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1294耍手段
魏廣德帶著百官進了午門,這次沒人阻攔,很順利就回到內閣。
人太多,值房肯定裝不下,自然只能打開了文淵閣正堂。
這裡,也就是召集九卿會議等大型會議的時候才會打開,平時內閣幾個人根本就不會在這裡說話,直接在值房裡談就是了。
正堂上面正中一左一右擺著兩張座椅,那是首輔和次輔的位置。
中國自古以左為尊,左邊的座椅自然是首輔的位置。
而右邊座椅,才是魏廣德這個次輔該坐的地方。
魏廣德正要往右邊座椅過去,身後就傳來有官員的恭賀聲:「恭喜魏首輔高升。」
聽到這話,魏廣德猛然回身看向身後,都是身穿緋紅官服的朝廷大員,剛才的聲音響的突兀,魏廣德也沒有聽清楚是誰說的。
不過回頭看向眾人,都是一臉喜色的樣子,似乎真是來恭喜他高升的。
魏廣德明白了,這幫子朝臣這時候不回各自的衙門,原來是在這裡憋著。
「剛才誰說的?」
面前這幫人,可不是魏廣德他們這個派系的人,雖然領頭的譚綸、江治等人都在,可下面的人都沒有摻和今日之事。
畢竟,早前魏廣德就三令五申,不准他們介入其中。
所以,面前的朝臣,都不是自己人,魏廣德也就不用給他留臉。
「剛才誰說的?」
魏廣德再次開口,嚴厲質問道。
其實,就在剛才第一聲喊出來的時候,張四維、馬自強等人心裡都是一驚,知道這是有人要搞事兒。
和魏廣德一樣,他們也聽到了聲音,但是人群密集,他們也不可能熟悉這裡所有官員,所以也是沒有聽出是誰在說話。
此刻,他們也是瞪大眼睛看向一眾官員。
這氣勢,一下子讓前面幾個人都下意識往後退了幾步。
看到沒人說話,魏廣德也猜到是有人想混水摸魚,於是開口說道:「我也不管剛才那話是誰說的,你們心裡想的什麼,自己心裡有數,不要把別人當傻子。」
說完話,魏廣德轉身指著左手位置的椅子說道:「那個位置,是首輔坐的。
首輔,不是你們定的,那是皇帝下旨,誰主理內閣,誰才能坐上去。
確實,現在是我暫攝內閣,但我還不是首輔。
你們吶,就是分不清君君臣臣,滿嘴仁義道德,卻把忠孝仁義拋到腦後。」
魏廣德知道,人群里就有有些事居心叵測之人,想要藉機會扳倒張居正,好推翻之前他所制定的政策。
不過眼見計劃不能得逞,於是就把注意打到他頭上,想要強行推他出來和張居正打擂台。
如果魏廣德真看中了首輔之位,哪裡還需要他們出手推動,魏廣德早就動手了。
最起碼,會比他們簡單順利得多。
只需要先找馮保,做出一些保證,就可能讓馮保動搖。
畢竟,他和馮保之間還有合作關係。
而馮保所求,不過就是在前朝的影響力,以及宮裡需要戶部支應時,戶部能頂的上。
至於張居正改革的新政,雖然馮保也清楚長期來看對朝廷有利,但是短期強行推動弊大於利,會撕裂朝廷。
雖然魏廣德不確定這麼做了,馮保會不會選擇倒向他,但是至少概率很大。
再有大義在手,特別是魏廣德只要保證會繼續維持考成法,只是清丈之事暫緩,以張居正的才智不會不答應。
畢竟,他所處的位置,之前如果還看不清,但是在這個時候,他不會還揣測不到那些看不見模不著卻能感受到的,深深的惡意。
「在這裡我警告那些人,朝廷有現在的局勢不容易,想想之前,從嘉靖朝到隆慶朝,沒到歲尾,朝廷就會為一年的虧空而傷盡腦筋。
我雖然對於首輔推行的新政有保留,可新政試行的結構大家都看得到,雖然過程中略有瑕疵,但這其實應該怪罪於吏部和都察院選人不明,而非新政之錯。
不要生起不該有的心思,否則我就不客氣了。
主意,都打到我頭上了,真以為我手裡沒刀就不會殺人?」
