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終局
第315章 終局
黃三這番話說完,周圍頓時一片嘈雜,一眾海盜頭領紛紛交頭接耳地討論起來。別說珠江口系的水匪了,就連李梅宇手下的個別頭領聽了都有些心動。
他們對投降朝廷顧慮重重,畢竟說不好哪天就像汪直那樣被陰了,但跟著劉香混卻又是另一碼事了。
何況,劉香這人是出了名的護犢子。當初東山之戰他不顧生命危險,在交換俘虜的談判中主動要求出使,這事鄭芝龍舊部都是心知肚明的。
至於珠江口系的海盜,那對黎忠國的為人也是信得過的。黎老大和劉香一樣,雖然貪婪狡詐,但是做了那麼多年大哥還是愛惜羽毛的,至少不會公然做出有違江湖道義之事。
眼見情況有些不妙,李梅宇忽然放聲大笑:「哈哈,姓林的狗官也當真是技窮了,我等海上丈夫豈是不經事的愚夫蠢漢,這等把戲騙得了誰?」
馬玄生也在一旁高聲道:「三當家說得不錯。黃三,我來問你,林狗官大費周章,最後是減了自己的功勞,為他人作嫁衣裳,他為何如此?」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因為他想要你死,還有你義弟徐貴相,我家林大人說了,汲水門人人可降,唯有你們兩個必須死!」
黃三順勢將馬、徐二人和手下頭領對立起來,接著又道:「諸位頭領,實不相瞞,我們會友這次沒有出動陸兵,林大人一開始就沒打算對諸位趕盡殺絕。他老人家這次之所以要來珠江口,一是為了給黎大當家的助拳,二是為了捉拿馬玄生、徐貴相這兩個三姓家奴。」
馬玄生聞言臉色鐵青,但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當年乾的那檔子事在珠江口水匪中那是人盡皆知,此時他無論說什麼,都難免會有人認為是為了自身利益想把眾人都拖下水。
陳五這時也趁機高喊道:「兄弟們,林大人確實是這麼說的,這事我可以作證。」
其實這話林海還真沒說過,不過他向黃、陳二人交代了,招降的突破口就在珠江口系的頭領身上,必要時可以利用馬、徐二人的黑歷史挑撥離間。
李梅宇感到再這麼下去情況會有些失控,當即厲聲喝道:「林狗官未免太小瞧我李某人了,我豈會做出那賣友求榮之事?來人,給我把黃三拿下!」
但包括胡漢在內的好幾名珠江口水匪卻一擁而上,擋在黃三身前道:「三當家,這事關係到眾兄弟的身家性命,卻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的!」
李梅宇大怒道:「胡漢等人通敵,與我一併拿了。」
不想這下卻激起更大的反應,更多的珠江口水匪上前聒噪起來,有那性子急的已經抽出刀來,就是不讓李梅宇手下捉拿黃三等人。
雙方開始對峙起來,李梅宇收回命令也不是,不收回命令也不是,一時之間有些下不來台。
幸好馬玄生還是足智多謀,這時忽然開口道:「諸位兄弟,且聽我一言,不是我馬某惜命,林狗官想要你等投降,卻派了兩個降將來做說客,這未免有些誠意不足。且不說石壁了,只要他派黎忠國來此,你等要降便降了,馬某甘願受死!」
這話終究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珠江口系的頭領們大多也是不信任林海的,不過他們信黎忠國。
要是黎忠國親自來此說出黃三那番話,他們早就當場反了,只要雙方一打起來,林海定然會趁勢進攻汲水門,到時落敗的肯定是李梅宇一方。
但現在他們不敢這麼做,主要還是對林海的招降心裡沒底,誰知道會不會最後火拼雙方都被會友公司一網打盡?
