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外行看熱鬧 小陳試圖看門道 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餐館也好,飯店也好,米其林餐廳更是,任何一道菜做出來並不算結束。如今什麼都講個顏值兩個字,味道取決於食材、火候、做法等等。這需要隨時間,實踐的積累。而整體外觀,對於在場各位是可實現必達到的。」

  「美團、大眾點評、抖音等網絡渠道,為我們吸引了大部分客流,美觀吸睛的菜品又深受年輕人喜愛,精緻的擺盤,鮮明的色彩,將菜品打造成藝術品使用餐成為一種享受,讓人忍不住拍照分享,他們的打卡也是潛在的引流;讓菜品的身價瞬間提升,也會為餐廳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然而中餐一般注重鍋氣且菜量大,給擺盤增加了不少難度,且過於傳統和繁瑣的裝飾也往往適得其反,我們的優勢在於是做的特色湯鍋,無需耗費過多精力在裝飾上。那菜品本身就一定得盡其力量做到完美!」

  「中式擺盤的方法更適用蔬菜間,稍後再講。現在我們講講擺盤法則,主要有兩點,請大家謹記。」師傅正色道:

  「一.器皿與菜品相得益彰

  不同大小、形狀、材質、顏色、花紋的器皿要與菜品相適,與擺盤協調,選對器皿就能大大增強菜品質感,還可根據菜品需要,增加乾冰、火焰等特色內容。」

  「二.色彩和諧且鮮明

  中餐自古就講究「色香味」,擺盤時當然要用色彩打造出層次,用亮色點綴增添菜品活力,用相近色點綴則有和諧統一的美感,通常菜品中含有2種中性色,和2-3種亮色食物時,會更吸引人。」

  這時我看同事們全部點頭附和,前廳的同事沒手頭事忙活了,也擠過來聽熱鬧,小聲在後面議論。而先前一直站在炸鍋旁的我,自然被排在了最外圈。你們前廳的趕著投胎嗎?我們才是出菜的…師傅的聲音又響起來,我壓下心中不快。

  「基於我們公司的定位,實行到門店。擺盤思路是注意此消彼長。菜品本身比較繁複、顏色鮮艷,就要選擇形狀簡潔顏色素雅的盛器。菜品本身比較寡淡、顏色單一,就可以選擇形式感強一些、造型獨特的器皿。避免喧賓奪主擺盤的配飾首先最好與菜品有或多或少的關聯,這樣看起來才比較和諧不突兀。當然啦,我們翻桌比較快,特別是生意忙。結合現實情況,一般不考慮配飾,生菜和點綴即可。」

  「其次寧少勿多,盛裝的時候菜品不要裝的過多過滿,適當的「留白」很重要,不用誇張到少而精的地步,但是滿滿的一大盤毫無美感可言的食物總是會給人一種廉價感。意境菜後廚人員有時間可以多了解一下。適當的用碎冰,蘸料碟,陪襯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裝點效果。例如我們的芥末牛肉刺身,將黃瓜切條撒在周圍點綴,加上一盤深色的芥末醬油,片片牛肉蓋在碎冰上,意象為山,就可以將它的逼格和顏值提升不少。」

  我知道師傅沒必要講這些,大部分的廚房人員流動性都很大,不可能每次花大量時間精力來培訓。同時這也意味著,這些人在專業技能和知識上相當匱乏,知道做什麼不知道為什麼。想做一名合格的後廚,據我所知,有四種途徑:品牌廚師學校;進酒店跟師傅;找老師傅;飯店實踐。無疑,多數人難以通過前三種途徑來實現,我亦如此。但我比別人多認了一位師傅,小陳當小白的過程幸運地會減短一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