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求追讀)
林如海聽了妻子的話,搖頭道:
「不妥,不說二哥家的孩子年歲尚小,單論此時背信便不是君子所為。」
當年訂婚本就是高攀,如今延平郡王府雖沒落了些,但是東宮昔日的老臣們,可還有不少尚在朝中的。
哪怕已然改弦更張,但是延平郡王府若真遇上什麼事兒,還真有人會主動站出來幫襯。
這不是他們心中還念著舊主,而是讀書人該有的氣節。
還有什麼二哥家的老二,可不是林如海瞧不上舅兄,其為人確也方正,每日讀書作畫,聽聽清客相公們的吹捧,也就罷了,但要真說什麼才幹,那還真沒有。
他的兒子,還是銜玉而生的孩子,真論起來,連落魄的宗室子弟尚且不如。
這個噱頭,也不知道是哪個大聰明想出來的!
賈敏的意思他能明白,不是真瞧上了賈家寶玉,而是希望給自家玉兒選個更好的歸宿。
但好人家的好兒郎,哪是這麼容易得的,你瞧上了,難道還沒有別的人家看中不成?
何況,哪怕京中的消息還沒傳來,他卻也隱隱聽到了些許風聲,如今的京城局勢,怕是已然有了些不為人知的細微變化。
具體如何,沒有確切的消息,不能輕易得出結論,但總歸不宜擅動的。
是以林如海見賈敏還想再說些什麼,便用旁的話岔開了。
賈敏心下明白丈夫的意思,如今談論此時尚早,也就順著林如海的話頭說起了別的,夫婦二人說說笑笑。
不久,有下人來稟告說賈雨村到了,林如海撫著長須看向妻子:
「玉兒現在何處?先生來了,也得帶著她見見才是,問問她的主意。」
畢竟是為自家閨女請的西賓,哪怕今後或許有別的用處,現在肯定是要緊著黛玉的心意來的,總得她瞧過了,覺得不錯才行。
賈敏抬頭看看天色,笑道:
「這個點,她能在哪兒?保不齊就在房內尋書看呢!你們父女倆兒,簡直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
這話說的是誇讚也是自豪,生女類父,其父還是滿腹經綸一表人才的探花郎,這是何等值得誇耀的一件事。
若非幼子於去歲夭亡,這一家子不知該是多麼美滿。
這般想著,賈敏不由得又有些傷感起來,強顏笑道:
「你先過去待客,我去尋玉兒,稍後就來的。」
林如海見了妻子這般反應,便知曉她又想起了不過三歲便夭折的那個幼子,可惜再華麗的言語,在妻子喪子的悲痛面前,都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林如海只能裝作沒看到,應了一聲,起身去了前院書房。
望著丈夫離去的背影,賈敏神色有些黯然,問了一聲丫鬟們黛玉的去向,便轉身去尋閨女。
賈敏帶著一眾丫鬟婆子過來時,小姑娘坐在花樹下看書,粉嫩的花瓣隨著清風微微搖晃,樹下安靜坐著,手持一卷書卷認真閱讀的秋色衣裳的小姑娘,如一副絕美畫卷,在賈敏眼前浮現。
走近些,還能看到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蔭,灑落在黛玉宛若羊脂白玉般溫潤的臉上,映照出淺淺的光暈。
賈敏一行人不由得放輕了腳步。
倒是黛玉身邊跟著的小丫鬟有些不耐煩看書,偷偷瞧著自家姑娘發呆,最先發覺賈敏一行人的到來,起身輕輕喚了一聲沉浸在書中的小姑娘,向賈敏行禮道:
「夫人。」
