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拜會尹昌衡
聽到冉洪不是馬上就要走,史量才放心不少,「好,那你儘快把另一篇文章寫好拿來。」
「哦,對了,修公。」冉洪忽然想起原本還要寫一篇關於直系與皖系之間戰爭的文章,「不是一篇,是兩篇,還有一篇關於直皖戰爭的預測文章。」
「你小子,這才預測對了一件事情,就準備裝神弄鬼了?」
「怎麼會,修公,等您看了,您就知道,我小冉的眼光有多犀利了。」不知怎麼,冉洪在史量才這個尊重的長輩面前。反而放得開些。
「好吧,等你拿過來,寫得好的話,我給你發個裝神弄鬼獎。」
史量才笑著看著這個他欣賞的年輕人。
冉洪帶著對聯回到東方旅館後,放下對聯,又帶著賈耀武,出門去買茶葉。
在旅館前台經理的介紹下,他倆來到福州路上的汪裕泰茶莊。
汪裕泰茶莊算得上上海灘最為著名的茶莊,歷史也較為悠久,相傳創辦於前清咸豐年間,其精製的「金山時雨」貢茶曾在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冉洪看了幾種茶葉後,最終還是選擇了「金山時雨」貢茶,價錢可真夠貴的,冉洪買了四罐茶葉,每罐四兩,一共花去了20塊大洋。
一切準備就緒,冉洪只等著明天登門拜訪尹昌衡。
愚園路是英租界西部的一條馬路,建成於1911年,因附近有一個上海灘名氣很大的園林——愚園,所以起名愚園路。
愚園路的道路不算寬闊,從靜安寺連通至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全長20多公里。
下午接近三點的時候,冉洪一襲青色長衫,與賈耀武一起,坐著黃包車,找到了愚園路520弄。
這是一棟典型的上海石庫門建築,樓高二層,上面還有個亭子間,黑色的大門緊緊關閉著。
冉洪敲響了院門,裡面傳來了一陣極快的腳步聲,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僕打開了院門,開口就用三川話問道:「是不是冉先生?」
「對頭,對頭,我是冉洪,黃先生約我來拜見尹公。」
老僕側過身子,放冉洪二人進去。
進門就是一個不大的天井,天井中,黃楚九與一位個頭不高但目光銳利、身著藏青色長衫的中年漢子,坐在石凳上,笑吟吟地看著冉洪。
冉洪急忙上前,雙手抱拳,深鞠一躬,「您就是尹公吧?晚輩冉洪,拜見尹公。」
隨後,又向黃楚九深施一禮,「多謝黃老闆為晚輩引薦尹公。」
黃楚九哈哈一笑,「冉兄弟,阿拉不負所托,終於讓儂二人見上面了。」
尹昌衡擺手示意冉洪在另一側的石凳上坐下,冉洪卻回身從賈耀武手中結果對聯,雙手捧到尹昌衡面前,「尹公,晚輩前來拜訪,無以為敬,寫了一副對聯,請您指正。」
尹昌衡接過對聯,正欲打開,一旁的黃楚九站了起來,「來,碩權,阿拉撐著,儂只管品鑑,這個小冉,上次還是拿出一副好對聯,看看這次咋樣。」
黃楚九打開對聯,尹昌衡念道:「三川共和有良將,西藩威名傳尹侯。」
念過之後,尹昌衡客氣地說道:「小老鄉,有心了,昌衡愧不敢當,還沒為家鄉效力幾年,就被迫流落他鄉,愧對家鄉父老呀。」
這副對聯,自是不能與送杜岳生那副相比,但寓意及史量才的字兒,還是大有可取之處,尤其是,其中提到了尹昌衡的兩大功業,讓尹昌衡也是頗為感懷。
黃楚九見狀,老練地岔開話題,「小冉,你上次那副送杜先生的對聯寫得那麼好,怎麼這副顯得筆力不夠呀?」
冉洪解釋道:「上次是無意中,妙手偶得之。這次,想著要拜見尹公,刻意去寫,反而有些落了窠臼,所以沒能盡如人意,還望尹公多多見諒。」
「哪裡話,小老鄉,你的心意我領了,坐,坐,怎麼,我聽黃老闆說,你是漢仁公的?」尹昌衡也故意配合著,岔開了話題,並且拿起身旁石桌上的茶壺,親自給冉洪倒了一杯茶。
