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小說故事中的劇情增色(4)—惡搞
應該說《鹿鼎記》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一部喜劇,尤其是是韋小寶的人物個性,精靈古怪,更加善於作弄人,當然也經常被其他人所作弄,這些作弄如果轉變為行動就成為惡搞,我們來看看在《鹿鼎記》中都存在哪幾類惡作劇,做著又是如何設置這些惡作劇的情節。
第一類惡搞方式就是純粹的作弄,而這種作弄純粹只是為了取樂,而採用的手段也有限界,可以及時做到適可而止,沒有明顯的,更深層次的惡意。第一個例子就是韋小寶惡搞沐劍屏,當沐劍屏被天地會點了穴道送入韋小寶的房間後,韋小寶在她的面前裝神弄鬼,在她臉上畫烏龜等等;第二個例子就是韋小寶對阿珂的惡搞,韋小寶經常用語言挑逗阿珂,還經常在阿珂面前貶低鄭克爽,他還借著兩次打鬥的機會趴在阿珂的身上,其中有一次還不小心親了阿珂;第三個例子是韋小寶惡搞吳三桂,吳三桂以侍從的身份隨吳應熊進京之後,韋小寶發現這個老侍衛神態舉止都不一般,她要求這個老侍衛為其按摩,甚至還要將這個老侍衛留下來服侍自己,實實在在的取樂了一次這個尊貴的平西王爺;第四個例子就是建寧公主惡搞韋小寶,當然她對韋小寶的很多惡搞行為確實有些過分,不過由於她的性格過於乖張,因此她的這些惡搞行為不算是有什麼真正的惡意,純粹是為了取樂而已。建寧公主通過以下各種方式來折磨韋小寶,這裡面包括用棍子毆打韋小寶,用菜刀砍殺韋小寶,將韋小寶火燒藤甲兵,騎在韋小寶身上欲將韋小寶閹割等等;
第二類惡搞方式就是自身帶著某種惡意,其表現就是明顯的要噁心對方。第一個例子就是韋小寶對待假太后,當柳燕奉假太后的命令潛入韋小寶房間欲殺害韋小寶時,被方怡一劍刺死,韋小寶用化屍粉將柳燕毀屍滅跡,最後只剩下一隻腳,韋小寶將這隻穿著鞋的殘腳扔在了太后寢宮的床下,從而惡搞了一次假太后;
第二個例子就是韋小寶惡搞劉一舟,當劉一舟帶著奪妻之恨欲殺韋小寶時,韋小寶設計用蒙汗藥將劉一舟撂倒,同時將劉一舟的身體埋入地中,他逼迫劉一舟用語言侮辱自己,同時將劉一舟的辮子剪下,並且還打算在劉一舟的頭上撒尿;
第三個例子是韋小寶對阿珂的惡搞,韋小寶搶奪鄭克爽送給阿珂的珠鏈,故意用力將阿珂的珠鏈打散,並將其中的一顆珍珠踩得粉碎;同時阿珂也曾經惡搞過韋小寶,阿珂發現師傅九難師太非常護著韋小寶,為了找到機會單獨警告教訓韋小寶,她估計找機會在韋小寶面前表現得輕柔嫵媚,誘騙韋小寶一起出去遊山玩水,在周圍空曠無人的荒野之中,阿珂面露兇相,威脅韋小寶以後不要再無理糾纏她,但是無奈韋小寶臉皮實在太厚,這種惡搞方式終究沒有達到她的目的;第四個例子是韋小寶惡搞鄭克爽,殺龜大會之後,鄭克爽的氣焰變得十分囂張,在小酒館中,韋小寶為了打擊鄭克爽的氣焰,聯合天地會共同開始作弄鄭克爽,不但將鄭克爽全身的衣服扒光,還順便誆了鄭克爽一萬兩銀子,實實在在的出了一口惡氣;第五個例子惡搞的對象是吳三桂,在康親王府,康親王設宴款待吳應熊,而雖然上層一團和氣,但是下面的人卻都是暗藏殺機。康親王手下的武林團隊多次挑釁吳應熊從雲南所帶來的侍衛,甚至打掉吳應熊侍衛的帽子,將各個侍衛的光頭暴露在外,通過這種惡搞吳應熊的方式來進行取樂,但是由於這個行為和過程帶有一些明顯的惡意成分,因此平西王府的這些侍衛都是氣得咬牙切齒,但是礙於主人未發表任何命令,因此他們都忍著不敢輕舉妄動。