黛玉抬起頭,見賈敏過來,隨手將書卷放在桌上,起身迎上前來:
「母親怎麼來了,也不讓人喚我一聲,我都沒看到母親過來。」
賈敏自然地牽過小姑娘的手,摸著閨女的手指還是溫熱的,心下有些滿意,自家閨女哪裡都好,只身子弱了些,如今雖然天氣好些,卻也是半點馬虎不得的。
小姑娘有時看書入迷,一時間忘了旁的事兒,就需要有個人在身邊提醒著才好,如今看來,雪雁年歲雖小,做事卻有幾分可靠。
賈敏牽著小姑娘,在椅子上坐了,神色溫和地看向雪雁,笑道:
「茶就不必倒了,我們等會兒去前院瞧瞧新來的先生。」
「母親,父親答應幫我請的先生來了嗎?」黛玉靠在母親賈敏懷裡,揚起頭驚喜地看著母親。
此時的黛玉,還是一個父母雙全,被疼愛著長大的小姑娘,遠沒有後來去到賈府的小心翼翼,步步謹慎。
哪怕身子較旁人弱兩分,每日最大的煩惱,也只有今日看書誤了時辰,被母親要求多在院子裡走動走動,天氣轉涼,被一眾丫鬟婆子們追著多穿一件衣裳,帶兩個湯婆子再出門。
是以此時的小小少女,正是處於人生中最為幸福快樂的時光。
喜歡看書,便可以求了父親幫她延請一位知識淵博的西賓,身子嬌弱些,身後便有無數的丫鬟婆子們跟著伺候,生怕她冷了熱了。
「那可不是,你個小滑頭,早知你央了父親,我就不四處為你尋摸先生了。」
賈敏摟了閨女在懷裡,愛憐地摸了摸她柔軟的髮絲,打趣道:
「你父親給你尋得的這位先生,學識可是不缺的,能學到多少,可就看你自己了。」
「母親!咱們一塊去瞧瞧這位先生吧!」
小姑娘抱著賈敏的胳膊撒嬌道:「您既然這麼說,肯定是要帶我去瞧的,咱們現在過去,也不教先生久等才是。」
鹽政夫人順著小姑娘拉她的力道起身,笑道:
「你就這麼去見先生嗎?空手去?」
「那可不,今兒個是先生來家裡見父親,若是真成了我的先生,自然要學生備好束脩親自去先生家拜見的。」
小姑娘年紀不大,禮數倒是周到,正色道,
「母親等我換身見客的衣裳,馬上就來。」
賈敏見小姑娘神色認真,儼然把此事當做一件正經事來辦,也不願拂了女兒的興致,笑道:
「那好,你跟你白朮姐姐去梳頭,我在這裡等你。」
小姑娘在家裡看書,裝束便簡單了些,一身秋色半舊家常衣裳,頭上也只扎著兩個揪揪,用小簪子固定,要去見新來的先生,可不得鄭重些,換身見客的衣裳?
「好,母親稍等,我去去就來。」
趁著小姑娘去換衣裳的功夫,賈敏撿了閨女方才在看的書,翻看了起來,不多時,便有家人來稟報:
「夫人,京城延平郡王府,派人送了信過來。」
「不妥,不說二哥家的孩子年歲尚小,單論此時背信便不是君子所為。」
當年訂婚本就是高攀,如今延平郡王府雖沒落了些,但是東宮昔日的老臣們,可還有不少尚在朝中的。
哪怕已然改弦更張,但是延平郡王府若真遇上什麼事兒,還真有人會主動站出來幫襯。
這不是他們心中還念著舊主,而是讀書人該有的氣節。
還有什麼二哥家的老二,可不是林如海瞧不上舅兄,其為人確也方正,每日讀書作畫,聽聽清客相公們的吹捧,也就罷了,但要真說什麼才幹,那還真沒有。
他的兒子,還是銜玉而生的孩子,真論起來,連落魄的宗室子弟尚且不如。
這個噱頭,也不知道是哪個大聰明想出來的!
賈敏的意思他能明白,不是真瞧上了賈家寶玉,而是希望給自家玉兒選個更好的歸宿。
但好人家的好兒郎,哪是這麼容易得的,你瞧上了,難道還沒有別的人家看中不成?
