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大章)重油蒸汽機皮卡
第229章 (大章)重油蒸汽機皮卡
其實這個遊標卡尺根本不需要什麼精細化刻度,只需要一個小變化,就能完成精度0.1甚至0.02刻度的升級。
很多用過遊標卡尺的人都知道,下方的游標上的刻度並不是按照一厘米兩厘米設置的。
有幾種不同的情況,有十個齒條九毫米的,有五十個齒條四十九毫米的。
這種東西,初中物理學會捎帶講幾分鐘的知識,絕大部分人聽了也就忘了,霍海也忘了,但霍海後來看短視頻又看過一次。
初中時,什麼都不懂,懵懵懂懂也就聽了。
成年了看短視頻再看到原理,驚為天人。
這個道理很簡單,遊標卡尺游標按道理只需要一條標記,就行了,這條標記和上面的尺對準,對準什麼刻度,讀數就是多少。
比如卡了東西後,下面的游標標記對準一點二厘米,自然讀數就是一點二厘米。
但有了十格,一共卻只有九毫米的標記,讀的方法就變了。
零號標記對在尺的某一個距離上,毫米以上的讀數就是這個。
比如對準了,十厘米三毫米這個刻度後方,和十厘米四毫米之間的空白。
那麼,讀數前半段,就是十厘米三毫米,那麼毫米之後的多出來那一丁點是多少呢?
答案很簡單,下方九毫米的游標,一共十個格子,其中只有一條線能和上方的某一條線對齊。
對齊的時候代表什麼?
比如第一條線,和上方的格子對齊了。
說明什麼?
說明十厘米三毫米多出來的那一點,加上下方游標第一格子的零點九毫米,就剛好是十厘米四毫米。
做減法,十厘米四毫米減去零點九毫米,就剩下十厘米三點一毫米。
那不就測量出了這個物體的在卡尺之間的距離是十三點一了麼?
而更大的讀數,以此類推。
這個游標的設計很簡單,讀數的規則,其實也很簡單,但是蘭舍還是花了一些時間,才讓現場的人明白這個東西的用法。
說白了就是,游標上的第一條標線對比上方尺一毫米位置,差零點一毫米。
第二條標線對上方尺二毫米位置,差零點二毫米。
第三條差零點三,第四條差零點四,第九條差零點九毫米。
哪一條標線,和上方的尺度刻度哪一條對準,就能算出差額是多少,差額加上零刻度線對準的尺的前一個讀數,加一起,就是物體的精度0.1毫米的間距讀數。
而五十個刻度一共四十九毫米的標尺,根據同樣的原理,就能測量精度為0.02的微小距離了。
田億明白過來後,驚為天人:「居然是這樣,根本不需要機械精度上的進步,只需要想法變一變,就能成功。」
雖然沒有一個原始的標準,但讓一個熟練的工匠,把0.9厘米分成十格,簡單的很。
而測量這十格分的均不均勻,是很簡單的。
這個新的遊標卡尺,就用這個方法,就能測量非常精細的間距了。
甚至頭髮絲有多粗,都能測准!
現場所有人都扯了頭髮下來測量,沒有一個人的頭髮絲是低於0.3毫米的。
也就是說,人類已經掌握了測量頭髮絲粗細的手段。
「一絲一毫,大家都用一絲一毫來形容微小的差距,現在看來,需要更小的單位了,這個精度的測量已經被攻克了……」
黃吉思索了一下:「測量0.02?如果游標是一百個格子,一共0.99毫米豈不是就能測量0.01的精度了?!」
蘭舍擺頭:「科學院的人也是這麼說的。」
「但是武侯大人當場否決了這個想法。」
「武侯大人說,把九點九厘米分成一百等分,大漢甚至有幾百個工匠能做到。」
「但是就算測量出了差別,普通人也看不出來,沒法讀數。」
「因為如果差距是一百條標線,那麼究竟是哪一條剛好對準了上方,其實就分辨不出來了。整個研究院可能只有膺目亭侯落下閎一個人能用這種尺子,就不費力氣製造別的人不能用的東西了。」
要在0.9厘米的間距上,分清楚十條線中哪一條線和上方標尺對齊,很簡單。
在4.9厘米的間距上,分清五十條線中的哪一條和上方標尺對齊,也勉勉強強。
在9.9厘米的間距上,分清楚一百條線,那就費勁了。
已經超過人類肉眼極限了。
議員田億不得不感嘆霍海的厲害,武侯還是那個武侯,十分鐘,就解決了研究院那麼多人,五年都沒搞定的難題。
霍光:「如果你們聰明一點,應該發現,在還沒有做出遊標卡尺的情況下,我二哥就說最多識別0.02毫米精度,再精細就識別不了,你們以為這是什麼意思?」
眾人猛然醒悟。
恐怕武侯大人早就搞出了遊標卡尺。
只是,霍海大人沒那個習慣直接把成果丟出來讓研究院去用。
說白了研究院這麼多人搞了這麼些年研究,事實上研究院掌握的科技,還是不如武侯這個天才大腦里天才的想法。
武侯一直以來都要培養研究院科研創新和自主的能力,所以才沒有把自己個人的研究產物結果給公布出來。
現場有人沮喪:「我還以為我依靠一個專利成為了千萬富翁,是人中之傑。現在看來,恐怕武侯大人早就想到了,只是這種小東西武侯大人根本不放在眼裡。」
蘭舍:「不只是這樣,在製作這個新標準的同時,武侯大人還提出,下方兩個卡尺可以夾住物體測量內徑。」
「還可以在遊標卡尺上方設計兩個凸起往外擴,測量外徑。」
「再在尾部加一條鋼條,測量深度。」
眾人面面相覷。
如果說剛剛說武侯大人可能是急智,馬上想到了那種天才般的設計。
那麼現在就不可能了。
武侯大人早就設計出過這東西了,只是沒拿出來而已。
這就好像,一群人在大戈壁里,又渴又餓,說想吃一碗麵條。
大家都知道是痴人說夢,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結果武侯大人十分鐘端出一桌皇宮酒宴,還告訴大家不止解渴解餓,還解毒治病,吃了長生不老。
就這麼離譜。
在場的人服了。
但在場的人也是服了,越堅定他們要建立大漢商人會,代替現在的朝會!
因為,如此英明神武的武侯,不可能一直有。
倘若霍海有一天離世了,這個世界怎麼辦?
現在大漢高速發展,是朝廷好?還是武侯大人厲害?
