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大膽的計劃
五月份的上海,天氣像小孩兒的臉,說變就變,一會兒還是陽光明媚,一會兒又下起了綿綿細雨。
即使是這樣,也阻擋不住上海學生們的愛國熱情,每天都會有學生走上街頭,抗議巴黎和會的決議與北洋政府的軟弱無能。
冉洪為了給學生們加油打氣,專門又寫了一篇文章,「同學們,你們才是上海的未來」,發表在五月八日申報頭版的下半版上。
文章從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說起,指出,只有學生們旺盛的愛國熱情和不息的鬥爭精神,才是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保持活力與進步的源泉,號召上海的學生們向北京同學看齊,發揚「宜將剩勇追窮寇」的精神,將五四運動在上海延續下去,直到北洋政府拒絕在巴黎協議上簽字,才勝利收兵回營。
而上海的學生們確實不負眾望,不僅每天堅持組織遊行等各項愛國活動,更於五月十日,在滬各大學及部分中學宣布成立了上海學生聯合會。
五月八日這天下午,杜岳生再次把冉洪叫到了同孚里杜公館。
「冉老弟,儂講想個辦法,給他們來個狠的,想好了沒有?後天晚上,他們又要運送一批煙土了。」
「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我說說,杜先生您來把把關。」
這幾天,冉洪不斷地在思考如何行動,一套完整的行動計劃已逐步成型。
冉洪的計劃是,利用目前上海因為學生遊行而造成的緊張局面,喬裝成軍人與巡捕,偽稱淞滬護軍使署與公共租界巡捕房聯合稽查,在對方進入戈登路時,直接將對方的押運人員和車夫一舉拿下,不管對方是兩輛還是三輛黃包車。
杜岳生聽後,仔細思索了半天,才開口問道:「冉老弟,這個計劃,與阿拉多組織些人,直接明搶,有什麼差別?」
「差別大了,杜先生,我們搞這個行動,最危險的,是我們與對方打照面的那個瞬間,如果是外人去搶,他們肯定會毫不遲疑地開槍,或者說開槍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是官面上的人出面,尤其是大八股黨的沈杏山還是英租界的巡捕,他們就會有僥倖心理,覺得通過沈杏山的關係可以解決問題,就不敢隨便開槍,而且,據我了解,一般的江湖中人也輕易不會對巡捕和軍人開槍,這樣我們就有機會下了他們的槍,只要槍不響,咱們的計劃就成功了一大半。」
這次,杜岳生點了點頭,算是初步認可了這一計劃。
但冉洪還是繼續補充說道:「這個計劃要想執行好,還有幾點需要做好,一個是我們要一部分人穿軍裝,扮成軍人,一部分人扮成巡捕,我的想法是,多找幾套軍裝,大部分人都穿著軍裝,另外,假扮成巡捕的人,能否從法租界巡捕房黃老闆手下找一個人來,畢竟真正的巡捕,說話辦事兒、行事作風還是與常人不同,這樣假扮成功的機率就會比較高了。
還有就是,這次是個大動作,八個人肯定不夠,最好安排十二個人左右,來幹這件事。
對了,還要安排四輛小轎車,到時運送煙土和人員。」
「人手、車輛和軍裝,包括找黃老闆要個人,都是小事體,阿拉還是擔心,一旦響了槍,英租界會加強盤查,大家就沒有逃出英租界的機會。」
杜岳生多少還是有些猶豫。
「杜先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要想一點兒風險都沒有,也不可能,況且,即算我們跟上次一樣只搶落單的,一樣會有開槍的可能,但如果我們成功了,一次搶了這麼多,就大大地落了大八股黨的面子,黃老闆和您的下一步行動,也一定會順利許多。」冉洪勸解道。