何況,哪怕京中的消息還沒傳來,他卻也隱隱聽到了些許風聲,如今的京城局勢,怕是已然有了些不為人知的細微變化。
具體如何,沒有確切的消息,不能輕易得出結論,但總歸不宜擅動的。
是以林如海見賈敏還想再說些什麼,便用旁的話岔開了。
賈敏心下明白丈夫的意思,如今談論此時尚早,也就順著林如海的話頭說起了別的,夫婦二人說說笑笑。
不久,有下人來稟告說賈雨村到了,林如海撫著長須看向妻子:
「玉兒現在何處?先生來了,也得帶著她見見才是,問問她的主意。」
畢竟是為自家閨女請的西賓,哪怕今後或許有別的用處,現在肯定是要緊著黛玉的心意來的,總得她瞧過了,覺得不錯才行。
賈敏抬頭看看天色,笑道:
「這個點,她能在哪兒?保不齊就在房內尋書看呢!你們父女倆兒,簡直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
這話說的是誇讚也是自豪,生女類父,其父還是滿腹經綸一表人才的探花郎,這是何等值得誇耀的一件事。
若非幼子於去歲夭亡,這一家子不知該是多麼美滿。
這般想著,賈敏不由得又有些傷感起來,強顏笑道:
「你先過去待客,我去尋玉兒,稍後就來的。」
林如海見了妻子這般反應,便知曉她又想起了不過三歲便夭折的那個幼子,可惜再華麗的言語,在妻子喪子的悲痛面前,都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林如海只能裝作沒看到,應了一聲,起身去了前院書房。
望著丈夫離去的背影,賈敏神色有些黯然,問了一聲丫鬟們黛玉的去向,便轉身去尋閨女。
賈敏帶著一眾丫鬟婆子過來時,小姑娘坐在花樹下看書,粉嫩的花瓣隨著清風微微搖晃,樹下安靜坐著,手持一卷書卷認真閱讀的秋色衣裳的小姑娘,如一副絕美畫卷,在賈敏眼前浮現。
走近些,還能看到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蔭,灑落在黛玉宛若羊脂白玉般溫潤的臉上,映照出淺淺的光暈。
賈敏一行人不由得放輕了腳步。
倒是黛玉身邊跟著的小丫鬟有些不耐煩看書,偷偷瞧著自家姑娘發呆,最先發覺賈敏一行人的到來,起身輕輕喚了一聲沉浸在書中的小姑娘,向賈敏行禮道:
「夫人。」
黛玉抬起頭,見賈敏過來,隨手將書卷放在桌上,起身迎上前來:
「母親怎麼來了,也不讓人喚我一聲,我都沒看到母親過來。」
賈敏自然地牽過小姑娘的手,摸著閨女的手指還是溫熱的,心下有些滿意,自家閨女哪裡都好,只身子弱了些,如今雖然天氣好些,卻也是半點馬虎不得的。
小姑娘有時看書入迷,一時間忘了旁的事兒,就需要有個人在身邊提醒著才好,如今看來,雪雁年歲雖小,做事卻有幾分可靠。
賈敏牽著小姑娘,在椅子上坐了,神色溫和地看向雪雁,笑道:
「茶就不必倒了,我們等會兒去前院瞧瞧新來的先生。」
「母親,父親答應幫我請的先生來了嗎?」黛玉靠在母親賈敏懷裡,揚起頭驚喜地看著母親。
此時的黛玉,還是一個父母雙全,被疼愛著長大的小姑娘,遠沒有後來去到賈府的小心翼翼,步步謹慎。
哪怕身子較旁人弱兩分,每日最大的煩惱,也只有今日看書誤了時辰,被母親要求多在院子裡走動走動,天氣轉涼,被一眾丫鬟婆子們追著多穿一件衣裳,帶兩個湯婆子再出門。
是以此時的小小少女,正是處於人生中最為幸福快樂的時光。
喜歡看書,便可以求了父親幫她延請一位知識淵博的西賓,身子嬌弱些,身後便有無數的丫鬟婆子們跟著伺候,生怕她冷了熱了。
「那可不是,你個小滑頭,早知你央了父親,我就不四處為你尋摸先生了。」
賈敏摟了閨女在懷裡,愛憐地摸了摸她柔軟的髮絲,打趣道:
「你父親給你尋得的這位先生,學識可是不缺的,能學到多少,可就看你自己了。」
「母親!咱們一塊去瞧瞧這位先生吧!」
小姑娘抱著賈敏的胳膊撒嬌道:「您既然這麼說,肯定是要帶我去瞧的,咱們現在過去,也不教先生久等才是。」
鹽政夫人順著小姑娘拉她的力道起身,笑道:
「你就這麼去見先生嗎?空手去?」
「那可不,今兒個是先生來家裡見父親,若是真成了我的先生,自然要學生備好束脩親自去先生家拜見的。」
小姑娘年紀不大,禮數倒是周到,正色道,
「母親等我換身見客的衣裳,馬上就來。」
賈敏見小姑娘神色認真,儼然把此事當做一件正經事來辦,也不願拂了女兒的興致,笑道:
「那好,你跟你白朮姐姐去梳頭,我在這裡等你。」
小姑娘在家裡看書,裝束便簡單了些,一身秋色半舊家常衣裳,頭上也只扎著兩個揪揪,用小簪子固定,要去見新來的先生,可不得鄭重些,換身見客的衣裳?
「好,母親稍等,我去去就來。」
趁著小姑娘去換衣裳的功夫,賈敏撿了閨女方才在看的書,翻看了起來,不多時,便有家人來稟報:
「夫人,京城延平郡王府,派人送了信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