「馬頭領這話倒也在理。」一名珠江口水匪頭子站出來對李梅宇道,「三當家,何不放這黃三回去傳話,讓那姓林的再派黎老大來此。若是黎老大不肯來,我等自當齊心對敵,再無二話。」
珠江口系的頭領聞言紛紛附和,李梅宇也無法可想,只得點頭同意道:「既是眾兄弟都是這個意思,某也不能一意孤行,就依了眾人之意罷。」
是夜,黃三和陳五被放了回來。林海聽完勸降經過後,連夜從大嶼山北航道來到西薄寮海峽北端,去不去汲水門勸降,他覺得最好還是讓黎忠國自主決斷。
畢竟招降珠江口水匪主要還是為了加強黎忠國部的實力,會友公司是不會直接收納這些人的,海軍部現在最缺的不是人而是船。
就林海個人而言,他其實不太傾向於讓黎忠國去冒險。畢竟此人在廣東水匪中頗有威望,要是就這麼折在了汲水門還是有點可惜,再想找這麼一個既有威望又有交情的黑手套可不容易。
「黎大當家,情況就是這樣,去不去汲水門都在你。」林海詳細說明了自己的意思,免得對方出現誤判,迫於自己的壓力前去冒險。
「林大人,我去!」黎忠國不愧是有幾分氣魄的,當即就做出了決定。
然而還沒等他出發,汲水門海盜一大早就派船來請降了,原來昨夜李梅宇等人已經棄船登岸,走陸路逃往了大陸。
馬玄生昨夜那番話其實就是個緩兵之計,只為爭取一夜時間,勸說李梅宇帶著李魁奇舊部逃亡。
放回了黃三和陳五之後,馬玄生在李梅宇面前極言黎忠國一定會前來勸降,到時若是煽動珠江口系水匪與會友公司裡應外合,再想走也就不容易了。
李梅宇本人其實不太想走陸路逃亡,尤其是如果不能裹挾珠江口水匪一起走的話,畢竟損失這麼多人和船總是會讓人肉疼。
何況刨除馬、徐統帶的珠江口海盜,他手下現在也就兩千人,一旦廣東方面調集大軍圍剿,還真不知是何結局?
不過形勢比人強,李梅宇也考慮不了那麼長遠,只能是連夜召集眾頭領開會,是走是留各隨人願。
胡漢等珠江口水匪絕大多數都選擇留下,李魁奇舊部則基本都選擇了逃亡。
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李梅宇等人逃走時不能破壞戰船,胡漢等人也不得趁機搞事,以免落得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下場。
珠江口之戰至此落下了最後一幕,李魁奇舊部被殲滅了一小半,剩下的都從水陸兩途逃出生天,新近招降的珠江口水匪則向林海投降,最後被安排給了黎忠國統帶。
這個結果對林海來說是可以接受的,正如黃三所言,他此行本就沒打算對李魁奇趕盡殺絕,而是存了養寇自重的心思。
同時,這對他接下來安排黎忠國部的去向也有幫助。畢竟李魁奇若是能收攏舊部的話,實力仍在黎忠國之上。
(本章完)
黃三這番話說完,周圍頓時一片嘈雜,一眾海盜頭領紛紛交頭接耳地討論起來。別說珠江口系的水匪了,就連李梅宇手下的個別頭領聽了都有些心動。
他們對投降朝廷顧慮重重,畢竟說不好哪天就像汪直那樣被陰了,但跟著劉香混卻又是另一碼事了。
何況,劉香這人是出了名的護犢子。當初東山之戰他不顧生命危險,在交換俘虜的談判中主動要求出使,這事鄭芝龍舊部都是心知肚明的。
至於珠江口系的海盜,那對黎忠國的為人也是信得過的。黎老大和劉香一樣,雖然貪婪狡詐,但是做了那麼多年大哥還是愛惜羽毛的,至少不會公然做出有違江湖道義之事。
眼見情況有些不妙,李梅宇忽然放聲大笑:「哈哈,姓林的狗官也當真是技窮了,我等海上丈夫豈是不經事的愚夫蠢漢,這等把戲騙得了誰?」
馬玄生也在一旁高聲道:「三當家說得不錯。黃三,我來問你,林狗官大費周章,最後是減了自己的功勞,為他人作嫁衣裳,他為何如此?」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因為他想要你死,還有你義弟徐貴相,我家林大人說了,汲水門人人可降,唯有你們兩個必須死!」
黃三順勢將馬、徐二人和手下頭領對立起來,接著又道:「諸位頭領,實不相瞞,我們會友這次沒有出動陸兵,林大人一開始就沒打算對諸位趕盡殺絕。他老人家這次之所以要來珠江口,一是為了給黎大當家的助拳,二是為了捉拿馬玄生、徐貴相這兩個三姓家奴。」
馬玄生聞言臉色鐵青,但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當年乾的那檔子事在珠江口水匪中那是人盡皆知,此時他無論說什麼,都難免會有人認為是為了自身利益想把眾人都拖下水。
