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走後門
等了幾日,好容易捱到洪承疇回來了,許一龍便帶著林海去海道衙門求見。
古代的官衙都是前堂後寢,前院是辦公場所,後院便是堂官的住處,像捐官這種事自然是直奔後宅而去,俗稱走後門。
許一龍給門房塞了個門包兒,把拜帖遞了進去,隨後便和林海一起在門外等著。
等了好半晌,洪承疇的親信幕僚謝四新出來相迎。許一龍趁機問道:「老夫子,洪道尊可知道晚生的來意?」
其實這謝四新年紀也沒多大,不過明朝人以老為尊,稱呼位高權重或德高望重之人往往都要冠以老字或翁字。以至於時諺有云:「官無尊卑,皆稱一老。人無大小,皆曰一翁。」
譬如對京官最尊敬的稱呼是老先生,對地方官最尊敬的稱呼則是老公祖,無論京官外官均可一概稱為老翁。前代通稱的大人二字反倒顯得輕了,常常會惹得被稱呼者不快。
這個謝四新不過四十歲上下,是徽州新安縣人士,早年間在泉州的當鋪中做朝奉,當時洪承疇還是泉州府學的一個窮秀才,經常靠典賣家當維持舉業。謝四新慧眼識珠,認定此子終非池中物,常與他一些方便。
後來洪承疇中了進士入朝為官,便把謝四新召入幕中,他那當鋪兼放官吏債,對官場門道了如指掌,如今已成了洪承疇的頭號心腹,平日負責和許一龍接洽的便是他。不過捐官這事他還不敢專擅,必須要等洪承疇回來拿主意。
「知道,謝某方才已稟告過。」謝四新說著轉頭對林海道,「這位便是林掌柜罷?」
上次許一龍來找他時,謝四新聽說林海是濠鏡海商,便讓他下次記得把林海帶來,說是洪承疇多半要見一見。所以這回許一龍準備了兩張拜帖,一張是他自己的,一張是林海的。
「在下林海,見過老夫子。」林海彎腰打了個恭兒,卻遲遲不見直起身子。
「林掌柜快請起,洪道尊請你們進去。」謝四新上前攙扶,卻感覺手上一沉,他知道必是銀子,輕車熟路就納入了寬大的袖中。
林海順勢便直起身來,就聽那謝四新笑道:「林掌柜太客氣了,以後還會常打交道,無需如此多禮。」
林海知道這話暗含了洪承疇對捐官之事的態度,心中一塊石頭已經落地大半。他跟著謝四新走進後宅,來到一處書房,只見書桌後的官帽椅上坐著一人,心道這便是狗漢奸洪承疇了。
來不及細看,林海邁著小碎步快速來到書桌前,正對這未來狗漢奸撲通一聲跪下,大聲道:「草民林海,叩見老公祖。」
接著,他一頭磕到地上,心中暗罵這萬惡的舊社會,老子跪的這都是四百年前的死人,只當是上墳了。
許一龍有功名在身,卻只是彎腰長揖,朗聲道:「晚生許一龍,拜見老公祖。」
「後宅相見,不必拘禮,兩位請坐罷。」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來,林海趕緊稱謝起身,一邊找椅子坐下,一邊偷眼朝洪承疇瞧去。
自打來到這個時空,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著名的歷史人物,不由細細打量了幾眼。只見這狗漢奸穿著一身燕服,看年紀不過三十左右,嘴唇尖薄,眼神銳利,鷹鉤鼻子凸起如駝峰,從面相看就是一個險詐凶厲的狠角色。
無怪乎此人後來到了陝北,頂著三邊總督楊鶴的壓力,拒絕執行頂頭上司的懷柔政策,堅持對農民軍清繳到底,並對俘虜實行無差別屠殺,在一片屍山血海中攢夠了政治資本。
林海乍見狗漢奸有些走神,直到許一龍乾咳一聲才反應過來,一介草民如此盯著四品監司看,這實在是太過失禮了。
他趕緊收攏了心神,學著許一龍低眉順目,並將大半邊屁股從椅子上移出,差不多是扎馬步一般坐著,以示對未來上官的恭敬。
洪承疇只當林海是頭回見官心裡緊張,不由暗暗好笑,不過他挺享受這種被人敬畏的感覺,於是故意板著個臉道:「聽聞林掌柜是在泰西做買賣的,近日才回到故土?」