此時,賈耀武早已將茶葉遞給老僕,像個衛兵一樣筆挺地站在大門旁邊。
「對頭,尹公,我是今年才好不容易才拜進漢仁公山門。」
「現在,劉大哥還是你們的大爺,刁大哥做了你們二爺?」
「對頭,尹公,您離開辰都不久,大漢公好多人都進了漢仁公,刁二爺過來做了漢仁公的二爺,對了,還有,王全安,也是我們的二爺。」
「唉,這批老兄弟伙,一晃五年多都沒見嘍。」尹昌衡提及故人,難免又有些物是人非的傷感。
他自從1916年下半年出獄之後,因三川軍閥的牴觸,未能回到三川,心裡就有了疙瘩。
作為曾經的三川全省第一人,如今卻流落他鄉,靠朋友接濟過活,這種巨大的落差感,讓他不願面對過去的朋友,因此也從不和他們聯絡,所以,劉興漢、刁德良等人,還真不知道如今的尹昌衡就在上海居住。
「尹公,要是劉大爺、刁二爺他們曉得我在上海拜見了您,別提會有多高興,我經常聽他們念叨您。」
「一別五六年,望斷家鄉路,還不曉得啥子時候再見面嘍。」尹昌衡感慨道。
冉洪對尹昌衡目前的這種心態,還是非常理解。
在人生的旅途中,突然由高峰跌至低谷,從人人敬仰的一省大都督,一下子變為吃閒飯的寓公,而且還正逢壯年,相信世上根本就沒有幾個人可以坦然地承受,這種情況下,冉洪也不知道該怎麼勸說。
黃楚九又適時地開了腔,「小冉,你這三川愚公是怎麼看出巴黎和會不會答應我們的請求的?」
「尹公,黃老闆,無數的歷史事實在這擺著,幾大帝國根本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裡,在他們眼中,我們和戰敗國的地位也差不了多少,怎麼可能答應我們的請求,這次把我們的利益出賣給日本,就是他們正常的操作。
說實話,他們如果答應我們的請求,我才認為奇怪了呢,這些帝國中間,只有美國支持我們的請求,可美國現在在世界上,自身也不夠強大,所以美國的意見,也被英法等國當成了耳邊風。」
冉洪說著說著,開始有些激動,嗓門兒也不自覺地大了起來。
「哦,對了,修公。」冉洪忽然想起原本還要寫一篇關於直系與皖系之間戰爭的文章,「不是一篇,是兩篇,還有一篇關於直皖戰爭的預測文章。」
「你小子,這才預測對了一件事情,就準備裝神弄鬼了?」
「怎麼會,修公,等您看了,您就知道,我小冉的眼光有多犀利了。」不知怎麼,冉洪在史量才這個尊重的長輩面前。反而放得開些。
「好吧,等你拿過來,寫得好的話,我給你發個裝神弄鬼獎。」
史量才笑著看著這個他欣賞的年輕人。
冉洪帶著對聯回到東方旅館後,放下對聯,又帶著賈耀武,出門去買茶葉。
在旅館前台經理的介紹下,他倆來到福州路上的汪裕泰茶莊。
汪裕泰茶莊算得上上海灘最為著名的茶莊,歷史也較為悠久,相傳創辦於前清咸豐年間,其精製的「金山時雨」貢茶曾在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冉洪看了幾種茶葉後,最終還是選擇了「金山時雨」貢茶,價錢可真夠貴的,冉洪買了四罐茶葉,每罐四兩,一共花去了20塊大洋。
一切準備就緒,冉洪只等著明天登門拜訪尹昌衡。
愚園路是英租界西部的一條馬路,建成於1911年,因附近有一個上海灘名氣很大的園林——愚園,所以起名愚園路。
愚園路的道路不算寬闊,從靜安寺連通至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全長20多公里。
下午接近三點的時候,冉洪一襲青色長衫,與賈耀武一起,坐著黃包車,找到了愚園路520弄。
這是一棟典型的上海石庫門建築,樓高二層,上面還有個亭子間,黑色的大門緊緊關閉著。
冉洪敲響了院門,裡面傳來了一陣極快的腳步聲,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僕打開了院門,開口就用三川話問道:「是不是冉先生?」