朝會是老東西了,而議會是新東西,也是武侯大人提出的,所以我們應該用武侯大人的新議會,取代老東西。
黃吉沉默片刻,開口:「事成之後,我們應該把武侯大人的雕塑擺在議會門口,每日瞻仰,但如今,我們必須要和武侯掰一掰手腕。」
「倘若有一天,武侯大人的孩子長大了,結果也如此英明神武,那我們就認了。」
如今是漢初,不是後世。
是有人懷疑朝廷,但沒有那麼懷疑。
到了明清時期,都不用懷疑,是個人就知道歷史上大部分皇帝不靠譜。
但是大漢開國以來除了呂后時期,那是代代英明神武,這就給人了一種皇帝真的很神聖,確實是天選的,個個都厲害的感覺。
所以,並沒有那麼多人相信制度而否認個人繼承。
但,這個大漢商人會還是出現了,外圍成員只知道商人會的核心是一些議員甚至有上議員。
卻不知道,領頭人叫做霍光。
……
在研究院吩咐完遊標卡尺的生產工作需要注意什麼之後,霍海回到了車上,臉色沉了下來。
這背後,肯定有人組織。
不可能這麼多研究所研究組同一時間需要測量工具,還都急沖沖的報告給楊連成。
這裡面肯定有人推波助瀾。
霍海嘆了一口氣:「資本的聯合,來得真快。」
這些人,往回六年,都是普通人,都是長安城的平頭百姓,可能是以耕地為生,可能是運送垃圾的,可能是干任何工作的。
霍海的新商改,把他們抬到了現在的位置。
但是現在,霍海不得不和他們去對抗了。
駕車的蔣不疑詢問:「武侯大人,您現在是想好了要和他們對抗了嗎?」
霍海:「你了解他們的想法嗎?」
蔣不疑:「他們無非就是不相信公卿王侯,只相信制度。相信人,絕對不是一個好選擇。」
霍海擺頭:「這是一個由人構成的社會,不相信人的後果是什麼?」
「現在我要構建一個有道德有底線的社會,但是這一切很難,無論是什麼階層什麼身份的人,都會有一部分人不被道德束縛,沒有底線。這樣的人幹的事情不一定是壞事,但是他們中會幹壞事的那一部分人,會拖累的道德底線瘋狂下墜。」
「如果讓商人聯合起來的資本辦成了,他們自己又可信嗎?」
霍海並沒有把話說完。
如果爭鬥只存在於規則之內,存在於底線之上,那麼世間萬物的一切,都是很好說的,大不了現在制定一個規則,大家不要踏出去,也就完事兒了。
但問題是。
沒有經歷過三國魏晉南北朝的人,絕不可能守住底線。
到時候,一個破壞底線而獲利的人出現,就會帶著一群人破壞底線。
這樣的人大規模出現,會迅速帶著社會下墜。
歷史反覆證明過這一件事情。
為什麼唐以後的人那麼講道德?真的是科舉導致儒家必學所以才講道德?
那只是表象。
真相是所有人都知道了如果沒有底線,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絕大部分人就算自己吃虧,也不想去踏過底線,造成社會崩塌。
有了這樣的全民共識之後,才迎來了一個有秩序的社會。
而現在的問題是。
霍海沒辦法憑空變出三國晉南北朝的歷史。
所以,霍海根本沒法相信制度進步這個概念。
因為很簡單的道理。
貴族生的孩子,有好有壞。
而商人,卻是越壞的人爬的越快。
這意味著,看起來更好的資本制度其實遠比封建制更壞。
這個簡單的道理,已經由米國給表演過三次了。
其他國家?不好意思其他國家還沒到世界霸主的地位,根本不可能形成無外力影響的成熟社會完成這個等級的道德實驗。
當然,霍海也不真的完全信任封建制度,所以,霍海有自己的打算。
但至少,選項里沒有把權力直接交接給商人這一條。
為什麼不能直接給商人,霍海在伐南越時也已經表演過了。
他們連國都能賣,還有什麼是不能賣的?賣點兒人、買點兒道德,有算得了什麼?
蔣不疑知道,武侯深究的事情,自己是想不通的。
「大人,咱們現在去哪兒?」
要是換做以前,霍海根本不會出門,在霍府就把事情給解決了,然後把遊標卡尺丟給研究院,讓他們研究去。
但是現在,霍海必須親自來研究院。
原因也簡單,人就是喜歡跟風。
要做一件事情,不需要去說什麼,只需要以身作則就行。
當初董偃和皇帝關係最好,他天天玩兒什麼,貴族們就天天玩兒什麼。
劉徹當初喜歡打獵,大家就都喜歡打獵。
後來長安城的人都跟著衛青,衛青這個人實在是太無聊了,長安也無聊了一段時間。
然後霍去病站出來後,他的愛好就成了長安城的愛好。
現在是霍海。
霍海現在時不時就視察學校,研究院,醫館,這些問題,其他人自然也是爭相模仿。
這些人隨便從手裡摳一點出去,就能把教育給辦起來了。
霍海現在已經在做全國的教育計劃了,不過現在還沒有公布,但大家也都知道霍海想要整這個,所以實際上已經在各地都學上了。
最近各地都在建立小學中學,為的就是在霍海的新制度推出時,就脫穎而出上報紙。
霍海思索了一下:「去蒸汽機研究所。」
本來霍海是準備給蔣不疑說去大吃一頓的。
畢竟當初辣椒送回來後,葛三馬不停蹄船不離火的給霍海送到了南越。
當時霍海就把辣椒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送去了蜀郡和夜郎,一部分送往了南越以北,讓兩個地方種植辣椒,同時又讓葛三在齊郡那邊種植辣椒。
這兩年過去後,辣椒產量上來了,最喜歡趕時髦的長安人聽說霍海喜歡吃辣椒,都吃上了。
現在長安辣的東西不少。
但……逆天的是,至今為止喜歡吃辣椒的霍海,自己本人,還沒在大漢吃過一頓辣的!
如果南越粵來酒家大廚那個一個辣椒節的湯不算辣菜的話。
所以霍海早就想大吃一頓了。
不過又想到既然來都來研究院了,乾脆多視察一下。
特別是之前看報告公文,看到了個什麼『柴油蒸汽機』,這個逆天玩意兒的出現仿佛和前世工業革命時期走的路完全不同。
為什麼不同也簡單。
當初英格蘭人少,所以需要額外動力,於是出現了蒸汽機。
但是很快他們就失去了革新的動力,所以煤炭蒸汽機不停的演化,但是沒有什麼質變。
而內燃機的出現,迅速淘汰了蒸汽機。
實際上蒸汽機是可以小型化的,只要用柴油甚至重油作為蒸汽機燃料,未必不能革新蒸汽機的體型。
咋子電機出來之前,內燃機出來之前,就可以對火車動力形成改革。
為什麼需要這個改革?
