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寧靜的破碎
趙志遠的家鄉——江南水鄉小鎮的寧靜生活。
南屏古鎮,江南水鄉,小橋流水,綠樹成蔭。趙志遠站在自家門前,望著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充滿了寧靜與滿足。他是一名青年教師,與妻子蘇婉清、妹妹志純及女兒小花生活在這個寧靜的水鄉小鎮上。每天,他都能聽到教室里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感受到家的溫暖與幸福。
趙志遠早年畢業於南京陸軍步兵學校,本該戎裝一身,橫刀立馬,奔赴疆場,做一名軍人,也曾勵志報效國家社稷,解民眾於倒懸。無奈目睹國民政府種種倒行逆施,前方吃緊後方緊吃,貪腐不堪,眼看報國無門,更不願與之同流合污,索性回到老家當起一名教師,與妻子蘇婉清及女兒小花過著幸福的生活。
然而,這份寧靜並未持續太久。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侵華戰爭全面爆發。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而後,又兵分3路,進攻杭州,12月24日,杭州淪陷。這樣,日軍僅用1個半月時間,就占領了錢塘江以北杭嘉湖地區包括杭州在內的1市13縣的大片土地。從此,杭嘉湖地區人民陷入了日寇鐵蹄的苦難深淵。消息傳來,小鎮上的人們陷入了恐慌與不安。趙志遠看著街上匆匆逃難的人群,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他知道,作為中國人,他不能坐視不管,必須為國家和民族而戰。
一夜,槍聲四起,伴隨著嘈雜的馬蹄聲、犬吠聲。「抓住他,別讓他跑了」咿咿呀呀的日語刺耳叫喊聲劃破長空,人們不安的心被揪了起來,雖然他們聽不懂這咿呀的叫喊聲,但他們聽聞過日寇的兇殘,深刻地感知到災難即將來臨……此時的趙志遠正批閱完學生的作業走在回家的路上,正走過一座拱橋。忽然,從街角晃出一個踉蹌的身影,只見他一隻手捂住胸口,拼盡最後一絲力氣,蜷縮在一邊的牆角。看到趙志遠朝這邊走來,艱難地招手,「先生,救…我…」
趙志遠明白了那咿呀的日語叫喊聲、追趕聲是衝著眼前的人來的。來不及細想,連忙湊上前去,將人扶起靠牆而坐。可是環顧四周也找不到合適的掩體可以藏人。可是緊急關頭,如果要把這個傷員轉移到別處已經來不及了。靈機一動,趙志遠索性朝路口走去,與迎面而來的追殺隊伍正面相對。一位留著衛生胡的日軍軍曹,操起生硬的中國話吭吭吃吃地問道:
「喂,你的,支那人,有沒有看見一個受傷的人從這裡經過?」
旁邊,一個身穿黑色衣服,頭戴日軍帽子翻譯模樣的人生怕趙志遠聽不懂,連忙附和道:
「喂,發什麼楞?淺野少佐問你呢,有沒有看見一個受傷的從這裡跑過去?」
趙志遠假裝害怕得支支吾吾不敢講話的樣子,右手指了指道:「往…往…那邊去了。」聞言,日軍軍曹又操起東洋鬼話,指揮刀朝天一揮,哇呀呀往趙志遠手指的方向帶著隊伍絕塵而去。
眼看日軍隊伍走遠了,趙志遠連忙折返回身,來到那個傷員面前。
「先生,你傷得很重,得馬上醫治!」
「沒事,先生……我還挺得住,你先聽我說……,我……我有十萬火急的事要跟你說……」
「不行,先治傷要緊。」
「不!」傷員固執地握了握趙志遠的手,堅定地說:
「我這個事情很重要,聽我說,我這裡有十分緊急的情報,事關嘉山縣城全體官兵和全城老百姓的生死存亡。」
傷員緩了緩一口氣,似是交代臨終遺言,語氣凝重地道:
「我叫賈旭斌,你可以叫我老賈,我們前方情報人員獲悉,日軍前些日子已獲悉我們嘉山縣城的詳細布防及其武器庫的具體地址,計劃於本月10號發動全面進攻,如果沒有人及時通知的話嘉山縣城將會受到重創。我看先生一生正氣,是個值得託付的人,我快不行了,此事只能委託先生跑一趟了,拜託先生!」
趙志遠聽到這麼緊急的軍情,方知事態的嚴重性,嘉山縣城離這裡200多公里,今天已經8號了,通知改變城內布防、武器彈藥庫轉移都需要時間。連忙道:
「賈先生,哦不,老賈,你說的事情我很樂意幫忙,可是我不知道你們的隊伍以及聯繫方式,我還是先幫你治傷,然後我護送你去嘉善縣城送情報不好嗎?」
老賈道:「不!我快不行了,別浪費時間了。」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個信封,「你拿著這封信到嘉山縣城南門的一個鐵匠鋪找吳鐵匠,就說是老賈讓你送的信,他看了信以後一切就會明白的。時間,時間不多了,萬萬……萬萬不可耽擱。」說完就昏死了過去。
趙志遠意識到軍情緊急,刻不容緩。用手指探了探老賈的鼻息,還有一息尚存,雖說事態緊急,但也不能見死不救吧。於是背起老賈往家裡往家裡踉蹌走去。
到了家門口,趙志遠騰出一隻手輕輕敲門,邊喊著媳婦婉清的名字。婉清跑出院子,女兒小花跟在身後,知道是志遠回來了,婉清心裡還在為剛才的追殺聲音後怕不已,待得從門縫確認是志遠回來了,連忙拉開門栓,連聲責怪道:「這兵荒馬亂的,不知道早點回來呀!」志遠一腳邁進門,婉清方才發現志遠背上還背了一個人。
「哎呀,志遠,這是誰呀?這不還受著傷嗎?」女兒小花也在一旁附和:「爹,爹,這個伯伯是誰呀?」
「婉清,快別囉嗦了,準備點熱水,我要給他療傷!小花,先別吵哈,這伯伯啊,是打鬼子的英雄。」
邊說著,志遠邊把老賈放到客房床上躺下,此時,婉清已經拿來了熱水、毛巾以及碘酒等醫療器具,因為南京陸軍步兵學校的學習背景,志遠還懂得些初步的外傷處理經驗,所以家裡備有些簡單的療傷藥、器具等。平時偶爾給眾鄉民處理些小傷小痛的不在話下。志遠撕開老賈胸前的衣服,看了看老賈傷口的位置,在左胸靠肩膀處,一旁的婉清道:
「幸虧離心臟還有較遠的位置,不然這條命怕是保不住了!」
只見手術刀和鑷子下去,大片的血流了出來,同時老賈也被痛醒了,疼痛之餘,眼神責怪志遠怎麼還沒出發。志遠抓過一旁的毛巾塞進老賈嘴巴,道:「老賈,你放心,幫你取出子彈我馬上就出發,放心,啊!你再忍一忍,子彈還沒取出來!「老賈點了點頭。隨著手術刀和鑷子進一步地深深插入傷口,老賈臉上的汗珠滾落而下,最後又啊的一聲昏死過去,索性子彈也在此時被應聲取出,志遠夫婦不禁鬆了一口氣。小花也在一旁鼓起掌來,慶賀道:「哦,伯伯有救了,爹爹真棒!爹爹真棒!」
志遠簡單的清洗了一下,把剛才偶遇老賈,並委以重託的事情和媳婦和盤托出。希望婉清能夠理解自己,本以為婉清會責怪自己救人之舉太過魯莽,更不該答應老賈委託的事情。沒想到婉清卻十分支持: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沒有國哪來的家,這個道理我懂,你放心大膽地去好了,家裡不必擔心。」
志遠十分欣慰媳婦婉清的英明大義,交代好按時婉清每天及時給老賈換藥。忽然發現半天沒見妹妹志純影子,忙問:
「志純上哪裡去了?」
「哦,志純啊,現在不是時刻擔心鬼子打過來嗎?她和村裡的小姐妹都準備參加村裡的婦女救國會。這不和她們商量事情去了。」
「哦,等她回來告訴她一聲,讓他去長浩家裡問問有沒有消炎藥,給老賈拿點過來,這他這傷口一時半會好不了,不及時消炎會感染的。」
長浩是志遠的髮小,也是志純從小青梅竹馬的玩伴。長浩家裡是開藥店的,常用的藥都會有,就是消炎藥盤尼西林前線緊張,受管制,藥店也輕易搞不到。
交代完婉清,志遠去敲二叔家門,二叔打開門忙問剛才一陣槍聲、喊殺聲是怎麼回事。志遠把剛才遇見老賈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和二叔說了一遍,並把想要借二叔馬匹一用,去嘉山縣城送情報。二叔是常年幫人趕腳送貨的,家裡有一駕套馬的板車,看著院子裡還沒卸下馬的板車,很明顯,二叔剛從外面趕腳回來。二叔聽得真切,知道軍情緊急,忙說:「我這就幫你把板車取下來,還是騎馬快一些,路上注意安全,快去快回!」
志遠接過二叔手中的韁繩,道:「二叔放心吧,我不會有事的。倒是家裡還有老賈重傷不起,遇上情急情況,婉清一個女人家,怕她應付不過來。我如果一時回不來,請二叔多過去關照一下!」
「放心走吧,我一會就過去!我就是擔心呀,這麼緊急的情報追丟了,等小鬼子回過神來不會善罷甘休啊,我這就先去和村長商量一下,得把老賈重新安頓一下。」
