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全真小祖師(中)
午後日頭正足,官道上行人寥寥,大多避開烈日度曬,等晚些再行上路。
遠處,卻見一奇景,只見一老胖和尚正擎著大酒缸趕路,酒缸里沒有裝酒,而是端坐著一個泥猴子似的小孩。
這老和尚鬚髮皆白,但擎著這一人高的大酒缸,仍然步履如飛,行走間呼呼帶風,捲起一地風沙。
這小泥猴子,就是小燕奔,如今他坐在酒缸里,隨著老和尚一路行走,翻山越嶺。
他足力甚健,爬山探海如履平地,二人行了百里路程,日暮沉西,天色漸晚,不知到了何處,只見四下里草木叢生,偶爾有泉水叮咚聲。
老和尚尋了個水潭,就把小燕奔扔了進去,也不管他掙扎,下水就給他洗澡。洗乾淨之後,小燕奔卻也是黑的跟碳頭似的,只是眼睛卻愈發的明亮了。
老和尚哈哈大笑:「若頓悟此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徒兒,你不賴啊。」
燕奔卻也不吭一聲,只是每日雷打不動的打著混元掌,老和尚看得驚奇:「這掌法御外於內,乃是道家內丹法延伸而出的動靜結合、內外雙修之法,雖然見效極慢,但是意外適合我這乖徒兒!」
「若是臻至大成,則身具大力,臨敵時一招一式之中,皆自然而有內勁相附,不著意間制勝克敵,倒是與和尚的『大威德明王根本印』有異曲同工之妙。」
老和尚笑眯眯的從僧袋裡取出一隻燒雞,又從腰間掏出來一隻紅皮葫蘆,邊喝邊吃起來。
小燕奔鼻子動了動,連忙朝著老和尚跑過去,和他搶燒雞起來。
老和尚哈哈大笑,一手抵著燕奔的頭,一手抓著雞腿狂啃:「乖徒兒,莫急莫急!若想吃雞,那便隨我做幾個動作!」
燕奔咬著手指,一眼不眨地盯著老和尚手裡燒雞。
老和尚嘿嘿一笑,把燒雞扔給燕奔,讓他大快朵頤。
小燕奔接過燒雞,臉上竟然露出歡喜的表情。他小心翼翼地撕下一隻雞腿,遞到了老和尚面前,邊看著他邊咽口水。
老和尚一愣,旋即摸著光頭哈哈大笑:「本性純真,不孬不孬!」
隨後示意他去吃,燕奔見狀,便開開心心的狼吞虎咽起來。
待到吃飽喝足,老和尚便讓小燕奔隨著自己的動作,一板一眼的練手印動作。
只見他彎起一條腿,疊放在另一支撐腿上,形成一個空坐盤腿的姿勢。雙手內相挾作拳,兩中指豎立,指端相合,槊形即表示為根本印。
燕奔見到他這般古怪扭曲,看得目瞪口呆。
「徒兒,記住了,此為『大威德明王根本印』之棒印!」
老和尚大喝一聲,隨後扭轉肢體,捧印變換,伸展兩食指,彎曲如三戟叉,說道,「此為心印!」
之後兩食指直豎,變化出最後一式「心中心印」。
這三式印法,看似簡單,實則身子扭曲不似人形,最是熬練神通大力,具備不可思議的種種神通。
此印法可清掃六塵,灼煉心中「好、壞、美、丑、高、下、貴、賤」等分別妄想,練至高深境界可身如金剛,胸中自有奇炁,傷重不死,越傷越強,浴火重生!