魏廣德接下來的話很直白,既表達了他和張居正之間對於新政的分歧,但也表達了新政效果顯著,他會支持的態度。
這些,其實大部分官員都是如此,特別是戶部。
但最主要的,還是敲打剛才說話的人,魏廣德表達出了強烈的不滿。
「魏次輔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有些人生起了不該有的小心思,我勸你打住,別惹到惹不起的人。」
這時候,兵部尚書譚綸也開口說道。
「禮部會盯著此事。」
馬自強馬上說道。
「今年京察,吏部會更加嚴格考核官員。」
最後,新任吏部尚書王國光也開口道。
其實就在剛才,他在心裡多少還有些猶豫。
看到許多朝臣都傾向於讓張居正丁憂,作為張居正重要支持者,王國光也有些搖擺。
特別是現在的內閣次輔魏廣德,如果他真有心首輔這個位置,有這些人的支持,未嘗沒有機會。
這次午門事了,他想到內閣來,也是打著試探試探魏廣德意圖的目的。
只是沒想到,他還沒有試探,就已經有人迫不及待想要把他當槍使。
魏廣德的嚴詞訓斥,其實已經表達了意思。
他不是無心首輔之位,只是皇帝並沒有任命,而皇帝還是支持張居正擔任首輔的,所以他從未考慮染指首輔寶座。
張四維、馬自強等人,都自覺站在魏廣德身後,至於譚綸、江治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其實已經占據了朝廷的主要力量。
張四維、王國光代表的似乎張居正派系,魏廣德本身就有譚綸、江治等人至此,馬自強則是代表翰林清流。
有這三方表達一致的意見,其他人也就是魑魅魍魎,跳樑小丑,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好了,到了內閣,各位有什麼事兒,現在盡可直言。」
魏廣德說話間,已經招呼身邊幾個尚書坐下,他還是坐在次輔位置上,張四維走到左手第二張椅子上坐下。
下手位置,則是馬自強、王國光、譚綸等人依次坐下,只有江治排到最末尾。
不過他的話說完,下面則是陷入到平靜里。
許多人一開始是想在內閣來商量怎麼繼續倒張,但是主角都不摻和,他們還鬧個什麼勁。
看到冷場,其實他們的想法,座位上幾人都清楚。
為了避免氣氛尷尬,譚綸這時候從袖子裡摸出一份公文說道:「既然大家沒什麼事兒,我這裡有份公文,本來就是打算送到內閣來的,那就我先報一下。」
「戰報?」
魏廣德皺眉問道。
「西南戰報,李成梁已經把繳獲和俞大猷那裡進行了交接,按照陸師和水師都簽字畫押的資財,共計清點出黃金七萬多兩,白銀四十一萬餘兩,另有寶石玉器十六箱。
對了,除此以外還有還有大量用黃金白銀和黃銅製造的精美器物,李成梁建議裝船,走海路運輸到天津,再送到京城來。
這些東西,都是從緬王王宮裡找到的,他們不便處理.」
譚綸翻開公文,把裡面最主要的內容大聲念了一遍。
「緬甸還真有錢,都百萬兩銀子的繳獲了。」
上面譚綸還在繼續說,他已經開始提到緬甸收繳的近百萬斤銅料,請旨是否直接交到雲南官錢局進行鑄造云云。
而下面的朝臣,就已經開始左右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四十多萬兩金銀,折算下來已經是百萬兩銀子的收入了,對於大明來說,一年朝廷收銀不過數百萬兩,這已經是個很大的數字。
至於西南之戰幾乎耗光了西南幾省,特別是雲南府庫的糧草,在官員們反倒覺得是一件小事兒而已。
西南幾省囤積的糧食能賣百萬兩銀子嗎?
