「但銅料好運,絲貨卻是不足,倭國資質絲貨緊俏,薩摩平戶兩藩如今賣銅只要絲貨綢緞,其餘瓷器生漆等物一概不要」
「若是將絲貨用於購銅,那今年海貿司的盈利恐會大幅下降」
明廷獲取走私渠道以後,已經大幅減少在長崎的購銅量,只是象徵性的採購一些,用以掩人耳目
但海貿司與長崎的貿易並沒有中斷,明廷每年仍舊將大量的中原貨品運至長崎傾銷,賺取暴利
明廷如今掌控的地域之中,只有閩粵兩省有絲貨產出,海貿司每年所能購得的絲貨都有大致的定額
絲貨乃是此時跨洋貿易的核心貨品,無論倭國還是南洋,都對絲貨存在著旺盛的需求,海貿司不可能把絲貨全部買走,還要留下一部分供給民間海商,運往南洋販賣
明廷若將兩省絲貨盡皆抽走,民間海貿產業必將遭受極大影響
明廷真正的絲貨生產中心,其實是太湖沿岸的蘇松常嘉湖等地,但如今這些地方皆被清廷占據,鄭家雖然在江南也有些渠道,但能夠走私過來的數量仍然極為有限
請...您....收藏_(六\\\九\\\書\\\吧!)
若是海貿司將本用於長崎交易的絲貨用來購銅,就相當於把倭國境內絲貨貿易的利潤,轉移給了薩摩兩藩,海貿司今年的盈利恐怕也不會太好看
海貿司的盈利直接歸入內庫,這可是朱朗的錢,雖然換成銅料以後,朱朗令人鑄錢同樣也能盈利,但少賺不就等於虧了嗎,這如何能忍
朱朗思索片刻,便開口說道
「今年購銅數量要提升,但海貿之利也不能少,既是閩粵的絲貨不足,那就從江南拿貨」
生絲織出來的是綾羅綢緞,而清廷那群韃子出身關外,喜歡穿的是狐裘貂裘,他們要這麼多絲貨做什麼
既然他們用不了這些絲貨,還不如交給大明,這些絲貨在中原內部轉來轉去,最後還是在賺自家的錢,能賺外國人的錢這才叫本事
而且明廷既然已經開始籌備北伐,那對贛省江南之地也該開始做些布置了
贛省暫且不提,財帛動人心,絲貨貿易利潤極大,明廷此時正好借著絲貨貿易,來撬開江南的縫隙
朱朗思索半晌,將對江南的計劃梳理一遍,便看向下方的李永茂,開口說道
「朝廷既欲北伐,那各方面便需早作準備,李卿昔年巡撫贛省,對贛省形勢最為了解,可願前往粵北,替朝廷提前經營贛省」
「臣願往贛省,為聖上朝廷經略贛省」
李永茂臉上閃過一絲振奮,卻是立時起身,恭聲應命
李永茂兩年前送來惠州士紳暗通清朝的書信,立下大功
惠州士紳被處置以後,李永茂便已經正式歸朝,在朝中掌管太常寺,出任太常寺卿
太常寺卿位居三品,掌管朝中宗廟祭祀,號稱小九卿
對旁人來說太常寺卿自然已是難得的清貴官職,但對李永茂顯然不是如此
李永茂曾經乃是內閣閣臣,區區一個太常寺卿自然不能讓他滿意
只是李永茂歸朝太晚,朝中再往上的位置早就已經被內閣眾臣,以及閣臣們麾下的心腹干將瓜分完畢了,李永茂也無法再做強求
李永茂其實早就已經多次上疏,請求外出經略的贛省了,只是朱朗先前的注意力都放在推行新制上,並不打算在贛省鬧出太大的動靜,這才一直沒將李永茂派往贛省
李永茂此次受命經略贛省,只要朝廷北伐之時李永茂能協助朝廷收回贛省,那李永茂憑著這份功績,必可重回內閣
李永茂在擔任太常寺卿期間,並沒有放鬆對贛省的聯絡,以李永茂對此時贛省的了解,明廷就是此時立刻就要收回贛省,也根本不是難事
朱朗見得李永茂起身應命,也是微微點頭,開始調整起朝中任命
李永茂出任贛省總督並粵北巡撫,負責聯絡經略贛省,同時負責守御南雄,梅關一帶的贛粵防線
張家玉卸任粵北巡撫,改任南直隸巡撫,徐孚遠改任蘇松巡撫,施琅則出任蘇松總兵
這三人將調往浙省,負責打通江南的絲貨商路,同時提前經略江南之地
