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章小的招了
在將鄖西的責任甩鍋給房縣千總王忠後,畢沅遂以湖廣總督府的名義,行文還在灌腦灣前線的襄陽總兵馬虎,著其立即捕拿王忠,並提房縣知縣仇必達至總督府問話。
當然,推諉責任是一回事,儘快收復鄖西,剿除這伙敢於侵州掠府的賊寇則是另一件事。
因此,在傳令兵出發後,畢沅又把目光看向了湖北提督慶成,剛才慶成在眾人面前誇誇其談,貌似頗通軍務的樣子,而房縣和鄖西一帶地形複雜,畢沅認為慶成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慶成被畢沅看的直瘮得慌,他也知道畢沅打的是什麼主意,但他畢竟是湖北軍務上的負責人,轄區內鬧出了敢於攻打府城的賊寇,他這個一省提督如果不調兵平叛,那說不得就會被朝廷平了。
因此慶成只得率先道:「鄖西賊寇如此膽大妄為,破我府城,殺我知府,若不早除,定生禍端,本督既然坐鎮湖北,那就有責任確保湖北安寧,只不過,如今生變的可不僅僅是鄖西一處,灌腦灣還有數萬教匪,正在和襄陽綠營相持,倘本督出兵,別處再出禍端,那可如何是好?」
慶成的意思很明顯,他本人是願意出兵鄖西的,但武昌攏共就一個鎮三千兵,算上他的督標也只有五千七百兵,去的少了,不一定能打的過賊寇,去的多了,又怕沒有足夠的力量鎮守地方,總督大人您是不是也得出點兵馬?
畢沅宦海沉浮數十年,哪裡聽不出慶成的意思,但鄖陽之事肯定會上達天聽,若不能剿除葉治所言的太平軍,他這個湖廣總督也得擔不小的干係。
思量來,思量去,畢沅終於開口道:「慶大人所言極是,湖北綠營總共就一萬二千人,荊州那邊教匪鬧雖沒有正式舉旗,但鬧的也挺凶的,年前就破了好幾個寨子,想來也分不出兵馬進擊鄖西,從湖南調兵,更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樣吧,這次進兵鄖西,本督調兩千督標隨你出征,武昌你不用管,有水營看著,想來也鬧不出多大的么蛾子。」
慶成掰了掰手指頭,仔細算了一算,武昌總兵花連布手上有三千兵,他的督標有兩千七百人,畢沅又調了兩千督標,那征剿大軍的總兵力已然超過了賊寇,裝備上更是遠超賊寇,別的不說,就是他手上那八百鳥銃手,再算上總督府督標的鳥銃手,都不下一千支,有如此強大的火力,只要能追上賊寇,或者尋到賊寇藏身的窩點,他相信定能克盡全功
權衡了利害關係後,慶成終是重重地點了點頭道:「既然總督大人也願意出兵,那本督又何懼區區賊寇,還請諸位大人放心,本督此去鄖西,不破賊寇,誓不收兵。」
見慶成同意出征,而且還打了包票,畢沅才算暫時放下了心中的石頭,點頭道:「兵貴神速,這樣吧,帶慶督點兵完畢,本督便令武昌水營把你的兵馬走水路運送到襄陽去,如此一來,說不定還能把賊寇堵在鄖西城內,只是不知慶大人還有何要求。」
慶成想了想才說道:「大軍出征,肯定是要錢糧的,本督剛才心算了一下,以七千七百兵計,總督大人需要籌集軍糧一萬石,銀三萬兩,民夫三千,騾車二百兩輛,不知總督大人有沒有難處。」
慶成倒是沒想著吃回扣,他老孫家本是遼東八大家之一,又是累世將門,一點半點的銀子,他根本看不上,而且他也知道武昌藩庫的情況,要多了,一時半會又哪裡湊的齊?
