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機場安檢裝置研發,北平華清大學團隊
飛機降落南苑航校機場。
這裡早已人去樓空,不復往日熱鬧。
機場跑道邊,只有一個人等待,要不是他推來登機梯,方文還得想辦法從飛機上爬下來。
方文下了飛機,將登機梯往後推,坐在後駕駛位的方守信從飛機上下來。
接過方守信遞來的禮品袋,方文交給迎接他的教員。
「教員,辛苦了。」
對方接了禮品袋,滿臉笑容。
「不辛苦,我留守這裡也是沒辦法的事,下次你再找我,估計也不在這裡了。對了,方文,你來這裡幹嘛?」
「去華清大學有點事,可能要待兩天,飛機停在這裡沒問題吧。」方文問道。
「當然沒問題,你這架Potez 25是東北軍的戰機,現在北平還沒人敢動和他們有關的東西。」
話是這麼說,必要的防範措施還得有,方文鑽到機腹,打開底蓋,將一根連杆抽出。
沒有這玩意,誰也別想開走飛機。
他將連杆收起來,微笑道:「那好,我去城裡了。」
方文告辭離開,出了空蕩蕩的學校。
外面的南苑小鎮也因為學校的關閉,變得冷清很多。
方文突然發現沒有去城裡的交通工具。
回頭看了眼學校,他在南苑小鎮上漫步。
等走出鎮子,也沒看到往來班車之類的通行工具。
從南苑到北平外城的南門有大概十公里的路程,走著去到地方天都黑了。
是以,方文準備回鎮裡問下。
「少爺,有輛騾子車。」方守信提醒道。
方文看過去,一匹高大的騾子,拖著一輛木板車從鄉間小道駛來。
車上就一個把式,叼著旱菸袋悠閒的很。
騾子車是這年頭北平郊外較為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方文在南苑的時候經常見到。
他招手揚聲:「去永定門嗎?我租你的車。」
把式扯起韁繩,讓騾子拐入大道,在方文面前停下:「打巧了兒,我就是去永定門拉貨,給50個錢就送你過去。」
方守信掏出一把銅元遞給車把式。
車把式看了眼,擺手道:
「這嗎錢啊,不認識。」
方文頓時明白了,各地的銅元都不一樣,大多數底層老百姓不識字,看不懂銅元上面的文字,只認自己知道的那種錢幣。
隨即出聲道:「給他一個銀元。」
方守信收起銅幣,換成白閃閃的袁大頭,車把式的嘴笑得快裂開了。
「得來,客人請上車,我家的騾子車最穩。」
「不用穩當,儘快到永定門就行了。」方守信道。
隨即,方文和方守信坐上平板車,車把式拉直了韁繩,揚起右手繩鞭。
啪!
騾子吃痛,也不明白平常捨不得打自己的主人今天是抽了什麼瘋,但好騾不吃眼前虧,它奮力揚蹄向北方行去。
........
騾子車到了永定門,城門有守衛,城外的馬車不能隨便進去,也就到這裡停了。
方文和方守信走進城門,也沒受到檢查。
但從永定門到華清大學,距離可不短。
這一路需要過皇宮,一直到圓明園那邊,差不多橫穿了整個北平城南北。
期間也是換了好幾種交通工具,花了整天時間才抵達。
到了那裡,夜色降臨,方文只能在附近找了家小旅館過夜。
等到第二天清晨,他便早早起床,帶著方守信前往華清學校。
穿過無人值守的大門,方文倒是沒啥感覺,方守信卻有種肅穆感。
「少爺,聽說這裡原來是親王的院子?」
「是啊,康熙皇帝第三子胤祉的熙春園,後面都是前清皇家林園。」
方守信不再言語,走路都有些拘束,像他這個年紀的人,骨子裡還留著對皇帝的敬畏。
一直走到華清大學的二門,方文向過路學子詢問。
「同學,知道物理系怎麼走嗎?」
「那邊。我帶你去吧。」
在這位學子帶領下,方文終於找到了華清大學物理系,敲開物理系辦公室的門。
一位長袍俊雅眼鏡男子開門。
「你找誰?」
方文直截了當說明來意。
「鄙人泰山航空總經理,想委託貴系製作一種設備,可以檢查出乘客行李和隨身攜帶的金屬。」
「泰山航空?」男子想起了什麼,「上海那邊來的,哦對了,我昨天還看報紙呢,你就是炸沉出雲號那位空中英雄駕駛員吧。快請進。」
被邀請進入辦公室後,對方熱情倒上兩杯茶水,又找來了幾位同事。
他們了解了方文的意圖,驚訝無比。