雖然算起來價值也不小,但真值不了多少銀子。
下面的官員在議論緬甸收穫之豐厚,而魏廣德和張四維,還有暫掌戶部的李幼滋則是商議那百萬斤銅料該怎麼處理。
「劃出一半隨那些器具裝船運到京城來,交給戶部鑄錢,其他的就近在雲南官錢局鑄成錢幣交運南京即可。」
魏廣德拿出自己的辦法,南北平分這批銅料。
近百萬斤的銅料啊,大明一年也不過有二十多萬、三十萬斤銅料出產,沒想到小小的緬甸,銅礦資源居然如此豐富。
「魏閣老,此事怕是不妥吧。」
不過,魏廣德的提議遭到李幼滋的反對,「朝廷一直都是滇銅北運,可見南方根本不缺銅,倒是我北方因為銅料不足,民間時常因為銅錢匱乏而帶來不便。
此批銅料,應盡數運到京城鑄錢,滿足北地所需。」
毫無疑問,北京戶部打算獨吞這筆銅料。
南方,不是還有雲南和南京兩地鑄錢滿足需要,反沒有北方缺錢。
這裡面還是有講究的,雖然都是戶部,可南北兩京就是兩套帳,進入南京的銅錢就是南京戶部收支,京城戶部雖然更大,但是卻很難約束、支配這批錢財。
李幼滋雖然想升職做尚書,還拿出了投名狀,可要順位晉升戶部尚書是不可能的,最大概率還是其他部。
畢竟,隨著王國光轉任吏部尚書的旨意,還有戶部尚書人選已經確定為張學顏,旨意已經向遼東發出,催促他儘快返京接任。
李幼滋說完自己的主張,還求助的看向一旁的張四維。
畢竟,兩個人算是一夥兒的,理應守望相助。
當然,李幼滋也沒有忘記曾經的頂頭上司,剛剛接任吏部的王國光王尚書。
「幼滋的話有道理,南京每年都有大量滇銅供應,南方倒是不缺銅錢。
相對的,北方缺乏銅料,更加需要這一批緬甸銅料鑄錢。」
注意到看過來的目光,張四維馬上說道,表達出對李幼滋意見的支持。
緊接著,王國光也表達了類似的意思,總的來說,大明南方銅料確實比北方多。
每到北方缺銅之時,往往都要從雲南等地調集銅料或者直接運輸銅錢到京城,舒緩北方缺錢的煩惱。
一開始魏廣德一分為二,也是考慮到免得南北兩京的戶部鬧起來,畢竟這筆銅料數量上可不少,利益十分巨大。
明朝的衙門,北京的戶部實際上很難控制南京戶部,所以就算人家在南京做官,但絲毫不認為自己就矮人一頭,吵起架來絲毫不會想讓。
所以,這些年,一些緊要的衙門,往往不設正堂官,也就是不安排南京六部的尚書,只任命侍郎代掌部權。
這樣,北京的戶部尚書原則上可以管理南京戶部,畢竟那邊最大的才侍郎官職。
但是,就算如此,南京六部依舊對北京六部是寸步不讓,有利必爭。
「銅料北運是小事兒,可南京那邊知道了,怕是不會安生。」
魏廣德看向張四維,猶豫道。
聽到魏廣德的話,李幼滋馬上答話道:「此事好說,戶部會解決南北之爭。」
魏廣德看了眼李幼滋,見他信心滿滿的樣子,一時竟沒反應過來。
他說那話,還真就是推卸責任,意思就是張四維,你們要是能解決南北戶部的爭鬥,他就不管了。
只是張四維沒說話,李幼滋倒是接上來了。
不過很快,魏廣德就想到了。
李幼滋可是給馮保、張居正拿了投名狀,論功行賞,怕是會升一級。
升哪兒去?