畢沅聽聞後,也默默心算了一下,這才連忙轉頭看向湖北巡撫惠寧,問道:「惠大人,慶督所提的要求,不知幾日能備齊?」
「總督大人放心,區區三萬兩銀子和一萬石糧食,我武昌藩庫還是有的,至於騾車,城內富戶家哪個沒有?最遲三日,本撫親自把錢糧物資送武昌綠營駐地去。」
事有輕重緩急,對惠寧而言,收復鄖西,剿除賊寇,是最重要的事,他哪裡敢不盡力,故爾當下大包大攬起來。
見統一了眾官員的意見,畢沅又說道:「慶提督,回去後你便趕緊收拾軍馬,做好準備,待拿了王忠和仇必達,審問清楚後,咱們再出兵,說不定,還能再審出點有用的東西。」
乾隆五十四年,正月初十,在清廷征剿大軍各項準備工作都已經就緒後,原房縣知縣仇必達和千總王忠就被至今還沒對獾腦灣防線造成突破的襄陽鎮綠營兵押解到了武昌。
被畢沅和惠寧二人恐嚇了幾句後,房縣縣令仇必達率慌了神,當場把前次房縣丟陷事,一五一十地抖了出來,並直言,他由於跑的太急,根本不知道白連教匪來了多少人馬,至於另一股賊寇,人並沒多少,也就三百餘人,本是房縣的災民,搶了顯聖寺,也是為了弄一點糧食,填飽肚子,這伙賊寇的窩點就在摸天嶺。
王忠卻是死鴨子嘴硬,望著坐在主位上的湖廣總督畢沅和湖北巡撫惠寧,他乾脆來個一言不發,而且還把如何破摸天嶺,如何收復房縣的事添油加醋說了出來,最後還一口咬死,攻入鄖西的賊寇從何而來,他因為防止竹溪方向有教匪流竄至房縣,他早就把兵馬調到了房竹邊境,實在不得而知。
在極力辯解的同時,王忠早已經在心裡把王秀清祖宗十八代都詛咒遍了,你他娘的說好了只打幾個莊子,怎地跑過去打府城了,老子要是能逃過這一劫,無論如何都要把你碎屍萬段。
「胡說八道,你口口聲聲說擊潰了房縣教匪,那本官問你,房縣的百姓都去了哪裡?就算被教匪全裹挾了,你既然勝了教匪,怎會連一個百姓都沒救出來,你分明是勾通賊寇,謊報戰功,殺良冒功,倘若再不說實話,本官這就九族全拿了,送京師法辦!」
事不辨不明,因是先審了仇必達的原因,惠寧還是從王忠的供詞中找到了突破點。
一個唱白臉,一個長紅臉,惠寧以王忠九族相要挾,畢沅卻是和聲說道:「只要你說實話,本督可以做保,將你的罪名,改為掩敗為勝,殺良冒功,你好好想想?仔細想想。」
「小的……小的願意招,小的招了……!」
辨無可辨,說實話,死的只是自己一個人,繼續死扛,全家老小即使不死,都會被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兩相比較,王忠的心裡防線最終告破,只得將之前的事一五一十說了出來,但他還留了個心眼,就是沒說和王秀清交換家小的事,至於偷襲鄖西的太平軍,很可能就是摸天嶺的賊寇,至於他們怎麼跑到鄖西的,他是真的一無所知。
當然,推諉責任是一回事,儘快收復鄖西,剿除這伙敢於侵州掠府的賊寇則是另一件事。
因此,在傳令兵出發後,畢沅又把目光看向了湖北提督慶成,剛才慶成在眾人面前誇誇其談,貌似頗通軍務的樣子,而房縣和鄖西一帶地形複雜,畢沅認為慶成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慶成被畢沅看的直瘮得慌,他也知道畢沅打的是什麼主意,但他畢竟是湖北軍務上的負責人,轄區內鬧出了敢於攻打府城的賊寇,他這個一省提督如果不調兵平叛,那說不得就會被朝廷平了。
因此慶成只得率先道:「鄖西賊寇如此膽大妄為,破我府城,殺我知府,若不早除,定生禍端,本督既然坐鎮湖北,那就有責任確保湖北安寧,只不過,如今生變的可不僅僅是鄖西一處,灌腦灣還有數萬教匪,正在和襄陽綠營相持,倘本督出兵,別處再出禍端,那可如何是好?」
慶成的意思很明顯,他本人是願意出兵鄖西的,但武昌攏共就一個鎮三千兵,算上他的督標也只有五千七百兵,去的少了,不一定能打的過賊寇,去的多了,又怕沒有足夠的力量鎮守地方,總督大人您是不是也得出點兵馬?