因為匈奴公司在丁零人舊地發現了地表石油!
霍海也對應不上那個地方是後世西伯利亞的哪兒,反正西伯利亞到處都是油田,有臨近地表的石油也正常。
但是這石油能做什麼呢?
讓他們在那邊發展煉油?
霍海覺得還是建立一條鐵路,往回送,比較好。
這鐵路如果燒煤送油,那效率太低,而且一路上還得海量的人去挖煤,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如果能發明出燒重油的柴油甚至重油的蒸汽機,那問題就真的解決了。
到時候開採然後製造四種種東西,瀝青卷,輕質油,重油,炭黑。
然後燒重油,把其他三種東西給運送回大漢。
再進一步研究,製作工業產品。
這樣一來,既不污染環境,又能給不願意挪地方的丁零人找個活兒做,又能彌補大漢內部沒有地表(淺層)油田的問題。
這個事情不急,那邊修鐵路很慢,匈奴公司會把利潤中很大一部分砸進去這條鐵路。
同時鐵路旁邊順便可以植樹,阻擋荒漠化進程。
等鐵路修好的時候,燒重油的蒸汽機也就搞好了。
等內燃機發明後,重油也不浪費,從那邊岔一條路去北平,到津武灣,到時候把重油作為船用燃料。
本來重油這玩意兒,在前世也就是船用的,但是現在大漢總不能專門生產鐵罐子來儲存沒用的重油吧?
再說普通家庭也不用這玩意兒,用個煤油爐就逆天了,工廠用個汽油氣化爐也就逆天了。
無錯版本在讀!首一發一本小說。讀
所以,這個重油蒸汽機能不能做成,還真挺重要的。
其實,這是霍海的知識盲區了。
事實上,在前世,美德等國就有過重油蒸汽機車,德那邊是有一批燃煤的車,改造成了燒重油的。
後來燃油機車出現後,這批燒重油的蒸汽機車又改回了燒炭,一直到七八十年代才退役。
其實對於美德來說以他們產煤的區域分布和產量,居然能出現重油蒸汽機車,已經說明了蒸汽機車的優越性了。
特別是牽引力和爬坡時特別牛逼。
不過,大漢目前的重油蒸汽機,還真就是科技樹點歪了。
或者說……也許沒點歪,只是使用用途不同。
目前,研究院正在研究用燒重油的方法,縮小蒸汽機大小,來製造出適合在路上開的真正的汽車!
之前霍海大婚時使用的蒸汽機車,實在是太龐大了,其實就是幾個縮小版火車頭在陸地上開。
光是橡膠使用量,就著不住。
要不是杜仲膠的使用已經有些年頭了,讓混合橡膠強度直接超過前世七十年代的橡膠,否則那火車頭都開不起來。
而現在他們設計的東西,就是一款長六米,高不到兩米,寬不到兩米的車!
真正的汽車!
霍海的車來到,早就有看到的人去通風報信了。
霍海剛剛進入院子,黃角就笑嘿嘿上前了。
黃角以前是廚子,後來參與了蒸汽機的研發,成為了這個樣業內的翹楚,接連參與了四百噸明輪船和千噸螺旋槳船的研發。
不過那邊的研發進入了相持階段,三年過去了,船鋼試驗始終沒有完成,所以黃角就從千乘回到了長安。
回來後的黃角,在蒸汽機研究所當所長。
霍海看到黃角笑嘿嘿那摸樣,就知道他要『獻寶』了。
黃角拱手:「大司農,裡面請!」
進入這個院落後,裡面明顯和別的地方不同。
這兒隔牆又厚又高,但不怎麼封頂。
明顯是害怕研究的各種能源爆炸後橫著炸引發連環爆炸。
所以要爆對天爆。
導致這兒跟個迷宮似的。
黃角當然知道霍海來看什麼的了,但故意帶路繞路,帶著霍海去看別的成果。
進入第一個成果前,黃角的學生已經迎出來了。
雖然一年要看上萬次這種崇拜自己的眼神,但是霍海常看常新。
進入裡面,黃角指著一個中間是圓柱體,兩頭是橢圓形的鋼罐子:「武侯您雖然厲害,但肯定不知道這是什麼。」
霍海:「哦,讓我猜猜。」
「是不是你們發現煤加熱時混了水,會產生一種混合多種物質但可以燃燒的氣體。這種煤氣可以燃燒還很方便,不用像柴油汽油那樣氣化,它本身就是氣。」
「所以你們想把它裝進罐子裡當燃料。」
「但是罐子裡只能裝一點,燃燒一會兒就沒了,所以你們想到了加壓,把氣壓縮了給灌進去。」
「結果發現罐子內部施壓後會被撐開甚至撕裂,所以你們就把罐子設計成了柱體『只要我自己就膨脹到了極限,就不會被壓力給撐開』啊?」
霍海說完後,黃角和他的學生愣了一下。
然後兩人狂喜。
做這個項目的學生,就是因為崇拜霍海,才開始讀新學的,因為很有想法,加上工科科目學得好,被推薦來了研究院,結果被黃角看中帶入門。
這傢伙的第一個研究成果,就是煤氣罐。
沒想到現在,霍海一眼就看出了這東西的用途,說的八九不離十。
黃角:「武侯大人,這個能怎麼改嗎?」
霍海往裡面瞅了幾眼,急忙退至牆後:「我靠你們是真不怕死!」
「氣罐內部高壓,當然要設計個壓力表,能看到內部壓力,否則萬一充氣過多,到時候爆了怎麼辦?否則你怎麼知道裡面的氣用完沒有?」
水煤氣裡面是混了水的,用沒用完還真不能靠晃悠來判斷。
這玩意兒說白了,就是水加煤加高溫,變成一氧化碳加氫氣。
黃角一拍腦袋:「對啊,船上蒸汽機都用了壓力表,有現成的,改一改用在這上面就行。」
「這個東西未來前景大嗎?」
霍海擺頭:「這一……」
差點說漏嘴。
霍海:「這水煤氣應該是水變成了某種可燃物質,應該是很重要的化工材料,但是我們要研究清楚它的用途,就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
黃角和弟子心碎了一地。
霍海:「不過,這氣罐倒是很有用處。」
「它雖然不能裝水煤氣方便使用,但是卻可以裝別的東西,比如……液化石油氣。」
黃角和學生對視了一眼。
對啊,反正是壓縮氣體,為什麼一定要壓縮水煤氣進去使用,為什麼不是石油氣?
