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替罪羔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貴剛欲喝罵,那門子卻搶步上前,在他耳邊嘀咕了一句,原本做勢發作的陳貴頓時臉色大變,忙轉身向花廳奔去。

  見管家陳貴竟冒冒失失地闖了進來,陳望之也有些詫異,這陳貴是他家世代的包衣奴才,素來穩重沉穩,今天怎麼轉了性子?不過他面上卻不露聲色,身為一省的布政使,正三品大員,該有的氣度還是要有的,索性就裝著沒看見壞了規律的陳貴,繼續和一旁的畢沅、惠寧小聲說著話。

  直到陳貴氣喘吁吁走到他近前時,陳望之才忍不住問道:「何事如此慌張?」

  陳貴偷眼看了下,同樣面帶狐疑的畢沅等人,想了想,還是湊到了陳望之的耳邊,低聲說了一句。

  「你說什麼?」

  陳望之竟驚的一躍而起,直愣愣地望著面色緊張的陳貴,連馬蹄袖帶翻了面前的酒杯都不知道,只臉上露出了驚恐的神情。

  同坐的湖廣總督畢沅、湖北巡撫惠寧,湖北提督慶成、武昌總兵花連布也都是愣在當場,一個個拿眼看向站在那不知所措的湖北布政使陳望之,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竟讓朝廷的三品大員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此失態?

  過了數十個呼吸,陳望之終於緩和了一點情緒,想了想,才拱手對畢沅等人說道:「總督大人,撫台大人,慶大人,花總兵,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還請諸位隨本官移步書房!」

  陳貴帶來的消息,正是襄陽總兵馬虎和鄖西知縣葉治聯合發出的六百里加急,也就是鄖陽治所鄖西丟陷的消息,茲事體大,陳望之怕引起恐慌,還是決定避開在場的官員,到書房協商此事。

  一進花廳,陳望之就趕緊從陳貴處將加急文書要了過來,只粗略看了兩眼,就遞給了不明所以的湖廣總督畢沅,並開口說道:「總督大人,鄖西被賊寇攻破,知府蕭水清殉國,闔城紳民盡落賊手,這是鄖西知縣葉治和襄陽總兵聯合發出的六百里加急,本欲送到總督衙門的,可事態緊急,想是知道總督大人在鄙府,因此才送到了卑職管家陳貴手上。」

  畢沅到底是兩省總督,聽了陳望之的話後,雖然心下吃驚,但臉上卻不露聲色,而是依舊將報急文書仔仔細細看了兩遍,這才將文書遞給了一旁的湖北提督慶成,開口道:「慶督,老夫雖然署著湖廣二省軍務,但畢竟是文官,於軍旅之事不甚了了,你且看看,可能從這份急報中看出端倪?」

  慶成隸漢軍正白旗,本名孫道成,乃是明朝廣寧叛將孫得功的重孫,歷任正白旗漢軍副都統、戶部侍郎、後遷御前侍衛、乾隆五十二年初,從師出征安南,因功被抬入滿洲正紅旗,掛護軍統領職,實授湖北提督。

  剛才聽陳望之說有賊寇襲了鄖陽府,慶成同樣也很震驚,這會見畢沅把急報送了過來,也顧不得客套,連忙接過急報,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

  慶成不愧是行伍出身,反覆看了幾遍後,就從這急報中看出點蛛絲馬跡,他道:「總督大人,鄖陽距離武昌八百餘里,沿途皆是崇山峻岭,官道險阻難行,我軍若進擊鄖陽,倘賊寇早已棄城而走,豈不是糜費錢糧,空耗軍力?」

  湖北巡撫惠寧急道:「那依慶提督的意思,就不調兵征剿了?府治丟陷,知府殉國,若不剿除這伙賊寇,我等如何向朝廷,向皇上交待?」

  慶成擺了擺手,開口道:「撫台大人稍安勿躁,本官又不是沒說不剿賊,諸位大人,這剿賊,也要根據賊寇的習性來剿,比如據地而守之賊,只要咱們找到他們的落腳點,便可四面圍攻,即使賊寇所居之地險塞難行,但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長期圍攻,總能將其剿滅。」

  聽了慶成的話,在場的清廷官員均是點頭稱是,當年的大小金川之戰,朝廷不就是四面圍攻,前前後後打了二十五年,才依靠強大的後勤補給和兵員補充,最終將敢於作亂的番賊和漢奸剿滅了嗎?

  但慶成剛才明顯還有話說,故爾卻沒一個人說話,都是拿眼看向侃侃而談的慶成,他們知道慶成肯定還有後話。

  果不其然,頓了一頓後,慶成又說道:「還有一種賊寇,乃是流竄之賊,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流寇,對付這種賊寇,就必須集齊大軍,分兵數路,一路緊緊追剿,迫使賊寇疲於奔命,另外幾路則四面堵截,只要各軍協調的好,也不愁剿除不了。」

  一口氣說完後,慶成端起案几上的茶盞,猛灌了一口,才開口說道:「諸位大人且看葉治的這份急遞,他說賊寇是打南寬坪方向直奔鄖西的,你們想想,這南寬坪往西是哪裡?」

  湖廣巡撫惠寧驚呼道:「南寬坪向西儘是山林,唯一的官道就是通往房縣的,慶大人的意思是這伙賊寇是打房縣來的?房縣千總王忠不是回報說早就剿除了房縣境內的賊寇和教匪,而且還斬殺了三四百賊人,首級都被蕭水清送到襄陽總兵衙門了,要不是教匪作亂,說不定襄陽總兵衙門都把他的功勞報上來了,怎地房縣還有賊寇?」

  慶成哂笑道:「剿滅摸天嶺的賊寇和擊潰房縣教匪,都是那王忠一家之言,至於首級,房縣全境都被水淹了,莫說幾百,就是弄幾千上萬,也不算什麼大事,諸位大人再想想,房縣被賊寇攻陷過,現在這伙賊寇十之八九又是打房縣方向來的,若是說這兩者沒有關聯,你們會信嗎?」

  畢沅怒不可遏,重重地一拍案幾,恨恨地說道:「區區一個千總居然敢掩敗為勝,殺良冒功,以至於我省各級台官員等誤判了地方形勢,將襄陽的兵全調到獾腦灣剿匪去了,當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慶提督,還請您立即責成馬總兵,立即調兵,將此賊解送武昌。」

  聞言,在場的眾清廷官員都是眼前一亮,接著紛紛稱讚道:「總督大人高見,下官等拜服!」就連平時對畢沅不太恭敬的湖北巡撫惠寧,也一口一個總督大人不愧是朝廷重臣,果真是一語中的,直讓他如撥雲見日,云云。

  眾官員可不傻,府城丟陷,事關重大,朝廷不可能不知道,於公於私,湖北方面都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這王忠官職雖低,但好歹也是房縣軍務的主官,由他來承擔這個責任,正合適,至於王忠到底是掩敗為勝,殺良冒功,誰還會在乎這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