殿中一眾軍機府臣聽得布置,卻也並沒有人反對
南直隸乃是大明南都,南直隸巡撫自是位高權重,但那是以前
南直隸如今全境皆在清虜手中,大明根本管不到此處
張家玉出任的這個南直隸巡撫,不過是個好聽點的虛職罷了
張家玉等人受命以後,能否真的化虛為實,只能看他們幾人自己的本事
朱朗的這番任命,對張家玉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會,若張家玉真能協助朝廷收回南直隸,那張家玉便能直接一躍而起,成為朝廷重臣
(本章完)
廣州皇宮,瞿式耜焦璉等一眾軍機府臣齊聚殿中
朱朗身著明黃龍袍,坐在御座之上,朱朗雖然稱帝,但實際上朝中卻頗為平靜
朱朗在領軍連續大勝清虜以後,早就是天下人眼中的明廷正統,此時所缺的不過是一道手續而已
如果硬要說朱朗登基以後,與先前有什麼不同,大概就是朱朗身上的龍袍,團龍數量增加到了九條
朱朗掃了一眼下方眾臣,直接開口說道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朕既已登基繼統,那朝中便該籌備北伐之事了」
下方瞿式耜等人聞言,臉上卻也頗為平靜,粵省朝廷承繼大明法統,只要接過了這面旗幟,無論朝中能與不能,願與不願,都必須要打出北伐恢復的名號
這乃是大義所在,誰若是敢棄掉這個名號,那立時就要被打為亂臣賊子
當初弘光繼統之時,哪怕早就打著送幣議和,偏安南方的心思,但卻同樣要告知天下之人,朝廷暫時議和乃是為了先平定流寇,再圖北伐恢復社稷
清廷此次前來議和停戰,是因為多爾袞要抽出兵力重新掌控朝堂,解決豪格這個叛逆
而朱朗同意停戰,則是因為大明此時同樣需要一段安穩的時間,來積蓄實力
多爾袞也好朱朗也罷,其實兩邊都很清楚兩朝絕不可能和平共處,雙方遲早要有一場大戰
兩邊之所以同意議和,不過是兩人都堅信自己能比對方,更快的完成自己要做的準備
朱朗此時議和一方面是為了獲得一個安穩的外部環境,推行七斗糧制,另一個原因便是為了籌備北伐
明廷如今已經掌控住大江以南的大部分區域,大江上游的川蜀荊襄已為明廷徹底占據,大江中游清廷只剩一個孤零零的武昌與贛省,清廷如今唯一占有優勢的便是大江下游的南直隸等地
兩朝若是再次開戰,明廷必定要打到長江邊上,南直隸也將直接變為戰場
明廷若想將戰線推至大江一線,無論從那個方向進攻,都必須要增強水師打造戰船
明廷水師如今真正可用的大型福船戰艦不過十條,每艘戰船最多不過能運兩百人
若是算上戰馬鎧甲兵械,明廷水師此時的投送能力,恐怕連兩千人都不到,因此此時必須開始興建戰船
陳子壯主管兵部,此時聽得朱朗所言,卻是眉頭微皺,開口說道
「據兵部稟報,水師如今的主力福船,單艘造價最低也需萬兩銀子,稍小一些的近海戰船也需四五千兩銀子一艘,朝中如今財用緊張,恐怕一時間難以擴大水師」
「南船北馬,清虜所利在騎兵,而我大明所利則在水師大艦,朝廷要攻江南必要倚仗水師,戰船再貴也必須要造」
明廷想要攻取南直隸,無非便是兩個方向,一個是從大江上游出發,順江而下經武昌贛州安慶等地,一路南下南京
另一個便是從浙省出發,水陸並進,步騎陸師攻入浙省蘇松等地,水師則從海上運兵,沿長江口逆流而上,直抵南京城下
明廷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攻,水師都必不可少