杜岳生咬了咬牙,下定決心,「觸他娘,幹了,不過,這次阿拉不出面,現場一切由儂指揮,還是給儂幾人三十五的份子,好的吧?」
「沒問題,杜先生,都聽您的。」
「好,今朝就把人召集齊,好好商量一下,不要有任何漏洞。」
當天晚上,杜岳生就召集齊了人馬,除了冉洪等八人,另外從手下的人中選了四位,再加上從黃錦榮法租界巡捕房借來一位名叫張金髮的巡捕,一共十三位參加行動的人員。
杜岳生強調了此次行動的重要,並明確由冉洪負責全權指揮之後,就把話語權轉交給了冉洪。
冉洪站起身,「各位哥子,杜先生信任,讓我負責這次行動,希望哥子們多多支持配合,咱們幹的是刀尖兒舔血的事兒,大家一點兒不可大意。
具體的計劃是,咱們假扮淞滬護軍使署的軍人和英租界的巡捕,聯合稽查,在戈登路攔截對方運送煙土的黃包車,直接搶下對方的煙土。
到時,除金髮兄帶一個兄弟扮成巡捕,其餘連我在內的十一個人全部換上軍裝,我會扮成帶隊的中尉軍官。
大家全部配槍,但能不開槍,儘量不要開槍,槍聲會驚動巡捕房,巡捕房一旦加強巡查,我們跑出租界的機會就會小得多。
此次行動的重點,在於我們和對方打照面的那一刻,只要對方不是馬上開槍,我們就掌握了主動。
葉五爺、賈耀武、顧嘉棠、芮慶榮、葉焯山、高鑫寶,你們六位,在路口的冬青後面隱藏,行動開始,第一時間控制住押運人員和車夫,一人負責一位,迅速搶下對方手裡的槍枝,耀武把握機會,儘快全部打暈。
僅僅是說,大家體會不會深刻,等會兒咱們模擬演練,在過程中一個一個解決問題。」
實戰演練是行動準備最好的辦法,特別是這種參與人多的行動,果然,在演練過程中,發現了太多太多的問題,冉洪都一一地給出了解決方案。
平時杜岳生手下有什麼行動,一般也就是大概其地說說,其餘全看臨場發揮,哪會如此精心準備,在一旁的杜岳生看了,也不由地為冉洪的細心細緻感到滿意,心中也是大起愛才之意。
即使是這樣,也阻擋不住上海學生們的愛國熱情,每天都會有學生走上街頭,抗議巴黎和會的決議與北洋政府的軟弱無能。
冉洪為了給學生們加油打氣,專門又寫了一篇文章,「同學們,你們才是上海的未來」,發表在五月八日申報頭版的下半版上。
文章從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說起,指出,只有學生們旺盛的愛國熱情和不息的鬥爭精神,才是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保持活力與進步的源泉,號召上海的學生們向北京同學看齊,發揚「宜將剩勇追窮寇」的精神,將五四運動在上海延續下去,直到北洋政府拒絕在巴黎協議上簽字,才勝利收兵回營。
而上海的學生們確實不負眾望,不僅每天堅持組織遊行等各項愛國活動,更於五月十日,在滬各大學及部分中學宣布成立了上海學生聯合會。
五月八日這天下午,杜岳生再次把冉洪叫到了同孚里杜公館。
「冉老弟,儂講想個辦法,給他們來個狠的,想好了沒有?後天晚上,他們又要運送一批煙土了。」
「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我說說,杜先生您來把把關。」
這幾天,冉洪不斷地在思考如何行動,一套完整的行動計劃已逐步成型。
冉洪的計劃是,利用目前上海因為學生遊行而造成的緊張局面,喬裝成軍人與巡捕,偽稱淞滬護軍使署與公共租界巡捕房聯合稽查,在對方進入戈登路時,直接將對方的押運人員和車夫一舉拿下,不管對方是兩輛還是三輛黃包車。
杜岳生聽後,仔細思索了半天,才開口問道:「冉老弟,這個計劃,與阿拉多組織些人,直接明搶,有什麼差別?」