「對頭,對頭,我是冉洪,黃先生約我來拜見尹公。」
老僕側過身子,放冉洪二人進去。
進門就是一個不大的天井,天井中,黃楚九與一位個頭不高但目光銳利、身著藏青色長衫的中年漢子,坐在石凳上,笑吟吟地看著冉洪。
冉洪急忙上前,雙手抱拳,深鞠一躬,「您就是尹公吧?晚輩冉洪,拜見尹公。」
隨後,又向黃楚九深施一禮,「多謝黃老闆為晚輩引薦尹公。」
黃楚九哈哈一笑,「冉兄弟,阿拉不負所托,終於讓儂二人見上面了。」
尹昌衡擺手示意冉洪在另一側的石凳上坐下,冉洪卻回身從賈耀武手中結果對聯,雙手捧到尹昌衡面前,「尹公,晚輩前來拜訪,無以為敬,寫了一副對聯,請您指正。」
尹昌衡接過對聯,正欲打開,一旁的黃楚九站了起來,「來,碩權,阿拉撐著,儂只管品鑑,這個小冉,上次還是拿出一副好對聯,看看這次咋樣。」
黃楚九打開對聯,尹昌衡念道:「三川共和有良將,西藩威名傳尹侯。」
念過之後,尹昌衡客氣地說道:「小老鄉,有心了,昌衡愧不敢當,還沒為家鄉效力幾年,就被迫流落他鄉,愧對家鄉父老呀。」
這副對聯,自是不能與送杜岳生那副相比,但寓意及史量才的字兒,還是大有可取之處,尤其是,其中提到了尹昌衡的兩大功業,讓尹昌衡也是頗為感懷。
黃楚九見狀,老練地岔開話題,「小冉,你上次那副送杜先生的對聯寫得那麼好,怎麼這副顯得筆力不夠呀?」
冉洪解釋道:「上次是無意中,妙手偶得之。這次,想著要拜見尹公,刻意去寫,反而有些落了窠臼,所以沒能盡如人意,還望尹公多多見諒。」
「哪裡話,小老鄉,你的心意我領了,坐,坐,怎麼,我聽黃老闆說,你是漢仁公的?」尹昌衡也故意配合著,岔開了話題,並且拿起身旁石桌上的茶壺,親自給冉洪倒了一杯茶。
此時,賈耀武早已將茶葉遞給老僕,像個衛兵一樣筆挺地站在大門旁邊。
「對頭,尹公,我是今年才好不容易才拜進漢仁公山門。」
「現在,劉大哥還是你們的大爺,刁大哥做了你們二爺?」
「對頭,尹公,您離開辰都不久,大漢公好多人都進了漢仁公,刁二爺過來做了漢仁公的二爺,對了,還有,王全安,也是我們的二爺。」
「唉,這批老兄弟伙,一晃五年多都沒見嘍。」尹昌衡提及故人,難免又有些物是人非的傷感。
他自從1916年下半年出獄之後,因三川軍閥的牴觸,未能回到三川,心裡就有了疙瘩。
作為曾經的三川全省第一人,如今卻流落他鄉,靠朋友接濟過活,這種巨大的落差感,讓他不願面對過去的朋友,因此也從不和他們聯絡,所以,劉興漢、刁德良等人,還真不知道如今的尹昌衡就在上海居住。
「尹公,要是劉大爺、刁二爺他們曉得我在上海拜見了您,別提會有多高興,我經常聽他們念叨您。」
「一別五六年,望斷家鄉路,還不曉得啥子時候再見面嘍。」尹昌衡感慨道。
冉洪對尹昌衡目前的這種心態,還是非常理解。
在人生的旅途中,突然由高峰跌至低谷,從人人敬仰的一省大都督,一下子變為吃閒飯的寓公,而且還正逢壯年,相信世上根本就沒有幾個人可以坦然地承受,這種情況下,冉洪也不知道該怎麼勸說。
黃楚九又適時地開了腔,「小冉,你這三川愚公是怎麼看出巴黎和會不會答應我們的請求的?」
「尹公,黃老闆,無數的歷史事實在這擺著,幾大帝國根本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裡,在他們眼中,我們和戰敗國的地位也差不了多少,怎麼可能答應我們的請求,這次把我們的利益出賣給日本,就是他們正常的操作。
說實話,他們如果答應我們的請求,我才認為奇怪了呢,這些帝國中間,只有美國支持我們的請求,可美國現在在世界上,自身也不夠強大,所以美國的意見,也被英法等國當成了耳邊風。」
冉洪說著說著,開始有些激動,嗓門兒也不自覺地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