朱朗如今的計劃是在鄂省洞庭湖打造內陸江船,然後在福州打造海船
待真正開戰時,明廷便可東西兩線齊齊用兵,讓清廷首尾受敵
不過陳子壯說的也的確不錯,建造戰船確實成本太高,明廷如今確實拿不出太多銀兩用來造船
朱朗先前為了減輕官吏盤剝,已經在田稅一項上施行以糧代銀
明廷休戰兩年,如今各地米糧倒還算充裕,但在稅銀一項上卻仍是入不敷出
建造戰艦是必須用銀子的,造船所需的木料,大漆等材料只能用銀兩從民間購買
明廷民間的大額交易已經完成了貨幣化,朝廷很難直接拿著米糧,去買來造船所需的材料
但朱朗卻並沒有打算放棄造船的計劃,朝廷短時間內很難從民間獲取大量稅銀,那這些造船的銀兩,便只能落在海貿鑄錢這一項上
朱朗想到此處,也是令李國用將海貿司大使鄭泰喚來,李國用下去不久,鄭泰便被領入殿中
朱朗看著低頭站在殿中的鄭泰,也是直接開口問道
「去年朝廷購銅情況如何」
鄭泰聞言,也是立時恭聲答道
「朝廷打通琉球以後,朝廷不僅購銅成本大減,購回的銅料也大幅增長,去年從倭國運回的銅料相比前年大大增加」
江戶幕府為了保證倭國國內的穩定,最終決定放棄千里之外的琉球,勒令薩摩藩退兵回國
倭國退兵以後,朱之瑜等海外明軍也正式掌握琉球
在朱之瑜等人的努力之下,如今朱之瑜已經與薩摩,平戶兩藩建立起了隱秘的走私渠道
朱之瑜等人日夜不停從兩藩購銅,然後貯存在琉球國中,大明官船隻需航行至琉球,便可將銅料裝船運走,路程比先前足足少了一半
朱之瑜等人前年剛剛抵達琉球時,明廷運回的銅料只有二百萬斤,而朱之瑜等人正式掌握琉球以後,去年運回朝廷的銅料便飆升至三百萬斤
在建立起銅料走私渠道以後,大明購銅成本也大大降低
先前明廷官船從長崎購銅,鑄錢成本是百斤十二兩,而現在明廷用走私銅料鑄成銅錢以後,總成本卻只有九兩
大明鑄錢百斤銅錢可鑄錢二十貫,明廷在將新錢與米糧綁定以後,新錢幣值已經穩定在一貫一兩的比率上
明廷如今每用銅百斤鑄錢,便可盈利十一兩銀子,明廷去年單從鑄錢一項,便憑空盈利三十三萬兩
如今鑄錢已經成了明廷收入的一大支柱,幾乎已經要趕超朝廷去年所收得的商稅
朱朗聽到此處,又是開口問道
「朝廷欲擴大鑄錢規模,海貿司今年可能提高購銅量」
鄭泰聞言卻是沒有立即回應,思索片刻,這才開口回道
「朝廷官船數量有限,三百萬斤銅料基本已是運力極限,但除官船外,朝廷卻可動員民間商船,在返程時經停琉球,協助朝廷運銅」
「若是加上民間運力,朝廷每年運回六百萬斤銅料應不成問題」
「但銅料好運,絲貨卻是不足,倭國資質絲貨緊俏,薩摩平戶兩藩如今賣銅只要絲貨綢緞,其餘瓷器生漆等物一概不要」
「若是將絲貨用於購銅,那今年海貿司的盈利恐會大幅下降」
明廷獲取走私渠道以後,已經大幅減少在長崎的購銅量,只是象徵性的採購一些,用以掩人耳目
但海貿司與長崎的貿易並沒有中斷,明廷每年仍舊將大量的中原貨品運至長崎傾銷,賺取暴利
明廷如今掌控的地域之中,只有閩粵兩省有絲貨產出,海貿司每年所能購得的絲貨都有大致的定額
絲貨乃是此時跨洋貿易的核心貨品,無論倭國還是南洋,都對絲貨存在著旺盛的需求,海貿司不可能把絲貨全部買走,還要留下一部分供給民間海商,運往南洋販賣
明廷若將兩省絲貨盡皆抽走,民間海貿產業必將遭受極大影響
明廷真正的絲貨生產中心,其實是太湖沿岸的蘇松常嘉湖等地,但如今這些地方皆被清廷占據,鄭家雖然在江南也有些渠道,但能夠走私過來的數量仍然極為有限
請...您....收藏_(六\\\九\\\書\\\吧!)