南屏古鎮,江南水鄉,小橋流水,綠樹成蔭。趙志遠站在自家門前,望著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充滿了寧靜與滿足。他是一名青年教師,與妻子蘇婉清、妹妹志純及女兒小花生活在這個寧靜的水鄉小鎮上。每天,他都能聽到教室里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感受到家的溫暖與幸福。
趙志遠早年畢業於南京陸軍步兵學校,本該戎裝一身,橫刀立馬,奔赴疆場,做一名軍人,也曾勵志報效國家社稷,解民眾於倒懸。無奈目睹國民政府種種倒行逆施,前方吃緊後方緊吃,貪腐不堪,眼看報國無門,更不願與之同流合污,索性回到老家當起一名教師,與妻子蘇婉清及女兒小花過著幸福的生活。
然而,這份寧靜並未持續太久。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侵華戰爭全面爆發。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而後,又兵分3路,進攻杭州,12月24日,杭州淪陷。這樣,日軍僅用1個半月時間,就占領了錢塘江以北杭嘉湖地區包括杭州在內的1市13縣的大片土地。從此,杭嘉湖地區人民陷入了日寇鐵蹄的苦難深淵。消息傳來,小鎮上的人們陷入了恐慌與不安。趙志遠看著街上匆匆逃難的人群,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他知道,作為中國人,他不能坐視不管,必須為國家和民族而戰。
一夜,槍聲四起,伴隨著嘈雜的馬蹄聲、犬吠聲。「抓住他,別讓他跑了」咿咿呀呀的日語刺耳叫喊聲劃破長空,人們不安的心被揪了起來,雖然他們聽不懂這咿呀的叫喊聲,但他們聽聞過日寇的兇殘,深刻地感知到災難即將來臨……此時的趙志遠正批閱完學生的作業走在回家的路上,正走過一座拱橋。忽然,從街角晃出一個踉蹌的身影,只見他一隻手捂住胸口,拼盡最後一絲力氣,蜷縮在一邊的牆角。看到趙志遠朝這邊走來,艱難地招手,「先生,救…我…」
趙志遠明白了那咿呀的日語叫喊聲、追趕聲是衝著眼前的人來的。來不及細想,連忙湊上前去,將人扶起靠牆而坐。可是環顧四周也找不到合適的掩體可以藏人。可是緊急關頭,如果要把這個傷員轉移到別處已經來不及了。靈機一動,趙志遠索性朝路口走去,與迎面而來的追殺隊伍正面相對。一位留著衛生胡的日軍軍曹,操起生硬的中國話吭吭吃吃地問道:
「喂,你的,支那人,有沒有看見一個受傷的人從這裡經過?」
旁邊,一個身穿黑色衣服,頭戴日軍帽子翻譯模樣的人生怕趙志遠聽不懂,連忙附和道:
「喂,發什麼楞?淺野少佐問你呢,有沒有看見一個受傷的從這裡跑過去?」
趙志遠假裝害怕得支支吾吾不敢講話的樣子,右手指了指道:「往…往…那邊去了。」聞言,日軍軍曹又操起東洋鬼話,指揮刀朝天一揮,哇呀呀往趙志遠手指的方向帶著隊伍絕塵而去。
眼看日軍隊伍走遠了,趙志遠連忙折返回身,來到那個傷員面前。
「先生,你傷得很重,得馬上醫治!」
「沒事,先生……我還挺得住,你先聽我說……,我……我有十萬火急的事要跟你說……」
「不行,先治傷要緊。」
「不!」傷員固執地握了握趙志遠的手,堅定地說:
「我這個事情很重要,聽我說,我這裡有十分緊急的情報,事關嘉山縣城全體官兵和全城老百姓的生死存亡。」
傷員緩了緩一口氣,似是交代臨終遺言,語氣凝重地道:
「我叫賈旭斌,你可以叫我老賈,我們前方情報人員獲悉,日軍前些日子已獲悉我們嘉山縣城的詳細布防及其武器庫的具體地址,計劃於本月10號發動全面進攻,如果沒有人及時通知的話嘉山縣城將會受到重創。我看先生一生正氣,是個值得託付的人,我快不行了,此事只能委託先生跑一趟了,拜託先生!」
趙志遠聽到這麼緊急的軍情,方知事態的嚴重性,嘉山縣城離這裡200多公里,今天已經8號了,通知改變城內布防、武器彈藥庫轉移都需要時間。連忙道:
「賈先生,哦不,老賈,你說的事情我很樂意幫忙,可是我不知道你們的隊伍以及聯繫方式,我還是先幫你治傷,然後我護送你去嘉善縣城送情報不好嗎?」