「回老公祖的話,小人祖上是舟山軍戶,當年隨三寶太監下西洋,不幸流落海外。小人自幼蒙父祖教誨,也略讀了幾本書,打小就心繫故土,幾年前家父亡故,小人守孝期滿後就變賣家產到了濠鏡,近日才回到浙江。」
考慮到山陰吳家和浙江官場千絲萬縷的聯繫,林海不敢耍小心思,仍是延續一貫的那套說辭。
洪承疇又道:「林掌柜在泰西可曾到過佛郎機、和蘭諸國?」
林海不假思索道:「回老公祖,小人到過佛郎機,但沒去過荷蘭。小人在濠鏡時結拜了一個義兄,是倭國平戶的海商,其父和泉州的許掌柜是結義兄弟,去年曾受福建的南都爺差遣,在澎湖諭退紅夷。」
洪承疇聞言點點頭,李旦受福建巡撫南居益委派,勸說紅夷退往澎湖,這事他是知道的。
他之所以想見見林海,主要就是想試探下林海和紅夷有沒有瓜葛,畢竟前幾年這紅毛鬼把福建沿海鬧得風聲鶴唳,萬一被引到浙江來也是個麻煩。至於倭寇什麼的,說實話他洪某人還不放在眼裡。
這點自負洪承疇還是有的,換了一般的官員,如果知道許心素在倭國的關係,八成是不敢讓他在自己的地盤搞走私。
他見林海答得從容,且此人回國後先到濠鏡而非福建,佛郎機跟和蘭又是敵國,心裡已信了大半。
指關節輕敲桌案,洪承疇又道:「本道司聽聞那和蘭人船堅炮利,早就想了解彼國詳情。林掌柜雖未去過和蘭,但久在泰西經商,對和蘭國可有了解?」
林海道:「回老公祖,那泰西之地頗大,小人所在之國名為美利堅,和佛郎機、荷蘭等國尚有三千裏海路。那荷蘭是海盜之國,尋常商人是萬萬不敢去的,即便那佛郎機小人也只去過幾次,是以對荷蘭國所知不多。」
「這卻可惜了。」洪承疇自然沒聽說什麼美利堅,也懶得再試探下去了,他轉頭對謝四新道,「聽聞林掌柜此番回到故土,想要落回原籍?」
謝四新微微躬著身子,回道:「東翁所言不錯,這林掌柜祖墳尚在舟山,是以想落回原籍。」
洪承疇頷首道:「林掌柜一片孝心,也是人之常情。且朝廷自有法度,林掌柜祖上既是舟山軍戶,今既回鄉自然就該在軍黃冊上登記。謝夫子,這事你回頭去趟定海衛,讓負責清軍的僉書給辦了。」
古代的官衙都是前堂後寢,前院是辦公場所,後院便是堂官的住處,像捐官這種事自然是直奔後宅而去,俗稱走後門。
許一龍給門房塞了個門包兒,把拜帖遞了進去,隨後便和林海一起在門外等著。
等了好半晌,洪承疇的親信幕僚謝四新出來相迎。許一龍趁機問道:「老夫子,洪道尊可知道晚生的來意?」
其實這謝四新年紀也沒多大,不過明朝人以老為尊,稱呼位高權重或德高望重之人往往都要冠以老字或翁字。以至於時諺有云:「官無尊卑,皆稱一老。人無大小,皆曰一翁。」
譬如對京官最尊敬的稱呼是老先生,對地方官最尊敬的稱呼則是老公祖,無論京官外官均可一概稱為老翁。前代通稱的大人二字反倒顯得輕了,常常會惹得被稱呼者不快。
這個謝四新不過四十歲上下,是徽州新安縣人士,早年間在泉州的當鋪中做朝奉,當時洪承疇還是泉州府學的一個窮秀才,經常靠典賣家當維持舉業。謝四新慧眼識珠,認定此子終非池中物,常與他一些方便。
後來洪承疇中了進士入朝為官,便把謝四新召入幕中,他那當鋪兼放官吏債,對官場門道了如指掌,如今已成了洪承疇的頭號心腹,平日負責和許一龍接洽的便是他。不過捐官這事他還不敢專擅,必須要等洪承疇回來拿主意。
「知道,謝某方才已稟告過。」謝四新說著轉頭對林海道,「這位便是林掌柜罷?」
上次許一龍來找他時,謝四新聽說林海是濠鏡海商,便讓他下次記得把林海帶來,說是洪承疇多半要見一見。所以這回許一龍準備了兩張拜帖,一張是他自己的,一張是林海的。
「在下林海,見過老夫子。」林海彎腰打了個恭兒,卻遲遲不見直起身子。
「林掌柜快請起,洪道尊請你們進去。」謝四新上前攙扶,卻感覺手上一沉,他知道必是銀子,輕車熟路就納入了寬大的袖中。
林海順勢便直起身來,就聽那謝四新笑道:「林掌柜太客氣了,以後還會常打交道,無需如此多禮。」