這玩意兒吧,霍海一眼就能看出他倆在想什麼。
他們想的無非就是,把水煤氣作為汽車燃料,做成罐裝氣是為了在汽車上留個氣罐格,沒氣了直接一瞬間完成換氣。
這想法,已經和天然氣的汽車,還有氫氣車有些類似了。
但是,註定了是不可能的。
或者說,製造一輛這樣的車是可能的,但是讓它上路,一太危險,二成本太高。
霍海:「這個可以用來干你的老本行,用在車上太危險了。」
「你根本不知道車會開去什麼場合,如果爆了,還得了。」
黃角有點遺憾,不過想到這氣罐裝液化石油氣能幹自己的老本行,也覺得還行:「那這個項目做成了豈不是能賺錢?」
用屁股想也知道,煤炭燒起來太麻煩了。
現在長安城很多人樓上樓下的,家裡面不可能做一個幾噸重的土灶台。
所以這些住樓房的人,現在燒的是煤球爐子。
但問題是,煤球爐子在封閉環境下燃燒容易中毒,而且煮一頓飯用不了一個煤球,如果煮完了就把煤球熄滅了,那就浪費了。
反反覆覆生火也不方便。
假如用氣罐灌裝液化石油氣,然後配合之前他們發明的打火裝置,豈不是火可以隨用隨開?
這的確很有市場,如果推出,自己有專利在手,必然可以大賺一筆。
黃角拍了拍學生的肩膀:「你小子發了。」
這種項目,掛去長安股票交易中心,要求投資加上市,絕對馬上就能吸引到大批投資。
至於石油開採距離長安太遠,什麼時候這種設備能做到每個人家裡都用得上,那是另一回事兒。
黃角的學生卻不是那麼高興,直問:「大司農,我這個發明,能用在軍隊嗎?」
霍海點頭:「軍隊也是要吃飯的。」
再說氣罐的確可以用作武器,不過還是別了吧,太缺德了。
大漢面對的敵人,犯不上。
黃角帶著霍海繼續往前走。
又進入了新的實驗項目。
這一次,是液化柴油的爐子。
在沒有內燃機的情況下,大家對於柴油汽油的使用,就是燃燒,但是不能直接燃燒,要氣化然後燃燒。
這種爐子要先預熱,然後預熱的管道才能把柴油氣化,然後才能點燃,就根本不適合家用,也不適合單獨啟動。
而適合工廠,啟動了之後就咕嚕嚕的不停燒。
目前這個爐子挺有市場的。
畢竟有些地方沒有煤炭,但需要用熱源,比如加熱食物做罐頭,加熱金屬的馬車結構等東西,就需要使用氣化柴油爐。
但註定了是小用途。
霍海對這個東西不熟,倒是看短視頻看過有人做出了類似的爐子然後自賣自誇說自己的爐子是市面上同類型中最好用的。
霍海就當他是真的了,告訴了研究員構型,讓他試試看,但不一定成。
研究員也是有了方向很開心。
終於,霍海繼續往前,豁然開朗。
這蒸汽機研究所這些研究能源的高牆內部,太容易挨炸了,要不是霍海現在是大司農,才不來這兒視察呢,就算視察,也絕對繞的遠遠地。
這一次走馬觀花看了一下後,終於來到了目的地。
眼前,就是一輛新式車。
長達六米,寬兩米左右,高不到兩米。
前車頭有一個稍微隆起的結構,但明顯能看出前車頭。
而前車頭後就是乘員艙,那平面玻璃結構雖然粗糙,但是卻是真正的擋風玻璃!
後方還有二排座位。
二排座位後面是封閉艙。
而後面,是一個大斗子!
斗子上面,放著一個半圓形的蒸汽機爐子。
這個蒸汽機爐子,本身長一米八左右,高不到一米二,放在後斗上。
霍海上下打量。
這個充氣輪胎撐起的三廂車結構……
這特麼!
皮卡?!
皮卡後斗放了個燒重油的蒸汽機,是這個意思不?
霍海上下打量。
這個燒重油的蒸汽機,和別的都不一樣,它居然蓋了個殼子,把各種部件蓋了起來。
黃角嘿嘿笑:「大司農,這個蒸汽機放在後面,是不是雅觀多了。」
霍海明白,這個車之所以沒有隆起的前蓋,肯定是因為它是個後驅!
但是,重油燃燒,難道不提前預熱嗎?
霍海左看右看:「預熱口呢?蒸汽混合道呢?」
這下輪到黃角懵了。
大司農第一次看這個車,而且是第一次來看重油內燃機,他怎麼知道有蒸汽混合道?
黃角愣了一下就釋然了,有什麼事情是大司農不知道的呢?
黃角笑了:「我請法第幫了個忙,給我設計了一個蒸汽推動的電機,電機可以發出一丁點電,但是有這點電就夠用了,可以用開關控制,蒸汽開門口,就不用每次啟動都手動開關了。」
好傢夥,還是個一鍵啟動是吧?
霍海左看右看終於找到了:「你們啟動前,用油瓶在這個地方給蒸汽和重油預熱,然後放從這個位置開始噴氣了,就可以啟動了是吧。」
這倒是真的比上一代汽車好用。
上一代汽車,坐在車廂,都可能被燻黑煙,有橡膠做封閉也沒用。
這一代蒸汽機在後面,是後驅,倒是好很多。
還有重油燃燒沒有煤炭那麼煩,手動加煤炭,而是用重油和蒸汽一起噴進爐膛持續燃燒。
不過問題是,重油預熱很麻煩,如果要啟動,跑個三五百米,那就是血虧。
必須單程把裡面加的重油燒完,才能減少每公里成本。
霍海:「現在每公里成本多少。」
黃角:「如果跑完八十公里全程,每公里花五十八大錢。」
也就是百公里一頭半牛是吧?
霍海:「這原型車可以在研究院繼續研究,但是推廣是沒戲的。」
這東西造價不會便宜,一輛車的造價估計和千噸巨輪差不多。
長安城玩兒得起的也就是少數幾個公侯,還有皇帝。
不過,霍海:「重油內燃機,可以做大,用在鐵路上。」
黃角抬頭:「這沒有意義啊,煤炭便宜的多。」
霍海:「用在需要爬坡,或者只拉超重貨物的地方,就划算了,如果這個地方本身產石油,那就更划算了。」
反正重油在這個時代是廢油,不燒白不燒。
至於以後船可以燒的時候……只要不繼續生產新的重油蒸汽機,而是繼續生產煤炭蒸汽機,也就完事兒了,以到時候的石油產量,應該足夠用了。
黃角聽完後明白了過來,這是要為大漢的擴張做準備,以後鐵路還要往邊荒修?是這個意思嗎?