老賈道:「不!我快不行了,別浪費時間了。」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個信封,「你拿著這封信到嘉山縣城南門的一個鐵匠鋪找吳鐵匠,就說是老賈讓你送的信,他看了信以後一切就會明白的。時間,時間不多了,萬萬……萬萬不可耽擱。」說完就昏死了過去。
趙志遠意識到軍情緊急,刻不容緩。用手指探了探老賈的鼻息,還有一息尚存,雖說事態緊急,但也不能見死不救吧。於是背起老賈往家裡往家裡踉蹌走去。
到了家門口,趙志遠騰出一隻手輕輕敲門,邊喊著媳婦婉清的名字。婉清跑出院子,女兒小花跟在身後,知道是志遠回來了,婉清心裡還在為剛才的追殺聲音後怕不已,待得從門縫確認是志遠回來了,連忙拉開門栓,連聲責怪道:「這兵荒馬亂的,不知道早點回來呀!」志遠一腳邁進門,婉清方才發現志遠背上還背了一個人。
「哎呀,志遠,這是誰呀?這不還受著傷嗎?」女兒小花也在一旁附和:「爹,爹,這個伯伯是誰呀?」
「婉清,快別囉嗦了,準備點熱水,我要給他療傷!小花,先別吵哈,這伯伯啊,是打鬼子的英雄。」
邊說著,志遠邊把老賈放到客房床上躺下,此時,婉清已經拿來了熱水、毛巾以及碘酒等醫療器具,因為南京陸軍步兵學校的學習背景,志遠還懂得些初步的外傷處理經驗,所以家裡備有些簡單的療傷藥、器具等。平時偶爾給眾鄉民處理些小傷小痛的不在話下。志遠撕開老賈胸前的衣服,看了看老賈傷口的位置,在左胸靠肩膀處,一旁的婉清道:
「幸虧離心臟還有較遠的位置,不然這條命怕是保不住了!」
只見手術刀和鑷子下去,大片的血流了出來,同時老賈也被痛醒了,疼痛之餘,眼神責怪志遠怎麼還沒出發。志遠抓過一旁的毛巾塞進老賈嘴巴,道:「老賈,你放心,幫你取出子彈我馬上就出發,放心,啊!你再忍一忍,子彈還沒取出來!「老賈點了點頭。隨著手術刀和鑷子進一步地深深插入傷口,老賈臉上的汗珠滾落而下,最後又啊的一聲昏死過去,索性子彈也在此時被應聲取出,志遠夫婦不禁鬆了一口氣。小花也在一旁鼓起掌來,慶賀道:「哦,伯伯有救了,爹爹真棒!爹爹真棒!」
志遠簡單的清洗了一下,把剛才偶遇老賈,並委以重託的事情和媳婦和盤托出。希望婉清能夠理解自己,本以為婉清會責怪自己救人之舉太過魯莽,更不該答應老賈委託的事情。沒想到婉清卻十分支持: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沒有國哪來的家,這個道理我懂,你放心大膽地去好了,家裡不必擔心。」
志遠十分欣慰媳婦婉清的英明大義,交代好按時婉清每天及時給老賈換藥。忽然發現半天沒見妹妹志純影子,忙問:
「志純上哪裡去了?」
「哦,志純啊,現在不是時刻擔心鬼子打過來嗎?她和村裡的小姐妹都準備參加村裡的婦女救國會。這不和她們商量事情去了。」
「哦,等她回來告訴她一聲,讓他去長浩家裡問問有沒有消炎藥,給老賈拿點過來,這他這傷口一時半會好不了,不及時消炎會感染的。」
長浩是志遠的髮小,也是志純從小青梅竹馬的玩伴。長浩家裡是開藥店的,常用的藥都會有,就是消炎藥盤尼西林前線緊張,受管制,藥店也輕易搞不到。
交代完婉清,志遠去敲二叔家門,二叔打開門忙問剛才一陣槍聲、喊殺聲是怎麼回事。志遠把剛才遇見老賈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和二叔說了一遍,並把想要借二叔馬匹一用,去嘉山縣城送情報。二叔是常年幫人趕腳送貨的,家裡有一駕套馬的板車,看著院子裡還沒卸下馬的板車,很明顯,二叔剛從外面趕腳回來。二叔聽得真切,知道軍情緊急,忙說:「我這就幫你把板車取下來,還是騎馬快一些,路上注意安全,快去快回!」
志遠接過二叔手中的韁繩,道:「二叔放心吧,我不會有事的。倒是家裡還有老賈重傷不起,遇上情急情況,婉清一個女人家,怕她應付不過來。我如果一時回不來,請二叔多過去關照一下!」
「放心走吧,我一會就過去!我就是擔心呀,這麼緊急的情報追丟了,等小鬼子回過神來不會善罷甘休啊,我這就先去和村長商量一下,得把老賈重新安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