自然只能是尚書一職。
戶部已經有人了,那就是遷其他衙門。
龜兒子,居然玩空城計。
魏廣德想到了,他反正很快就要調走,離開前為戶部爭取到巨大的好處,他也能分一杯羹,博取大家的好感。
至於之後的事兒,自然有張居正他們去處理後續,反正他都已經不在那個位置上。
李幼滋的話不可信,於是魏廣德只是微微點頭,但目光還是落在張四維身上。
張居正不在這裡,要把責任拋出去,自然就是你張四維上來頂。
張四維不笨,也很快想明白了。
李幼滋是想搶功,自己還不會沾染麻煩,十足的滑頭。
不過想到李幼滋之前搶先為張居正發聲,戶部這事兒,張居正肯定還是會想辦法幫李幼滋處理好的。
從議定到下旨,再到銅料運到京師,至少大半年時間。
那時候,張居正早就出了七七回閣辦差了,需要處理的人也不是自己,於是也點點頭說道:「戶部既然能解決,那自然最好。
我會關注此事,不會鬧出亂子來。」
魏廣德聽到張四維的肯定答覆,翻翻到手的公文笑道:「如此,這個票擬就子維來做吧。」
說完,魏廣德就把兵部公文交給了張四維。(本章完)
人太多,值房肯定裝不下,自然只能打開了文淵閣正堂。
這裡,也就是召集九卿會議等大型會議的時候才會打開,平時內閣幾個人根本就不會在這裡說話,直接在值房裡談就是了。
正堂上面正中一左一右擺著兩張座椅,那是首輔和次輔的位置。
中國自古以左為尊,左邊的座椅自然是首輔的位置。
而右邊座椅,才是魏廣德這個次輔該坐的地方。
魏廣德正要往右邊座椅過去,身後就傳來有官員的恭賀聲:「恭喜魏首輔高升。」
聽到這話,魏廣德猛然回身看向身後,都是身穿緋紅官服的朝廷大員,剛才的聲音響的突兀,魏廣德也沒有聽清楚是誰說的。
不過回頭看向眾人,都是一臉喜色的樣子,似乎真是來恭喜他高升的。
魏廣德明白了,這幫子朝臣這時候不回各自的衙門,原來是在這裡憋著。
「剛才誰說的?」
面前這幫人,可不是魏廣德他們這個派系的人,雖然領頭的譚綸、江治等人都在,可下面的人都沒有摻和今日之事。
畢竟,早前魏廣德就三令五申,不准他們介入其中。
所以,面前的朝臣,都不是自己人,魏廣德也就不用給他留臉。
「剛才誰說的?」
魏廣德再次開口,嚴厲質問道。
其實,就在剛才第一聲喊出來的時候,張四維、馬自強等人心裡都是一驚,知道這是有人要搞事兒。
和魏廣德一樣,他們也聽到了聲音,但是人群密集,他們也不可能熟悉這裡所有官員,所以也是沒有聽出是誰在說話。
此刻,他們也是瞪大眼睛看向一眾官員。
這氣勢,一下子讓前面幾個人都下意識往後退了幾步。
看到沒人說話,魏廣德也猜到是有人想混水摸魚,於是開口說道:「我也不管剛才那話是誰說的,你們心裡想的什麼,自己心裡有數,不要把別人當傻子。」
說完話,魏廣德轉身指著左手位置的椅子說道:「那個位置,是首輔坐的。
首輔,不是你們定的,那是皇帝下旨,誰主理內閣,誰才能坐上去。
確實,現在是我暫攝內閣,但我還不是首輔。
你們吶,就是分不清君君臣臣,滿嘴仁義道德,卻把忠孝仁義拋到腦後。」
魏廣德知道,人群里就有有些事居心叵測之人,想要藉機會扳倒張居正,好推翻之前他所制定的政策。
不過眼見計劃不能得逞,於是就把注意打到他頭上,想要強行推他出來和張居正打擂台。
如果魏廣德真看中了首輔之位,哪裡還需要他們出手推動,魏廣德早就動手了。
最起碼,會比他們簡單順利得多。
只需要先找馮保,做出一些保證,就可能讓馮保動搖。
畢竟,他和馮保之間還有合作關係。
而馮保所求,不過就是在前朝的影響力,以及宮裡需要戶部支應時,戶部能頂的上。
至於張居正改革的新政,雖然馮保也清楚長期來看對朝廷有利,但是短期強行推動弊大於利,會撕裂朝廷。
雖然魏廣德不確定這麼做了,馮保會不會選擇倒向他,但是至少概率很大。
再有大義在手,特別是魏廣德只要保證會繼續維持考成法,只是清丈之事暫緩,以張居正的才智不會不答應。
畢竟,他所處的位置,之前如果還看不清,但是在這個時候,他不會還揣測不到那些看不見模不著卻能感受到的,深深的惡意。
