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滿意的結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998章 滿意的結果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將奈飛公司同DailyVedio進行合併,這樣雙方之間就不存在競爭,並且能夠統一全球市場,可以說是有很多好處的。

  但同時也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包括SEM集團和Sky集團在內的媒體集團們,在這其中的利益就將被稀釋。

  你可以說在雙方合併之後,新公司的規模擴大了,相當於是把蛋糕做大。

  不過為什麼在原時空的時候包括迪士尼、二十世紀福克斯等公司,要自己弄出來一個Hulu平台,BBC和Sky電視台也各自有自己的流媒體平台,而不是同奈飛公司一直合作呢?

  這就涉及到一個公司內部資源的分配問題,當這些媒體集團在這其中的占股比例變小之後,奈飛公司為了整體的利益,勢必在一些決策上面,是會侵占甚至損害像是SEM集團和Sky集團這樣的媒體集團的利益的。

  你當然可以說這些媒體集團本身也都是受到巴倫控股,但這也改變不了什麼,所謂的「黨內無派,千奇百怪」一個集團的規模越大,其內部也會逐漸分成各自的利益派別。

  畢竟對於這些公司的CEO來說,自己公司的營收才是考量他們工作業績的最根本的標準,更不要說即便是雙方合併,以哈斯廷斯的掌控欲,也不會任由奈飛的管理權旁落的,到時候必然會又產生矛盾。

  因此巴倫並沒有推動二者的合併,而是任由雙方進行競爭——只是要將這種競爭,限制在良性的範疇之內,不至於產生太多的內耗。

  不只是在流媒體平台的產業里,像是社交領域的Woaw和由IC資本投資的Twitter、Snapchat等公司,之間也會存在競爭的關係,這些都是存在這樣的考量。

  否則他大可以直接推動Woaw對這些公司的收購,從而產生一個占據全球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的社交巨頭出來,但那樣除了容易面對各國的反壟斷審查之外,也容易吸引非議。

  ……

  到了5月初,IC資本最終同聯想集團達成了協議,聯想集團將出資3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手機業務。

  聯想集團所收購的,包括聯想獲得了摩托羅拉移動的品牌、商標組合、2000項專利以及與全球50多家運營商的合作關係。

  此外,聯想還接管了摩托羅拉移動的產品規劃,包括摩托羅拉移動的手機業務在華夏和美利堅的設計中心。

  因為聯想在華夏的江城光谷擁有生產基地,因此為了減少出價,他們並沒有接收摩托羅拉移動在津門的手機生產基地——在原時空的時候,這個生產基地在2012年就被谷歌出售給了偉創力,之後繼續為摩托羅拉手機進行代工,現在則被以1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榮耀電子,將作為他們多普達品牌的生產基地。

  摩托羅拉移動的機頂盒業務也被從摩托羅拉移動之中分拆出來,更名為摩托羅拉電子,依然使用摩托羅拉的品牌。

  這一次聯想集團35億美元的收購款項,包括10.5億美元現金、7.5億美元價值的聯想集團普通股(占聯想集團總股本的5%左右),以及17億美元的三年期本票。

  此次收購,也是聯想集團在2004年,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IBM的個人電腦事業部,以及今年年初以2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IBM的低端伺服器業務之後所進行的再一次大型的海外併購。

  聯想集團的CEO劉遠清在之後宣稱,這一次收購,是聯想集團全球擴張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通過這一次的併購,能夠吸收摩托羅拉多年積累的先進技術,並以此進入歐美成熟市場,摩托羅拉的品牌影響力和運營商關係為聯想提供了進入這些市場的便捷途徑……

  而對於當初以105億美元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的IC資本和GII基金來說,對於這一筆交易也非常的滿意。

  畢竟當初在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時候,其帳面上就有25億美元現金,相當於他們以80億美元的代價收購的這家公司。

  現在其手機業務一共賣出了36億美元(加上1億美元出售的津門生產基地),而剩下的摩托羅拉電子(機頂盒業務)的價值在30億美元左右,另外,從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到現在,因為摩托羅拉移動在美利堅和海外業務中的淨運營虧損,IC資本還能夠因此獲得將近40億美元額度的稅收減免……

  這麼算下來,最終IC資本為摩托羅拉擁有的超過20000個通信方面的專利所付出的代價微乎其微,而這些專利,能夠為安卓公司帶來超過百億美元的市值加成。


  怎麼算,都是一筆非常划算的買賣……

  這個時候的巴倫,已經回到了倫敦。

  此時歐洲議會大選即將舉行,不過在英倫,倒是並沒有太多感受到這種氛圍。

  畢竟在英倫的內部,對於歐盟的態度存在分歧,並且在近兩年中,特別是由於難民問題,英倫的疑歐傾向在加劇。

  並且相對來說,英倫的選民更關注國內議題,如經濟、健康、教育等,而不是歐洲議會選舉——這種情況下,歐洲議會選舉被視為次要的。

  「在達成了新的投資協議之後,欣克利角C核電站的工程已經再次開始,這一次還是比較順利的,有望能夠在2018年之前完成這項工程。」

  就像是妲露拉·萊利獲得的聯合能源集團有關英倫能源集團在英格蘭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上的最新情況中所說的,在壓力之下,法國電力公司終於同聯合能源集團以及華夏中廣核集團就中廣核投資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達成了最終的協議。

  為此,法國電力集團也做出了讓步,允許在之後的核電站項目中,其中的布拉德韋爾B核電站,由中廣核集團占據多數股份,並且使用他們的「華龍一號」核電技術。

  在這個協議達成之後,在巴倫的推動下,英倫警方也迅速的行動起來,之前占據了欣克利角C核電站施工現場的那些「環保人士」,立刻被清理了出去,這一項工程終於能夠開始順利進行。

  畢竟此前在高鐵2號線的工程中,他們已經有了豐富的同這些「環保人士」進行友好交流的經驗,能夠直擊要害,讓這些人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至於說為什麼之前沒有這麼迅速行動?

  人家法國電力公司是英倫能源集團的大股東,僅僅持有其40%股份的聯合能源集團,沒有必要喧賓奪主。

  更何況,不給他們一些壓力,法國電力集團怎麼會那麼容易就同意這一次和中廣核集團的投資協議呢?

  畢竟在建設工程這方面,巴倫還是更信任華夏企業的,雖然法國人相比英倫人來說,在這種工程中要稍稍靠譜那麼一些,但差距也比較有限……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