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瞭望塔(第二更,跪求收藏追讀)
鮭魚俗稱三文魚,目前這種魚的養殖技術已經是相當成熟了,而且市場需求量也是非常龐大。
主要是國內的養殖戶和水產養殖公司聯合起來把價格給打下來了,讓更多的普通民眾可以消費得起了。
除此之外,大夏國每年依舊會進口幾萬噸三文魚。
國內每年消耗三文魚的數量為二十多萬噸,而且還在增加中。
因為東邊海島小國排核污水,導致海鮮不能吃了,所以國內民眾就把視線轉移到這種便宜的水產上。
三文魚,這魚既可以在淡水生活,也可以在海水生活。
加上魚肉質量和口感都不錯,是可以代替海鮮的一種產品,海鮮價格下跌了,但是淡水產品和養殖的海鮮產品卻沒有下跌。
反而上漲了不少。
所以李沉舟搞這個肯定能賺的。
再送去加工廠加工,弄成罐頭,保質幾十年都能食用,這在末日的戰略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至少不用食用蟑螂或麵包蟲製作出來的蛋白質澱粉塊。
這可是奢侈品。
三文魚一次產卵的數量大約為四千個。
李沉舟剛剛還看到幾名員工在給三文魚取卵受精的全過程呢。
那幾名員工在取完三文魚的魚卵並受精後,就把這些魚卵送進孵化室。
三文魚的孵化室里有很多獨立孵化的小槽池。
這些小槽池是模擬三文魚的魚卵在河流孵化的環境。
因為是模擬出來的環境,這些魚卵沒有被自然各種生物的吃掉,所以這些魚卵的孵化成功率還是很高的。
就算成功率很高,但依然會出現一些壞卵。
所以在孵化的過程中,員工會用筷子將白色壞掉的魚卵挑選出來,以免壞掉的魚卵影響正常孵化的魚卵。
經過三天的孵化後,就可以清晰看到魚卵裡面小三文魚的眼睛了。
此時正在孵化的魚卵還需要在這模擬的河流小槽池待上幾天。
繼續經過三四天的孵化後,孵化出來的魚苗還帶著一個卵黃囊,出生一兩天發育所需要的食物全靠卵黃囊。
影響它們孵化的時間主要取決於水溫,卵黃囊完全脫離後,就可以將小槽池裡的三文魚魚苗放進更大的槽池裡飼養。
成千上萬條小魚就可以在這個大槽池裡攝食外界的營養物質。
在三文魚成年之前,員工們會按照它們的生長周期分配不同比例的飼料,每一盆飼料都要進行稱重計算。
飼料的多少都會根據槽池裡的三文魚的大小進行分配。
員工會把分配好的飼料放進投餵設備,利用投餵系統進行智能投餵。
這比人工投餵還要省時省力,還更好的分配飼料。
成年的三文魚將會轉移到更大的飼養池中餵養,而且餵養的飼料也是不一樣的。
看完整個流程,李沉舟感慨良多,這些工作,絕不是一個人,一個智能系統就能完成的。
畢竟智能系統也是死物,也需要工程師和技術工人來操控。
再說,培育繁殖中心也沒有多少智能機器設備,很多工作都需要人工操作。
整個三文魚孵化室,一共有三百個小槽池。
至少需要五名員工操作。
一個小槽池大約能孵化四千尾,三百個小槽池大約能孵化120萬尾魚苗。
這個數量是遠遠比不上草魚,但也很多了。
畢竟像草魚這種單次產魚卵數量達幾十萬以上的魚類,被人工繁殖起來,那真是太變態了。
四大家魚之所以能被稱為家魚,能被大規模養殖,無非就是它們單次產卵的數量多,加上好養活。
所以整個水產養殖場中,四大家魚的養殖數量是最多的,也是最省心的。
因為養殖它們的技術是最成熟的,哪怕是鄉下老農都會養殖。
看完三文魚的孵化過程以及孵化室,李沉舟又去看了其他魚類是怎麼孵化的,孵化室又是怎麼樣。
但是每種魚類的孵化過程都是不一樣的,需要用到的技術也是不一樣。
看了好幾次後,李沉舟就興趣缺缺了。
接著,李沉舟又上三樓看了一下蛋雞孵化車間,蛋雞孵化整個流程,就跟一些視頻平台里的一些紀錄片沒啥區別。
基本實現全自動化。
不對,還是智能全自動化。
需要用到的員工極少,不過維持這麼大的孵化室,沒有十幾人是不行的。