「明白了,這就去研究重油蒸汽機火車頭!」
————
求月票!
(本章完)
其實這個遊標卡尺根本不需要什麼精細化刻度,只需要一個小變化,就能完成精度0.1甚至0.02刻度的升級。
很多用過遊標卡尺的人都知道,下方的游標上的刻度並不是按照一厘米兩厘米設置的。
有幾種不同的情況,有十個齒條九毫米的,有五十個齒條四十九毫米的。
這種東西,初中物理學會捎帶講幾分鐘的知識,絕大部分人聽了也就忘了,霍海也忘了,但霍海後來看短視頻又看過一次。
初中時,什麼都不懂,懵懵懂懂也就聽了。
成年了看短視頻再看到原理,驚為天人。
這個道理很簡單,遊標卡尺游標按道理只需要一條標記,就行了,這條標記和上面的尺對準,對準什麼刻度,讀數就是多少。
比如卡了東西後,下面的游標標記對準一點二厘米,自然讀數就是一點二厘米。
但有了十格,一共卻只有九毫米的標記,讀的方法就變了。
零號標記對在尺的某一個距離上,毫米以上的讀數就是這個。
比如對準了,十厘米三毫米這個刻度後方,和十厘米四毫米之間的空白。
那麼,讀數前半段,就是十厘米三毫米,那麼毫米之後的多出來那一丁點是多少呢?
答案很簡單,下方九毫米的游標,一共十個格子,其中只有一條線能和上方的某一條線對齊。
對齊的時候代表什麼?
比如第一條線,和上方的格子對齊了。
說明什麼?
說明十厘米三毫米多出來的那一點,加上下方游標第一格子的零點九毫米,就剛好是十厘米四毫米。
做減法,十厘米四毫米減去零點九毫米,就剩下十厘米三點一毫米。
那不就測量出了這個物體的在卡尺之間的距離是十三點一了麼?
而更大的讀數,以此類推。
這個游標的設計很簡單,讀數的規則,其實也很簡單,但是蘭舍還是花了一些時間,才讓現場的人明白這個東西的用法。
說白了就是,游標上的第一條標線對比上方尺一毫米位置,差零點一毫米。
第二條標線對上方尺二毫米位置,差零點二毫米。
第三條差零點三,第四條差零點四,第九條差零點九毫米。
哪一條標線,和上方的尺度刻度哪一條對準,就能算出差額是多少,差額加上零刻度線對準的尺的前一個讀數,加一起,就是物體的精度0.1毫米的間距讀數。
而五十個刻度一共四十九毫米的標尺,根據同樣的原理,就能測量精度為0.02的微小距離了。
田億明白過來後,驚為天人:「居然是這樣,根本不需要機械精度上的進步,只需要想法變一變,就能成功。」
雖然沒有一個原始的標準,但讓一個熟練的工匠,把0.9厘米分成十格,簡單的很。
而測量這十格分的均不均勻,是很簡單的。
這個新的遊標卡尺,就用這個方法,就能測量非常精細的間距了。
甚至頭髮絲有多粗,都能測准!
現場所有人都扯了頭髮下來測量,沒有一個人的頭髮絲是低於0.3毫米的。
也就是說,人類已經掌握了測量頭髮絲粗細的手段。
「一絲一毫,大家都用一絲一毫來形容微小的差距,現在看來,需要更小的單位了,這個精度的測量已經被攻克了……」
黃吉思索了一下:「測量0.02?如果游標是一百個格子,一共0.99毫米豈不是就能測量0.01的精度了?!」
蘭舍擺頭:「科學院的人也是這麼說的。」
「但是武侯大人當場否決了這個想法。」
「武侯大人說,把九點九厘米分成一百等分,大漢甚至有幾百個工匠能做到。」
「但是就算測量出了差別,普通人也看不出來,沒法讀數。」
「因為如果差距是一百條標線,那麼究竟是哪一條剛好對準了上方,其實就分辨不出來了。整個研究院可能只有膺目亭侯落下閎一個人能用這種尺子,就不費力氣製造別的人不能用的東西了。」
要在0.9厘米的間距上,分清楚十條線中哪一條線和上方標尺對齊,很簡單。
在4.9厘米的間距上,分清五十條線中的哪一條和上方標尺對齊,也勉勉強強。
在9.9厘米的間距上,分清楚一百條線,那就費勁了。
已經超過人類肉眼極限了。
議員田億不得不感嘆霍海的厲害,武侯還是那個武侯,十分鐘,就解決了研究院那麼多人,五年都沒搞定的難題。
霍光:「如果你們聰明一點,應該發現,在還沒有做出遊標卡尺的情況下,我二哥就說最多識別0.02毫米精度,再精細就識別不了,你們以為這是什麼意思?」
眾人猛然醒悟。
恐怕武侯大人早就搞出了遊標卡尺。
只是,霍海大人沒那個習慣直接把成果丟出來讓研究院去用。
說白了研究院這麼多人搞了這麼些年研究,事實上研究院掌握的科技,還是不如武侯這個天才大腦里天才的想法。
武侯一直以來都要培養研究院科研創新和自主的能力,所以才沒有把自己個人的研究產物結果給公布出來。
現場有人沮喪:「我還以為我依靠一個專利成為了千萬富翁,是人中之傑。現在看來,恐怕武侯大人早就想到了,只是這種小東西武侯大人根本不放在眼裡。」
蘭舍:「不只是這樣,在製作這個新標準的同時,武侯大人還提出,下方兩個卡尺可以夾住物體測量內徑。」
「還可以在遊標卡尺上方設計兩個凸起往外擴,測量外徑。」
「再在尾部加一條鋼條,測量深度。」
眾人面面相覷。
如果說剛剛說武侯大人可能是急智,馬上想到了那種天才般的設計。
那麼現在就不可能了。
武侯大人早就設計出過這東西了,只是沒拿出來而已。
這就好像,一群人在大戈壁里,又渴又餓,說想吃一碗麵條。
大家都知道是痴人說夢,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結果武侯大人十分鐘端出一桌皇宮酒宴,還告訴大家不止解渴解餓,還解毒治病,吃了長生不老。
就這麼離譜。
在場的人服了。
但在場的人也是服了,越堅定他們要建立大漢商人會,代替現在的朝會!
因為,如此英明神武的武侯,不可能一直有。
倘若霍海有一天離世了,這個世界怎麼辦?
現在大漢高速發展,是朝廷好?還是武侯大人厲害?