若是海貿司將本用於長崎交易的絲貨用來購銅,就相當於把倭國境內絲貨貿易的利潤,轉移給了薩摩兩藩,海貿司今年的盈利恐怕也不會太好看
海貿司的盈利直接歸入內庫,這可是朱朗的錢,雖然換成銅料以後,朱朗令人鑄錢同樣也能盈利,但少賺不就等於虧了嗎,這如何能忍
朱朗思索片刻,便開口說道
「今年購銅數量要提升,但海貿之利也不能少,既是閩粵的絲貨不足,那就從江南拿貨」
生絲織出來的是綾羅綢緞,而清廷那群韃子出身關外,喜歡穿的是狐裘貂裘,他們要這麼多絲貨做什麼
既然他們用不了這些絲貨,還不如交給大明,這些絲貨在中原內部轉來轉去,最後還是在賺自家的錢,能賺外國人的錢這才叫本事
而且明廷既然已經開始籌備北伐,那對贛省江南之地也該開始做些布置了
贛省暫且不提,財帛動人心,絲貨貿易利潤極大,明廷此時正好借著絲貨貿易,來撬開江南的縫隙
朱朗思索半晌,將對江南的計劃梳理一遍,便看向下方的李永茂,開口說道
「朝廷既欲北伐,那各方面便需早作準備,李卿昔年巡撫贛省,對贛省形勢最為了解,可願前往粵北,替朝廷提前經營贛省」
「臣願往贛省,為聖上朝廷經略贛省」
李永茂臉上閃過一絲振奮,卻是立時起身,恭聲應命
李永茂兩年前送來惠州士紳暗通清朝的書信,立下大功
惠州士紳被處置以後,李永茂便已經正式歸朝,在朝中掌管太常寺,出任太常寺卿
太常寺卿位居三品,掌管朝中宗廟祭祀,號稱小九卿
對旁人來說太常寺卿自然已是難得的清貴官職,但對李永茂顯然不是如此
李永茂曾經乃是內閣閣臣,區區一個太常寺卿自然不能讓他滿意
只是李永茂歸朝太晚,朝中再往上的位置早就已經被內閣眾臣,以及閣臣們麾下的心腹干將瓜分完畢了,李永茂也無法再做強求
李永茂其實早就已經多次上疏,請求外出經略的贛省了,只是朱朗先前的注意力都放在推行新制上,並不打算在贛省鬧出太大的動靜,這才一直沒將李永茂派往贛省
李永茂此次受命經略贛省,只要朝廷北伐之時李永茂能協助朝廷收回贛省,那李永茂憑著這份功績,必可重回內閣
李永茂在擔任太常寺卿期間,並沒有放鬆對贛省的聯絡,以李永茂對此時贛省的了解,明廷就是此時立刻就要收回贛省,也根本不是難事
朱朗見得李永茂起身應命,也是微微點頭,開始調整起朝中任命
李永茂出任贛省總督並粵北巡撫,負責聯絡經略贛省,同時負責守御南雄,梅關一帶的贛粵防線
張家玉卸任粵北巡撫,改任南直隸巡撫,徐孚遠改任蘇松巡撫,施琅則出任蘇松總兵
這三人將調往浙省,負責打通江南的絲貨商路,同時提前經略江南之地
殿中一眾軍機府臣聽得布置,卻也並沒有人反對
南直隸乃是大明南都,南直隸巡撫自是位高權重,但那是以前
南直隸如今全境皆在清虜手中,大明根本管不到此處
張家玉出任的這個南直隸巡撫,不過是個好聽點的虛職罷了
張家玉等人受命以後,能否真的化虛為實,只能看他們幾人自己的本事
朱朗的這番任命,對張家玉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會,若張家玉真能協助朝廷收回南直隸,那張家玉便能直接一躍而起,成為朝廷重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