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宣城青隱山蚯蚓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XC市東方有個鎮,叫做洪林鎮,在鎮的的南邊,大約十幾里路有座山,名曰青隱山。

  那座山曾經出了個蛟,那蛟想借著洪水入海,但那蛟沒有走成,後死在山上。也就是八幾年五月份宣城發洪水的時候,那時東門的洪水都淹到老十字街,也就是現在這個開元小區南大門那個地方。那幾天要到東門雙橋去,就要在老十字街現在的開元小區大門口乘船去。

  曾記得那年發洪水時我去了一次雙橋,在開元小區南大門那兒就見到有幾條船在擺渡。

  那年下半年,也就是洪水泛濫後,我去洪林鎮青隱山販賣毛竹,向江蘇海安販運,然後再從海安帶辣椒到宣城賣,那時我在青隱山住了很多日。

  去青隱山時是八幾年的秋天,晚上住在青隱山腳下的一個村莊的村隊長家裡,記得那個隊長名叫萬林子。

  晚上聊天時聽當地人們說了這裡出蛟的事。

  我有個習慣,一來到陌生的地方,就會問問當地的人:

  「從古至今,當地有沒有發生過奇異的事?」我喜歡收集一些流傳的故事。

  出蛟的事就是在那年,是在那年的五月份.

  雨下了很多天,日日夜夜的下個不停。白日人們怯怯的躲在窗後看著窗外的雨,那雨就像從天上向下倒一樣,天連著地,地連著天。

  晚上雨水聲吵得人們睡不著覺,山溝里的水先是嘩嘩的響著,後了就轟隆隆的咆哮著,能想像出那水流從山溝里向山下沖的澎湃景象。

  多少天后,雨終於停了,一抹陽光灑向這陰暗很多天的大地,人們如重生般的紛紛出了家門。

  村民們來到村口,想看看自己的稻田如何了,結果呈現在眼前是一片無際的渾濁水域。水流急湍,水面上漂浮了很多箱子、木頭和一些家具。

  看來上游的房子被衝倒很多,不知人傷亡了多少?村邊山溝里的水還在咆哮著向山下奔流。

  大約一個星期後,水退去了.

  青隱山下的村民又開始到山上打柴或者砍樹、砍竹了。山溝里有些地方變了樣,有的地段被砂石堵塞,有些地方以前很窄,可現在被水沖刷的很寬。

  山溝里剌藤荊棘長著連在一起,以前在剌藤下面人還能通過,因為像個洞一樣。可是現在不行了,有些樹和山石被山洪沖了下來,擋住了上山的路,村民只好向側面山坡上爬行。

  就在此時,村民們聞到一股異味從山溝的上方飄來,其臭無比,如動物腐爛的味道。

  到了山坡時人們突然站在哪裡靜若寒蟬,大家大氣都不敢喘,他們的目光都投向一個方向。

  因為他們驚奇的發現一個大物伏在一片荊棘上,那惡臭味想必就是從那個大物身上傳來的。

  那個大物遠遠的望去,沒有頭也沒有尾,前後一樣的粗細,顏色醬黑色,粗有餐桌那麼大,直徑足有一米粗,長有十幾米的樣子。那大物臥在荊棘上,那藤上的剌和樹枝深深的插入那大物的下半身的體內。

  村民們驚愕的呆站在那兒!

  一股熱浪帶著惡臭味隨著山風涌了過來,此時村民才如夢初醒的慌忙爭先恐後的跑到山下去了。

  村裡的老人們說,那個怪物很可能是個蛟,根據形狀看,應該是個蚯蚓蛟。因為天降暴雨,那蛟想乘著山洪而入海,可是被山溝里的剌棘掛住,所以走不了,後死在那裡。

  村裡的老人肯定的說:

  「你們如果不相信,以後到山上去看,我敢保證上面一定還有一個洞。」

  幾個月後,人們才敢到那個位置去。可是尋到那裡,那裡只見一片茂盛的荊棘,那怪物的骨頭也沒有見到一根。不過應了村里那個老人的話了,在離怪物死去的上面不遠處山坡上,真有一處塌方了,面積有十幾畝的樣子。在塌方處驚現一洞,一個已垮塌只剩上半截半圓形的洞。

  這個蛟是有來歷的,在宋朝時期,此蛟參與了水淹宣城事件,也就是和當時縣令張果之死有關聯。

  以後慢慢道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