燕奔在之後的日子裡,除了雷打不動的習練混元掌,就是在缸內擺弄手指身子,練習「大威德明王根本印」,身子骨愈發強壯得不可思議,內力就算不去打坐練氣,也會自行增長。
老和尚嘿嘿一笑,洋洋得意:「我這痴兒徒弟,這麼快就把『大威德明王根本印』練得上身了,只待日子一長,就算不用結印,也可得降魔大力,達到神意動而勁力生,端坐傷人的境界。」
除了這些好處,小燕奔五感變得異常敏銳。
隨著修行日長,他漸漸地感知到了周遭的細微變化,耳朵能夠聽到遠處的鳥啼蟲鳴,並且分辨出不同鳥類的叫聲和情緒;
他能看到樹葉上的細小脈絡,甚至能捕捉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面上的光影變化;
他的鼻子能夠嗅出不同花草甚至泥土的味道。
他的皮膚能夠感知到微小的溫度變化和風力,甚至能夠感受到水汽的流動;
他能品嘗出食物中最微妙的味道,甚至能夠分辨出不同水源的微小差異。
這些變化讓燕奔對世界有了全新的感知和理解。他懵懵懂懂的意識甚至開始了覺醒。
至此,燕奔已然可以說話,而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師父,俺餓呢...」
老和尚嘆了口氣,不善道:「不是剛剛才吃過嗎?和尚我真是作孽哦,臨到老還得為你這個貪吃鬼上下奔波。」
又得起身化緣去,然而化緣回來沒多久,還沒喝上一口酒,又被小燕吃完就喊餓,直氣得老和尚拿酒瓢「邦邦」砸他的頭。
小燕奔修行「大威德明王根本印」之後,體魄強壯,這瓢都快敲出來火星子了,他還是手不停地連著往嘴裡塞饅頭,氣得老和尚不停咒罵。
如此奔走數日,二人來到一處兩山之間的低谷,谷中擱著一張巨大的四方石板,徑約十丈,光滑可鑑,月光下如水銀瀉地一般。石板上刻畫十九道筆直痕跡,正是一張大棋盤。
老和尚走到西方月光朗照處,把小燕奔放在酒缸里,叮囑他好好睡一覺,不要亂跑,正說著,忽聽得一聲長笑從山丘後傳來,聲音雖響,卻清亮悠遠。
「堪嘆生老病死,世間大病洪疴。傷嗟戇鹵強添和。怎免輪迴這個。獨我搖頭不管,時臨還與他麽。玉花叢里睹瓊科。五色雲中穩坐。」
伴隨著吟誦聲,遠處施施然地走來一道身影,卻是一個羽衣星冠的道人。
這道人走到近前,目光落在小燕奔身上,似乎驚異地挑了挑眉。
隨後,他轉向老和尚處,兩人目光相對,靜謐無言。
就在這時,老和尚一震袖袍,勁風乍起,酒缸開始滴溜溜的轉了起來,小燕奔在裡面轉的是暈頭轉向,暈厥之前,他似乎看到了遠方又有一人走進了山谷,鼻子聞到了一陣莫名的油香。
耳邊依稀聽到「九陰真經」,「九陰極盛乃是災害,要糾正道家但重陰柔的缺失」,「呼翕九陽,抱一含元,此書可名《九陽真經》。」,「我便要稱量稱量爾等的斤兩了」等等不明所以的話語。
就在小燕奔睡得正香甜的時候。
突然,好似夢中出現了一雙悲天憫人的雙眼。那雙眼睛就像如同佛陀,輕輕一撇,倏而眼帶笑意。
小燕奔感覺好似天開了。
一股異力沿著燕奔脊柱長強,命門,至陽等穴位逆行而上,好似風馳電掣一般,最後直衝靈台……
「轟」
燕奔只覺得天開之後,打了世界上第一個大霹靂!
