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繼續試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顯庸覺得自己現在沒條件去挑,好的老師他也請不動,就悄悄把蔣沉舟拉到一邊,談了談想聘任他做學堂回語老師,不用坐班,每三天教一節課,一年五兩銀子的工錢。

  蔣沉舟也是被迫學習番語的一個舉子,家裡也經濟不寬裕,聽說自己這種半吊子回語還能掙點錢,非常高興地答應了周顯庸的邀請,反正他在四夷館也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助理。

  過了幾天,天順皇帝聽說周顯庸給帝國理工大學堂的孩子開了回語課,居然專門把周顯庸叫到跟前問話。

  「聽說你給你的學堂的孩子們請了個番語老師。怎麼樣?那些孩子有興趣學嗎?」

  皇帝問出這話的時候,周顯庸不確定他啥意思,就含糊道:「才上了一節課,臣也看不出啥來,那麼點的孩子,讓他們學啥就學啥,還能推拒不成?」

  皇帝說:「你這樣不成,聽說請得先生自己還不怎麼樣,這不誤人子弟嗎?」

  周顯庸聽出皇帝話里那麼點味道,就回答:「也就入個門,難道還能挖皇上您的牆角,找那些博學大儒不成,臣怕耽誤他們正事。」

  天順皇帝這幾年為了培養懂番語的人才,花了不少心思,又是指定參加科考的一些舉子去學,又是強制朝臣去學,除了蒙古語和回語有了點效果,其他語言學得還是不多,而且即使學會,也不是很精通。四夷館裡青黃不接,讓他很頭疼。

  本來聽說周顯庸自己想學,他也沒多少想法,現在聽說他要教那些孩子們學,頓時感覺大有可為。這些孩子們真學會一門兩門番語,哪怕不參加科考,他也可以拿來用。

  於是皇上決定向周顯庸下手:「顯庸,朕為了嘉獎你這種為國家培養人才的行為,決定讓四夷館多挑選幾個好點的夫子給你的帝國理工大學上課,你把那些孩子分成兩三部分,一部分學回語,一部分學西天語,再有學占城語等等的,等你今年再招收新學生,多開設幾門語言學習豈不是更好!」

  周顯庸眼睛一亮,開心道:「皇上您不反對臣給學生們開設外語課?」

  天順皇帝反問:「你是感覺朕老糊塗了還是昏庸不明?這是好事,朕為何要反對?」

  周顯庸樂道:「臣怕用四夷館的夫子講課耽誤了皇上您的大事不是,不過,今年即使再招收學生,這些新學生太小,漢字都不認識還學番語,總得讓他們先學一年漢字,教一年規矩,等第二年就可以學番語了。」

  天順皇帝這會犯了何不食肉糜的錯了,他納憾道:「你為何不招收一些大點的懂規矩的孩子,這樣可以直接教他們東西。」

  周顯庸搖頭嘆息道:「皇上,您想,那些十年寒窗苦讀的學子,哪個不想考取功名登科入仕的,哪有那種好不容易學習好多年,卻不參加科考,反而到臣這裡學一些奇技淫巧的?」

  皇帝略一琢磨點頭道:「有道理!」

  周顯庸又道:「所以送來臣這裡的不是很小還幹不了活,浪費家裡糧食的;就是大街上乞討的乞丐。因為來臣這裡可以免費食宿,不受凍餓之苦,所以來的幾乎都是很窮的人家的孩子。」

  天順皇帝正經打量周顯庸道:「顯庸,朕以前錯怪你了,你還真做了不少蔭蔽寒門的有功德事,朕聽說你的那些學生都非常尊重你。」

  崔傳銘也贊道:「別看隆慶侯年齡不大,有一顆仁厚的心,咱們皇上慧眼,看上的人錯不了。」

  周顯庸難得有點不好意思:「臣也沒做多少,反正掙了不少錢,臣才花幾個,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臣再把這些錢用到這些孩子身上,他們長大了都不是睜眼瞎,只要在這個國家活,總歸比沒讀過書不曉事理的愚民要強,說不得還有幾個能給皇上做大貢獻呢。」

  天順皇帝被他那句「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打動,頻頻點頭道:「你是個好孩子,從來自己不貪,以後有什麼需要朕幫扶你一把的,都過來告訴朕,崔公公,隆慶侯有什麼事你著意著點,隨時提醒朕。」

  周顯庸趕快跪下謝恩,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他站起來時候假做隨意地問:「皇上,這兩年北方外族老是攪擾,您為啥不用大炮火器呢?轟地一下子不就解決了嗎?還用老長時間和他們蘑菇?」

  天順皇帝讓他逗樂了:「剛說你懂事,你就說孩子話,你以為天雷劈呢?轟一下子就沒了?那麼輕鬆?火銃製造麻煩,容易炸膛,對重甲也造不成多大威脅。火炮射程太短,敵人遠了打不中,等敵人近到足夠造成傷亡了,射一發就來不及裝下一發,還是缺點太多了。」

  崔傳銘補充道:「何況火器製造太耗錢,皇上是難為無米之炊!」

  周顯庸立馬挺起胸膛道:「皇上,您放心,等我好好掙錢,給您攢起來,專門研製新型火器,到時候您只管聚集研究改進的人才,沒錢了就管臣要,臣都支援您打造出新的火器,直接把那些犯邊的番邦全滅了,那樣就能國泰民安過好日子了。」

  天順帝明知道他還是個孩子,激動之下說得全是孩子話,就像那種我有兩塊糖,我和你好,全送給你一個樣。仍舊有些感動道:「朕那些肱骨之臣若是都有顯庸這一腔熱血,這般赤子之心就好了!」

  其實天順皇帝真不知道,周顯庸是發自內心說的這番話,只不過他知道,由國家出面研製新式熱武器,幾經輾轉,在採購原材料的時候就消耗掉大部分銀錢了,真正用到研製的經費連十之一二都不一定有。私人自行組織研製效率高,但是私人又不能幹這種犯禁的事。

  製造海船出海,打造真正有效的熱武器,這是到他能做主的時候首要去乾的兩件事,在此之前,他只能一邊低調地搜集資料,一邊一小點一小點鋪設網絡,掙點零碎錢做最原始的積累。

  哪怕像這樣旗幟鮮明的主張都得尋找最合適的機會做一點小小的試探,決不能給天順皇帝留下一點他想染指政局的印象。他必須是個不學無術,就喜歡變著花樣玩鬧的小孩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