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戎狄祭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晉國東北方,北狄的地盤上,有一座規模龐大的城邑。

  這座城邑本叫作「中山城」,但在三百年前,凶獸肆虐北方,使得戎狄部落大量南遷,湧入這個本是北狄鮮虞部所控制的地區。

  在戎狄不斷地修建加固下,「中山城」的規模逐漸擴大,城牆愈砌愈高,按照中原的標準,這裡的城牆已超過五百雉。

  接著,「中山城」又被賦予了新的稱呼:「北望城」。

  意為希望回到北方。

  現在,這裡已經是抵禦凶獸的最重要的城邑之一,幾乎所有殘餘的戎人和狄人部落都聚集在這座城邑或者周圍地區。

  而在北望城的西南方道路上,有一個人正騎著馬趕來。

  從他的服飾上看,似乎像是戎狄部落的人——窄袖長袴,皮帶束腰,袴的襠部縫著一塊布,身上還背著一把弓,幾乎與戎狄裝扮無異。

  但其腰間卻佩著劍,長相也不似戎狄那般粗獷,很有中原人面部柔和的特徵。

  他叫墨贏,是一名除魔子,此次前來是赴巨子之令,完成交待的一項事情。

  墨贏的目的地是北望城郊外的一座祭壇,那裡已經站滿了人,從遠處看,主持祭祀的祝宗已經開始儀式,人們紛紛跪下祈禱。

  當他趕到,祭祀仍在進行,但他卻沒有要下跪的意思。

  因為他要趁著這個機會默默觀察——

  祭壇下的最外邊幾層,圍著的都是戎狄部落的平民,但在中心一層,則跪著幾個穿著寬袖長袍,明顯是中原服飾的人。

  從形制和花紋上看,幾乎中原各諸侯國的人都有,並且持有符節,應是各國派來的士大夫。

  而祭壇上的祝宗,雖也是寬袖深衣,但袍上的花紋卻誇張許多——上衣下裳分別紋有巨大的奇凶獸身,兩袖則是各不相同的獸頭。

  這些獸紋形象無一例外都咧著獸嘴,似乎是想展現出它們祥和的模樣,但怪異的身軀和猙獰的獠牙卻散發出恐怖的氣息,使得整體看起來分外詭異。

  墨贏對這樣的形象再熟悉不過,因為它們就是自己天天都要與之交手的凶獸。

  而把這些凶獸花紋穿在身上的人,也不陌生,是祀家的門徒。

  祀家,與墨贏所信奉的墨家一樣,是為了解決現世問題而產生的,最初起源於晉國的蒲邑和齊國的無棣,這兩個都邑和中山城一樣,是最初三支諸侯聯軍抵禦凶獸的地方。

  但因為長期與凶獸交戰,這兩座都邑的士大夫們漸漸產生了崇拜和親近凶獸的想法。

  他們認為,凶獸雖是上天降下的懲罰,但同時也是上天的使者,既然是使者,那麼就一定能通過祭祀與之溝通。

  在這樣的主張下,祀家漸漸形成。

  最初,信奉祀家的士大夫們只是將凶獸製成神牌位放在私室里進行祭祀。

  可這些士大夫們逐漸認為這樣不夠虔誠,無法直達天意,便又說服各自的國君,將凶獸的形象做成雕像放入各諸侯國的大宮(祖廟)中,要求國君們按照四時祭祀,如祭天祭祖之禮。

  這樣的行為在墨贏看來既愚又弱,但祀家的主張卻迅速傳遍中原,致使幾乎所有的諸侯國都或多或少會對凶獸進行祭祀,以求自己的國家減少被侵襲。

  如果祀家止步於此,還遠遠不會讓中原對抗凶獸的形勢產生影響,但近幾年的時間,祀家的一些人甚至已經不滿足於像祭天祭祖那樣的規模去祭祀了。

  他們想要尋求更加了當的祭禮,只不過中原的諸侯們礙於禮制,並沒有同意。