紛繁複雜的念頭,紛至沓來,不明的景象在腦海中疾速划過……
他是一名棄嬰,餓狼正待撲來之時,卻被一老僧一掌將狼擊斃……
老僧端坐不動,搭在他頭頂的手掌變得冰冷,他止不住放聲大哭「師父」……
那個幽怨的女子,那雙複雜的眼眸,他知道如果自己開口,她一定會不顧一切轉身投入自己的懷抱……
他渾渾噩噩,大山間奔走良久,走進一座灰白土的寺院,在一個滿頭白髮的僧侶身前虔誠地跪下……
他是一個平頭短髮的年輕僧侶,正在苦讀著一本發黃的小冊子,小冊子上書藏文「十三金法」……
這個平頭短髮的男人靜靜看著燕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慈悲和哀傷:「孩子,你是我派天定的祖師。你身聚佛道奇功絕藝。『體』、『氣』、『術』、『勢』四位一體,我便成就與你『心』之一道!只是,你的運勢太好,天必妒之,未來兩重天地人劫,只希望你能安穩度過,屆時承襲我派傳承,留下一片香火情……」
燕奔醒來之時,正是朝陽起始,萬物更新之時,暖風微醺,鳥鳴聲聲。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他伸了個懶腰,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老子竟然又活了一世!竟然穿越到武俠小說世界裡,還成為了『君子劍』的徒弟!」
他一捏拳頭:「嗯!有勁!原來這就是內力?!哈哈哈!我是痴呆的時候,都能練出來內力,如今憑我這驚世智慧,我要天下無敵了!!!哎,這裡是何處?」
「孩子,你醒來了?」一個慈祥的聲音從他耳邊緩緩響起來,原來是一位羽衣道人。
「哦哦,您好,您好道長!」燕奔嚇了一跳,不禁撓了撓頭,習慣性地嘿嘿傻笑道,「敢問道長怎麼稱呼,這個地方又是哪裡啊?」
那道人微微一笑,饒有興致的說:「貧道重陽子,此地乃是『棋聖』弈秋昔日居所,名為『弈秋谷』,孩子,你叫什麼名字,家裡人呢?」
「道長,我叫燕奔!現年八歲!我的父母已經去世了。」燕奔不知為何,下意識地如實回答。
心裡卻暗自嘀咕,「這裡叫『弈秋谷』?我怎麼沒聽說過,重陽子、重陽子,這個名字聽起來怎麼這麼熟悉?」
突然,燕奔猛地抬頭,雙眼瞪得溜圓,「你是王重陽?!」
「孩子,看來你所知不少,與我有緣啊。」王重陽笑咪咪的,就這麼抄著手看他。
「我尼瑪,這給我干哪去了?!」燕奔不禁咽了咽口水。
-----------------
至此,燕奔在「奕秋谷」拜師王重陽,畢竟也是華山的祖師爺,他拜在重陽祖師門下,也算是得回全真正統了。
奇怪的是燕奔雖然已經醒來,但是卻只記得在華山的的事,對於來到這方世界,為何在酒缸中醒來卻是一無所知。
王重陽就是這麼笑眯眯的看著他,既不不點破也不與他說谷內發生何事,就這樣帶著他一路回返重陽宮。
途徑峽州時,師徒二人棄船登岸,王重陽取出盤纏,買了兩匹青騾,一路曉行夜宿,一路向西。
燕奔眼見那山高水長,流淌著川流不息的綠色,身旁更有蛺蝶穿花,蜂喧鳥鳴,心中頓覺豪情。
同時,燕奔也覺出這個師父脾氣古怪,真可算得上冷暖交加了。
每日裡王重陽都會細細教授他道家經典,入靜之法,但是全真教的武功卻是一點也不說,燕奔心中雖然詫異,卻也不以為意。
按照後世界網絡說法,大凡中文武俠小說世界裡的神功絕藝,幾乎都跳脫不出儒釋道三家的樊籠,只要你功夫夠深,根基打得紮實,外加一點點的悟性,自然而然就能臻至極高深的境界,此可謂康莊大道。
由此,他分外鄙視那些見到武功絕藝就去搶奪,不明其意,胡亂修煉的前輩,就比如有的穿越者前輩,先是簽到了英雄志的「三達劍」,照本宣科地灌頂了,接著第二次簽到竟然安排神侯的「吸功大法」!