畢沅宦海沉浮數十年,哪裡聽不出慶成的意思,但鄖陽之事肯定會上達天聽,若不能剿除葉治所言的太平軍,他這個湖廣總督也得擔不小的干係。
思量來,思量去,畢沅終於開口道:「慶大人所言極是,湖北綠營總共就一萬二千人,荊州那邊教匪鬧雖沒有正式舉旗,但鬧的也挺凶的,年前就破了好幾個寨子,想來也分不出兵馬進擊鄖西,從湖南調兵,更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樣吧,這次進兵鄖西,本督調兩千督標隨你出征,武昌你不用管,有水營看著,想來也鬧不出多大的么蛾子。」
慶成掰了掰手指頭,仔細算了一算,武昌總兵花連布手上有三千兵,他的督標有兩千七百人,畢沅又調了兩千督標,那征剿大軍的總兵力已然超過了賊寇,裝備上更是遠超賊寇,別的不說,就是他手上那八百鳥銃手,再算上總督府督標的鳥銃手,都不下一千支,有如此強大的火力,只要能追上賊寇,或者尋到賊寇藏身的窩點,他相信定能克盡全功
權衡了利害關係後,慶成終是重重地點了點頭道:「既然總督大人也願意出兵,那本督又何懼區區賊寇,還請諸位大人放心,本督此去鄖西,不破賊寇,誓不收兵。」
見慶成同意出征,而且還打了包票,畢沅才算暫時放下了心中的石頭,點頭道:「兵貴神速,這樣吧,帶慶督點兵完畢,本督便令武昌水營把你的兵馬走水路運送到襄陽去,如此一來,說不定還能把賊寇堵在鄖西城內,只是不知慶大人還有何要求。」
慶成想了想才說道:「大軍出征,肯定是要錢糧的,本督剛才心算了一下,以七千七百兵計,總督大人需要籌集軍糧一萬石,銀三萬兩,民夫三千,騾車二百兩輛,不知總督大人有沒有難處。」
慶成倒是沒想著吃回扣,他老孫家本是遼東八大家之一,又是累世將門,一點半點的銀子,他根本看不上,而且他也知道武昌藩庫的情況,要多了,一時半會又哪裡湊的齊?
畢沅聽聞後,也默默心算了一下,這才連忙轉頭看向湖北巡撫惠寧,問道:「惠大人,慶督所提的要求,不知幾日能備齊?」
「總督大人放心,區區三萬兩銀子和一萬石糧食,我武昌藩庫還是有的,至於騾車,城內富戶家哪個沒有?最遲三日,本撫親自把錢糧物資送武昌綠營駐地去。」
事有輕重緩急,對惠寧而言,收復鄖西,剿除賊寇,是最重要的事,他哪裡敢不盡力,故爾當下大包大攬起來。
見統一了眾官員的意見,畢沅又說道:「慶提督,回去後你便趕緊收拾軍馬,做好準備,待拿了王忠和仇必達,審問清楚後,咱們再出兵,說不定,還能再審出點有用的東西。」
乾隆五十四年,正月初十,在清廷征剿大軍各項準備工作都已經就緒後,原房縣知縣仇必達和千總王忠就被至今還沒對獾腦灣防線造成突破的襄陽鎮綠營兵押解到了武昌。
被畢沅和惠寧二人恐嚇了幾句後,房縣縣令仇必達率慌了神,當場把前次房縣丟陷事,一五一十地抖了出來,並直言,他由於跑的太急,根本不知道白連教匪來了多少人馬,至於另一股賊寇,人並沒多少,也就三百餘人,本是房縣的災民,搶了顯聖寺,也是為了弄一點糧食,填飽肚子,這伙賊寇的窩點就在摸天嶺。
王忠卻是死鴨子嘴硬,望著坐在主位上的湖廣總督畢沅和湖北巡撫惠寧,他乾脆來個一言不發,而且還把如何破摸天嶺,如何收復房縣的事添油加醋說了出來,最後還一口咬死,攻入鄖西的賊寇從何而來,他因為防止竹溪方向有教匪流竄至房縣,他早就把兵馬調到了房竹邊境,實在不得而知。
在極力辯解的同時,王忠早已經在心裡把王秀清祖宗十八代都詛咒遍了,你他娘的說好了只打幾個莊子,怎地跑過去打府城了,老子要是能逃過這一劫,無論如何都要把你碎屍萬段。
「胡說八道,你口口聲聲說擊潰了房縣教匪,那本官問你,房縣的百姓都去了哪裡?就算被教匪全裹挾了,你既然勝了教匪,怎會連一個百姓都沒救出來,你分明是勾通賊寇,謊報戰功,殺良冒功,倘若再不說實話,本官這就九族全拿了,送京師法辦!」
事不辨不明,因是先審了仇必達的原因,惠寧還是從王忠的供詞中找到了突破點。
一個唱白臉,一個長紅臉,惠寧以王忠九族相要挾,畢沅卻是和聲說道:「只要你說實話,本督可以做保,將你的罪名,改為掩敗為勝,殺良冒功,你好好想想?仔細想想。」
「小的……小的願意招,小的招了……!」
辨無可辨,說實話,死的只是自己一個人,繼續死扛,全家老小即使不死,都會被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兩相比較,王忠的心裡防線最終告破,只得將之前的事一五一十說了出來,但他還留了個心眼,就是沒說和王秀清交換家小的事,至於偷襲鄖西的太平軍,很可能就是摸天嶺的賊寇,至於他們怎麼跑到鄖西的,他是真的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