朝會是老東西了,而議會是新東西,也是武侯大人提出的,所以我們應該用武侯大人的新議會,取代老東西。
黃吉沉默片刻,開口:「事成之後,我們應該把武侯大人的雕塑擺在議會門口,每日瞻仰,但如今,我們必須要和武侯掰一掰手腕。」
「倘若有一天,武侯大人的孩子長大了,結果也如此英明神武,那我們就認了。」
如今是漢初,不是後世。
是有人懷疑朝廷,但沒有那麼懷疑。
到了明清時期,都不用懷疑,是個人就知道歷史上大部分皇帝不靠譜。
但是大漢開國以來除了呂后時期,那是代代英明神武,這就給人了一種皇帝真的很神聖,確實是天選的,個個都厲害的感覺。
所以,並沒有那麼多人相信制度而否認個人繼承。
但,這個大漢商人會還是出現了,外圍成員只知道商人會的核心是一些議員甚至有上議員。
卻不知道,領頭人叫做霍光。
……
在研究院吩咐完遊標卡尺的生產工作需要注意什麼之後,霍海回到了車上,臉色沉了下來。
這背後,肯定有人組織。
不可能這麼多研究所研究組同一時間需要測量工具,還都急沖沖的報告給楊連成。
這裡面肯定有人推波助瀾。
霍海嘆了一口氣:「資本的聯合,來得真快。」
這些人,往回六年,都是普通人,都是長安城的平頭百姓,可能是以耕地為生,可能是運送垃圾的,可能是干任何工作的。
霍海的新商改,把他們抬到了現在的位置。
但是現在,霍海不得不和他們去對抗了。
駕車的蔣不疑詢問:「武侯大人,您現在是想好了要和他們對抗了嗎?」
霍海:「你了解他們的想法嗎?」
蔣不疑:「他們無非就是不相信公卿王侯,只相信制度。相信人,絕對不是一個好選擇。」
霍海擺頭:「這是一個由人構成的社會,不相信人的後果是什麼?」
「現在我要構建一個有道德有底線的社會,但是這一切很難,無論是什麼階層什麼身份的人,都會有一部分人不被道德束縛,沒有底線。這樣的人幹的事情不一定是壞事,但是他們中會幹壞事的那一部分人,會拖累的道德底線瘋狂下墜。」
「如果讓商人聯合起來的資本辦成了,他們自己又可信嗎?」
霍海並沒有把話說完。
如果爭鬥只存在於規則之內,存在於底線之上,那麼世間萬物的一切,都是很好說的,大不了現在制定一個規則,大家不要踏出去,也就完事兒了。
但問題是。
沒有經歷過三國魏晉南北朝的人,絕不可能守住底線。
到時候,一個破壞底線而獲利的人出現,就會帶著一群人破壞底線。
這樣的人大規模出現,會迅速帶著社會下墜。
歷史反覆證明過這一件事情。
為什麼唐以後的人那麼講道德?真的是科舉導致儒家必學所以才講道德?
那只是表象。
真相是所有人都知道了如果沒有底線,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絕大部分人就算自己吃虧,也不想去踏過底線,造成社會崩塌。
有了這樣的全民共識之後,才迎來了一個有秩序的社會。
而現在的問題是。
霍海沒辦法憑空變出三國晉南北朝的歷史。
所以,霍海根本沒法相信制度進步這個概念。
因為很簡單的道理。
貴族生的孩子,有好有壞。
而商人,卻是越壞的人爬的越快。
這意味著,看起來更好的資本制度其實遠比封建制更壞。
這個簡單的道理,已經由米國給表演過三次了。
其他國家?不好意思其他國家還沒到世界霸主的地位,根本不可能形成無外力影響的成熟社會完成這個等級的道德實驗。
當然,霍海也不真的完全信任封建制度,所以,霍海有自己的打算。
但至少,選項里沒有把權力直接交接給商人這一條。
為什麼不能直接給商人,霍海在伐南越時也已經表演過了。
他們連國都能賣,還有什麼是不能賣的?賣點兒人、買點兒道德,有算得了什麼?
蔣不疑知道,武侯深究的事情,自己是想不通的。
「大人,咱們現在去哪兒?」
要是換做以前,霍海根本不會出門,在霍府就把事情給解決了,然後把遊標卡尺丟給研究院,讓他們研究去。
但是現在,霍海必須親自來研究院。
原因也簡單,人就是喜歡跟風。
要做一件事情,不需要去說什麼,只需要以身作則就行。
當初董偃和皇帝關係最好,他天天玩兒什麼,貴族們就天天玩兒什麼。
劉徹當初喜歡打獵,大家就都喜歡打獵。
後來長安城的人都跟著衛青,衛青這個人實在是太無聊了,長安也無聊了一段時間。
然後霍去病站出來後,他的愛好就成了長安城的愛好。
現在是霍海。
霍海現在時不時就視察學校,研究院,醫館,這些問題,其他人自然也是爭相模仿。
這些人隨便從手裡摳一點出去,就能把教育給辦起來了。
霍海現在已經在做全國的教育計劃了,不過現在還沒有公布,但大家也都知道霍海想要整這個,所以實際上已經在各地都學上了。
最近各地都在建立小學中學,為的就是在霍海的新制度推出時,就脫穎而出上報紙。
霍海思索了一下:「去蒸汽機研究所。」
本來霍海是準備給蔣不疑說去大吃一頓的。
畢竟當初辣椒送回來後,葛三馬不停蹄船不離火的給霍海送到了南越。
當時霍海就把辣椒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送去了蜀郡和夜郎,一部分送往了南越以北,讓兩個地方種植辣椒,同時又讓葛三在齊郡那邊種植辣椒。
這兩年過去後,辣椒產量上來了,最喜歡趕時髦的長安人聽說霍海喜歡吃辣椒,都吃上了。
現在長安辣的東西不少。
但……逆天的是,至今為止喜歡吃辣椒的霍海,自己本人,還沒在大漢吃過一頓辣的!
如果南越粵來酒家大廚那個一個辣椒節的湯不算辣菜的話。
所以霍海早就想大吃一頓了。
不過又想到既然來都來研究院了,乾脆多視察一下。
特別是之前看報告公文,看到了個什麼『柴油蒸汽機』,這個逆天玩意兒的出現仿佛和前世工業革命時期走的路完全不同。
為什麼不同也簡單。
當初英格蘭人少,所以需要額外動力,於是出現了蒸汽機。
但是很快他們就失去了革新的動力,所以煤炭蒸汽機不停的演化,但是沒有什麼質變。
而內燃機的出現,迅速淘汰了蒸汽機。
實際上蒸汽機是可以小型化的,只要用柴油甚至重油作為蒸汽機燃料,未必不能革新蒸汽機的體型。
咋子電機出來之前,內燃機出來之前,就可以對火車動力形成改革。
為什麼需要這個改革?