還需要操作工程師和檢修工程師等等。
一旦設備出現損壞或出現錯誤,立即通知相關技術人員過來維修、恢復。
三樓整層所有的孵化室,都是孵化禽蛋類的,只是孵化雞、鴨、鵝這三種禽類的孵化室占比面積比較大而已。
四樓的孵化室主要是用來培育淡水和海水的蝦、蟹的孵化,還有部分孵化室是用來孵化魚類的。
畢竟整棟培育繁殖中心可是養有113種魚,光是二樓的孵化室可不夠用。
而五樓至七樓,都是用來繁殖家畜。
比如將挑選出來的種豬、母豬讓它們互相自行繁衍。
牛、馬、羊、兔、驢、騾等家畜也是同樣如此。
這叫選擇性培育養殖。
李沉舟買回來培育的家畜牲口,全是母本,沒有經過基因篩選和雜交培育過的母本,屬於自然育種中最優秀的那一批。
可以一代代穩定遺傳繁殖,而不會出現基因退化。
如果從一些大集團公司手中買來的母豬就不一定了。
這一代母豬過後,自繁自育兩三代就可能會出現各種基因退化,甚至會出現各種基因病,打什麼疫苗也不管用。
為此李沉舟特地請來了一些專家學者來培育養殖基地里這些家畜的下一代。
而那些畜牧業集團公司的母本也不是那麼容易搞到的,花多少錢也很難,走關係也不行。
因為這些母本涉及一個畜牧業公司或集團的生死,怎麼可能會被外人輕易的搞到手。
加上人家公司或集團的安保部門也不是吃素的。
一般大公司的安保部門都是配備槍械的。
而大秦重工科技公司的那支五百人安保部門,李沉舟也向相關部門申請配備槍械,並且申請成功了。
看完第三層樓,李沉舟接著上第四層樓的孵化室看。
一直看完五、六、七層,時間已經來到了傍晚六點多了。
此時外界的天色已經全暗了下來。
但整個避難所基地卻好似亮如白晝。
工地上無數工程機械還在施工。
走出培育繁殖中心大樓的大門,李沉舟看向遠方,那裡似乎有一棟高塔正在拔地而起。
那是瞭望塔。
這棟瞭望塔在最初設計時的高度是六百米,至少能扛八級地震。
也是基地里最高的建築且沒有之一。
外形有點類似遠星合眾國的KVLV電視塔,但又有不同,畢竟功用和用途都是不一樣。
……
(跪求收藏追讀)
主要是國內的養殖戶和水產養殖公司聯合起來把價格給打下來了,讓更多的普通民眾可以消費得起了。
除此之外,大夏國每年依舊會進口幾萬噸三文魚。
國內每年消耗三文魚的數量為二十多萬噸,而且還在增加中。
因為東邊海島小國排核污水,導致海鮮不能吃了,所以國內民眾就把視線轉移到這種便宜的水產上。
三文魚,這魚既可以在淡水生活,也可以在海水生活。
加上魚肉質量和口感都不錯,是可以代替海鮮的一種產品,海鮮價格下跌了,但是淡水產品和養殖的海鮮產品卻沒有下跌。
反而上漲了不少。
所以李沉舟搞這個肯定能賺的。
再送去加工廠加工,弄成罐頭,保質幾十年都能食用,這在末日的戰略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至少不用食用蟑螂或麵包蟲製作出來的蛋白質澱粉塊。
這可是奢侈品。
三文魚一次產卵的數量大約為四千個。
李沉舟剛剛還看到幾名員工在給三文魚取卵受精的全過程呢。
那幾名員工在取完三文魚的魚卵並受精後,就把這些魚卵送進孵化室。
三文魚的孵化室里有很多獨立孵化的小槽池。
這些小槽池是模擬三文魚的魚卵在河流孵化的環境。
因為是模擬出來的環境,這些魚卵沒有被自然各種生物的吃掉,所以這些魚卵的孵化成功率還是很高的。
就算成功率很高,但依然會出現一些壞卵。
所以在孵化的過程中,員工會用筷子將白色壞掉的魚卵挑選出來,以免壞掉的魚卵影響正常孵化的魚卵。
經過三天的孵化後,就可以清晰看到魚卵裡面小三文魚的眼睛了。
此時正在孵化的魚卵還需要在這模擬的河流小槽池待上幾天。
繼續經過三四天的孵化後,孵化出來的魚苗還帶著一個卵黃囊,出生一兩天發育所需要的食物全靠卵黃囊。
影響它們孵化的時間主要取決於水溫,卵黃囊完全脫離後,就可以將小槽池裡的三文魚魚苗放進更大的槽池裡飼養。