其中一位教授問道:「你怎麼會想到來華清大學找我們?」
「嗯,考慮到航空公司的乘客安全,還有預防日本搗亂,我想要一種可以發現乘客攜帶金屬物的方法。原本是想用磁鐵來做,可有人告訴我,電磁鐵更好,說什麼通過磁場效應變化,以發出警報的方式確定金屬物品。他還說,國內目前就華清大學物理系可以做出這種東西。」方文將已經準備好的話語回復。
幾位物理系老師湊在一起討論。
「他說的金屬探測器,我在國外看過報導,美國那邊已經有人做出來了。」
「原理我知道,利用電磁線圈的磁場,當金屬物體接近探測器的感應線圈時,會改變線圈中的磁場,從而觸發探測器發出警報。」
「這個難度不大,卻是難得的科學實踐,我們應該接受他的項目。」
「電機工程學系準備下半年成立,那邊的人可以一起來合作研究。」
聽著他們的交談,方文露出笑容。
出聲問道:「能儘快做好嗎?」
「要多快?」一位教授反問。
「一周時間。」
「這恐怕有點難,我們製作電磁線圈,還有其他配件,需要準備各種用具。」教授為難道。
這些其實不是難事,關鍵在於他們沒有足夠經費用來採購研究物資,而這年代的產學研還是分開的。
沒錢就得耗時耗力,有錢自然能走捷徑。
科研可不能埋頭苦幹,經濟效益也得有。
他給方守信一個眼神。
方守信將隨身攜帶的皮箱放在桌上,皮箱很重,有撞擊聲。
他打開皮箱,滿滿一袋子銀元。
一共3000枚,差不多80公斤重,這一路耽擱的時間,主要是兩個人輪流提著休息換手造成的。
亮閃閃的銀元展示後,方文出聲道:「我和泰山航空的股東八達公司商量過了,事情緊急,我們願意用3000銀元,換你們一周時間,希望能在一周內弄出電磁金屬探測器。」
3000銀元的購買力,足夠支付各種設備的採購,還有很多富餘。
幾位教授商量下就同意了。
這裡早已人去樓空,不復往日熱鬧。
機場跑道邊,只有一個人等待,要不是他推來登機梯,方文還得想辦法從飛機上爬下來。
方文下了飛機,將登機梯往後推,坐在後駕駛位的方守信從飛機上下來。
接過方守信遞來的禮品袋,方文交給迎接他的教員。
「教員,辛苦了。」
對方接了禮品袋,滿臉笑容。
「不辛苦,我留守這裡也是沒辦法的事,下次你再找我,估計也不在這裡了。對了,方文,你來這裡幹嘛?」
「去華清大學有點事,可能要待兩天,飛機停在這裡沒問題吧。」方文問道。
「當然沒問題,你這架Potez 25是東北軍的戰機,現在北平還沒人敢動和他們有關的東西。」
話是這麼說,必要的防範措施還得有,方文鑽到機腹,打開底蓋,將一根連杆抽出。
沒有這玩意,誰也別想開走飛機。
他將連杆收起來,微笑道:「那好,我去城裡了。」
方文告辭離開,出了空蕩蕩的學校。
外面的南苑小鎮也因為學校的關閉,變得冷清很多。
方文突然發現沒有去城裡的交通工具。
回頭看了眼學校,他在南苑小鎮上漫步。
等走出鎮子,也沒看到往來班車之類的通行工具。
從南苑到北平外城的南門有大概十公里的路程,走著去到地方天都黑了。
是以,方文準備回鎮裡問下。
「少爺,有輛騾子車。」方守信提醒道。
方文看過去,一匹高大的騾子,拖著一輛木板車從鄉間小道駛來。
車上就一個把式,叼著旱菸袋悠閒的很。
騾子車是這年頭北平郊外較為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方文在南苑的時候經常見到。
他招手揚聲:「去永定門嗎?我租你的車。」
把式扯起韁繩,讓騾子拐入大道,在方文面前停下:「打巧了兒,我就是去永定門拉貨,給50個錢就送你過去。」
方守信掏出一把銅元遞給車把式。
車把式看了眼,擺手道:
「這嗎錢啊,不認識。」
方文頓時明白了,各地的銅元都不一樣,大多數底層老百姓不識字,看不懂銅元上面的文字,只認自己知道的那種錢幣。
隨即出聲道:「給他一個銀元。」
方守信收起銅幣,換成白閃閃的袁大頭,車把式的嘴笑得快裂開了。
「得來,客人請上車,我家的騾子車最穩。」
「不用穩當,儘快到永定門就行了。」方守信道。
隨即,方文和方守信坐上平板車,車把式拉直了韁繩,揚起右手繩鞭。
啪!