「差別大了,杜先生,我們搞這個行動,最危險的,是我們與對方打照面的那個瞬間,如果是外人去搶,他們肯定會毫不遲疑地開槍,或者說開槍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是官面上的人出面,尤其是大八股黨的沈杏山還是英租界的巡捕,他們就會有僥倖心理,覺得通過沈杏山的關係可以解決問題,就不敢隨便開槍,而且,據我了解,一般的江湖中人也輕易不會對巡捕和軍人開槍,這樣我們就有機會下了他們的槍,只要槍不響,咱們的計劃就成功了一大半。」
這次,杜岳生點了點頭,算是初步認可了這一計劃。
但冉洪還是繼續補充說道:「這個計劃要想執行好,還有幾點需要做好,一個是我們要一部分人穿軍裝,扮成軍人,一部分人扮成巡捕,我的想法是,多找幾套軍裝,大部分人都穿著軍裝,另外,假扮成巡捕的人,能否從法租界巡捕房黃老闆手下找一個人來,畢竟真正的巡捕,說話辦事兒、行事作風還是與常人不同,這樣假扮成功的機率就會比較高了。
還有就是,這次是個大動作,八個人肯定不夠,最好安排十二個人左右,來幹這件事。
對了,還要安排四輛小轎車,到時運送煙土和人員。」
「人手、車輛和軍裝,包括找黃老闆要個人,都是小事體,阿拉還是擔心,一旦響了槍,英租界會加強盤查,大家就沒有逃出英租界的機會。」
杜岳生多少還是有些猶豫。
「杜先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要想一點兒風險都沒有,也不可能,況且,即算我們跟上次一樣只搶落單的,一樣會有開槍的可能,但如果我們成功了,一次搶了這麼多,就大大地落了大八股黨的面子,黃老闆和您的下一步行動,也一定會順利許多。」冉洪勸解道。
杜岳生咬了咬牙,下定決心,「觸他娘,幹了,不過,這次阿拉不出面,現場一切由儂指揮,還是給儂幾人三十五的份子,好的吧?」
「沒問題,杜先生,都聽您的。」
「好,今朝就把人召集齊,好好商量一下,不要有任何漏洞。」
當天晚上,杜岳生就召集齊了人馬,除了冉洪等八人,另外從手下的人中選了四位,再加上從黃錦榮法租界巡捕房借來一位名叫張金髮的巡捕,一共十三位參加行動的人員。
杜岳生強調了此次行動的重要,並明確由冉洪負責全權指揮之後,就把話語權轉交給了冉洪。
冉洪站起身,「各位哥子,杜先生信任,讓我負責這次行動,希望哥子們多多支持配合,咱們幹的是刀尖兒舔血的事兒,大家一點兒不可大意。
具體的計劃是,咱們假扮淞滬護軍使署的軍人和英租界的巡捕,聯合稽查,在戈登路攔截對方運送煙土的黃包車,直接搶下對方的煙土。
到時,除金髮兄帶一個兄弟扮成巡捕,其餘連我在內的十一個人全部換上軍裝,我會扮成帶隊的中尉軍官。
大家全部配槍,但能不開槍,儘量不要開槍,槍聲會驚動巡捕房,巡捕房一旦加強巡查,我們跑出租界的機會就會小得多。
此次行動的重點,在於我們和對方打照面的那一刻,只要對方不是馬上開槍,我們就掌握了主動。
葉五爺、賈耀武、顧嘉棠、芮慶榮、葉焯山、高鑫寶,你們六位,在路口的冬青後面隱藏,行動開始,第一時間控制住押運人員和車夫,一人負責一位,迅速搶下對方手裡的槍枝,耀武把握機會,儘快全部打暈。
僅僅是說,大家體會不會深刻,等會兒咱們模擬演練,在過程中一個一個解決問題。」
實戰演練是行動準備最好的辦法,特別是這種參與人多的行動,果然,在演練過程中,發現了太多太多的問題,冉洪都一一地給出了解決方案。
平時杜岳生手下有什麼行動,一般也就是大概其地說說,其餘全看臨場發揮,哪會如此精心準備,在一旁的杜岳生看了,也不由地為冉洪的細心細緻感到滿意,心中也是大起愛才之意。