一個儒家中庸神劍,「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旨在個人與天下和諧之道;
另一個只取「一毛而為天下不為也」,乃半個楊朱全性之功,旨在損人而不利天下。
兩者可謂是南轅北轍,互相分裂,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功夫越深越是禍害,久而不得自洽,精神自然就會崩潰。
就像轉輪王說的那樣:「你要練變戲法就變戲法,練武功就練武功,你總是喜歡它們混為一談,能活到今天,也算件奇事啊。」
所以燕奔堅信,練功就是琢磨,天地眾生,山水宇宙,你琢磨透了,自然就會暢然一笑,功成行滿。
故而,他每日雷打不動的習練混元掌,老老實實的修行王重陽教給他的靜功,久而久之,他感覺心態愈發平靜,身體也愈發通透,內功更是進境一日千里。
王重陽看著這個孩子竟然能忍住不問高深武學,反而安下心來打磨自身基礎,著重性命雙修,不由得心情大好。
遠處,卻見一奇景,只見一老胖和尚正擎著大酒缸趕路,酒缸里沒有裝酒,而是端坐著一個泥猴子似的小孩。
這老和尚鬚髮皆白,但擎著這一人高的大酒缸,仍然步履如飛,行走間呼呼帶風,捲起一地風沙。
這小泥猴子,就是小燕奔,如今他坐在酒缸里,隨著老和尚一路行走,翻山越嶺。
他足力甚健,爬山探海如履平地,二人行了百里路程,日暮沉西,天色漸晚,不知到了何處,只見四下里草木叢生,偶爾有泉水叮咚聲。
老和尚尋了個水潭,就把小燕奔扔了進去,也不管他掙扎,下水就給他洗澡。洗乾淨之後,小燕奔卻也是黑的跟碳頭似的,只是眼睛卻愈發的明亮了。
老和尚哈哈大笑:「若頓悟此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徒兒,你不賴啊。」
燕奔卻也不吭一聲,只是每日雷打不動的打著混元掌,老和尚看得驚奇:「這掌法御外於內,乃是道家內丹法延伸而出的動靜結合、內外雙修之法,雖然見效極慢,但是意外適合我這乖徒兒!」
「若是臻至大成,則身具大力,臨敵時一招一式之中,皆自然而有內勁相附,不著意間制勝克敵,倒是與和尚的『大威德明王根本印』有異曲同工之妙。」
老和尚笑眯眯的從僧袋裡取出一隻燒雞,又從腰間掏出來一隻紅皮葫蘆,邊喝邊吃起來。
小燕奔鼻子動了動,連忙朝著老和尚跑過去,和他搶燒雞起來。
老和尚哈哈大笑,一手抵著燕奔的頭,一手抓著雞腿狂啃:「乖徒兒,莫急莫急!若想吃雞,那便隨我做幾個動作!」
燕奔咬著手指,一眼不眨地盯著老和尚手裡燒雞。
老和尚嘿嘿一笑,把燒雞扔給燕奔,讓他大快朵頤。
小燕奔接過燒雞,臉上竟然露出歡喜的表情。他小心翼翼地撕下一隻雞腿,遞到了老和尚面前,邊看著他邊咽口水。
老和尚一愣,旋即摸著光頭哈哈大笑:「本性純真,不孬不孬!」
隨後示意他去吃,燕奔見狀,便開開心心的狼吞虎咽起來。
待到吃飽喝足,老和尚便讓小燕奔隨著自己的動作,一板一眼的練手印動作。
只見他彎起一條腿,疊放在另一支撐腿上,形成一個空坐盤腿的姿勢。雙手內相挾作拳,兩中指豎立,指端相合,槊形即表示為根本印。
燕奔見到他這般古怪扭曲,看得目瞪口呆。
「徒兒,記住了,此為『大威德明王根本印』之棒印!」
老和尚大喝一聲,隨後扭轉肢體,捧印變換,伸展兩食指,彎曲如三戟叉,說道,「此為心印!」
之後兩食指直豎,變化出最後一式「心中心印」。
這三式印法,看似簡單,實則身子扭曲不似人形,最是熬練神通大力,具備不可思議的種種神通。
此印法可清掃六塵,灼煉心中「好、壞、美、丑、高、下、貴、賤」等分別妄想,練至高深境界可身如金剛,胸中自有奇炁,傷重不死,越傷越強,浴火重生!