成千上萬條小魚就可以在這個大槽池裡攝食外界的營養物質。
在三文魚成年之前,員工們會按照它們的生長周期分配不同比例的飼料,每一盆飼料都要進行稱重計算。
飼料的多少都會根據槽池裡的三文魚的大小進行分配。
員工會把分配好的飼料放進投餵設備,利用投餵系統進行智能投餵。
這比人工投餵還要省時省力,還更好的分配飼料。
成年的三文魚將會轉移到更大的飼養池中餵養,而且餵養的飼料也是不一樣的。
看完整個流程,李沉舟感慨良多,這些工作,絕不是一個人,一個智能系統就能完成的。
畢竟智能系統也是死物,也需要工程師和技術工人來操控。
再說,培育繁殖中心也沒有多少智能機器設備,很多工作都需要人工操作。
整個三文魚孵化室,一共有三百個小槽池。
至少需要五名員工操作。
一個小槽池大約能孵化四千尾,三百個小槽池大約能孵化120萬尾魚苗。
這個數量是遠遠比不上草魚,但也很多了。
畢竟像草魚這種單次產魚卵數量達幾十萬以上的魚類,被人工繁殖起來,那真是太變態了。
四大家魚之所以能被稱為家魚,能被大規模養殖,無非就是它們單次產卵的數量多,加上好養活。
所以整個水產養殖場中,四大家魚的養殖數量是最多的,也是最省心的。
因為養殖它們的技術是最成熟的,哪怕是鄉下老農都會養殖。
看完三文魚的孵化過程以及孵化室,李沉舟又去看了其他魚類是怎麼孵化的,孵化室又是怎麼樣。
但是每種魚類的孵化過程都是不一樣的,需要用到的技術也是不一樣。
看了好幾次後,李沉舟就興趣缺缺了。
接著,李沉舟又上三樓看了一下蛋雞孵化車間,蛋雞孵化整個流程,就跟一些視頻平台里的一些紀錄片沒啥區別。
基本實現全自動化。
不對,還是智能全自動化。
需要用到的員工極少,不過維持這麼大的孵化室,沒有十幾人是不行的。
還需要操作工程師和檢修工程師等等。
一旦設備出現損壞或出現錯誤,立即通知相關技術人員過來維修、恢復。
三樓整層所有的孵化室,都是孵化禽蛋類的,只是孵化雞、鴨、鵝這三種禽類的孵化室占比面積比較大而已。
四樓的孵化室主要是用來培育淡水和海水的蝦、蟹的孵化,還有部分孵化室是用來孵化魚類的。
畢竟整棟培育繁殖中心可是養有113種魚,光是二樓的孵化室可不夠用。
而五樓至七樓,都是用來繁殖家畜。
比如將挑選出來的種豬、母豬讓它們互相自行繁衍。
牛、馬、羊、兔、驢、騾等家畜也是同樣如此。
這叫選擇性培育養殖。
李沉舟買回來培育的家畜牲口,全是母本,沒有經過基因篩選和雜交培育過的母本,屬於自然育種中最優秀的那一批。
可以一代代穩定遺傳繁殖,而不會出現基因退化。
如果從一些大集團公司手中買來的母豬就不一定了。
這一代母豬過後,自繁自育兩三代就可能會出現各種基因退化,甚至會出現各種基因病,打什麼疫苗也不管用。
為此李沉舟特地請來了一些專家學者來培育養殖基地里這些家畜的下一代。
而那些畜牧業集團公司的母本也不是那麼容易搞到的,花多少錢也很難,走關係也不行。
因為這些母本涉及一個畜牧業公司或集團的生死,怎麼可能會被外人輕易的搞到手。
加上人家公司或集團的安保部門也不是吃素的。
一般大公司的安保部門都是配備槍械的。
而大秦重工科技公司的那支五百人安保部門,李沉舟也向相關部門申請配備槍械,並且申請成功了。
看完第三層樓,李沉舟接著上第四層樓的孵化室看。
一直看完五、六、七層,時間已經來到了傍晚六點多了。
此時外界的天色已經全暗了下來。
但整個避難所基地卻好似亮如白晝。
工地上無數工程機械還在施工。
走出培育繁殖中心大樓的大門,李沉舟看向遠方,那裡似乎有一棟高塔正在拔地而起。
那是瞭望塔。
這棟瞭望塔在最初設計時的高度是六百米,至少能扛八級地震。
也是基地里最高的建築且沒有之一。
外形有點類似遠星合眾國的KVLV電視塔,但又有不同,畢竟功用和用途都是不一樣。
……
(跪求收藏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