「在這裡我警告那些人,朝廷有現在的局勢不容易,想想之前,從嘉靖朝到隆慶朝,沒到歲尾,朝廷就會為一年的虧空而傷盡腦筋。
我雖然對於首輔推行的新政有保留,可新政試行的結構大家都看得到,雖然過程中略有瑕疵,但這其實應該怪罪於吏部和都察院選人不明,而非新政之錯。
不要生起不該有的心思,否則我就不客氣了。
主意,都打到我頭上了,真以為我手裡沒刀就不會殺人?」
魏廣德接下來的話很直白,既表達了他和張居正之間對於新政的分歧,但也表達了新政效果顯著,他會支持的態度。
這些,其實大部分官員都是如此,特別是戶部。
但最主要的,還是敲打剛才說話的人,魏廣德表達出了強烈的不滿。
「魏次輔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有些人生起了不該有的小心思,我勸你打住,別惹到惹不起的人。」
這時候,兵部尚書譚綸也開口說道。
「禮部會盯著此事。」
馬自強馬上說道。
「今年京察,吏部會更加嚴格考核官員。」
最後,新任吏部尚書王國光也開口道。
其實就在剛才,他在心裡多少還有些猶豫。
看到許多朝臣都傾向於讓張居正丁憂,作為張居正重要支持者,王國光也有些搖擺。
特別是現在的內閣次輔魏廣德,如果他真有心首輔這個位置,有這些人的支持,未嘗沒有機會。
這次午門事了,他想到內閣來,也是打著試探試探魏廣德意圖的目的。
只是沒想到,他還沒有試探,就已經有人迫不及待想要把他當槍使。
魏廣德的嚴詞訓斥,其實已經表達了意思。
他不是無心首輔之位,只是皇帝並沒有任命,而皇帝還是支持張居正擔任首輔的,所以他從未考慮染指首輔寶座。
張四維、馬自強等人,都自覺站在魏廣德身後,至於譚綸、江治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其實已經占據了朝廷的主要力量。
張四維、王國光代表的似乎張居正派系,魏廣德本身就有譚綸、江治等人至此,馬自強則是代表翰林清流。
有這三方表達一致的意見,其他人也就是魑魅魍魎,跳樑小丑,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好了,到了內閣,各位有什麼事兒,現在盡可直言。」
魏廣德說話間,已經招呼身邊幾個尚書坐下,他還是坐在次輔位置上,張四維走到左手第二張椅子上坐下。
下手位置,則是馬自強、王國光、譚綸等人依次坐下,只有江治排到最末尾。
不過他的話說完,下面則是陷入到平靜里。
許多人一開始是想在內閣來商量怎麼繼續倒張,但是主角都不摻和,他們還鬧個什麼勁。
看到冷場,其實他們的想法,座位上幾人都清楚。
為了避免氣氛尷尬,譚綸這時候從袖子裡摸出一份公文說道:「既然大家沒什麼事兒,我這裡有份公文,本來就是打算送到內閣來的,那就我先報一下。」
「戰報?」
魏廣德皺眉問道。
「西南戰報,李成梁已經把繳獲和俞大猷那裡進行了交接,按照陸師和水師都簽字畫押的資財,共計清點出黃金七萬多兩,白銀四十一萬餘兩,另有寶石玉器十六箱。
對了,除此以外還有還有大量用黃金白銀和黃銅製造的精美器物,李成梁建議裝船,走海路運輸到天津,再送到京城來。
這些東西,都是從緬王王宮裡找到的,他們不便處理.」
譚綸翻開公文,把裡面最主要的內容大聲念了一遍。
「緬甸還真有錢,都百萬兩銀子的繳獲了。」
上面譚綸還在繼續說,他已經開始提到緬甸收繳的近百萬斤銅料,請旨是否直接交到雲南官錢局進行鑄造云云。
而下面的朝臣,就已經開始左右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四十多萬兩金銀,折算下來已經是百萬兩銀子的收入了,對於大明來說,一年朝廷收銀不過數百萬兩,這已經是個很大的數字。
至於西南之戰幾乎耗光了西南幾省,特別是雲南府庫的糧草,在官員們反倒覺得是一件小事兒而已。
西南幾省囤積的糧食能賣百萬兩銀子嗎?