陳五這時也趁機高喊道:「兄弟們,林大人確實是這麼說的,這事我可以作證。」
其實這話林海還真沒說過,不過他向黃、陳二人交代了,招降的突破口就在珠江口系的頭領身上,必要時可以利用馬、徐二人的黑歷史挑撥離間。
李梅宇感到再這麼下去情況會有些失控,當即厲聲喝道:「林狗官未免太小瞧我李某人了,我豈會做出那賣友求榮之事?來人,給我把黃三拿下!」
但包括胡漢在內的好幾名珠江口水匪卻一擁而上,擋在黃三身前道:「三當家,這事關係到眾兄弟的身家性命,卻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的!」
李梅宇大怒道:「胡漢等人通敵,與我一併拿了。」
不想這下卻激起更大的反應,更多的珠江口水匪上前聒噪起來,有那性子急的已經抽出刀來,就是不讓李梅宇手下捉拿黃三等人。
雙方開始對峙起來,李梅宇收回命令也不是,不收回命令也不是,一時之間有些下不來台。
幸好馬玄生還是足智多謀,這時忽然開口道:「諸位兄弟,且聽我一言,不是我馬某惜命,林狗官想要你等投降,卻派了兩個降將來做說客,這未免有些誠意不足。且不說石壁了,只要他派黎忠國來此,你等要降便降了,馬某甘願受死!」
這話終究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珠江口系的頭領們大多也是不信任林海的,不過他們信黎忠國。
要是黎忠國親自來此說出黃三那番話,他們早就當場反了,只要雙方一打起來,林海定然會趁勢進攻汲水門,到時落敗的肯定是李梅宇一方。
但現在他們不敢這麼做,主要還是對林海的招降心裡沒底,誰知道會不會最後火拼雙方都被會友公司一網打盡?
「馬頭領這話倒也在理。」一名珠江口水匪頭子站出來對李梅宇道,「三當家,何不放這黃三回去傳話,讓那姓林的再派黎老大來此。若是黎老大不肯來,我等自當齊心對敵,再無二話。」
珠江口系的頭領聞言紛紛附和,李梅宇也無法可想,只得點頭同意道:「既是眾兄弟都是這個意思,某也不能一意孤行,就依了眾人之意罷。」
是夜,黃三和陳五被放了回來。林海聽完勸降經過後,連夜從大嶼山北航道來到西薄寮海峽北端,去不去汲水門勸降,他覺得最好還是讓黎忠國自主決斷。
畢竟招降珠江口水匪主要還是為了加強黎忠國部的實力,會友公司是不會直接收納這些人的,海軍部現在最缺的不是人而是船。
就林海個人而言,他其實不太傾向於讓黎忠國去冒險。畢竟此人在廣東水匪中頗有威望,要是就這麼折在了汲水門還是有點可惜,再想找這麼一個既有威望又有交情的黑手套可不容易。
「黎大當家,情況就是這樣,去不去汲水門都在你。」林海詳細說明了自己的意思,免得對方出現誤判,迫於自己的壓力前去冒險。
「林大人,我去!」黎忠國不愧是有幾分氣魄的,當即就做出了決定。
然而還沒等他出發,汲水門海盜一大早就派船來請降了,原來昨夜李梅宇等人已經棄船登岸,走陸路逃往了大陸。
馬玄生昨夜那番話其實就是個緩兵之計,只為爭取一夜時間,勸說李梅宇帶著李魁奇舊部逃亡。
放回了黃三和陳五之後,馬玄生在李梅宇面前極言黎忠國一定會前來勸降,到時若是煽動珠江口系水匪與會友公司裡應外合,再想走也就不容易了。
李梅宇本人其實不太想走陸路逃亡,尤其是如果不能裹挾珠江口水匪一起走的話,畢竟損失這麼多人和船總是會讓人肉疼。
何況刨除馬、徐統帶的珠江口海盜,他手下現在也就兩千人,一旦廣東方面調集大軍圍剿,還真不知是何結局?
不過形勢比人強,李梅宇也考慮不了那麼長遠,只能是連夜召集眾頭領開會,是走是留各隨人願。
胡漢等珠江口水匪絕大多數都選擇留下,李魁奇舊部則基本都選擇了逃亡。
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李梅宇等人逃走時不能破壞戰船,胡漢等人也不得趁機搞事,以免落得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下場。
珠江口之戰至此落下了最後一幕,李魁奇舊部被殲滅了一小半,剩下的都從水陸兩途逃出生天,新近招降的珠江口水匪則向林海投降,最後被安排給了黎忠國統帶。
這個結果對林海來說是可以接受的,正如黃三所言,他此行本就沒打算對李魁奇趕盡殺絕,而是存了養寇自重的心思。
同時,這對他接下來安排黎忠國部的去向也有幫助。畢竟李魁奇若是能收攏舊部的話,實力仍在黎忠國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