第三類惡搞方式就是其行為屬於惡搞,但是卻帶著明顯的目的,通過這種惡搞的方式來實現。第一例子是韋小寶惡搞禿頭,禿頭本來是一方的地頭蛇,他可以在街里鄉親橫行霸道,幾乎沒人敢惹。韋小寶與別人打賭賺錢,他故意把禿頭叫成鐵頭黃,還順便打了鐵頭黃的頭,而禿頭本人卻被這種方式搞得莫名其妙,暈頭轉向,韋小寶通過這種惡搞的方式贏得了打賭的錢;第二個例子是韋小寶惡搞趙良棟,天津衛的趙梁棟,非常不屑於阿諛奉承韋小寶,當韋小寶奉命要攻打王屋山時,韋小寶一定要找到真正有能力的將軍配合他完成此項任務,他認為不會拍馬屁的官員才是真正有能力的官員,因為趙梁棟有一臉的大鬍子,韋小寶就將天津衛所有的大鬍子將領全部召集起來,最後通過這種惡搞的方式找到了趙梁棟;第三個例子是康熙與韋小寶聯合惡搞假太后,康熙皇帝與韋小寶為了試探出假太后的真面目,他們假扮成太監與韋小寶夜闖慈寧宮,在夜闖慈寧宮之前,韋小寶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了一袋子老鼠,並將老鼠放入慈寧宮中。康熙與韋小寶借著抓老鼠的名義進入慈寧宮,最後揭穿了假太后的真面目。第四個例子是韋小寶惡搞鄭克爽,為了打擊鄭克爽的人設,同時也要充分降低鄭克爽在阿珂心中的個人形象,韋小寶找來多隆,張康年和趙其賢作為幫手,他命張康年打扮成村姑,同時命令其他人打扮成村民,他們幾人冤枉鄭克爽誘姦自己的妹妹,逼著鄭克爽和自己的妹妹拜堂成親,同時還將韋小寶與阿珂綁在一起,逼著阿珂與韋小寶拜堂成親,進而希望生米可以煮成熟飯;第五個例子也是惡搞鄭克爽,在「殺龜」大會上,鄭克爽想要自立為總盟主,韋小寶趁機大力推舉陳近南,用喊口號的惡搞方式斷送了鄭克爽成為總盟主得意願;第五個例子就是建寧公主,她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惡搞的情節也十分精彩。首先是當韋小寶失蹤之時,康熙皇帝全面封鎖消息,建寧公主為了得知韋小寶真正的處境,她被逼無奈只能以餵蟲子的方式折磨康親王、索爾圖和明珠,最終以如此惡搞的方式從他們三人之中探聽到了真實的情況;其次是康熙命令她嫁與雲南,建寧公主誓死不從,甚至還要上吊自殺。當然,所謂的上吊自殺是做給康熙皇帝看的,她將繩子割了一個缺口,以免在她上吊之時繩子能夠及時斷裂,而以此苦肉計為讓皇帝心軟,從而撤掉皇命。但是由於繩子割的較淺,建寧掙扎了好半天繩子才斷裂,實實在在的惡搞了一次自己;最後針對的就是吳應熊,為了毀掉和吳應熊的婚約,她不惜借吳應熊闖入閨房的機會將吳應熊變成太監,反而又嫁禍吳應熊對公主進行非禮,從而成功的逃脫了婚姻;第六個例子是康熙皇帝對韋小寶的惡搞,韋小寶出家當和尚也是一次惡搞事件,康熙意欲派遣韋小寶前去五台山當和尚,而其真實的目的是希望韋小寶在成為和尚的同時能夠暗中保護和照顧老皇帝,韋小寶本身對當和尚的安排極不情願,但是皇命不可違,又礙於朋友小玄子得請求,韋小寶自身也實在無法違抗。
第四類的惡搞方式,其特徵是純粹出於某種誤會,而這種誤會通常來自惡搞與被惡搞者之間,通常是惡搞者本想幫助被惡搞者,但是卻弄巧成拙,反而會給被惡搞者帶來某種傷害,但是總是在最後千鈞一髮的時刻解除誤會,被惡搞者也沒有被造成什麼傷害,最終虛驚一場而已。這裡舉的一個例子是當韋小寶要從太監的身份轉變正常人時,康親王、索爾圖、明珠欲將韋小寶變成真正的太監,以免殺身之禍,最後多虧多隆趕到及時報信,韋小寶才沒有變成真正的太監,但是這次惡搞也幾乎把韋小寶結結實實的嚇了一個半死;
第五類惡搞的方式,其行為本身帶有一定的目的,但是卻無心插柳,在意料之外卻實現了某種其他的結果,而這個結果所產生的效用遠遠超出了自己的預期,從而實現了更大的目標。這裡所要舉的例子是吳應熊從雲南運來一批良馬,韋小寶欲與吳應熊的馬匹比試腳力,韋小寶暗中將這些馬匹餵了巴豆,這些馬匹本身為吳應熊逃跑之用,可是逃跑之日這些馬匹上吐下瀉,而韋小寶用惡搞的方式成功將其抓捕。