燕奔在之後的日子裡,除了雷打不動的習練混元掌,就是在缸內擺弄手指身子,練習「大威德明王根本印」,身子骨愈發強壯得不可思議,內力就算不去打坐練氣,也會自行增長。
老和尚嘿嘿一笑,洋洋得意:「我這痴兒徒弟,這麼快就把『大威德明王根本印』練得上身了,只待日子一長,就算不用結印,也可得降魔大力,達到神意動而勁力生,端坐傷人的境界。」
除了這些好處,小燕奔五感變得異常敏銳。
隨著修行日長,他漸漸地感知到了周遭的細微變化,耳朵能夠聽到遠處的鳥啼蟲鳴,並且分辨出不同鳥類的叫聲和情緒;
他能看到樹葉上的細小脈絡,甚至能捕捉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面上的光影變化;
他的鼻子能夠嗅出不同花草甚至泥土的味道。
他的皮膚能夠感知到微小的溫度變化和風力,甚至能夠感受到水汽的流動;
他能品嘗出食物中最微妙的味道,甚至能夠分辨出不同水源的微小差異。
這些變化讓燕奔對世界有了全新的感知和理解。他懵懵懂懂的意識甚至開始了覺醒。
至此,燕奔已然可以說話,而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師父,俺餓呢...」
老和尚嘆了口氣,不善道:「不是剛剛才吃過嗎?和尚我真是作孽哦,臨到老還得為你這個貪吃鬼上下奔波。」
又得起身化緣去,然而化緣回來沒多久,還沒喝上一口酒,又被小燕吃完就喊餓,直氣得老和尚拿酒瓢「邦邦」砸他的頭。
小燕奔修行「大威德明王根本印」之後,體魄強壯,這瓢都快敲出來火星子了,他還是手不停地連著往嘴裡塞饅頭,氣得老和尚不停咒罵。
如此奔走數日,二人來到一處兩山之間的低谷,谷中擱著一張巨大的四方石板,徑約十丈,光滑可鑑,月光下如水銀瀉地一般。石板上刻畫十九道筆直痕跡,正是一張大棋盤。
老和尚走到西方月光朗照處,把小燕奔放在酒缸里,叮囑他好好睡一覺,不要亂跑,正說著,忽聽得一聲長笑從山丘後傳來,聲音雖響,卻清亮悠遠。
「堪嘆生老病死,世間大病洪疴。傷嗟戇鹵強添和。怎免輪迴這個。獨我搖頭不管,時臨還與他麽。玉花叢里睹瓊科。五色雲中穩坐。」
伴隨著吟誦聲,遠處施施然地走來一道身影,卻是一個羽衣星冠的道人。
這道人走到近前,目光落在小燕奔身上,似乎驚異地挑了挑眉。
隨後,他轉向老和尚處,兩人目光相對,靜謐無言。
就在這時,老和尚一震袖袍,勁風乍起,酒缸開始滴溜溜的轉了起來,小燕奔在裡面轉的是暈頭轉向,暈厥之前,他似乎看到了遠方又有一人走進了山谷,鼻子聞到了一陣莫名的油香。
耳邊依稀聽到「九陰真經」,「九陰極盛乃是災害,要糾正道家但重陰柔的缺失」,「呼翕九陽,抱一含元,此書可名《九陽真經》。」,「我便要稱量稱量爾等的斤兩了」等等不明所以的話語。
就在小燕奔睡得正香甜的時候。
突然,好似夢中出現了一雙悲天憫人的雙眼。那雙眼睛就像如同佛陀,輕輕一撇,倏而眼帶笑意。
小燕奔感覺好似天開了。
一股異力沿著燕奔脊柱長強,命門,至陽等穴位逆行而上,好似風馳電掣一般,最後直衝靈台……
「轟」
燕奔只覺得天開之後,打了世界上第一個大霹靂!