  於是祀家的門徒將遊說的目標轉向戎狄,因為這些生活原始的部落尚未開化,祭祀對他們來說不存在限制。

  所以墨贏才會在這裡看到,明明是戎狄的祭祀儀式,卻由一個中原諸侯國的祝宗主持。

  至於祀家尋求的新祭禮是什麼,墨贏還暫時不知,也只能繼續觀察。

  但根據出發前巨子所說,祀家這次的祭祀一定會「違天志,逆鬼神」,而墨贏的任務,就是破壞它。

  在他思索觀察間,壇上的祈天儀式已經完成,只見祝宗睜開眼,掃視祭壇下方的人群後,接著開始宣說上天的旨意:

  「上帝同意了我們這次的祭祀,並且感到欣慰。

  天的怒意也開始消散,我們的新祭禮讓上帝滿意。

  但上帝命令我們,新祭禮也須與以往的禮制一樣,要按照四時祭祀,這樣才能讓他的使者感到愉悅。

  按照上天的旨意,我們將在春季祭淫,夏季祭怒,秋季祭妒,冬季祭欲。

  淫、怒、妒、欲乃是我們的極惡之性,只有將它們交給神獸,上天的怒意才會徹底消散,使者才會離開人間。」

  說完這些,祀家的祝宗停頓了一會兒,接著宣布道:「此時正值春季,吾將主持祭淫之禮!三日後,昏之時,我們將會在城外為神獸獻上三百裸婦!」

  三百裸婦!

  獻給凶獸!

  這分明就是活祭!只有暴虐的殷人才會舉行這種祭禮。

  墨贏的眼皮劇烈跳動,這可是活生生的人命,祀家竟然打算就這樣交給那些醜陋嗜血的凶獸。

  難怪巨子會讓他不遠千里快馬趕來,這種殘忍的活祭與墨家的博愛可謂水火不容。

  滿腔怒火的墨贏沒有衝動,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正處在眾目睽睽之下,想要破壞這次祭祀,只能暗中行動。

  至於怎麼破壞,墨贏已經有了想法,但眼下他必須趕緊準備。

  就在要離開祭壇時,一個穿深衣獸紋的人不知何時來到了墨贏的身邊。

  「足下可是墨家的除魔子?」

  胡服背弓佩劍,這人一眼就看出了墨贏的身份。

  而墨贏也瞧出問者是祀家的門徒,所以打算不回答,以避免對方察覺出自己的意圖,所以想閃身走開。

  但顯然這個祀家之人不打算輕易放過他:「都說墨家的除魔子英勇非常,個個身懷絕技,但傷亡卻異常慘重,各諸侯國中已經很難遇見了,而足下怎麼會到這戎狄之地來?」

  聽起來這個人對墨家的除魔子很熟悉,那就更不能與之交談,於是墨贏輕輕丟下四個字後轉身便走:「與君無干。」

  可要知祀家的門徒多由卿士大夫組成,而墨贏則是無爵無氏無封地的庶人,他這樣的態度必定會觸怒對方。

  果然,祀家之人擋住了他的去路,言語間變得冒犯:「我好言相說,足下卻不理不睬。

  你們墨家之人,只知整日遊走在鄉野道間,與庶人匹夫為伍,以斬殺神獸為義,救得兩三村夫糙婦便引以自喜。

  殊不知中原百家,儒家尋王,法家立王,祀家祭獸,雖主張不同,但無不是為尋求救世之道。

  而你們卻墮入末流,敢問庶人的賤命你們何時救得完?滔天的神獸你們何時殺得盡?」

  對方的話聽上去激切,但墨贏很清楚這是在試探和激怒自己,如果不是為了完成巨子之命,他興許會與對方來一場辯論,但現在不是時候。

  不過他也不打算什麼都不說:

  「救得一命是一命。

  殺得一隻是一隻。

  告辭。」

  說完,不再給對方機會,墨贏側身離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