從以上這些惡搞模式可以看出,如果各位讀者能在自己的小說之中合理的安放一些惡搞的劇情,那麼一定會對自己的小說有著非常大的增色。
第一類惡搞方式就是純粹的作弄,而這種作弄純粹只是為了取樂,而採用的手段也有限界,可以及時做到適可而止,沒有明顯的,更深層次的惡意。第一個例子就是韋小寶惡搞沐劍屏,當沐劍屏被天地會點了穴道送入韋小寶的房間後,韋小寶在她的面前裝神弄鬼,在她臉上畫烏龜等等;第二個例子就是韋小寶對阿珂的惡搞,韋小寶經常用語言挑逗阿珂,還經常在阿珂面前貶低鄭克爽,他還借著兩次打鬥的機會趴在阿珂的身上,其中有一次還不小心親了阿珂;第三個例子是韋小寶惡搞吳三桂,吳三桂以侍從的身份隨吳應熊進京之後,韋小寶發現這個老侍衛神態舉止都不一般,她要求這個老侍衛為其按摩,甚至還要將這個老侍衛留下來服侍自己,實實在在的取樂了一次這個尊貴的平西王爺;第四個例子就是建寧公主惡搞韋小寶,當然她對韋小寶的很多惡搞行為確實有些過分,不過由於她的性格過於乖張,因此她的這些惡搞行為不算是有什麼真正的惡意,純粹是為了取樂而已。建寧公主通過以下各種方式來折磨韋小寶,這裡面包括用棍子毆打韋小寶,用菜刀砍殺韋小寶,將韋小寶火燒藤甲兵,騎在韋小寶身上欲將韋小寶閹割等等;
第二類惡搞方式就是自身帶著某種惡意,其表現就是明顯的要噁心對方。第一個例子就是韋小寶對待假太后,當柳燕奉假太后的命令潛入韋小寶房間欲殺害韋小寶時,被方怡一劍刺死,韋小寶用化屍粉將柳燕毀屍滅跡,最後只剩下一隻腳,韋小寶將這隻穿著鞋的殘腳扔在了太后寢宮的床下,從而惡搞了一次假太后;
第二個例子就是韋小寶惡搞劉一舟,當劉一舟帶著奪妻之恨欲殺韋小寶時,韋小寶設計用蒙汗藥將劉一舟撂倒,同時將劉一舟的身體埋入地中,他逼迫劉一舟用語言侮辱自己,同時將劉一舟的辮子剪下,並且還打算在劉一舟的頭上撒尿;
第三個例子是韋小寶對阿珂的惡搞,韋小寶搶奪鄭克爽送給阿珂的珠鏈,故意用力將阿珂的珠鏈打散,並將其中的一顆珍珠踩得粉碎;同時阿珂也曾經惡搞過韋小寶,阿珂發現師傅九難師太非常護著韋小寶,為了找到機會單獨警告教訓韋小寶,她估計找機會在韋小寶面前表現得輕柔嫵媚,誘騙韋小寶一起出去遊山玩水,在周圍空曠無人的荒野之中,阿珂面露兇相,威脅韋小寶以後不要再無理糾纏她,但是無奈韋小寶臉皮實在太厚,這種惡搞方式終究沒有達到她的目的;第四個例子是韋小寶惡搞鄭克爽,殺龜大會之後,鄭克爽的氣焰變得十分囂張,在小酒館中,韋小寶為了打擊鄭克爽的氣焰,聯合天地會共同開始作弄鄭克爽,不但將鄭克爽全身的衣服扒光,還順便誆了鄭克爽一萬兩銀子,實實在在的出了一口惡氣;第五個例子惡搞的對象是吳三桂,在康親王府,康親王設宴款待吳應熊,而雖然上層一團和氣,但是下面的人卻都是暗藏殺機。康親王手下的武林團隊多次挑釁吳應熊從雲南所帶來的侍衛,甚至打掉吳應熊侍衛的帽子,將各個侍衛的光頭暴露在外,通過這種惡搞吳應熊的方式來進行取樂,但是由於這個行為和過程帶有一些明顯的惡意成分,因此平西王府的這些侍衛都是氣得咬牙切齒,但是礙於主人未發表任何命令,因此他們都忍著不敢輕舉妄動。