因為匈奴公司在丁零人舊地發現了地表石油!
霍海也對應不上那個地方是後世西伯利亞的哪兒,反正西伯利亞到處都是油田,有臨近地表的石油也正常。
但是這石油能做什麼呢?
讓他們在那邊發展煉油?
霍海覺得還是建立一條鐵路,往回送,比較好。
這鐵路如果燒煤送油,那效率太低,而且一路上還得海量的人去挖煤,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如果能發明出燒重油的柴油甚至重油的蒸汽機,那問題就真的解決了。
到時候開採然後製造四種種東西,瀝青卷,輕質油,重油,炭黑。
然後燒重油,把其他三種東西給運送回大漢。
再進一步研究,製作工業產品。
這樣一來,既不污染環境,又能給不願意挪地方的丁零人找個活兒做,又能彌補大漢內部沒有地表(淺層)油田的問題。
這個事情不急,那邊修鐵路很慢,匈奴公司會把利潤中很大一部分砸進去這條鐵路。
同時鐵路旁邊順便可以植樹,阻擋荒漠化進程。
等鐵路修好的時候,燒重油的蒸汽機也就搞好了。
等內燃機發明後,重油也不浪費,從那邊岔一條路去北平,到津武灣,到時候把重油作為船用燃料。
本來重油這玩意兒,在前世也就是船用的,但是現在大漢總不能專門生產鐵罐子來儲存沒用的重油吧?
再說普通家庭也不用這玩意兒,用個煤油爐就逆天了,工廠用個汽油氣化爐也就逆天了。
無錯版本在讀!首一發一本小說。讀
所以,這個重油蒸汽機能不能做成,還真挺重要的。
其實,這是霍海的知識盲區了。
事實上,在前世,美德等國就有過重油蒸汽機車,德那邊是有一批燃煤的車,改造成了燒重油的。
後來燃油機車出現後,這批燒重油的蒸汽機車又改回了燒炭,一直到七八十年代才退役。
其實對於美德來說以他們產煤的區域分布和產量,居然能出現重油蒸汽機車,已經說明了蒸汽機車的優越性了。
特別是牽引力和爬坡時特別牛逼。
不過,大漢目前的重油蒸汽機,還真就是科技樹點歪了。
或者說……也許沒點歪,只是使用用途不同。
目前,研究院正在研究用燒重油的方法,縮小蒸汽機大小,來製造出適合在路上開的真正的汽車!
之前霍海大婚時使用的蒸汽機車,實在是太龐大了,其實就是幾個縮小版火車頭在陸地上開。
光是橡膠使用量,就著不住。
要不是杜仲膠的使用已經有些年頭了,讓混合橡膠強度直接超過前世七十年代的橡膠,否則那火車頭都開不起來。
而現在他們設計的東西,就是一款長六米,高不到兩米,寬不到兩米的車!
真正的汽車!
霍海的車來到,早就有看到的人去通風報信了。
霍海剛剛進入院子,黃角就笑嘿嘿上前了。
黃角以前是廚子,後來參與了蒸汽機的研發,成為了這個樣業內的翹楚,接連參與了四百噸明輪船和千噸螺旋槳船的研發。
不過那邊的研發進入了相持階段,三年過去了,船鋼試驗始終沒有完成,所以黃角就從千乘回到了長安。
回來後的黃角,在蒸汽機研究所當所長。
霍海看到黃角笑嘿嘿那摸樣,就知道他要『獻寶』了。
黃角拱手:「大司農,裡面請!」
進入這個院落後,裡面明顯和別的地方不同。
這兒隔牆又厚又高,但不怎麼封頂。
明顯是害怕研究的各種能源爆炸後橫著炸引發連環爆炸。
所以要爆對天爆。
導致這兒跟個迷宮似的。
黃角當然知道霍海來看什麼的了,但故意帶路繞路,帶著霍海去看別的成果。
進入第一個成果前,黃角的學生已經迎出來了。
雖然一年要看上萬次這種崇拜自己的眼神,但是霍海常看常新。
進入裡面,黃角指著一個中間是圓柱體,兩頭是橢圓形的鋼罐子:「武侯您雖然厲害,但肯定不知道這是什麼。」
霍海:「哦,讓我猜猜。」
「是不是你們發現煤加熱時混了水,會產生一種混合多種物質但可以燃燒的氣體。這種煤氣可以燃燒還很方便,不用像柴油汽油那樣氣化,它本身就是氣。」
「所以你們想把它裝進罐子裡當燃料。」
「但是罐子裡只能裝一點,燃燒一會兒就沒了,所以你們想到了加壓,把氣壓縮了給灌進去。」
「結果發現罐子內部施壓後會被撐開甚至撕裂,所以你們就把罐子設計成了柱體『只要我自己就膨脹到了極限,就不會被壓力給撐開』啊?」
霍海說完後,黃角和他的學生愣了一下。
然後兩人狂喜。
做這個項目的學生,就是因為崇拜霍海,才開始讀新學的,因為很有想法,加上工科科目學得好,被推薦來了研究院,結果被黃角看中帶入門。
這傢伙的第一個研究成果,就是煤氣罐。
沒想到現在,霍海一眼就看出了這東西的用途,說的八九不離十。
黃角:「武侯大人,這個能怎麼改嗎?」
霍海往裡面瞅了幾眼,急忙退至牆後:「我靠你們是真不怕死!」
「氣罐內部高壓,當然要設計個壓力表,能看到內部壓力,否則萬一充氣過多,到時候爆了怎麼辦?否則你怎麼知道裡面的氣用完沒有?」
水煤氣裡面是混了水的,用沒用完還真不能靠晃悠來判斷。
這玩意兒說白了,就是水加煤加高溫,變成一氧化碳加氫氣。
黃角一拍腦袋:「對啊,船上蒸汽機都用了壓力表,有現成的,改一改用在這上面就行。」
「這個東西未來前景大嗎?」
霍海擺頭:「這一……」
差點說漏嘴。
霍海:「這水煤氣應該是水變成了某種可燃物質,應該是很重要的化工材料,但是我們要研究清楚它的用途,就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
黃角和弟子心碎了一地。
霍海:「不過,這氣罐倒是很有用處。」
「它雖然不能裝水煤氣方便使用,但是卻可以裝別的東西,比如……液化石油氣。」
黃角和學生對視了一眼。
對啊,反正是壓縮氣體,為什麼一定要壓縮水煤氣進去使用,為什麼不是石油氣?
