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去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討論孩子跟大人,我先引一個問題?

  人是否生而平等?

  因環境不同,出生就烙下了不平等的印記。

  比如,有些人,出生時就帶有殘疾。

  有些人,出生在貧困的家庭。

  有些人,甚至連長大的機會都沒有。

  有些人,胎里自帶金鑰匙,即生在羅馬。

  有些人,天生智商超群。

  所以,人是否生而平等?是否只是一句謊言?

  從一餐一食,從穿著打扮,從交通工具,從人際交往,從望子成龍成鳳,這個社會,追求不平等,人上人才是真相。

  所以,人才會拼命去追求,去努力,要不自己努力,要不捲自己的孩子努力。

  第二個問題:

  努力是否就能成功?

  看過一個採訪。

  于謙對著鏡頭說:「我聽到最大的謊言就是,告訴孩子,你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拿岳雲鵬來舉例,掃了那麼多年地,擦了那麼多年桌子,突然一下就開竅了,人就成了。沒那一下子,一輩子都不成。」

  于謙說的「一下子」,指的是覺悟,思考。

  很多人不成事,不是因為不努力,而是因為不覺悟,不思考。

  光知道賣力氣不思考的結果是:越努力,越焦慮,越焦慮,則越努力,形成死循環。

  可是問題又來了,如果岳雲鵬再怎麼思考開悟,如果沒遇到郭德綱呢?

  所以。

  還是稻盛和夫說出了社會的真相:

  「闖蕩社會幾年你就會明白,人沒背景,沒機會,沒貴人,想要鹹魚翻身,比登天還難。」

  光努力是不行的。

  好了,現在可以看看到底是孩子的問題還是大人的問題了。

  平常人家的孩子,基本都非常努力,這個不需要我去證明,想像你孩子現在幹什麼你就知道了。

  就拿我自己孩子來說吧,整個一年紀暑假,除了出去,基本每天都沒有停止過學習,各種輔導班,體育版,特長班,其實跟平時上學沒什麼區別,除了不要去正式的學校以外,大家可以想像自己小時候,有這樣的暑假嗎?

  但是我有什麼好辦法嗎?沒有。

  我知道很多道理,也知道很方法,還知道這是錯的,但是我沒有能力去改變他,只有去適應它,孩子呢,也一樣。

  但是,我可以做到一點,降低一點對孩子的期望,不過以卷他,這是我唯一能做到的,不因為他沒有達到我最好的期望而失望。

  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超群,在同齡孩子中出類拔萃,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也好,希望孩子長大更好也好,其實都是奢望,其實出生與你的家庭,基本上孩子的未來就鎖定了很大部分,不是嗎?

  我們能做的僅僅是調整而已。

  喜歡一句話:

  「來到這個世界,並非他們選擇的舞台,並非他們選擇的劇本,所以不要去羨慕別人的劇本。每個人的劇本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演好屬於自己的劇本就好。」

  孩子的世界,其實很簡單,大多數不懂我們大人的期望,只是大人強求了太多的東西。

  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是一場旅程。

  很多事情並不需要太多的意義,吃苦並不一定值得歌頌,偷懶並一定就是萬劫不復,吃喝玩樂也不全是浪費時間,勤勤懇懇也不全是自己喜歡。

  孩子想玩就讓他玩,想看日落就去看,想看星星就去看,想看動物就去看,想發呆就發呆有何不可?這些世俗的不可以,不好,如果你覺得好就去做,就有意義,不是嗎?

  大人在社會和別人比較,或者說生活壓力的緣故,把這個不必要的壓力跟焦慮轉加到孩子身上,用健康或者時間去換取短暫的成績也好,驕傲也好,最終給予你的,你並不一定想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