第三類惡搞方式就是其行為屬於惡搞,但是卻帶著明顯的目的,通過這種惡搞的方式來實現。第一例子是韋小寶惡搞禿頭,禿頭本來是一方的地頭蛇,他可以在街里鄉親橫行霸道,幾乎沒人敢惹。韋小寶與別人打賭賺錢,他故意把禿頭叫成鐵頭黃,還順便打了鐵頭黃的頭,而禿頭本人卻被這種方式搞得莫名其妙,暈頭轉向,韋小寶通過這種惡搞的方式贏得了打賭的錢;第二個例子是韋小寶惡搞趙良棟,天津衛的趙梁棟,非常不屑於阿諛奉承韋小寶,當韋小寶奉命要攻打王屋山時,韋小寶一定要找到真正有能力的將軍配合他完成此項任務,他認為不會拍馬屁的官員才是真正有能力的官員,因為趙梁棟有一臉的大鬍子,韋小寶就將天津衛所有的大鬍子將領全部召集起來,最後通過這種惡搞的方式找到了趙梁棟;第三個例子是康熙與韋小寶聯合惡搞假太后,康熙皇帝與韋小寶為了試探出假太后的真面目,他們假扮成太監與韋小寶夜闖慈寧宮,在夜闖慈寧宮之前,韋小寶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了一袋子老鼠,並將老鼠放入慈寧宮中。康熙與韋小寶借著抓老鼠的名義進入慈寧宮,最後揭穿了假太后的真面目。第四個例子是韋小寶惡搞鄭克爽,為了打擊鄭克爽的人設,同時也要充分降低鄭克爽在阿珂心中的個人形象,韋小寶找來多隆,張康年和趙其賢作為幫手,他命張康年打扮成村姑,同時命令其他人打扮成村民,他們幾人冤枉鄭克爽誘姦自己的妹妹,逼著鄭克爽和自己的妹妹拜堂成親,同時還將韋小寶與阿珂綁在一起,逼著阿珂與韋小寶拜堂成親,進而希望生米可以煮成熟飯;第五個例子也是惡搞鄭克爽,在「殺龜」大會上,鄭克爽想要自立為總盟主,韋小寶趁機大力推舉陳近南,用喊口號的惡搞方式斷送了鄭克爽成為總盟主得意願;第五個例子就是建寧公主,她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惡搞的情節也十分精彩。首先是當韋小寶失蹤之時,康熙皇帝全面封鎖消息,建寧公主為了得知韋小寶真正的處境,她被逼無奈只能以餵蟲子的方式折磨康親王、索爾圖和明珠,最終以如此惡搞的方式從他們三人之中探聽到了真實的情況;其次是康熙命令她嫁與雲南,建寧公主誓死不從,甚至還要上吊自殺。當然,所謂的上吊自殺是做給康熙皇帝看的,她將繩子割了一個缺口,以免在她上吊之時繩子能夠及時斷裂,而以此苦肉計為讓皇帝心軟,從而撤掉皇命。但是由於繩子割的較淺,建寧掙扎了好半天繩子才斷裂,實實在在的惡搞了一次自己;最後針對的就是吳應熊,為了毀掉和吳應熊的婚約,她不惜借吳應熊闖入閨房的機會將吳應熊變成太監,反而又嫁禍吳應熊對公主進行非禮,從而成功的逃脫了婚姻;第六個例子是康熙皇帝對韋小寶的惡搞,韋小寶出家當和尚也是一次惡搞事件,康熙意欲派遣韋小寶前去五台山當和尚,而其真實的目的是希望韋小寶在成為和尚的同時能夠暗中保護和照顧老皇帝,韋小寶本身對當和尚的安排極不情願,但是皇命不可違,又礙於朋友小玄子得請求,韋小寶自身也實在無法違抗。
第四類的惡搞方式,其特徵是純粹出於某種誤會,而這種誤會通常來自惡搞與被惡搞者之間,通常是惡搞者本想幫助被惡搞者,但是卻弄巧成拙,反而會給被惡搞者帶來某種傷害,但是總是在最後千鈞一髮的時刻解除誤會,被惡搞者也沒有被造成什麼傷害,最終虛驚一場而已。這裡舉的一個例子是當韋小寶要從太監的身份轉變正常人時,康親王、索爾圖、明珠欲將韋小寶變成真正的太監,以免殺身之禍,最後多虧多隆趕到及時報信,韋小寶才沒有變成真正的太監,但是這次惡搞也幾乎把韋小寶結結實實的嚇了一個半死;
第五類惡搞的方式,其行為本身帶有一定的目的,但是卻無心插柳,在意料之外卻實現了某種其他的結果,而這個結果所產生的效用遠遠超出了自己的預期,從而實現了更大的目標。這裡所要舉的例子是吳應熊從雲南運來一批良馬,韋小寶欲與吳應熊的馬匹比試腳力,韋小寶暗中將這些馬匹餵了巴豆,這些馬匹本身為吳應熊逃跑之用,可是逃跑之日這些馬匹上吐下瀉,而韋小寶用惡搞的方式成功將其抓捕。
從以上這些惡搞模式可以看出,如果各位讀者能在自己的小說之中合理的安放一些惡搞的劇情,那麼一定會對自己的小說有著非常大的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