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教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剛吃了中午飯,就有人上門了。

  來人荀依認識,村長媳婦。隨身帶了一隻雞,一進門就笑著說,「燉了給你媽補補身子。」

  「大娘客氣了。謝謝大娘!」聽到是給娘親補身子,娘親確實很需要,自己也就不推辭了,接過來,塞給大姐,讓著人往家裡去。

  房子說實話有些小,並沒有待客的地方。西屋娘親還在做月子,大娘過去看看孩子,跟娘親寒暄了幾句,就進了東屋。

  大姐是個利落人,屋裡也收拾的乾淨整齊。

  「二丫頭,我也不絮叨了,就直說了。你看需要的麻繩都按照你說的給搓好了,還需要什麼不?」

  「那您這就可以給送過來。我下午還得出去一趟,回來第一個就給大娘家編。一下午應該就能得了,完了我給您送回去。」荀依笑著說。

  「那成,我這就回去取去。」說著就出了門。

  荀依也順便出了門,她要去西南邊那邊小林子去轉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其他小光團。

  一路走,就有人打招呼,現在二丫頭可是村裡的香餑餑。

  「二丫頭,吃飯了?」「二丫頭,哪兒去呀?」。。。。。。

  走了大概半小時,才到了林子。這一片楊樹林,棵棵看著至少得三四十年了,外圍有幾棵大柳樹,荀依目測倆半大孩子合抱不一定能抱過來。

  林子不小,從一邊望進去,一眼望不穿。荀依從邊上圍著走了幾步。果然,就發現了幾個小光團。

  她不知道這些小光團是什麼,是怎麼在這裡的,是不是某個人遺失在這裡的,或者是某個動物亦或是某個植物留在這裡的。

  她姑且暫叫它們生命光團。

  荀依拿出備好的小布袋,這是自己之前縫製的。她上前取下小光團放進布袋,還有的小光團在高高的樹丫上,自己夠不著。

  荀依打算先在底下轉一轉,高處的就先留著吧。又抓了十來個,荀依覺得夠了。給他們織,也並不用一張網一個光團,兩三張網一個也很可以了。

  荀依收好袋口,往回走。

  回了家,村長媳婦果然已經把劈好並搓好的麻繩送來了。

  村長的小女兒尋芳也來了,正在跟小四玩。看見荀依回來,忙站起來喊了聲「二姐姐」。還有另外幾個婦女,都在院子裡,坐在小板凳上聊著天。荀依現在並不能對上號。有些尷尬!

  「都來了,先稍等,我先洗個手。」荀依偷偷把袋子塞進袖子裡,沖尋芳笑了笑,對大家點點頭,洗了手,進了東屋擦了手,順便打開袋子,取出了一個光團,再把袋子紮好。然後走出去。

  「二姐姐,我媽媽放下麻繩就走了。讓我留在這。」芳芳還有些緊張似的。

  「沒事。我一會兒就開始編織,你跟著學學。」荀依安慰她。

  「二丫頭,我們沒有帶繩子,先跟你這報個名,你看什麼時候送過來好,我們再送過來。」幾個婦女也都站起來了,其中一個年輕一些的說道。

  「秋嬸,我幫二姐給您記名字。」小四見二姐的表情,猜測著二姐大概是不記得眼前的人是誰了,忙插話道。

  「那好,仙兒能幫忙了!」秋嬸笑著說。

  「嗯,你們都跟仙這說一下,我這四妹記性最好,斷不會給你們忘了的。我馬上就要給芳芳家編了,你們也可以都留下來看看,學會了自己回家嘗試著編也行的。我畢竟一個人,一天也編不了多少的。」荀依邊說著,邊拿了一個小板凳,在屋檐下坐好。小光團暫時掛在衣服前襟上了。

  「咱這個網子,屬於最簡單的,關鍵就是在網結的打法上,這個結呢就叫它織網結,你們肯定一看就會。」說著拿起芳芳遞過來的兩條麻線,兩線兩端對摺,手上邊做邊講解:「先把這兩個繩頭這,對摺一下,其中一個套另一個,短的這頭在上面,形成這樣一個小圈,把外面套著的這個繩子另一端,長的這一端,從這個圈裡穿過去,注意壓住這個短繩頭,然後收緊,這樣起頭部分就打好了。」打好開頭的結,給大家看。

