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陵陽菩薩和徐華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接《陵陽菩薩和張果》

  陵陽廟中的陵陽菩薩元神已走,所以這裡就不靈了,繼而這裡就沒有人來進香了。多少年後這陵陽廟僧散尼去,廟頂露檐,窗結蛛絲,石階生苔蘚,磚隙生草茵,一片破落景象。可憐的陵陽菩薩為了宣城百姓免於苦難泄密於縣令張果,而自己發配雲南那不毛之地,歷經數百年離鄉之苦。

  雲南當時那個地方信佛教的少,儘管陵陽廟建在三叉路口,但還是香火寥寥,人煙稀稀。日一老僧相伴,夜幾燭隨影,一派蕭條景象。

  不過他有個期盼,他在等一個人,從宋代一至到明朝才把那個人等到。

  明代期間,雲南作亂,其勢甚凶,朝廷速遣大將徐華陽去雲南征討。由於水土不服,徐華陽及士兵經常生病,戰事連連不利。

  兩軍僵持兩月有餘,又至近冬,眼看糧草不濟,衣鞋斷缺,徐華陽煩燥不安。在夜間,徐華陽久久不能入睡,在大帳中徘徊。

  正當他無計可施而焦慮中,恍惚中看到一個老者從帳外走來。此老者健步如飛,即刻來到徐華陽面前大聲叫道:

  「大帥不要煩惱!我乃陵陽也!」

  說後風塵僕僕的進入大帳,然後直接坐在帳左之座上,見徐華陽還在驚愕中就大聲笑道「哈哈哈——汝之同鄉,不識吾乎?」

  徐華陽定眼觀之,還是不識此人。

  隨後陵陽菩薩就把自己的經歷從頭至尾講了出來,自己在宋朝建炎年間由於把天庭水淹宣城之事泄密於當時的縣令張果,後被發配雲南之事說了一遍。

  然後說:

  「兵者有二:滅敵和逐敵,滅敵為首策。滅敵之法也有二:攻於伏,但伏為奇策。大凡常兵都伏於險要之地,但敵必疑之,定有準備,所以難見奇效。最奇者而兵伏平原,敵坦然進之,後前後夾擊之。敵現驕之,佯敗必追,汝遣一軍伏渭水。汝身系吾身於背,於之交戰,佯敗後反攻必勝矣」。

  徐華陽聽之,慌忙站起,興奮的急至陵陽菩薩面前雙手握其手說:

  「吾勝必為菩薩重建廟宇,重塑金身。」

  陵陽菩薩離帳朗聲笑道:

  「使吾回故里即可矣,不妄多想。」

  徐華陽醒來,原是一夢。

  第二天尋得一廟,見之《陵陽寺》於大匾,心中肯定。於是依陵陽菩薩之計遣一支會水之師,個個口含竹管潛於渭水之中,然後徐華陽把陵陽菩薩木像繫於身後率兵到陣前叫陣,此時敵方早已至前沿,由於連連得勝,敵方將士耀武揚威,鼓聲大噪,真可謂人哂馬叫,殺氣騰騰。

  敵帥哈骨赤揮舞著雙錘策馬和徐華陽大戰起來。

  雙方都是用錘,兩個人都力大無窮,大戰兩百餘合不分勝負。就在此時徐華陽準備佯敗時,突然眼前白光一閃,一道寒光射了將來。原來敵帥哈骨赤還會使一口飛刀,他乘徐華陽不備時就把飛刀丟了將來。在哈骨赤看來,飛刀正中徐華陽肩部,見徐華陽調轉馬頭向回逃,哈骨赤大吼一聲:

  「殺啊——」,敵軍勢於潮水一般沖了來。

  哈骨赤認為前方平坦,一望無際,估計前面無法伏兵,就大膽的追趕廝殺。

  徐華陽兵敗十餘里,兵過渭水後,急調馬頭,一陣箭殺之後,暫時壓住了哈骨赤的衝擊。徐華陽估計敵後面的渭水潛兵已出,就突然揮師衝擊,那渭水伏兵又在後面忽然廝殺。那哈骨赤腹背受敵,前面徐華陽越戰越勇,並無中刀之跡象。其實哈骨赤那飛刀中了徐華陽背後的陵陽菩薩肩上了。

  慌亂間,哈骨赤被徐華陽一錘砸爛於馬上,敵兵被全殲於渭水邊。

  徐華陽打算回朝時把陵陽菩薩還安置在原來的廟宇中,也就是現在的民族商城19幢那兒。可是回來見那廟宇太破落了,就在自家的祠堂後建一廟宇,把陵陽菩薩安置其中。

  宣城雙橋那裡有個叫牌樓村的地方,那裡有兩個古石獅,這兩個石獅就是明代徐家祠堂前的兩個石獅。那個廟宇就建在祠堂後面,這祠堂和廟宇後來在二戰時全被日本飛機放炸彈炸毀了。

  那廟在人們的傳言中叫鐵菩薩廟,至於為什麼叫鐵菩薩廟,這就無法考證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