林海知道這話暗含了洪承疇對捐官之事的態度,心中一塊石頭已經落地大半。他跟著謝四新走進後宅,來到一處書房,只見書桌後的官帽椅上坐著一人,心道這便是狗漢奸洪承疇了。
來不及細看,林海邁著小碎步快速來到書桌前,正對這未來狗漢奸撲通一聲跪下,大聲道:「草民林海,叩見老公祖。」
接著,他一頭磕到地上,心中暗罵這萬惡的舊社會,老子跪的這都是四百年前的死人,只當是上墳了。
許一龍有功名在身,卻只是彎腰長揖,朗聲道:「晚生許一龍,拜見老公祖。」
「後宅相見,不必拘禮,兩位請坐罷。」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來,林海趕緊稱謝起身,一邊找椅子坐下,一邊偷眼朝洪承疇瞧去。
自打來到這個時空,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著名的歷史人物,不由細細打量了幾眼。只見這狗漢奸穿著一身燕服,看年紀不過三十左右,嘴唇尖薄,眼神銳利,鷹鉤鼻子凸起如駝峰,從面相看就是一個險詐凶厲的狠角色。
無怪乎此人後來到了陝北,頂著三邊總督楊鶴的壓力,拒絕執行頂頭上司的懷柔政策,堅持對農民軍清繳到底,並對俘虜實行無差別屠殺,在一片屍山血海中攢夠了政治資本。
林海乍見狗漢奸有些走神,直到許一龍乾咳一聲才反應過來,一介草民如此盯著四品監司看,這實在是太過失禮了。
他趕緊收攏了心神,學著許一龍低眉順目,並將大半邊屁股從椅子上移出,差不多是扎馬步一般坐著,以示對未來上官的恭敬。
洪承疇只當林海是頭回見官心裡緊張,不由暗暗好笑,不過他挺享受這種被人敬畏的感覺,於是故意板著個臉道:「聽聞林掌柜是在泰西做買賣的,近日才回到故土?」
「回老公祖的話,小人祖上是舟山軍戶,當年隨三寶太監下西洋,不幸流落海外。小人自幼蒙父祖教誨,也略讀了幾本書,打小就心繫故土,幾年前家父亡故,小人守孝期滿後就變賣家產到了濠鏡,近日才回到浙江。」
考慮到山陰吳家和浙江官場千絲萬縷的聯繫,林海不敢耍小心思,仍是延續一貫的那套說辭。
洪承疇又道:「林掌柜在泰西可曾到過佛郎機、和蘭諸國?」
林海不假思索道:「回老公祖,小人到過佛郎機,但沒去過荷蘭。小人在濠鏡時結拜了一個義兄,是倭國平戶的海商,其父和泉州的許掌柜是結義兄弟,去年曾受福建的南都爺差遣,在澎湖諭退紅夷。」
洪承疇聞言點點頭,李旦受福建巡撫南居益委派,勸說紅夷退往澎湖,這事他是知道的。
他之所以想見見林海,主要就是想試探下林海和紅夷有沒有瓜葛,畢竟前幾年這紅毛鬼把福建沿海鬧得風聲鶴唳,萬一被引到浙江來也是個麻煩。至於倭寇什麼的,說實話他洪某人還不放在眼裡。
這點自負洪承疇還是有的,換了一般的官員,如果知道許心素在倭國的關係,八成是不敢讓他在自己的地盤搞走私。
他見林海答得從容,且此人回國後先到濠鏡而非福建,佛郎機跟和蘭又是敵國,心裡已信了大半。
指關節輕敲桌案,洪承疇又道:「本道司聽聞那和蘭人船堅炮利,早就想了解彼國詳情。林掌柜雖未去過和蘭,但久在泰西經商,對和蘭國可有了解?」
林海道:「回老公祖,那泰西之地頗大,小人所在之國名為美利堅,和佛郎機、荷蘭等國尚有三千裏海路。那荷蘭是海盜之國,尋常商人是萬萬不敢去的,即便那佛郎機小人也只去過幾次,是以對荷蘭國所知不多。」
「這卻可惜了。」洪承疇自然沒聽說什麼美利堅,也懶得再試探下去了,他轉頭對謝四新道,「聽聞林掌柜此番回到故土,想要落回原籍?」
謝四新微微躬著身子,回道:「東翁所言不錯,這林掌柜祖墳尚在舟山,是以想落回原籍。」
洪承疇頷首道:「林掌柜一片孝心,也是人之常情。且朝廷自有法度,林掌柜祖上既是舟山軍戶,今既回鄉自然就該在軍黃冊上登記。謝夫子,這事你回頭去趟定海衛,讓負責清軍的僉書給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