  大家看著,似乎真的不難。苦於手邊沒有繩子,荀依就讓小四從自己麻繩里給她們每人遞兩根,看著學著就動手試試。大家都表示不難,都學會了。

  荀依繼續往下打結,「下面這個結都是一樣的,中間留一個孔,這個孔呢就是網眼,大家自己決定可以打多大,一般呢,想捉小魚就留網眼小一點,想捉大魚呢,留的網眼就大一點」,荀依笑笑。「我家的那個想要抓大魚,留大網眼就行吧。」一個婦人笑著接話。


  「當然行啊。這第二個結跟第一個結差不多的,比量一下,留夠合適的孔,兩個繩子一起對摺一下,還是第二根繩子套第一根的,形成這個小圈,第二根繩子長端從下面繞過來,從小孔里穿進去,收緊,這就行了。」說著把編好的兩個結再次展示給大家看。

  「嗯,二姐,這看著是不難啊?我都學會了。」小四先興奮著看。

  「到這我好像也會了。」一個婦人小聲說。

  荀依看了看大家,「後面的都是這樣打結,只是要注意兩點,一是這個結要拽緊,二是這個網眼大小儘量均勻。」

  說著她開始打第三個結,手越來越快,一會兒兩條繩子編完了。

  荀依又把編好的整條給大家看,網眼大小基本一致,個個有大概一個雞蛋那麼大,繩結也緊緻均勻。散開來,一共得有兩米長。

  有手快的婦人,也編了大半了,手慢的才編了四五個結。但是普遍出現了網眼大小不一,繩結鬆散的現象。

  編的最好的是一個年輕的婦人,已經編了大半,看著不像個生手編的。「阿桂嫂,你這學得可真快!」芳芳讚嘆。

  「確實不錯。」荀依也誇讚。

  眾人都看了看,也都說好。編得不好的,也倒沒有害羞,畢竟第一次學嘛。天才是時時存在的,要樂於接受現實。

  「下面開始加第三根繩,大家看好了,取第一個網眼上的第二根線,中間位置對摺,新線頭端對摺,套上前一個,然後從下面繞上去,穿過小孔,收緊。這就加上線了,後面的結跟第一個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這樣不斷打結。」荀依放慢速度,打完第一個結停下來看著大家。

  大家拿著自己的繩結開始加線打結,還是阿桂嫂打的最快。陸陸續續也都會了。

  荀依再次加快手中的速度,邊編邊想著還是得弄個梭子,要不然一直編下來,自己的手得磨廢了。

  「就是這樣一根一根往上加線,就好。想編的長一點就多加幾根,但是也不建議太長,撒網不好收網。我自己家編的是50根的。你們可以自己決定多少。」荀依給大家接著講。

  「等編得差不多了,收尾的時候,用布條把線纏了從第一個網眼一次串起來,覺得不好固定的,可以打結固定一下,大家編完整張收尾有不會的可以再來找我。」

  大家自己試著編織了一下,覺得自己都會了,就都告辭了,自己回家編去。即使還編不好,也得自己練起來!

  芳芳和小四也都覺得自己學會了,一時間得意洋洋。芳芳也回家,想要自己教給母親去。

  小四拿著自己的麻線繼續編織,「二姐,我覺得挺簡單的,就是收結的時候要想收的緊,挺勒手的。」

  「嗯,等讓大姐給咱們做個薄一點的手套,戴著會好一點。」荀依道。

  等人都走了,荀依把衣襟上的光團拿出來,揉搓,拉扯,抽出細細的絲線,纏在麻線上,繼續編織。

  自己給他們編的,還是要加一點。他們自己編的,效果沒有那麼好,但是學會了也是一門手藝。

  荀依一邊編一邊想著,得置個梭子,還得想想編些不同的網子出來,這就是最進本的流網,還得有些拋網、撈網,地籠子什麼的,最基本的可以先整出來,爭取補魚工具多樣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