雖然算起來價值也不小,但真值不了多少銀子。
下面的官員在議論緬甸收穫之豐厚,而魏廣德和張四維,還有暫掌戶部的李幼滋則是商議那百萬斤銅料該怎麼處理。
「劃出一半隨那些器具裝船運到京城來,交給戶部鑄錢,其他的就近在雲南官錢局鑄成錢幣交運南京即可。」
魏廣德拿出自己的辦法,南北平分這批銅料。
近百萬斤的銅料啊,大明一年也不過有二十多萬、三十萬斤銅料出產,沒想到小小的緬甸,銅礦資源居然如此豐富。
「魏閣老,此事怕是不妥吧。」
不過,魏廣德的提議遭到李幼滋的反對,「朝廷一直都是滇銅北運,可見南方根本不缺銅,倒是我北方因為銅料不足,民間時常因為銅錢匱乏而帶來不便。
此批銅料,應盡數運到京城鑄錢,滿足北地所需。」
毫無疑問,北京戶部打算獨吞這筆銅料。
南方,不是還有雲南和南京兩地鑄錢滿足需要,反沒有北方缺錢。
這裡面還是有講究的,雖然都是戶部,可南北兩京就是兩套帳,進入南京的銅錢就是南京戶部收支,京城戶部雖然更大,但是卻很難約束、支配這批錢財。
李幼滋雖然想升職做尚書,還拿出了投名狀,可要順位晉升戶部尚書是不可能的,最大概率還是其他部。
畢竟,隨著王國光轉任吏部尚書的旨意,還有戶部尚書人選已經確定為張學顏,旨意已經向遼東發出,催促他儘快返京接任。
李幼滋說完自己的主張,還求助的看向一旁的張四維。
畢竟,兩個人算是一夥兒的,理應守望相助。
當然,李幼滋也沒有忘記曾經的頂頭上司,剛剛接任吏部的王國光王尚書。
「幼滋的話有道理,南京每年都有大量滇銅供應,南方倒是不缺銅錢。
相對的,北方缺乏銅料,更加需要這一批緬甸銅料鑄錢。」
注意到看過來的目光,張四維馬上說道,表達出對李幼滋意見的支持。
緊接著,王國光也表達了類似的意思,總的來說,大明南方銅料確實比北方多。
每到北方缺銅之時,往往都要從雲南等地調集銅料或者直接運輸銅錢到京城,舒緩北方缺錢的煩惱。
一開始魏廣德一分為二,也是考慮到免得南北兩京的戶部鬧起來,畢竟這筆銅料數量上可不少,利益十分巨大。
明朝的衙門,北京的戶部實際上很難控制南京戶部,所以就算人家在南京做官,但絲毫不認為自己就矮人一頭,吵起架來絲毫不會想讓。
所以,這些年,一些緊要的衙門,往往不設正堂官,也就是不安排南京六部的尚書,只任命侍郎代掌部權。
這樣,北京的戶部尚書原則上可以管理南京戶部,畢竟那邊最大的才侍郎官職。
但是,就算如此,南京六部依舊對北京六部是寸步不讓,有利必爭。
「銅料北運是小事兒,可南京那邊知道了,怕是不會安生。」
魏廣德看向張四維,猶豫道。
聽到魏廣德的話,李幼滋馬上答話道:「此事好說,戶部會解決南北之爭。」
魏廣德看了眼李幼滋,見他信心滿滿的樣子,一時竟沒反應過來。
他說那話,還真就是推卸責任,意思就是張四維,你們要是能解決南北戶部的爭鬥,他就不管了。
只是張四維沒說話,李幼滋倒是接上來了。
不過很快,魏廣德就想到了。
李幼滋可是給馮保、張居正拿了投名狀,論功行賞,怕是會升一級。
升哪兒去?
自然只能是尚書一職。
戶部已經有人了,那就是遷其他衙門。
龜兒子,居然玩空城計。
魏廣德想到了,他反正很快就要調走,離開前為戶部爭取到巨大的好處,他也能分一杯羹,博取大家的好感。
至於之後的事兒,自然有張居正他們去處理後續,反正他都已經不在那個位置上。
李幼滋的話不可信,於是魏廣德只是微微點頭,但目光還是落在張四維身上。
張居正不在這裡,要把責任拋出去,自然就是你張四維上來頂。
張四維不笨,也很快想明白了。
李幼滋是想搶功,自己還不會沾染麻煩,十足的滑頭。
不過想到李幼滋之前搶先為張居正發聲,戶部這事兒,張居正肯定還是會想辦法幫李幼滋處理好的。
從議定到下旨,再到銅料運到京師,至少大半年時間。
那時候,張居正早就出了七七回閣辦差了,需要處理的人也不是自己,於是也點點頭說道:「戶部既然能解決,那自然最好。
我會關注此事,不會鬧出亂子來。」
魏廣德聽到張四維的肯定答覆,翻翻到手的公文笑道:「如此,這個票擬就子維來做吧。」
說完,魏廣德就把兵部公文交給了張四維。(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