紛繁複雜的念頭,紛至沓來,不明的景象在腦海中疾速划過……
他是一名棄嬰,餓狼正待撲來之時,卻被一老僧一掌將狼擊斃……
老僧端坐不動,搭在他頭頂的手掌變得冰冷,他止不住放聲大哭「師父」……
那個幽怨的女子,那雙複雜的眼眸,他知道如果自己開口,她一定會不顧一切轉身投入自己的懷抱……
他渾渾噩噩,大山間奔走良久,走進一座灰白土的寺院,在一個滿頭白髮的僧侶身前虔誠地跪下……
他是一個平頭短髮的年輕僧侶,正在苦讀著一本發黃的小冊子,小冊子上書藏文「十三金法」……
這個平頭短髮的男人靜靜看著燕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慈悲和哀傷:「孩子,你是我派天定的祖師。你身聚佛道奇功絕藝。『體』、『氣』、『術』、『勢』四位一體,我便成就與你『心』之一道!只是,你的運勢太好,天必妒之,未來兩重天地人劫,只希望你能安穩度過,屆時承襲我派傳承,留下一片香火情……」
燕奔醒來之時,正是朝陽起始,萬物更新之時,暖風微醺,鳥鳴聲聲。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他伸了個懶腰,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老子竟然又活了一世!竟然穿越到武俠小說世界裡,還成為了『君子劍』的徒弟!」
他一捏拳頭:「嗯!有勁!原來這就是內力?!哈哈哈!我是痴呆的時候,都能練出來內力,如今憑我這驚世智慧,我要天下無敵了!!!哎,這裡是何處?」
「孩子,你醒來了?」一個慈祥的聲音從他耳邊緩緩響起來,原來是一位羽衣道人。
「哦哦,您好,您好道長!」燕奔嚇了一跳,不禁撓了撓頭,習慣性地嘿嘿傻笑道,「敢問道長怎麼稱呼,這個地方又是哪裡啊?」
那道人微微一笑,饒有興致的說:「貧道重陽子,此地乃是『棋聖』弈秋昔日居所,名為『弈秋谷』,孩子,你叫什麼名字,家裡人呢?」
「道長,我叫燕奔!現年八歲!我的父母已經去世了。」燕奔不知為何,下意識地如實回答。
心裡卻暗自嘀咕,「這裡叫『弈秋谷』?我怎麼沒聽說過,重陽子、重陽子,這個名字聽起來怎麼這麼熟悉?」
突然,燕奔猛地抬頭,雙眼瞪得溜圓,「你是王重陽?!」
「孩子,看來你所知不少,與我有緣啊。」王重陽笑咪咪的,就這麼抄著手看他。
「我尼瑪,這給我干哪去了?!」燕奔不禁咽了咽口水。
-----------------
至此,燕奔在「奕秋谷」拜師王重陽,畢竟也是華山的祖師爺,他拜在重陽祖師門下,也算是得回全真正統了。
奇怪的是燕奔雖然已經醒來,但是卻只記得在華山的的事,對於來到這方世界,為何在酒缸中醒來卻是一無所知。
王重陽就是這麼笑眯眯的看著他,既不不點破也不與他說谷內發生何事,就這樣帶著他一路回返重陽宮。
途徑峽州時,師徒二人棄船登岸,王重陽取出盤纏,買了兩匹青騾,一路曉行夜宿,一路向西。
燕奔眼見那山高水長,流淌著川流不息的綠色,身旁更有蛺蝶穿花,蜂喧鳥鳴,心中頓覺豪情。
同時,燕奔也覺出這個師父脾氣古怪,真可算得上冷暖交加了。
每日裡王重陽都會細細教授他道家經典,入靜之法,但是全真教的武功卻是一點也不說,燕奔心中雖然詫異,卻也不以為意。
按照後世界網絡說法,大凡中文武俠小說世界裡的神功絕藝,幾乎都跳脫不出儒釋道三家的樊籠,只要你功夫夠深,根基打得紮實,外加一點點的悟性,自然而然就能臻至極高深的境界,此可謂康莊大道。
由此,他分外鄙視那些見到武功絕藝就去搶奪,不明其意,胡亂修煉的前輩,就比如有的穿越者前輩,先是簽到了英雄志的「三達劍」,照本宣科地灌頂了,接著第二次簽到竟然安排神侯的「吸功大法」!
一個儒家中庸神劍,「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旨在個人與天下和諧之道;
另一個只取「一毛而為天下不為也」,乃半個楊朱全性之功,旨在損人而不利天下。
兩者可謂是南轅北轍,互相分裂,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功夫越深越是禍害,久而不得自洽,精神自然就會崩潰。
就像轉輪王說的那樣:「你要練變戲法就變戲法,練武功就練武功,你總是喜歡它們混為一談,能活到今天,也算件奇事啊。」
所以燕奔堅信,練功就是琢磨,天地眾生,山水宇宙,你琢磨透了,自然就會暢然一笑,功成行滿。
故而,他每日雷打不動的習練混元掌,老老實實的修行王重陽教給他的靜功,久而久之,他感覺心態愈發平靜,身體也愈發通透,內功更是進境一日千里。
王重陽看著這個孩子竟然能忍住不問高深武學,反而安下心來打磨自身基礎,著重性命雙修,不由得心情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