騾子吃痛,也不明白平常捨不得打自己的主人今天是抽了什麼瘋,但好騾不吃眼前虧,它奮力揚蹄向北方行去。
........
騾子車到了永定門,城門有守衛,城外的馬車不能隨便進去,也就到這裡停了。
方文和方守信走進城門,也沒受到檢查。
但從永定門到華清大學,距離可不短。
這一路需要過皇宮,一直到圓明園那邊,差不多橫穿了整個北平城南北。
期間也是換了好幾種交通工具,花了整天時間才抵達。
到了那裡,夜色降臨,方文只能在附近找了家小旅館過夜。
等到第二天清晨,他便早早起床,帶著方守信前往華清學校。
穿過無人值守的大門,方文倒是沒啥感覺,方守信卻有種肅穆感。
「少爺,聽說這裡原來是親王的院子?」
「是啊,康熙皇帝第三子胤祉的熙春園,後面都是前清皇家林園。」
方守信不再言語,走路都有些拘束,像他這個年紀的人,骨子裡還留著對皇帝的敬畏。
一直走到華清大學的二門,方文向過路學子詢問。
「同學,知道物理系怎麼走嗎?」
「那邊。我帶你去吧。」
在這位學子帶領下,方文終於找到了華清大學物理系,敲開物理系辦公室的門。
一位長袍俊雅眼鏡男子開門。
「你找誰?」
方文直截了當說明來意。
「鄙人泰山航空總經理,想委託貴系製作一種設備,可以檢查出乘客行李和隨身攜帶的金屬。」
「泰山航空?」男子想起了什麼,「上海那邊來的,哦對了,我昨天還看報紙呢,你就是炸沉出雲號那位空中英雄駕駛員吧。快請進。」
被邀請進入辦公室後,對方熱情倒上兩杯茶水,又找來了幾位同事。
他們了解了方文的意圖,驚訝無比。
其中一位教授問道:「你怎麼會想到來華清大學找我們?」
「嗯,考慮到航空公司的乘客安全,還有預防日本搗亂,我想要一種可以發現乘客攜帶金屬物的方法。原本是想用磁鐵來做,可有人告訴我,電磁鐵更好,說什麼通過磁場效應變化,以發出警報的方式確定金屬物品。他還說,國內目前就華清大學物理系可以做出這種東西。」方文將已經準備好的話語回復。
幾位物理系老師湊在一起討論。
「他說的金屬探測器,我在國外看過報導,美國那邊已經有人做出來了。」
「原理我知道,利用電磁線圈的磁場,當金屬物體接近探測器的感應線圈時,會改變線圈中的磁場,從而觸發探測器發出警報。」
「這個難度不大,卻是難得的科學實踐,我們應該接受他的項目。」
「電機工程學系準備下半年成立,那邊的人可以一起來合作研究。」
聽著他們的交談,方文露出笑容。
出聲問道:「能儘快做好嗎?」
「要多快?」一位教授反問。
「一周時間。」
「這恐怕有點難,我們製作電磁線圈,還有其他配件,需要準備各種用具。」教授為難道。
這些其實不是難事,關鍵在於他們沒有足夠經費用來採購研究物資,而這年代的產學研還是分開的。
沒錢就得耗時耗力,有錢自然能走捷徑。
科研可不能埋頭苦幹,經濟效益也得有。
他給方守信一個眼神。
方守信將隨身攜帶的皮箱放在桌上,皮箱很重,有撞擊聲。
他打開皮箱,滿滿一袋子銀元。
一共3000枚,差不多80公斤重,這一路耽擱的時間,主要是兩個人輪流提著休息換手造成的。
亮閃閃的銀元展示後,方文出聲道:「我和泰山航空的股東八達公司商量過了,事情緊急,我們願意用3000銀元,換你們一周時間,希望能在一周內弄出電磁金屬探測器。」
3000銀元的購買力,足夠支付各種設備的採購,還有很多富餘。
幾位教授商量下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