這玩意兒吧,霍海一眼就能看出他倆在想什麼。
他們想的無非就是,把水煤氣作為汽車燃料,做成罐裝氣是為了在汽車上留個氣罐格,沒氣了直接一瞬間完成換氣。
這想法,已經和天然氣的汽車,還有氫氣車有些類似了。
但是,註定了是不可能的。
或者說,製造一輛這樣的車是可能的,但是讓它上路,一太危險,二成本太高。
霍海:「這個可以用來干你的老本行,用在車上太危險了。」
「你根本不知道車會開去什麼場合,如果爆了,還得了。」
黃角有點遺憾,不過想到這氣罐裝液化石油氣能幹自己的老本行,也覺得還行:「那這個項目做成了豈不是能賺錢?」
用屁股想也知道,煤炭燒起來太麻煩了。
現在長安城很多人樓上樓下的,家裡面不可能做一個幾噸重的土灶台。
所以這些住樓房的人,現在燒的是煤球爐子。
但問題是,煤球爐子在封閉環境下燃燒容易中毒,而且煮一頓飯用不了一個煤球,如果煮完了就把煤球熄滅了,那就浪費了。
反反覆覆生火也不方便。
假如用氣罐灌裝液化石油氣,然後配合之前他們發明的打火裝置,豈不是火可以隨用隨開?
這的確很有市場,如果推出,自己有專利在手,必然可以大賺一筆。
黃角拍了拍學生的肩膀:「你小子發了。」
這種項目,掛去長安股票交易中心,要求投資加上市,絕對馬上就能吸引到大批投資。
至於石油開採距離長安太遠,什麼時候這種設備能做到每個人家裡都用得上,那是另一回事兒。
黃角的學生卻不是那麼高興,直問:「大司農,我這個發明,能用在軍隊嗎?」
霍海點頭:「軍隊也是要吃飯的。」
再說氣罐的確可以用作武器,不過還是別了吧,太缺德了。
大漢面對的敵人,犯不上。
黃角帶著霍海繼續往前走。
又進入了新的實驗項目。
這一次,是液化柴油的爐子。
在沒有內燃機的情況下,大家對於柴油汽油的使用,就是燃燒,但是不能直接燃燒,要氣化然後燃燒。
這種爐子要先預熱,然後預熱的管道才能把柴油氣化,然後才能點燃,就根本不適合家用,也不適合單獨啟動。
而適合工廠,啟動了之後就咕嚕嚕的不停燒。
目前這個爐子挺有市場的。
畢竟有些地方沒有煤炭,但需要用熱源,比如加熱食物做罐頭,加熱金屬的馬車結構等東西,就需要使用氣化柴油爐。
但註定了是小用途。
霍海對這個東西不熟,倒是看短視頻看過有人做出了類似的爐子然後自賣自誇說自己的爐子是市面上同類型中最好用的。
霍海就當他是真的了,告訴了研究員構型,讓他試試看,但不一定成。
研究員也是有了方向很開心。
終於,霍海繼續往前,豁然開朗。
這蒸汽機研究所這些研究能源的高牆內部,太容易挨炸了,要不是霍海現在是大司農,才不來這兒視察呢,就算視察,也絕對繞的遠遠地。
這一次走馬觀花看了一下後,終於來到了目的地。
眼前,就是一輛新式車。
長達六米,寬兩米左右,高不到兩米。
前車頭有一個稍微隆起的結構,但明顯能看出前車頭。
而前車頭後就是乘員艙,那平面玻璃結構雖然粗糙,但是卻是真正的擋風玻璃!
後方還有二排座位。
二排座位後面是封閉艙。
而後面,是一個大斗子!
斗子上面,放著一個半圓形的蒸汽機爐子。
這個蒸汽機爐子,本身長一米八左右,高不到一米二,放在後斗上。
霍海上下打量。
這個充氣輪胎撐起的三廂車結構……
這特麼!
皮卡?!
皮卡後斗放了個燒重油的蒸汽機,是這個意思不?
霍海上下打量。
這個燒重油的蒸汽機,和別的都不一樣,它居然蓋了個殼子,把各種部件蓋了起來。
黃角嘿嘿笑:「大司農,這個蒸汽機放在後面,是不是雅觀多了。」
霍海明白,這個車之所以沒有隆起的前蓋,肯定是因為它是個後驅!
但是,重油燃燒,難道不提前預熱嗎?
霍海左看右看:「預熱口呢?蒸汽混合道呢?」
這下輪到黃角懵了。
大司農第一次看這個車,而且是第一次來看重油內燃機,他怎麼知道有蒸汽混合道?
黃角愣了一下就釋然了,有什麼事情是大司農不知道的呢?
黃角笑了:「我請法第幫了個忙,給我設計了一個蒸汽推動的電機,電機可以發出一丁點電,但是有這點電就夠用了,可以用開關控制,蒸汽開門口,就不用每次啟動都手動開關了。」
好傢夥,還是個一鍵啟動是吧?
霍海左看右看終於找到了:「你們啟動前,用油瓶在這個地方給蒸汽和重油預熱,然後放從這個位置開始噴氣了,就可以啟動了是吧。」
這倒是真的比上一代汽車好用。
上一代汽車,坐在車廂,都可能被燻黑煙,有橡膠做封閉也沒用。
這一代蒸汽機在後面,是後驅,倒是好很多。
還有重油燃燒沒有煤炭那麼煩,手動加煤炭,而是用重油和蒸汽一起噴進爐膛持續燃燒。
不過問題是,重油預熱很麻煩,如果要啟動,跑個三五百米,那就是血虧。
必須單程把裡面加的重油燒完,才能減少每公里成本。
霍海:「現在每公里成本多少。」
黃角:「如果跑完八十公里全程,每公里花五十八大錢。」
也就是百公里一頭半牛是吧?
霍海:「這原型車可以在研究院繼續研究,但是推廣是沒戲的。」
這東西造價不會便宜,一輛車的造價估計和千噸巨輪差不多。
長安城玩兒得起的也就是少數幾個公侯,還有皇帝。
不過,霍海:「重油內燃機,可以做大,用在鐵路上。」
黃角抬頭:「這沒有意義啊,煤炭便宜的多。」
霍海:「用在需要爬坡,或者只拉超重貨物的地方,就划算了,如果這個地方本身產石油,那就更划算了。」
反正重油在這個時代是廢油,不燒白不燒。
至於以後船可以燒的時候……只要不繼續生產新的重油蒸汽機,而是繼續生產煤炭蒸汽機,也就完事兒了,以到時候的石油產量,應該足夠用了。
黃角聽完後明白了過來,這是要為大漢的擴張做準備,以後鐵路還要往邊荒修?是這個意思嗎?
「明白了,這就去研究重油蒸汽機火車頭!」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